浅谈边疆高中历史教师的困难与对策
2016-10-08张荣灿
张荣灿
摘 要:麻栗坡民族中学位于祖国的南疆,该中学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家庭的家长都常年在外打工。这群特殊学生的基础原本就普遍薄弱,参差不齐,加之又缺乏自信,意志力薄弱,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不强,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
关键词:教师素质;情感教育;学生积极性
面对如此特殊的环境和特殊的学生群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尝试了如下对策:
一、以班主任为核心,各学科之间相互配合
在教学中,教师都会遇到基础薄弱和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的两类学生。相比之下,基础薄弱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主要是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的学生。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只要教师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学习方法,通过自身的持续的努力,这类学生自然会进步。而对于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的这类学生,各科任教师之间除了相互配合外,还要密切配合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首要任务是帮助他们端正学习的态度。
二、进行德育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身为一名历史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和关爱,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在课堂上,我从未忘记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触动心灵的情感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可能让学生的学习目的进一步明确。
比如:在讲到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成就时,在引导学生学习“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名句时,一方面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其意思,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学生无法运用孔子的这些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学习,那么能死记硬背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三、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年的课堂经验告诉我,穿插适当的历史故事、新闻或者时事政治,学生特别感兴趣,一味的干巴巴的灌输历史知识,学生不瞌睡都不行。与其说是学生厌学,不如说是教师自身出了问题。学生对课堂的高要求,其实就是学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尽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只有在学生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学习历史的快乐。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优点就是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比如:在学习张衡与地动仪时,首先让学生看张衡的画像和地动仪两幅图,在学生知道两幅图之间的关系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张衡的地动仪预测地震的原理,最后教师再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该原理,学生回答的正确与否由学生自己去评价。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体验课堂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学是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判断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教师方面主要是看教师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以引导为主,学生方面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反应良好,是否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那么将无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理念将无法得到体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把40分钟全部占用,不停地讲,实施灌输式的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非常疲惫甚至是厌学。
要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就必须得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进程的因素为例,课堂上,教师先设置一个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在英国出现?然后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再用单独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来解决以上问题。学生掌握在了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因素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法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材料,依然给学生阅读材料的时间,让他们套用英国开展工业革命的因素,从而归纳出制约法国工业革命的因素,再用同样的方法来学习促进或者制约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进程的因素。可见,这样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真正实践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相反。
总之,麻栗坡民族中学里的这群特殊的学生,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绝大部分还没有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他们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成长的过程,因此,作为历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学习,还要帮助他们确立学习目标以及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答题技巧。只有抓好每一个环节,才可能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来迎接高考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历史词典》(增订版),朱筱新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3月.
[2]《教育学》,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