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脂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量及产脂力测定

2016-10-08王肖颖刘晚传潘庆优曾令海蔡燕灵信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茂名525300广东省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0520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50520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优树种子园材积

王肖颖,罗 敏,覃 冀,刘晚传,潘庆优,曾令海,张 谦,蔡燕灵(.信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茂名 525300;2.广东省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0520;3.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0520)

高脂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量及产脂力测定

王肖颖1,罗 敏1,覃 冀1,刘晚传1,潘庆优1,曾令海2,3,张 谦2,3,蔡燕灵2,3
(1.信宜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茂名 525300;2.广东省森林病虫害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520;3.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对20年生高脂马尾松种子园中的优树嫁接无性系的生长性状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在参试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各个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估计值均较高(0.860~0.919);材积和产脂力均大于参试群体平均值的优良无性系有8个,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分别为11.14 m、28.28 cm、0.31780 m3和34.61g/d,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的期望增益分别达到3.26%、11.69%、25.70%和30.93%,增产效益显著。

马尾松;生长;产脂力;无性系选择;重复力

王肖颖,罗敏,覃冀,等. 高脂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量及产脂力测定[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8):58-62.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用材及产脂树种,通过遗传测定选育优良的家系和无性系,提高木材生长量和产脂力是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南方六省区联合开展了马尾松良种选育研究,此后,研究者们充分利用科技协作建立的种质资源林和初级种子园,研究其中所保存优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木材性状、开花特性以及子代表现等。如储德裕等[1]以浙江淳安国家马尾松种质库保存林为材料,研究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和材性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遗传变异规律;周志春等[2]测定分析了浙江开化马尾松初级种子园无性系(8年生)的生长和材质性状;郑天双[3]对福建漳平马尾松种子园的速生和种子产量高的无性系进行了测定评选;罗敏等[4]研究了广东信宜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的开花特性与产地的关系,为种子园建设的亲本选择和无性系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本研究通过对20年生高脂马尾松种子园优树嫁接无性系进行测定,分析其生长性状和产脂力的遗传变异规律,评选出优良无性系,为脂材均优无性系的培育与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广东省信宜市马尾松种子园种植的25个高脂马尾松优树嫁接无性系,参试无性系来源与编号见表1。

表1 参试无性系来源与编号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信宜市高脂马尾松种子园,地处110°56′E、22°21′N,属南亚热带气候区,年均气温22.2℃,1月份平均气温14.3℃,7月份平均气温28.7℃,年均降水量1 757.8 mm,年均相对湿度79%,年均日照时数1 939 h,年均日照44%,无霜期347~355 d。土壤为山地赤红壤,土层厚,腐殖质薄。

1.3试验方法

种子园采用水平梯带整地,带宽1.5 m,植穴长、宽、深分别为50、50、40 cm,株行距4 m ×7 m。1989年6月用1年生嫁接苗造林,单株小区,完全随机区组设计。10年生时疏伐成8 m×7 m,并进行截顶,控制高度4 m。2009年6月测定树高(HT)、胸径(DBH)及产脂力(RYC),每个无性系测定5~10株。产脂力采用下降割脂法[5],单向采割,连续采脂8 d,每天采割1刀,测量割面宽度,称总产脂量,并统一折算为10 cm割面的日产脂量,以便与1982年全国高产脂马尾松协作组制定的高产脂力马尾松优树选择标准[6]进行比较。计算单株材积(VOL)与产脂力(RYC):

式中,HT为树高,DBH为胸径;Wt为单株8刀的产脂量总和,d为采割天数,C1为采脂区域割面宽度,C2为采脂区域树干围长。

采用SAS软件的MEANS程序计算无性系各性状的平均值、变异系数等统计特征值,采用MIX程序估算方差分量和无性系重复力[7-8]。统计分析线性模型为Yij= μ + Ci+ Bj+ eij,式中μ为群体均值,Ci为第i个无性系的效应,Bj为第j个区组的效应,eij为误差效应。计算无性系重复力(hc2)和期望增益(∆G):

式中,σc2为无性系的方差分量,σe2为误差项方差分量,b为区组数,n为小区株数,Mc为无性系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生长量与产脂力的遗传分析

对高脂马尾松25个无性系的生长量和产脂力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2)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在区组间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区组间存在一定的环境差异,无性系间也存在较大的生长差异,能够有效地开展优良无性系选择。

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估算了马尾松无性系效应和试验误差效应的生长量和产脂力性状的方差分量,根据方差分量计算各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结果见表3和表4。由表3可知,在马尾松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的生长变异中,试验误差的方差分量在总变异中分别占61.92%、49.80%、45.66%、44.44%;无性系的方差分量在总变异中分别占38.08%、50.20%、54.34%、55.56,比试验误差的方差分量略小或略大,表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都是主导马尾松生长和产脂力变异的重要因素。

表2 马尾松无性系生长量和产脂力的方差分析结果

表3 马尾松生长量和产脂力的方差分量估算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860、0.910、0.919 和0.896,表明在无性系间开展生长量和产脂力的比较与评选是有效的。

表4 马尾松无性系生长量和产脂力的重复力估算结果

2.2马尾松优良无性系选择

分别计算各无性系树高、胸径的年均生长量和10 cm割面的日产脂量,结果表明25个参试无性系的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40~0.66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1.00~1.47 cm,10 cm割面日产脂量为14.9~37.4 g/d。计算各无性系的生长量和产脂力的平均值、变异系数,参试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和变异幅度见表5。在生长性状方面,这25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量平均值分别为8.05~13.08 m,18.99~32.59 cm和0.13835~0.41519 m3,其中材积平均值大于群体平均值的无性系有12个;25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63%~28.23%、2.72%~29.76%和5.48%~74.93%,其中材积变异系数小于群体变异系数的无性系有16个。在产脂力方面,25个无性系产脂力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15.79~47.90 g/d和12.51%~54.20%,产脂力平均值大于群体均值的无性系有11个,而变异系数小于群体变异系数的无性系有16个。综合考虑生长和产脂力性状,评选出材积和产脂力同时大于群体均值的优良无性系8个,入选率为32%,其材积和产脂力平均值的期望增益分别达到25.70%和30.93%(表6)。

表5 马尾松参试无性系的生长表现

表6 马尾松优良无性系的生长表现及选择增益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对高脂马尾松种子园20年生优树嫁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生长量和产脂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各无性系的胸径年均生长量为1.00~1.47 cm,10 cm割面日产脂量为14.9~37.4 g/d。1982年全国高产脂马尾松协作组制定的高产脂力马尾松优树选择标准对胸径和产脂量的量化指标规定为:树龄20~40年生,胸径25~40 cm,即年生长量1.00~1.25 cm;10 cm割面宽单刀日产脂量15 g以上。与之相比较,除了无性系34号的10 cm割面日产脂量为14.9 g,略低于优树产脂量指标15 g外,这批优树嫁接无性系的胸径年均生长量和产脂量均达到或超过了原来优树的选择指标。

马尾松生长和产脂力性状变异的影响因素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变异的影响各占50%左右,而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树高变异的影响各占38.08%和61.92%,说明环境因素对树高变异的影响较大。这可能是由于马尾松是强阳性树种,当林分进入郁闭期后,树高生长的分化就更为强烈。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的无性系重复力较大,分别为0.860、0.910、0.919和0.896,表明开展无性系选择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对马尾松无性系各测定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有部分无性系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在无性系单株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试验重复数较少,无法有效消除环境差异造成的影响。其次,接穗不同、位置效应、成熟作用等因素可能影响了不同嫁接单株的生长。

马尾松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和产脂力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本研究共评选出材积生长量和产脂力均大于群体平均值的优良无性系8个,其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分别为11.14 m、28.28 cm、0.31780 m3和34.61 g/d,树高、胸径、材积和产脂力的期望增益分别达到3.26%、11.69%、25.70%和30.93%,增产效益显著。

[1] 储德裕,刘青华,金国庆,等. 马尾松优树无性系生长、干形和木材密度评价[J]. 浙江林业科技,2010(5):46-52.

[2] 周志春,汪名昌,吕勤. 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生长性状和木材性状的当代表现[J]. 浙江林业科技,1991(5):23-26.

[3] 郑天汉. 马尾松种子园内速生和高产籽无性系的选择[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3):219-224.

[4] 罗敏,王以珊,曾令海,等. 马尾松种子园无性系开花特性与产地的关系[J]. 广东林业科技,2002(2):10-14.

[5] 王以珊,曾令海,罗敏,等. 马尾松天然林采脂试验分析[J]. 广东林业科技,2002(2):1-4.

[6] 广东省高脂松研究协作组. 马尾松高产脂力类型选育之研究[J]. 广东林业科技,1988(6):14-19.

[7] 黄少伟,谢维辉. 实用SAS编程与林业试验数据分析[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246.

[8] 段安安,张存旭,毕春霞. 树木无性系测验中重复力估算方法的探讨[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3):21-24.

(责任编辑 崔建勋)

Growth and resin-yielding capacity determination of plus-tree clones of Pinus Massoniana

WANG Xiao-ying1,LUO Min1,QIN Ji1,LIU Wan-zhuan1,PAN Qing-you1,ZENG Ling-hai2,3,ZHANG Qian2,3,CAI Yan-ling2,3
(1.Xinyi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Maoming 525300,China;2.Guang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Bio-control for the Forest Disease and Pest,Guangzhou 510520,China;3.Guangdong Academy of Forestry,Guangzhou 510520,China)

The growth traits and resin-yielding capacity of grafted clones of plus trees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at the age of 20 in the high-resin-yield Masson pine orchar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growth traits,including height (HT),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 and stem volume (VOL),and the resin-yielding capacity (RYC) varied significantly (P<0.01) among clones. Furthermore,these traits consistently had a high (0.860-0.919) repeatability estimate (broad-sense heritability). When selection was made for growth and resin-yielding capacity,8 clones were identified,with VOL and RYC were both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the tested group. The mean HT,DBH,VOL and RYC of these selected clones were 11.14 m,28.28 cm,0.31780 m3and 34.61 g/d respectively,and the expected genetic gains were 3.26% for HT,11.69% for DBH,25.70% for VOL,and 30.93% for RYC.

Pinus massoniana;growth;resin-yielding capacity;clone selection;repeatability

S791.248.04

A

1004-874X(2016)08-0058-05

2016-06-19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2015KJCX012)

王肖颖(1976-),女,工程师,E-mail: 13922039325@139.com

蔡燕灵(1979-),女,硕士,研究员,E-mail: caiyl@sinogaf.cn

猜你喜欢

优树种子园材积
落叶松种子园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枫香优树生长与叶果性状分析*
浅谈山西省林木种子园建设思路
阿拉尔地区胡杨材积与胸径、树高的关系分析
红松材积与生长性状相关分析及二元回归方程的拟合
火力楠优树子代测定与早期选择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复壮技术
24年生马尾松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家系选择
江南油杉优树子代家系苗期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
马尾松树干不同高度处直径与材积相关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