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龙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2016-10-08齐文娥陈厚彬彭朵芬晏发发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064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广州5064

广东农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龙眼加工

齐文娥,陈厚彬,彭朵芬,晏发发(.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064;.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 广州 5064)

中国龙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齐文娥1,陈厚彬2,彭朵芬1,晏发发1
(1.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世界龙眼生产和消费区域高度集中于亚洲地区。2013年我国龙眼产量减少但产值增长。2014年我国龙眼产量创历史新高,产地价格大幅度下跌,销售困难,加工量增加。总体上,我国龙眼产业面临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组织化程度低;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带动能力亟待提升;产业比较收益减少,严重弱化产业吸引力;东盟龙眼冲击严重,市场空间被严重挤压等问题。在当前龙眼产业仍以分散小规模生产为主的情况下,龙眼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将主要依赖政府因应市场的必然需求而进行的引导和扶持。

龙眼;产量;产值;价格;可持续发展

齐文娥,陈厚彬,彭朵芬,等. 中国龙眼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8):169-174.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为无患子科(Sapindaceae)龙眼属的亚热带常绿果树。龙眼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当前世界上龙眼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泰国、印度、越南、孟加拉国、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等。我国仍是世界上龙眼栽培面积最广、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的龙眼栽培主要集中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和云南等省 (区)。从栽培面积看,龙眼为我国热区第四大水果,仅低于荔枝、柑橘橙和香蕉。近些年来,我国龙眼产量呈波动上升态势,至2014年创历史新高达到180万t。但“增产不增收”“果贱伤农”的现象在多个区域频有发生,部分果农的经济收益并未随着产量的增长而持续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眼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部分产区的龙眼园出现大面积失管。本文将在客观分析世界及我国龙眼产业发展现状、2014年我国龙眼产销情况及市场形势变化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我国龙眼产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促进我国龙眼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龙眼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2013年度世界及我国龙眼产业现状

1.1世界龙眼产业状况

1.1.1龙眼产区高度集中且生产规模有限 龙眼是典型的亚热带树种,由于其花芽分化对低温的严格要求、冬季霜冻等因素限制,龙眼主产区集中在东经105°40′~119°31′,南、北纬28°50′的狭长范围内。世界龙眼种植面积约69.88万km2,其中,中国占世界的59%左右,泰国占23%左右,越南占17%左右,其他地区约占1%。在世界范围内,龙眼仍属小宗果品,FAO尚无统计数据发布。根据各国的数据估计,世界龙眼种植面积约60万km2,年产量在300 万t左右。

1.1.2龙眼基本实现周年供给 龙眼产期主要在7~10月。但充分利用品种、纬度、海拔和小气候条件等因素,特别是产期调节技术的普及应用,世界范围内龙眼已基本能做到周年生产。

1.1.3消费市场局限在亚洲地区,国际间贸易日益活跃 龙眼仅在中国和东南亚为人熟知,因而其消费市场也集中在亚洲。其中,中国是世界龙眼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龙眼国际间贸易日益活跃。据统计,世界鲜龙眼年总出口量接近50万t,金额超过12亿美元。泰国和越南是龙眼的主要出口国。

1.2我国龙眼产业发展状况

1.2.1物候期自然气候不协导致我国龙眼产量减少 2013年由于龙眼抽花期多为高温天气,开花期又遇到连续降雨,龙眼成花率和坐果率低,导致减产。据体系统计,各综合试验站覆盖产区龙眼成花率仅为67.46%。龙眼主产区广东、福建、广西等大部分地区龙眼减产,部分地区产量较上年相比,减产超过50%。

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收集的各综合试验站覆盖产区数据,2013年试验站覆盖区域龙眼生产面积20.07万km2,与2012年的20.02万km2基本持平;产量68.96万t,比2012年减少6.2万t,减产8.2%。据此估算,2013年全国龙眼产量为130万t左右。

1.2.2龙眼产值持续增长,农户名义收入增加 根据体系统计数据分析,2013年我国主要龙眼品种平均667 m2产值和总产值都出现大幅度提升。按照地头价格计算,储良的产值增幅在42%以上,而石硖的产值增幅则超过17%;按照收购价格计算,储良的产值增幅在23%以上,而石硖的产值增幅则超过50%(表1)。也就是说,在不考虑成本变动的情况下,龙眼种植户的生产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表1 2013年主要品种龙眼产值年度环比增幅

1.2.3市场机制作用下龙眼产销两地市场价格普遍上涨,且上涨幅度较大 龙眼产量的下降造成市场供给量的同比下降,在市场需求既定的情况下,市场价格上涨则成为必然。根据体系监测的龙眼市场价格数据,计算2013年我国主要龙眼品种石硖和储良的年度环比价格指数(表2),可以直观地看出相对于2012年,龙眼产地和销地市场价格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石硖的地头价升幅高达47%,而储良的收购价升幅也高达46%。

表2 2013年我国主栽龙眼品种的年度环比价格指数

1.2.4泰国龙眼继续占据北方销地市场,国产龙眼在南方销售较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大大助长了泰国龙眼在我国市场上的长驱直入,而外观和品质等自身条件优势又帮助其在入侵市场站稳了脚跟。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泰国最大的龙眼出口市场。而2013年国产龙眼的减产进一步给泰国龙眼抢占市场提供了机会。国产龙眼由于受到产区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在南方市场上销售较好。

1.2.5国际贸易失衡,贸易逆差巨大 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的数据,2013年我国龙眼进出口总额约5.40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约5.34亿美元,出口金额不足0.06亿美元。进口金额是出口金额的约100倍。贸易产品包括鲜龙眼、龙眼干/肉、龙眼罐头,其中以鲜龙眼为主。

2013年鲜龙眼进出口总量为36.71万t,价值4.50亿美元。其中,进口约36.52万t,价值约4.48亿美元;出口接近0.19万t,价值约0.02亿美元。进口鲜龙眼的平均价格约为1.23美元/kg,出口鲜龙眼的平均价格约为1.14美元/kg。

1.2.6原材料价格上涨,龙眼加工量下降 我国传统的龙眼加工产品主要是桂圆肉、桂圆干和龙眼罐头。由于2013年鲜龙眼市场价格上升,加工企业原材料成本加大,全年龙眼加工量有所下降。据体系加工岗位专家估计,2013年全国加工桂圆肉约19 783 t、桂圆干约3 860 t、龙眼罐头1 500 t,累计吸纳龙眼鲜果25.04万t,占总产量的19.26%。

2 2014年龙眼产销情况及市场变化分析

2.1龙眼产量大幅提升,创历史新高

物候期适宜的气候条件、丰产技术的推广运用、果园管理水平提升等多种因素成就了2014年龙眼的丰产。根据体系统计,各荔枝产区当年的成花率平均为80%左右,而广东茂名以及广西玉林、钦州等主产区的龙眼成花率甚至超过90%。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估算,2014年我国龙眼产量超过180万t,比2013年增产约38.40%,创历史新高。统计分析体系各综合试验站覆盖产区的主要龙眼品种的产量变动情况(表3)可知,石硖产量增幅达43.26%,储良产量增幅达33.70%。

表3 2013—2014年体系各综合试验站覆盖产区主要龙眼品种产量(万t)变动情况

2.2产地市场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销地市场价格保持平稳

根据体系2014年市场价格监测数据,在产量过万吨的国产龙眼品种中,除四川特色品种蜀冠的地头价保持稳定且微升的状况外,石硖、储良、大乌园、广眼和福眼等品种龙眼的产地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且下滑幅度基本随着上市时间的顺序递增(表4)。值得注意的是,国产主要龙眼品种的批发价格基本与2013年持平,并未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这可能是因为通货膨胀以及物流等经营成本的增加挤压了其盈利空间。

表4 2014年各主要龙眼品种年度环比价格指数

2.3国产龙眼面临销售困境,出现较大面积果园弃收现象

近年来,国产龙眼受进口东盟龙眼的影响,被压迫在南方产区市场销售,而少有开拓北方市场,市场空间狭窄,市场需求有限。2014年国产龙眼产量激增,市场供给量大幅度增加。这直接导致了国产龙眼面临“卖难”的严峻困境。市场机制作用下出现的价格大幅下跌,再遇上龙眼采收环节的“用工难”和“用工贵”等问题,8月份龙眼成熟季节,多个产区出现了龙眼熟烂枝头,而果农无意采摘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小规模分散种植户身上,甚至粤中部分成规模产量上百万斤的龙眼果园也出现了弃收。

2.4主动、被动双重驱动,龙眼加工量提升

龙眼鲜果价格的大幅下跌,也大幅度降低了龙眼加工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因而许多龙眼加工企业充分利用产能,主动大量采购龙眼鲜果,规模化加工龙眼制品。同时,小规模龙眼种植户基于龙眼鲜果“卖难”的现实困境,不得不大幅度增加了其自行进行龙眼加工的比例。因此,2014年龙眼加工量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3 我国龙眼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3.1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组织化程度低

生产环节方面,我国大多数龙眼果园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缺乏必要的水利设施,仍保持在“赖地生树、靠天结果”的传统农业生产状态;果农的龙眼种植技术主要靠家族手口相传,传统生产观念占主导,先进种植技术未得到普及应用。流通环节方面,不仅存在保鲜技术落后、贮运设备设施不足等硬件方面的不足,而且在市场导向营销观念的形成、货畅其流的流通体系建成方面尚有很长的路要走。总体看,我国龙眼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不管是在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都缺乏成规模的组织带动,尚处于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的小规模的经营形态。

3.2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带动能力亟待提升

3.2.1规模化程度不高,产量质量不稳定 当前,我国龙眼加工企业数量少且规模小,主要散布在广东、福建和广西等地的龙眼产区。龙眼加工业仍以龙眼种植户独自分散加工模式为主。这种缺乏统筹的千家万户小规模加工模式,从目前表现来看,是随意的、无序的。一方面它难以确保加工数量的稳定性,因为加工数量往往是随其鲜果销售情况而变——鲜果销售顺畅则少加工甚至不加工,鲜果销售不顺畅则多加工甚至全加工。另一方面难以确保加工制品的品质,由于缺乏统一的加工技术规范和严格的加工过程监督管理,龙眼加工制品品质参差不齐。

3.2.2新产品研发不足,难以推陈出新 我国龙眼产业有着悠久的加工传统,但发展至今龙眼制品仍主要是桂圆肉、桂圆干和龙眼罐头3种传统的初级加工产品。新加工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发展缓慢。“龙眼冻干”等少数可规模化生产的新加工产品又囿于市场认知和市场开拓能力的缺乏,难以寻到市场突破口而大规模商品化。

3.2.3加工工艺落后,严重制约加工企业发展 当前,我国龙眼加工业仍沿用传统加工工艺,依赖大量人工剥皮去核,关键环节加工机械和加工技术缺乏,严重制约了加工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生产效率低下,产能提升乏力;(2)人工费用持续走高且人工聘请困难,直接挤压企业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3)增加了加工企业推进现代化品质管理的难度,也为食品安全留下隐患。

3.3产业比较收益减少,严重弱化产业吸引力

一方面,生产资料价格和人工成本上升不断挤压龙眼产业的利润空间;另一方面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投入去向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不仅农民的农业外收入不断增加并且来源日益多元化,甚至即使在农业产业内部,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经济效益日显。因此,龙眼产业地位下降,许多产区果农家庭收入中龙眼产业收入占比持续下降。比较经济效益的持续走低降低了产业吸引力,打击了果农生产和投入的积极性,甚至部分龙眼产区出现大面积砍伐龙眼树、果园丢荒失管的现象。

3.4东盟龙眼冲击严重,市场空间被严重挤压

东盟,特别是泰国龙眼的大量进口,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国产龙眼的价格,迫使国产龙眼长期在低位徘徊,而且持续占据北方销地城市市场,严重挤压了国产龙眼的销售区域范围。这种冲击不仅体现在龙眼鲜果领域,在龙眼加工领域表现得也非常明显。过去,国内龙眼干市场基本上为广东、广西和福建的产品占据,而实施零关税政策后,浙江义乌、广东肇庆等国内主要果干市场基本上为越南、泰国产品所充斥。广西灵山县曾经拥有烤炉3 500多条,目前仅剩数百条。

龙眼产业面临的困境,实际上也是我国多种传统水果种植业面临的共同困境。这种现象持续下去会危及我国整个龙眼产业的发展与安全。

4 促进我国龙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龙眼产业面临的困境需要引起各界人士,特别是主产区政府的重视。在当前龙眼产业仍以分散小规模生产为主的情况下,龙眼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将主要依赖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当然,在市场逐步成为资源配置决定性要素的大环境下,龙眼产业的未来之路也必将是市场驱动的。

4.1产业相关利益群体应正视问题、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流通企业、加工企业和种植户等龙眼产业相关利益群体应正视龙眼产业当前所面临的内忧外患的现实状况,提高危机意识,避免温水煮青蛙式的惨剧;统一认识,树立自信,提高使命感,达成产业振兴的共识;在统一明确的产业发展目标下真正各发其力,各展其才,再创龙眼产业之辉煌。

4.2政府协同统筹多方力量,制定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

各龙眼产区政府应首先对本区域龙眼的产区、产地、产能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系统调查,摸清家底,结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现实,因地制宜,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制定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例如,可以对本区域果园进行“生态公益果园”、“一般性果园”“重点发展果园”“旅游果园”等分级分类,从而实施分层管理,而避免以往的笼统的、大锅饭式的发展模式。同时,各龙眼产区政府之间应协调建立一套有效的龙眼产区协作机制,站在推动产业整体发展的角度,各产区视彼此为利益共同体,协调区域间产业布局,完善龙眼产业链条,同舟共济,形成合力。

4.3与科研院所密切合作,加强龙眼产业重大、实效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

政府部门应通过科研立项等多种方式提高科研院所对龙眼产业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加强和调整对科研投入环节、投入对象、投入力度的管理引导科研力量贴近产业实际,不仅加强益于龙眼产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技术的研发,如良品选育、高附加值多元化加工制品的研发,更要加强解决产业发展现实问题的关键实效技术、关键实效设施设备的研发,例如实用轻型果园机械、剥皮去核加工机械的研发等。同时,对于科研院所取得的产业新技术新成果,应建立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在确保多方利益的条件下及时地在产业内适度规模推广应用。

4.4提高产业组织化水平,提升产业质素

政府应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与发展,通过规模化经营在龙眼生产、流通和加工方面发挥现实作用来带动当地龙眼产业的发展。

加强产业经营人才的培养与培训,整合各方资源开设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培训,提升经营性果园种植户的市场知识与管理技能,从而由点带面从而到全局,提升整个产业的经营运作水平。

基于龙眼虽仍以小规模分散种植为主,但产区集中、果园连片的产业现实,大力推进龙眼产业社会化专业服务的规模化发展。应借鉴大田作物已相对成熟的产业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的发展经验,细化产业分工,引导和支持建立专业化服务队伍,在重要生产和流通环节,如施肥、修剪、环割(环剥、螺旋环剥)、花穗管理、采收与采后处理、营销、加工等环节提供社会化专业服务。这不仅能充分发挥服务规模优势缓解单个龙眼园的劳动力需求压力、降低其经营成本,更重要的是会促进龙眼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另外,政府还应适当运用国际贸易中的绿箱政策,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缓解国产龙眼的发展压力,给国产龙眼产业的振兴留存必需的时间和市场空间;引导龙眼从业人员打消“等、靠、要”的思想,提高工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确保并不断改良龙眼及其制品的品质,重视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市场空间的拓展。

[1] 陈厚彬. 中国荔枝现状和发展分析[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6):3-6.

[2] 余华荣,周灿芳,万忠,等. 2009年广东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4):288-291.

[3] 刘洋,周灿芳,万忠,等. 2008年度广东省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6(2):110-112.

[4] 庄丽娟,陈厚彬,苏钻贤. 2012年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J]. 中国果业信息,2012(4):22-23.

[5] 齐文娥,庄丽娟,陈厚彬. 2014年我国荔枝龙眼产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J]. 中国果业信息,2014(4):21-23.

[6] 陈厚彬,庄丽娟,黄旭明,等. 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J]. 中国热带农业,2013(4):12-18

[7] 叶延琼,章家恩,吕建秋,等. 广东省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481-487.

[8] 齐文娥,陈厚彬. 2011年我国主要荔枝品种的价格走势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 (7):173-176.

[9] 齐文娥. 2011年荔枝产业供需状况分析[J]. 中国热带农业,2011(10):5-8.

[10] 齐文娥. 我国主要荔枝品种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分析—— 基于2011—2013年的数据[J].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1):233-236.

[11] 齐文娥. 2013年我国荔枝市场形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热带农业,2014(2):33-35.

(责任编辑 杨贤智)

Present situation,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ongan industry

QI Wen-e1,CHEN Hou-bin2,PENG Duo-fen1,YAN Fa-fa1
(1.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42,China)

In world,longan's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s highly concentrated in Asia. In 2013,longan's production decreased,but the output value increased. In 2014,the output of longan in China reached a record high,and the price of the place of production fell sharply,the sales were difficult. On the whole,China's longan industry faces the difficulties,such as the weak industri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low degree of organization,slowly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industry,relatively low income of industry,impact of ASEAN, severely squeezed market space. At present,the development of longan industry is still dominated by small-scale production,the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ngan industry will be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government's guidance and support.

longan;yield;output value;pric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667.2;F326.13

A

1004-874X(2016)08-0169-06

2015-09-22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33-16)

齐文娥(1972-),女,博士,副教授,E-mail:qiwene@scau.edu.cn

猜你喜欢

龙眼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一种新型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滚道加工方法
龙眼鸡
铣刀盘的5轴数控加工
买龙眼
5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6月龙眼市场监测分析
甜甜的龙眼,美美的景色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