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2016-10-08张冰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管理制度实践教学

张冰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旅游专业整体教学水平与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实践教学对于旅游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实践教学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将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之中,训练学生活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真实环境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实践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成长为专业旅游人才。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当前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对于人才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对于旅游专业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从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掌握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手段,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能力运用水平,就可以自觉地去发现问题,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见解并付诸实施。

2.有助于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展开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高校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实践教学基地为依托,开展地区性新技术的研发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实现学校对地方产业的直接介入。同时,还能以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对技术、工艺在生产实际中的最新进展以及产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作出及时反映,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高度统一;通过鼓励学生深入企业找课题,在完成毕业设计或专题制作的同时,满足企业的需要。

3.有助于高校的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调整,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开展。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不,开展对旅游行业或产业的调查,识别和分解与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相关的专项能力及能力要素,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厂

二、旅游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旅游实践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发生着变化。对现代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择将不再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很多高校认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管理型的从业人员和研究型的科研人员,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这种认识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应该发现,虽然旅游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旅游行业的工作性质却没有改变。相反,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种需要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更多的是在人才的质量上。目前旅游企业一线基层管理人才出现断层,此类人才既要掌握理论又要懂得实践操作。因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实践性教学意义重大。

2.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

中国旅游业己经成为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密切与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和就业渠道是旅游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也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发展迅速,虽然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多,但教师多是从其他相关专业如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专业转行的,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缺乏旅游行业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的基本经验,在教学上依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步伐缓慢

4.旅游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生存与发展,是因为受了种种的限制和挑战:

一是就业率的压力。旅游管理专业只有主动走出去,与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才能保证实现较高的就业率,也才能保证本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二是旅游人才教育市场竞争的压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一直采取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许多高校为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纷纷设立旅游管理专业或在相关专业基础上设立旅游管理专业。

三是各旅游院校尚未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还没有出现像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康奈尔饭店管理学院那样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并在业内受到普遍认可的品牌院校。虽然办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已经凸现,校企结合、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对接不断增多,但真正的品牌院校也未形成。因此,旅游管理专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1.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实习基地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指满足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模拟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场所;校外实习基地是指学校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旅游企事业单位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实习场所。高校要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实验条件,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调整实践教学内容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具体体现为由较浅层次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到较高层次的服务与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要兼顾到系统性和阶段性。旅游管理从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预测、交际、表达等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和渊博的知识,因此在校期间需要在实践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系统性训练。但在每个年级应根据其接受能力和教学计划的阶段,有针对性地、循序渐进地开展。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制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专业课教师毕业后即从事教学工作,缺乏行业工作经历或业务背景,在短期内难以承担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工作。因此,学校要采取措施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一是邀请旅游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二是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旅游企业或行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参加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选派教师去国内外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为教师创造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4.完善实践教学管理

结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鼓励、支持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管理文件,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建立实践教学网站,发布实践教学工作动态,交流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成果,形成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四、结语

旅游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己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实践教学体系的形成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成长为专业旅游人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源源.高校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

[2]张金霞.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8(4).

[3]王有存,陈万强,苏晓明.构建新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7(27).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管理制度实践教学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板的设计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