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
2016-10-08余东升
余东升
[摘要]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动力学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并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计58例,患者按照Child-Pugh法分成三个等级,并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在同时间段体检的健康志愿者共计58例,并作为对照组。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度(Vp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脾静脉血流量(Qsv)以及腹水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肝硬化患者Dpv、Dsv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增大(P<0.05);肝硬化患者Qpv、Qsv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增多(P<0.05);肝硬化患者Vpv、Vsv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肝功能分级逐渐减慢(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可以有效评估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以及是否发生门静脉高压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183-03
肝硬化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常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中毒等疾病引起,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常常导致患者死亡,肝硬化确诊必须要做病理检查,但该检查具有创伤性,目前研究发现在肝硬化的发生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也出现异常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没有创、成本低及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已经广泛用于诊断人体各种疾病,这里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门静脉和脾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分析其与肝硬化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入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共计58例,并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48~71岁,平均(53.0±1.5)岁。观察组的患者已经实验室化验和肝组织病理活检确诊为肝硬化,我们按照Child-Pugh法将肝硬化患者分为三级,将患者5个指标(包括一般状况、腹水、血清胆红素、血清白蛋白浓度及凝血酶原时间)评分,每个指标记1分、2分和3分,将5个指标合计,总分1~5分为A级,6~10分为B级,11~15分为C级,其中A级13例、B级19例、C级26例。参与研究的5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及指标
1.2.1研究方法 所有参与的研究对象要在检查前一周内不能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检测前12h开始禁食。采用德国Siemens SequoiaSl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被检查者要仰卧于检查床上,平静呼吸,门静脉检测点选取在门静脉汇合口距肝门1~2cm处,脾静脉检测点选取在脾门处,彩色多普勒超声束与血流所形成的夹角要小于60°,分别测量研究对象的门静脉内径(portal vein diameter,Dpv)、平均血流速度(portal vein velocity,Vpv)、血流量(portal vein quantity,Qpv)和脾静脉内径(splenic vein diameter,Dsv)、平均血流速度(splenic vein velocity,Vsv)、血流量(splenic vein quantity,Qsv)及腹水量,每个研究对象均要测量3次,取平均值统计。
1.2.2检测指标 将Dpv>1.3cm,Dsv>1.0cm,Vpv<10cm/s作为门脉高压诊断标准。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数据用(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个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液动力学检测结果
观察组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及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观察组各肝功能级别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血液动力学及腹水检测结果
观察组的三级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及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三级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三级肝硬化患者之间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血流量及平均血流速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还可以在B、C两个级别观察到腹水,见表2。
3讨论
健康人由于门静脉没有静脉瓣,其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压力差,但是肝硬化患者由于肝小叶内贮脂细胞产生大量纤维组织及肝细胞再生产生的结节压迫肝血窦、中央静脉、小叶间静脉等结构,导致血液无法及时回流入肝,最终大量积聚在门脉血管甚至脾胃等器官内,导致门静脉系统高压。同时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无法大量灭活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前列腺素等血管活性因子,导致血管对收缩介质反应下降,血管弹性降低、阻力下降,产生高动力循环状态,导致内脏血管大量充血,进一步增加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减缓血流速度。
我们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发现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以及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存在明显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的门静脉系统管径增大,导致血流阻力下降,加上血液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从而引起血流速度减慢,继而门静脉系统血流量增加,同时由于门静脉和腔静脉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交通支,因此当门静脉高压时可引起门静脉回流受阻从而重新建立这些交通支,最终造成脾大和脾胃循环高动力状态。
此外我们研究还发现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以及血流量呈现正相关性,而与门静脉和脾静脉平均血流速度呈现负相关性。按照Child-Pugh分级将肝储备功能分为A、B、C三个等级,评分等级越高,说明肝储备功能越弱,肝功能越差。随着分级升高,门、脾静脉内径逐渐增大,说明静脉内径大小与静脉压力高低相关,增大程度与肝损害程度一致;门、脾静脉血流速度逐渐减慢,反映血流阻力的加大及肝功能损害的加重;随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加重,门脾静脉血流量逐渐增多,说明肝硬化患者存在内脏高动力循环状态。随着Child-Pugh分级升高,门静脉系统管径也逐渐增大,血流量也逐渐增多,门静脉血流速度逐渐减慢,表明门静脉系统血管阻力正在逐渐增加以及肝脏实质也受到门静脉高压的进行性损害。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门静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可以有效判断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以及是否出现门静脉高压情况,并且该项检查没有创伤性,操作简便,可以重复操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