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研究

2016-10-08曾美月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发生率穴位患儿

曾美月

[摘要]目的评价研究经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80例秋季腹泻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实施蒙脱石散治疗的38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654-2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的42例患儿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和药物使用的安全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每日大便重量(152.43±23.23)g、退热时间(2.43±0.84)d和止泻时间(114±0.35)d与对照组患儿的每日大便重量(184.32±22.42)g、退热时间(3.85±1.36)d和止泻时间(2 84±0.83)d相比明显较好;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5.2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8.94%);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0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加快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速度,且临床操作方面简单,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程度,更利于患儿的痊愈。

[关键词]秋季腹泻;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退热;止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62-03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的季节性疾病,会给患儿的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患儿日后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足三里是机体较为重要穴位,针刺该部位可以对胃部进行有效刺激,从而可以对炎症进行控制,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临床上用秋季腹泻治疗较为突出的是654-2,将其经足三里穴位进行注射可以进一步提高药物作用效果。为了进一步分析654-2经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秋季腹泻的作用效果,特对在我院80例进行治疗的婴幼儿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秋季腹泻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患儿:男18例,女20例,年龄2个月~2岁,平均(12.8±4.7)个月;试验组42例患儿:男22例,女20例,年龄2.5个月~2岁,平均(13.7±4.8)个月。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秋季腹泻诊断标准,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临床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颜色淡黄、像水一样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轮状病毒抗体呈阳性。本组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家长对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均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组研究,并主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服用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H20000690],将药品与温水混合后服用,1岁以下,每日1袋,2岁以下,每日1~2袋。两组患儿均接受治疗7天。试验组患儿用654-2注射液(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H33021707),具体方式:对患儿的双侧足三里进行定位,使用碘伏进行局部清洁和消毒,然后将针头刺入皮下1.0cm范围以内,抽拉无回血后注入654-2,每次0.2mg/kg,每天1次。

1.3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儿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评定标准分为显效、好转、无效,在接受治疗起到48h以内,患儿的腹泻、发热、大便状态、颜色等临床表现均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呈现为阴性为显效;在接受治疗起到72h以内,患儿的腹泻、发热、大便状态、颜色等临床表现大部分消失,实验室检查结果呈现为阴性为好转;治疗72h以外,患儿的腹泻、发热、大便状态、颜色等临床表现仍然存在.甚至更严重为无效,总有效为显效和有效之和。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治疗后是否有心率异常、面部红热、发热等其他不良症状发生。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退热和止泻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每日大便重量(152.43±23.23)g、退热时间(2.43±0.84)d和止泻时间(1.14±0.35)d与对照组患儿的每日大便重量(184.32±22.42)g、退热时间(3.85±1.36)d和止泻时间(2.84±0.83)d相比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临床用药作用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95.28%)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78.94%)相比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儿药物使用的安全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0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秋季腹泻是季节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其发生率高,特别是婴幼儿,不但是发病率明显增高且病情愈发严重。该病发病较急,进展快,病情重,会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不但会给患儿身体带来直接的痛苦和伤害,还会对患儿的生理和精神等造成影响,若不给予及时救治还会引发休克的发生,严重危及到患儿的生命安全。随着我国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控制该病的死亡率具有明显效果,但不能对发病率进行有效控制。一般治疗秋季腹泻方法是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秋季腹泻虽有治标兼治本的作用,既有解除临床症状又有去除病因增强体质的疗效。但由于婴幼儿自身生理功能还不完善,对于药物的服用存在一定的难度,且该病本身就是胃肠道的问题,口服药物就会对胃肠道进行刺激,不利于药物的服用和起效。因此,在临床上能找到一种既方便有效,又可以非口服药物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是十分必要的。针刺足三里治疗是现在临床上用于的秋季腹泻的新兴手段,也在逐步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同。

足三里穴,是人体位于小腿前外侧的关键穴位,该穴位主要作用是强壮身心,同时也具有通经活络、调理脾胃等多种功效。穴位注射法,是一种针对穴位进行刺激的同时进行药物注入的方法,针刺穴位可以起到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促进胃肠蠕动规律且有力,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对内分泌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同时提高了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注射药物654-2,该药是一种抗胆碱药物,主要通过对M-胆碱受体运输进行阻碍,减缓胃肠运动程度同时对胃肠平滑肌痉挛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止呕、止泻的效果。经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针刺与药液对穴位起到了双重刺激作用,可保持长时间的针感,调整经络与脏腑失调状态逐渐好转,即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也对身体进行了调节,使患儿胃气强,脾气健,降低了患儿出现心率加快、高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该技术在挽救患儿生命、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的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上用于秋季腹泻治疗的新方案。临床研究证实,试验组患儿的每日大便重量(152.43±53.23)g、退热时间(2.43±0.84)d和止泻时间(1.14±0.35)d与对照组患儿的每日大便重量(184.32±92.42)g、退热时间(3.85±1.36)d和止泻时间(2.84±0.83)d;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95.28%)与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78.94%)相比明显较好;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3%)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50.00%)相比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纯芬等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在临床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在秋季腹泻的治疗中经足三里穴位注射654-2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还能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程度,也减轻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

猜你喜欢

发生率穴位患儿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撞树养生不可靠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喝酒之前揉穴位保肝护肝
“足底穴位袜”能养生?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