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6-10-08王池芝林燕珊
王池芝 林燕珊
[摘要]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信心及护理满意度带来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每组4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接受除了健康教育以外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信心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25±3.72)分,对照组则为(76.64±4.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52.85±3.04)分与抑郁评分(53.87±2.6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77±3.22)分、(61.52±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84.73±3.05)分高于对照组的(72.45±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不孕不育;信心;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119-04
不孕不育,即在一年内夫妻性生活正常确未成功妊娠的现象。有相关数据显示,不孕不育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此引发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宗族理念根深蒂固的中国,传宗接代为大多数老一辈的遵循的古训,长辈普遍都对儿女有着传宗接代的要求。因此,不孕不育大多患者大多数会受到来自家属的责怪以及朋友的嘲笑,通常存在压力过大,导致焦虑、抑郁及自卑等负面情绪的不出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观点认为对不孕不育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能有效改善其病情。为了研究出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让更多的家庭更加美满,我院对不孕不育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不孕不育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其中2013年2月1日~2013年8月31日期间来院就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9月1日~2014年2月1日期间来院就诊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体如下: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2~41岁,平均(29.4±3.5)岁;学历:高中以下16例,高中以上24例。观察组男17例,女23例;年龄22~40岁,平均(28.8±3.5)岁;学历:高中以下18例,高中以上22例。所有患者均为已婚且性生活正常且均有生育要求,排除心、肝及肾等严重不全、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学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除健康教育以外的常规护理,如心理安慰、用药指导等。
1.2.2观察组 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的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安慰:患者入院后运用温柔的语气与其进行交流,话题尽量选择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消除医患之间的隔阂感。同时,向患者介绍本院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成果案例及先进的医疗水平,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消除其心理负担;安慰患者家属不孕不育不是不可治愈的,同时叮嘱其理解患者并对患者予以理解与鼓励。(2)不孕不育知识宣讲:运用多种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生殖知识,如发放宣传册、观看宣传片及知识讲座等。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对该病的认识程度,同时也能消除患者对该病的畏惧感以及得到家属对患者的理解与支持。(3)健康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对女性的指导:切忌过度减肥、合理饮食,多补充维生素及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少接触手机、电脑等辐射大的电子产品,多参加运动,如跑步、瑜伽、太极拳等,提高身体免疫能力;多与家人及朋友进行交流,缓解内心的焦虑情绪;勿滥交,对婚姻伴侣保持忠诚。对男性的指导:戒烟戒酒,减少应酬;早睡早起,禁止熬夜,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少吃腌制性食品,如咸鱼及腊肉等,多食富含蛋白质等健康食品;进行适当的运动,如跑步、爬山及打篮球等;多与家人及朋友进行交流,诉说自己的烦恼,减轻心理负担;不宜穿过紧的牛仔裤,对裤子的选择以宽松、舒适为宜;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勿滥交,对婚姻伴侣保持忠诚。(4)用药指导:指导患者药物的正确储存方式、用法及用量的并提醒其按时吃药;并由家属监督其用药。(5)定时问答:每隔一段时间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在实践过程中患者对健康知识内容存在的疑问,并对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加以纠正指导并对其存在的疑问进行解答;(6)开展不孕不育的知识讲座:深入社区开展不孕不育知识讲座,向社区居民说明不孕不育症的相关知识,预防不育不孕症,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提高对该病及其患者的理解,争取更多的人对该病患者给予公平、宽容的对待,在大范围内为不育不孕患者营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均由有耐心、责任心且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来完成。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将患者的治疗信心及护理满意度作为本研究的护理效果的评定项目。其中,患者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较低,心理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评分则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进行评定,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1)治疗信心:对患者治疗信心的评定由患者自身进行评定,分为有信心、一般及没信心3个等级,治疗信心有效率=(有信心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2)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由患者进行评分,内容包括护理方式、护理服务及治疗环境3项指标,每项指标的满分为100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方式评分+护理服务评分+治疗环境评分)/3。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信心情况
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治疗信心情况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的治疗信心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无法生育对于有生育要求的人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噩耗。不孕不育不仅会令患者及其家属无法享受合家欢乐、儿孙绕膝的幸福,还会影响家庭的和睦,激发家庭矛盾,对家庭甚至社会的团结、稳定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不育不孕人数的逐年上升,医学界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的讨论也逐渐变得热门起来。该病的病因除了先天原因,还有后天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但是无论哪一种原因,对于该病的治疗首先都要树立起患者的治疗信心,引导其积极乐观地接受治疗。由于该病患者通常对该病存在一定的误区,外界通常对其投来异样的眼光,多数患者会产生自卑感,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同时,再加上该病的不易治愈,因此该病患者通常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相信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抗拒治疗的现象。因此,在不孕不育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尤为关键。临床上给予该病患者健康教育,通过向患者说明该病的相关知识,指导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科学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该病的认识度以,并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积极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临床治疗。通过接受护理人员的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病情,从而达到治愈,成功孕育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信心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25±3.72)分,对照组患者则为(76.64±4.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52.85±3.04)分与抑郁评分(53.87±2.6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77±3.22)分、(61.52±3.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评分(84.73±3.05)分高于对照组的(72.45±2.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护理相比,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消除疾病误区,进而改善患者因对疾病病因及治疗方法的不了解带来的焦虑、抑郁,提高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此外,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细致化的科普,能满足患者对毕竟的认识要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取得患者的好评。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能有效改善不孕不育患者的负面请于,增加治疗信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