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中传统建筑的文化再生
2016-09-29高方
○高方
城市景观中传统建筑的文化再生
○高方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更加适应生存而产生的聚落形态。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都邑者,政治与文化之标征也。”①而“都邑”就是城市。时光的流驶使城市的样貌发生着重大变化,其间形成的各种文化也逐渐过渡进入现代城市,并对其景观构建产生影响。在那些具有一定历史根基的城市之中,传统建筑②更是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因为它们除了作为建筑本身的意义以外,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传统建筑的文化再生也必会使城市景观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意味。
一、传统建筑是城市历史的写照与缩影
每一个现代城市,无论历史长短,无论范围大小,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而每一段历史都会在城市建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市”为“买卖之所”是从古到今历来公认的,今天的城市也仍旧是商业贸易最为发达的地方。至于“城”,《春秋榖梁传》说“城为保民为之也”,《墨子》说“城者,可以自守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则说“城,所以盛民也”。在三者均强调“城”与“民”密切关系的同时,“城”也有了从军事到文化的内涵变迁。作为所盛之“民”的居所和活动场所,建筑从无到有,也在形制上发生着重大变化。但直至当下,在造型简洁、注重实用的现代建筑的钢筋水泥丛林之中,传统建筑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存在意义。
现代城市景观中的传统建筑大致可以分为保留和再造两类。保留即原有建筑的留存,后人只是对其进行修缮,尽量使之呈现原貌,例如北京和沈阳的故宫;再造又分两类:一是原来的建筑已不存在,人们依据文献在原址或新址进行复建,人们在旅游景点看到的诸如岳阳楼、黄鹤楼等古代名楼就是如此;一是现代工匠按照传统建筑的方式新建的传统建筑,西安大唐芙蓉园中的多数建筑就是如此,一些城市以各种名目新建的休闲景点或是文化景点也是如此。
在现代城市的构建过程中,由于特定原因,我们也曾经经历过一个破坏乃至毁坏古城以及城市中古建筑的阶段。而随着人们对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对其意义的认识,开始有意识地纠正曾经的错误。今天的人们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将传统建筑纳入现代城市景观,是因为这些建筑和建筑样式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展现,也是其发展时间序列中的必然产物。
没有四合院的北京将不再是北京,没有秦始皇陵的西安也将不再是西安。再比如,像苏州这样的城市,园林建筑早已成为其城市特色与文化标识,而强烈的历史感则是园林建筑的重要意义之所在。宋代苏舜钦曾作《沧浪亭记》专门记述买地建造沧浪亭的由来,也为我们标注了今日所见沧浪亭年深月久的由来;与沧浪亭仅有一路之隔的可园更是早在五代末期便有其址,荒废后为南宋韩世忠所得,清代沈德潜曾重筑并更名为“近山林”;明代文征明参与设计建造的拙政园不但有他的心血精华,而且悬挂了太多他亲笔题写的匾额,来自西洋的彩色玻璃仿佛也在诉说这个园子与众不同的时代感;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的留园也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定园里那块乾隆父子御笔亲题的石碑明证了大清皇帝对江南的钟爱与迷恋,说起网师园人们则一定会想到名满天下的张大千……园林只是建筑,但园林之中其实就暗藏着一部简略的苏州城史。
在中原地带,因为黄河的泛滥和水土的变迁,黄河流域的很多古代城市建筑已不复存在,例如宋代的开封早被掩埋在地下,只有等待考古发掘才能让我们识得庐山真面目。但这是特例。更多时候,单看建筑与建筑的衔接,一座城市的历史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哈尔滨、天津、上海,这些开埠较早的城市,与外来文化交流较多,某些街区欧式建筑十分密集,呈现出与其他地方十分不一样的城市风貌。但同样遍布大大小小的欧式建筑,这些城市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风格也并不一致。不论是否情愿,我们都不得不说,哈尔滨的景观更多是移民文化的产物,而后两者的景观则更多是殖民文化的产物,所以人们在观赏这些建筑的时候心情并不相同。前者更多是开放、包容,后者更多大约是五味杂陈。
即使是那些最普通的民居,也自有其庄严的存在,“一般传统民居都是在严格的经济条件制约下来进行建筑的。它追求占用最小面积的宅地,利用山坡和荒闲土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功能要求;追求消耗最少的资金与材料,争取最多的使用空间;追求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用最简单的装饰达到最强烈的美观效果”③。
为了呈现该有的城市样貌,或者说是为了补足和表现这样一种结构意义,某些未能很好保留传统建筑的地区开始了有目的的重建工作,也就是说重新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还有一些地方为追求旅游效益在兴建复建之外另辟蹊径,采取购买传统建筑构件自行组装的方式进行城市景观建设。这种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由于缺乏真正的专家的指导,“组装”产生了位置不对、风格不对,甚至将徽派建筑的构件与其他地区流派建筑构件进行“错位”搭建的牛头不对马嘴的紊乱状况。究其根源,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景观设计者及具体施工人员不具备严谨的景观构建知识和构建态度,而这种不负责的做法难免会贻笑大方。
城市的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城市的建筑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二者的有效结合才是现代城市景观中传统建筑存在的文化根基。从这些传统建筑中,我们既可以透视得到风云诡谲的民国时代,也可以领略到百千年前的闾里滋味。
二、传统建筑是审美思想的演进与呈现
中国考古发现的建筑遗址,如陕西的仰韶遗址、半坡遗址、浙江的河姆渡遗址等,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来自于最直接的自然,毫无例外的土木材料的使用也使中国早期建筑绝大多数地采用了土木结构。而这些来自于自然的材料,也使中国人与环境的距离缩短为零,进而对自然环境产生了近乎天然的依赖和向往。
说起现代城市,人们大多喜欢使用“繁华喧嚣”“车水马龙”“人流如织”这样的词语。现代城市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使人们不堪重负。为解决这些沉重的心理负担,人们不约而同地开始寻找能够让自己平和起来的生活环境。中国传统建筑以相对封闭的结构获得了宁静幽雅的空间,点缀其间的各色花草竹石和小桥流水一起,能够带给人心灵的安适。北京四合院的天价飞涨也可以作为旁证。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自成一格的建筑方法和建筑态度,那些以榫卯构件相连接的木结构建筑精巧而且牢固,藻井之华丽繁复,斗拱之气宇轩昂,让无数人惊讶与叹服。除了以结构取胜之外,还有无数的细节禁得住人们的认真打量。苏州园林的构思奇巧历来为人称道,仅仅是其中的木窗展现的就是“一窗一品”的风情。也就是说,任何一座园林,哪怕它有几百扇窗子,你也找不到两扇同样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无一例外。
中国传统匠人们娴熟而富有创意的雕花工艺展现在木雕、砖雕、石雕之上,展现在门楣、窗扇、家具之上。其题材和线条、表现力都可以说是美轮美奂,例如取材于吉祥纹样的回文万字、八宝器物,取材于动物的喜鹊登枝、马上封侯(猴)、三羊开泰,取材于神话故事的八仙过海、和合二仙、福禄寿三星报喜等无不如此。在中国,以木雕及砖雕为特色的建筑楼馆更是被直接命名为“雕花楼”。作为古建筑保存较好的省份,江苏现存的古雕花楼也只有两处,一处在苏州的东山镇,一处在泰州的高港区。两处雕花楼均精巧绝伦,既胜在规模也胜在细处,满眼的雕花构件,让人眼花缭乱、目不睱接。
中式传统建筑自有其独特的审美功能,传统建筑包括色彩、线条、形象、形制等在内的审美形态与内涵直接体现为亭台水榭、院墙屋瓦,粉墙黛瓦是江南,红墙金瓦是宫殿。与此相异的欧式传统建筑则以其高大厚重历经百年而风雨不动的姿态站在城市一隅,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古典主义、折衷主义,不出国门而能尽览异国情调,尖顶、圆顶,暖炉、壁画,这些建筑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同样强烈而持久。这些带有不同文化血统的建筑满足了现代城市建筑的结构功能,在展现中西之美的同时,也使古典与现代之美互相映衬,彰显着每一座城市的文化风貌。现代城市不是一跃而走进现代的,它的来路遥远而漫长,在古典与现代之间,人们的心灵会在和谐统一之间受到一次又一次美的濡染和刺激,从而对建筑产生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曾说:“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第一,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设计哲学、原理等)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第二,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再用到当前的设计创作中去。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④城市中的传统建筑层次清晰地展现了人们审美思想的演进,并对当前的景观设计产生着直接的作用。关于这一点,身为国际著名前卫设计师的美国建筑师彼得·埃森曼也曾对中国建筑师发出意味深长的忠告:“你们的文化不应该跟随西方的想法,应该理解西方的想法而不是跟随。这也是为什么我想理解你们的文化但不跟随。”⑤中国本土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者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思想,才能将来自文化深处的信仰植入自己的审美理念和日常工作,也才能够为更多的城市生活者提供便利。
三、传统建筑是城市叙事的语言和载体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也是凝固的叙事。传统建筑所负载的叙事功能无与伦比,它比文字更直接,比图画更立体,它身上附着的城市故事往往让人欲罢不能。这一叙事功能不仅体现在它的建筑文化意义上和历史沧桑感上,还体现在它对人文文化的记录与传播上。在现代旅游业兴起和不断发达的过程中,人们对以建筑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景点有了更多的关注。不但是四大名楼、四大名亭、南北方园林等等以建筑本身吸引游客,那些在建筑学上并不起眼但具有更多叙事意义的地方也日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许多地方,出于不同的目的,将与本地有关的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和情节以建筑的方式予以再现。例如,山东依据小说《水浒传》再现打造的“水浒城”,绍兴依据鲁迅小说兴建的“咸亨酒店”等,将建筑就此纳入了公众史学的范畴。而这些小说、名著的再现,也体现了建筑特殊的文化承载功能。在增加城市内涵方面,名人故居所负承载的卓越叙事功能使其拥有了其他建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如果说古代的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南方,成都锦官城,从杜甫草堂到武侯祠,从杜子美的忧国之思到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几多思绪牵人愁肠;中原,商丘古城中的侯宅让人在追溯侯方域生平的同时不能不想起李香君,想起“秦淮八艳”,想起明清易代之际的政坛与文坛,想起清代孔尚任满怀心事写下的一部《桃花扇》。
如果说现代的事,这样的例子同样数不胜数。湘西凤凰,有民国第一总理熊希龄的故居、文学大家沈从文的故居,还有学术巨子陈寅恪家的老宅;天津城内,有梁启超的饮冰室,有李叔同纪念馆,有曹禺的故居;绍兴有鲁迅故居、周恩来故居、秋瑾故居、蔡元培故居;上海更是有与孙中山、宋庆龄、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名人相关的“十大故居”;远在东北的哈尔滨也还有原汁原味的东北民房——萧红故居。
事实上,故居类建筑因为所处地域不同,理所当然地不可能具有建筑学上的一致性,但它们所负载的文化功能却是极其一致的。同为建筑学家,戴志中教授等在著作中引用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Norberg-Schulz)的观点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成长就是逐渐意识到存在含义,因为对含义的体验成了人的基本需要。”⑥如果说建筑,尤其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建筑学之外的伦理学和社会学含义,那么即使不谈其中的易学思想、中庸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等观念的附着与融合,而仅仅观照其间的历史文化元素之积累与沉淀,这些故居类建筑都带有先天的最为优良的文化基因。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观赏者的眼中,此类建筑甚至较现代景观具有更多的看点和无穷的吸引力。
不仅仅是名人故居,就算是那些主人并不十分知名的大家老宅和各种以旧主人姓氏命名的“XX大院”,也展现给我们一种非富即贵的现实,后面也总是投射着中国古代的官府文化与商业文化。从其建筑的样式、结构、装饰风格到室内的细节设计和家具、摆件的运用,都是建筑思想的直接投射与运用。
就一般性建筑而言,不只是独具特色的老北京的四合院,连同那些在各地散落遗存的驿道、牌坊、门楼、官署、名亭、名楼,除了建筑学意义,也都携带着十分厚重的文化叙事的元素。说得远些,没有墓上作塔的青冢一堆也能引人无限遐思。洛阳龙门香山之上的白居易墓、山东的孙膑墓、内蒙的昭君墓都只是聚土为丘的形式,但总能引人留连,并不由自主地生发思古之幽情。
这些明显带有文化叙事功能的建筑,其意义或许更多不在于建筑的古老程度、精美程度以及它在建筑史上的地位,而是在于它身上所附着的人文情节,那些与其相关的人和事才是人们观赏建筑时的着眼点。那些位于家乡的名人故居的建筑特征当然是“老宅”,更多的是中国的传统建筑,我们从中不但可以看到大家们的成长,而且看得到一个家族的由来与变迁。而那些位于现代城市中的名人故居有很多采取的都已不再是中式的传统建筑样式,而是西式建筑,比如上海的宋庆龄故居、巴金故居、天津的曹禺故居。但小洋楼里的中国文化元素和主人们在中国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不但是重要看点,也是极其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那些无言的诉说同样可以让人心荡神驰。
因为历史原因,传统文化曾经遭遇过不该有的劫难,与之相关,许多传统建筑也一度在城市景观中被遗忘甚至被破坏。那些上了年纪的北京人总是说今天的北京城已经不是从前的北京城,在享受现代城市景观和城市功能的同时,他们念念不忘的是老北京的城市建筑正在一点点地被削减和磨灭。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等建筑学家所号召和呼吁保护老北京的建议在今天看来尤其具有意义,那些有幸被保留的城门和其他建筑也给了我们追忆和追悔的空间。
东北名城哈尔滨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称,它的异域文化特征和城市风情不仅是由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更是因为这里有鳞次栉比并具有百年历史且保护得相对较好的欧式建筑。哈尔滨的圣索菲亚教堂如今已是这个城市重要的文化名片,也是外地人来到城市的必访之地,更是许多影视剧的取景地。可是,曾经的圣索菲亚教堂也处在一片居民区包围之中,当地政府也是克服了很多困难才让这个美妙的建筑重见天日的。城市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产物,现代城市也是现代文化和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但拥有今天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忘记昨天,甚至忘记自己的来路,只有林立的高楼的现代城市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城市,只有有着清晰文化脉络和文化表现的现代城市才能让人真正看到“现代”的模样,看到它与传统的差异,看到它在传统之上的演进历程。
因为现代城市中各种意义上的传统建筑具有深重的历史感,可以印证人类不同时期的审美思想,能够以一种非文字的方式留存特殊的城市记忆,所以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重新利用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个城市的“文化失忆”。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话曾打动很多人的心:“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保护和利用传统建筑虽然体现了现代有责任意识的知识分子带人们回归家园的明确意图,但保留和发掘它的文化魅力和文化影响力仍旧是一个一直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需要城市景观规划者的深度介入,也需要相应社会工作者做好相关的文案准备,以备决策者之问询、咨度。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0)[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②本文中的“传统建筑”不仅指中国传统建筑,也包括那些由外国人设计和修建的西洋传统建筑,以及各类中西宗教建筑。那些近年成为旅游热点但并不处于现代城市之中的各类以中国传统建筑为卖点的“古镇”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
③汪之力《中国传统民居》[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2页。
④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⑤尹一木、朱涛《采访埃森曼》[J],《世界建筑》,1997年第7期。
⑥戴志中、舒波、羊恂等《建筑创作构思解析:符号·象征·隐喻》[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年版,第197页。
黑龙江科技大学决策咨询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