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意象

2016-09-29刘晓林

文艺评论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意象文学

○刘晓林

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意象

○刘晓林

建筑是人类经过历史的变迁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产物,不仅具有物质实用功能,还具有很强的文化精神功能,并且比较完整地折射出人类历史与文化,在这一点上建筑与文学有着很大的共同性。建筑是运用材料、结构、形式、空间和体量等艺术语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存场所和文化形态。因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既表达自身的文化形态,也有着容纳其它文化的场所。建筑所表现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是文化的象征,它强烈地外化着人和社会的种种历史和现实,纵观文学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建筑与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有着相同的主题,不仅反映在建筑与文学在美学上有许多相通之处,还反映在建筑往往是文学家观察与描写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展现情节和铺垫故事场景与背景空间的重要的描写对象。文学对建筑的描述,以及建筑对文学性意境的追求,使二者有着丰富的共同语言。①在很多中国文学乃至世界的文学经典中,建筑已然成为文学家抒发情感的载体,并将建筑与人、自然相融合在一起,并上升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本文试从文学经典中的建筑审美意象、建筑批评意象、建筑实证与构筑价值意象,以及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模拟价值意象等角度来论证与阐释在世界文学经典中建筑意象的体现。

一、文学经典中的建筑审美意象

世界各国的建筑都与文学经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源远流长,二者并结了深厚的不解之缘。例如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就有着很深远的文化渊源,古人在建造建筑的同时,也建起了建筑文学宝库,中国的历代文学作品都留下了许多生动地描写建筑的篇章,有关建筑的文献形式主要有诗词、曲赋、游记、散文、题记、小说等。这些文学作品无论是文学题材上,还是写作风格上,甚至是意境表达上,都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在文学艺术水平和建筑审美、建筑评论上均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我们从中国古代的许多有关建筑的名篇中都可以发现这些特点。我国通过文学作品对建筑进行评论和审美体验的经典可以追溯到《诗经》。在《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歌颂周王宫落成的诗句“约之阁阁,椓之蠹蠹。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这是我国最早的建筑诗,其中“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生动地描述了周王宫室建筑的气势高峻,有的像箭头又急又直,栋宇拔地峻起,好比大鹏展翅,有的彩檐飞翔的鸟翼,君子登堂入室为这华美的宫殿而欢愉,体现了文学中建筑审美意象。

中国传统建筑上的匾额、楹联、碑碣等都是建筑文学的表现形式,中国古代有许多关于建筑的文学名篇流传至今,与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构成了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匾额和楹联一般都布置在建筑较重要和较醒目的结构上,其作用是使建筑能够充分地表达其意境,也是建筑意义的一种阐释。中国建筑尤其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与题咏相依存的,一个优秀的中国古典建筑包括匾额、楹联、题记等在内,一起构成完整的建筑有机体。建筑环境气氛的艺术化是通过这些诗词艺术加以强化的,进而使建筑本身更具文化气息,也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去理解建筑本身的匠心独裁,从而使建筑集艺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这也是中国古典建筑所具有的独特的可读性。如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宋代政治家、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宋代散文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都是我国建筑文学的千古绝唱,进而形成了我国文学经典特有的建筑审美意象。

文学作品对建筑审美意象的表达,在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十分经典的体现。如歌德曾对斯特拉斯堡主教堂有过这样的赞美:“它们腾空而起,像一株崇高壮观、浓荫广覆的上帝之树,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的沙砾。它把上帝——它的主人——的光荣向周围的人们诉说……直到细枝末节,都经过剪裁,一切都与整体贴切。”②法国作家雨果在其小说《巴黎圣母院》中,以罕见的渊博学识十分详尽地描写了这一建筑史上极为壮观的哥特式建筑:“一扇扇尖拱长窗上的彩绘玻璃五光十色,宽宽的出入口所安的门扇,都精工细雕,富丽堂皇。总之,拱顶、圆柱、墙壁、长窗、镶板、宽门、雕像。所有这一切,从上到下,绘成湛蓝金黄两色,一望光彩夺目。”③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不仅能激发建筑的审美意象,而且能使建筑的审美意象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二、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批评意象

文学作品作为建筑批评的文艺形式层出不穷,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批评意象从另一个视野体现了建筑的文学审美意象。当代作家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让我们领略了都江堰、三峡的风采,见识了莫高窟与天一阁的瑰丽,体会了江南小镇与苏州园林的清婉与幽致,促使我们对民族的深层文化进行不断的思索。赵鑫珊教授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一书中写到“每次昂首凝视那一座座直指蓝天白云的欧式建筑,心中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胸中都会涌荡起莫扎特幽雅而流畅的乐曲。”作者称此书为他致建筑世界的一封公开的情书,论述了建筑与艺术、生活、人类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哲理关系,进一步深化了建筑在文学领域中的审美意象。

巴黎圣母院之所以举世闻名,在一定程度上是得益于雨果的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小说中写到:“建筑艺术的最伟大产品不是个人的创造,而是社会的创造,与其说是天才人物的作品,不如说是人民劳动的结晶;它是一个民族留下的沉淀,是人类社会相继升华产生的结晶,总之,是各种形式的生成层。每一个时代的洪流都增添沉积土,每一种民族都把自己的那一层沉淀在历史文物上面,每一个人都提供一砖一瓦。”④雨果把建筑艺术视为时代的产物,人民劳动的结晶,并提升到了民族历史文物的层面上,提倡对古建筑物的保护,激发全民族热爱民族建筑,从而在法国掀起了一场保护哥特式艺术的复兴运动,使法国数千座建筑得以修复,保存至今。

英国著名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拉斯金在其《威尼斯之石》一书中对圣马可教堂有这样一段描述:“倘若这些楼塔再向后退一点会感觉更好些,因为那一排排整齐的圆拱从下面看太高了点,以至于从近处看,整个广场似乎有些吓人地在楼前敞开。许许多多的石柱和圆屋顶,汇集成一座矮扁的金灿灿的金字塔群。”⑤拉斯金试图通过圣马可教堂来说明威尼斯的哥特式建筑产生于人民纯真的信仰和道德,从而找出文艺复兴建筑产生的根源就是宗教信仰及其国家的衰落。

奥地利诗人勒内·玛利亚·里尔克在他的《新诗集别集》中也有过描写威尼斯“圣马可教堂”的诗篇:“在此教堂内部,像镂刻般弯成拱形,朝向镶金的深蓝色穹顶,圆润的角,光滑,涂上昂贵的油漆,禁锢着本国黝黯的隐情且秘密地积累,正像有本国一切事物中光明的对称累进到几乎失去所有的光明……”⑥诗人通过对教堂的描述引起了人们对现实的正视以及对历史的回忆与追思。

三、文学经典中的建筑实证与构筑价值意象

有许多文学作品可以成为考察古代建筑的专业文献,体现文学中的建筑实证价值意象。如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宋代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明代计成的《园冶》、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和清代小说家李渔的《闲情偶寄》等等。

曹雪芹的一部传世之著《红楼梦》中描述的大观园综合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园林的特点,用文学艺术语言表达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理论、园林艺术和造园手法等,在建筑表现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性。《红楼梦》将建筑融入文学作品之中,描写的建筑室内外场景复杂且细致入微,主要的建筑有太虚幻境、智通寺、清虚观、苦海慈航、拢翠庵、登寺观,宁国府、荣国府等府邸,大观园的园林及建筑等,一共提到建筑及景物有82处,建筑及建筑空间、构件、家具等共155种。⑦我国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曾在1998年出版的《红楼访真》中根据《红楼梦》的记载,指证位于北京师范大学东面的恭王府花园就是大观园遗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著名长诗《长恨歌》中提到的长生殿,是当时的王公、大臣们去朝元阁朝拜前斋戒和沐浴的地方,后来成为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休闲避暑之地,其遗址位于骊山,也叫集灵台,在晚照亭东,是唐华清宫的主要建筑之一,它主要驰名于《长恨歌》。唐朝骊山遗址的宫殿院落经过战乱与历史的变迁,其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古迹呈现出毁坏与败破的景象,但是现代人经过历史的考证并按照唐代建筑的特点已经重新修建了遗址中的各式院落与建筑,其中唐诗人白居易的《骊宫高》诗中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和《长恨歌》中的“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以及清人钱维乔的《华清宫》诗中“华清之宫骊山足,玉殿千重相连属”等诗句都曾经成为了唐朝骊山遗址重建的考证依据。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是根据金阁寺被小和尚纵火烧毁的真实故事写成的。原金阁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镜湖中,建筑分三层,底层为寝殿式的阿弥陀堂法水院,中层是五家式的观音殿,上层为唐氏屋宇,整个建筑外观涂以金箔,故名金阁寺。小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金阁寺的美,特别是细部与整体的美,后来成为日本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的重要考证资料。

从建筑实践的意义上来说,文学经典能够促进建筑实践的发展,即文学对建筑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进而体现了文学经典中的建筑价值意象。如果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巴黎圣母院》《金阁寺》和《威尼斯之石》等文学作品都应称之为“建筑性文学”,即根据建筑衍生的文学内容与形式,那么由文学作品也会衍生出建筑,那就是“文学性建筑”。例如我国清代画家袁耀根据杜牧的《阿房宫赋》对阿房宫建筑“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等情景的描写画成了《阿房宫图》的通景屏,清代圆明园的设计与建造的根据就是杜牧《阿房宫赋》,同时又参考了《阿房宫图》的构图,圆明园是我国“文学性建筑”的代表。

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师戴拉尼在1939年设计的罗马但丁研究院,是针对诗人但丁的《神曲》在建筑上的阐述,进而进行的设计。设计中的三组建筑空间分别隐喻《神曲》中的地狱、炼狱和天堂三个篇章,建筑师在建筑中运用了严谨的几何关系和黄金分割比例,试图进行将史诗的内涵转化为古典图像的探索,从而促进建筑在形式与内涵之间建立起古典语义学上的联系。西班牙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曾借用奥地利作家弗朗兹·卡夫卡的小说《城堡》中的典故,来作为其巴黎郊区卫星城住宅设计的理论依据,这种具有诗意的引经据典的住宅设计实现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中所说的“人,诗意地栖居”,波菲尔称自己的这个具有巴洛克风格的住宅设计为“人民大众的凡尔赛宫”,并一直为人们所认可。所以说戴拉尼设计的罗马但丁研究院和波菲尔设计的卫星城住宅区都属于“文学性建筑”的范畴,并对建筑的实践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模拟价值意象

文学作品有时也为建筑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设想,甚至是一种虚拟的理想环境。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的代表作《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部表现人们对未来理想城市与建筑的设想和追求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小说中的建筑与城市是用隐喻和寓言的形式来表达的,文中描述了用白银建造的圆顶和用水晶建造的剧场,以及镶满螺旋形贝壳的螺旋形楼梯的建筑,文中还详细描写了城市中的广场、小巷、摩天大楼、花园、塔楼、庙宇、军营、皇宫、监狱、学校、天文馆、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医院、银行、办公楼、工厂、商场、市集、咖啡店、火车站、公共汽车站、酒馆、土耳其浴室、造币厂、屠宰场、贫民区甚至包括妓院等各种类型的城市建筑。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是在对现实中的城市与建筑的深刻思考的基础上,进而对未来城市与建筑进行的思索与构想,为理想和现实中的城市与建筑提供了一种可能和设想:“……一种可以演绎出一切其他城市的模型……那是一座由各种例外、排斥、冲突和矛盾形成的城市。如果这种城市是不可能存在的城市,各种组成元素将会渐渐减少,我们就会增加城市真正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只要从我的城市与建筑的模型剔除一些例外,在推进的任意方向中,都会抵达那些作为例外存在的城市。但是,这个操作不能推到某个界限之外,致使得到的可能性过高,反而不存在的城市。”⑧卡尔维诺构建的城市与建筑的模型曾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书中描写的阿蜜拉城是电子时代建筑的非物质性的隐喻体现,是对法国当时未建成的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模拟性的描述(《看不见的城市》的第一版是在1972年11月由都灵的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出版,而蓬皮杜艺术中心在同年才正式动工,1977年建成)。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体现了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模拟价值意象,从而为建筑各种新形式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总之,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意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是一个随时间而展开其复杂运动的,是建筑与文学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领域之间的对话。在建筑审美意象、建筑批评意象和建筑实证、构筑意象中,文学作品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模式变化中会使建筑审美与批评、甚至建筑实践的发展都有不同的表达与结果,使建筑在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之间发生不断的变化。随着“建筑性文学”与“文学性建筑”的出现,强化了建筑在建筑审美和建筑批评的领域中与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的密切关系,这是文学经典中的建筑意象在其范畴内的不断运动和发展的体现。文学是建筑新思想的潜在力量,建筑与文学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即相互融合、相互沟通和相互激发的关系。建筑将在其文学经典中构建的建筑意象作用下,在历史的进程中与建筑审美、建筑批评共同完成历史的超越与时代的创新,跨进更深广的领域和更高的视野之中,并创作出赋有生命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杰出建筑作品,从而创造出人类更为绚丽多彩的建筑篇章。

(作者单位: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①沈福煦《建筑与文学》[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35-40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④[法]雨果《巴黎圣母院》[M],李玉民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第99页。

⑤[英]拉斯金《拉斯金读书随笔》[M],王青松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⑥[奥地利]勒内·玛利亚·里尔克《里尔克诗集》(新诗集别卷第2册)[M],李魁贤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年版。

⑦韩江陵《〈红楼梦〉里的建筑学》[J],《建筑师》,1995年第6期,第46页。

⑧[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奇《看不见的城市》[M],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意象文学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抚远意象等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