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发挥共青团在高职院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2016-09-27马娜

求知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共青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马娜

摘 要:在高职院校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共青团要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按照“认知—认同—行为—升华”这四个步骤,引领学生逐步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关键词:共青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为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决策部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大学生既是重点培育对象,又是中坚力量和积极推动者。高职院校共青团作为党的得力助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充分有效发挥作用,引领学生循序渐进,按照“认知—认同—行为—升华”这四个步骤,逐步提升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一、认知阶段

认知是认同、实践、升华等阶段的前提,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人对事物的认识必须经过感性认识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因此,要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陌生到熟悉到深入了解,从知其形到知其神,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丰富宣传途径

一方面利用橱窗、横幅、广播和图片展等传统宣传手段,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共青团网站专栏等信息传播手段,同时还可以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学习,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覆盖的宣传方式。

2.加大宣传力度

“重复就是力量”,有不少广告就是利用画面或声音反复播放,不断刺激受众视觉和听觉,从而将商品(理念)植入受众的潜意识中。因此,要坚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复宣传。比如,每天广播播放,全院学生学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歌》,在各种重要会议、集体活动中反复强调,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深入人心。

二、认同阶段

如果说认知是一种客观、理性的认识,那么认同则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认可,更侧重于深化的主观体验。高职院校学生是否在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肯定与赞同它,并积极追求,内化为自身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将成为其是否采取行动的关键。

1.选择良好的传播主体

内化过程中,传播(宣传)者本身的特质,如威信、个人魅力、立场、与被说服者的相似性等,对被说服者都有影响。因此,首先在院、系、班等各级团委干部中进行培训,开展讨论与交流,让他们以朋辈身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主力军、实践的带头者。其次,要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在辅导员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讨论,使其深入领会其精髓,并成为强有力的宣讲者,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渗透;最后邀请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举行专题讲座,邀请老红军、社会英雄等英雄人物举行事迹报告会,充分发挥专家与榜样的力量。

2.运用艺术的内化方式

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两者中,要寻求共同点,搭建相互转化的桥梁,这就必须以学生喜爱的活动形式为载体,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一是开展“主旋律、高品位”的活动。例如,利用重要纪念日(如五四运动纪念等)或节日(如国庆节)等,举行爱国主义专题论坛;举行“中国梦”主题的演讲、征文、视频大赛等系列活动,触发学生深入思考;举行相关主题辩论赛,使学生在正反两面观点的撞击中增强道德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等。二是将“官办”与“民办”相结合,重视社团(协会)的作用。比如,举行“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社团文化艺术节,让学生在各种学术、科技、娱乐、体育等活动中,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合格大学生。重视爱心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青年组织的作用,支持其开展各项服务学院、服务社会的爱心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三、行为阶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落实到高职学生的行动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因此,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阵地优势,开展各种活动,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1.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培养

通过主题征文、演讲和黑板报评比,安排学生干部执勤,将志愿者服务日常化,引导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修身立德。同时,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学风建设、校风建设相结合,完善各项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在鼓励正面行为的同时,及时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

2.开展内涵与意义兼具的实践教育活动

一是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和课外实践基地等。二是与社区、街道、其他社会机构等联合,组织大学生参加扶贫助残、无偿献血、环保和禁毒等公益活动。三是开展校园文化进社区、“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四是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等创业创效大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四、升华阶段

共青团在引导学生经过“认知—认同—行为”这些步骤之后,不应忽视最后一个环节:升华。要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让学生在认知、认同与行为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总结经验、凝练价值,从而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

1.总结经验,交流分享

通过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坛、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视频大赛等,让学生分享在认知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产生的体验、思考与收获。

2.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这个阶段应该要树立身边的榜样,通过深入挖掘,评奖评优,表彰学院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表现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学习其优秀事迹。

3.凝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先导的校园文化

实际上,校园文化贯穿于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过程,两者相互作用。一方面,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实践,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对提升校园文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应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导向;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

总之,价值观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高职院校共青团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张春艳,冯 婧,马 囡.高校共青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5).

[3]赵亚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科教导刊,2013,(2).

[4]陈东旭.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4).

猜你喜欢

共青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