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地适应对岩太客家古村落建筑合院营造方式的影响研究

2016-09-27卢媛杜文超

福建建筑 2016年5期
关键词:合院线形山体

卢媛 杜文超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山地适应对岩太客家古村落建筑合院营造方式的影响研究

卢媛杜文超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漳州363105)

闽西客家人群在移居过程中对居所的营造有其独特的理想模型,在因应山体环境建设时其理想模型产生了不同纬度上的空间衍变。通过建筑适应山地的理想模式、理想模式背后的原因探索、多样化景观现象以及多样化共生景观价值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受不同山体坡度、山地线形、山地水源、山体风水观和山体地质运动等因素影响,岩太村古建筑都产生了不同的合院空间衍变。最后探讨了衍变后产生的“建筑——山体”多样化共生景观的生态价值。

客家;山体环境;建筑营造;合院;适应

0 引言

中国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揭晓,坐落在闽西陈东乡的岩太村被列为福建省级传统村落,推动着优秀乡土建筑和传统民居的研究。岩太村为典型的依山而建型客家聚落(图1),其与山体结合的多样性营造方式展示了闽西客家人群与自然共生共存的传统营建智慧。

图1 岩太村航拍图

1 岩太村古建筑适应山地环境的理想模式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平面布局以开间为单位,用廊道或院墙围合成合院,这种布局是中国传统封建型经济意识和封闭型思维模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反应,也是中原《周易》思维方式的生动体现[1](图2)。岩太客家人,作为客家人群从中原南下迁移的一个片段,也保留了建筑营造中合院式的内核思想。

图2 中原传统建筑理想模式示意图

“在既定的气候条件、建筑材料和技术水平的约束下,居所最终的形式和空间,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特定群落的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定义[3]。”由于不断的迁移,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使得客家人群形成了随山体变化不断修正传统内核,以适应环境不定性的特点,产生了在山体环境中建筑模式合院而不完整化的外延修正。

岩太村建筑适应山地环境的理想模式是客家人长期迁移,与其他文化融合,并在与自然环境相互互动中形成的,是客家人聚族而居,防御敌寇,以及不断调整适应自然的模式。

2 理想模式的背后原因探索

追求理想环境的过程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影响力的作用,包括宗教信仰、家庭与宗族结构、社会组织、谋生手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岩太客家村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前提,地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延续着中原合院向心式的营造思想,既有其历史脉络原因,也是与本身社会结构相吻合的必然选择。

而生存的迁移化给客家人群带来的了向心团结和变化调整的群体特点。面对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岩太村的理想居住模式必然受到山体环境的影响而修正。据客家族谱如《密溪四峰记》风水记载:“凡天下之境,有天工,有人巧。天工呈而人巧不足为矣!天工缺而后人巧兴,致人巧极而天工错兼而有之”。其理论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改变,面对山体则是在追求山体环抱、藏风聚气的核心下因地制宜,适时变化的态度。

岩太村的理想环境受到其山体环境的影响,以协调适应为原则。因此显示的解决方略比起由生存需求、技术手段和气候状况所“必然”导出的结果远为多样化,建筑物和聚落是对生活和现实世界轻重缓急的视觉表达,体现了特定的岩太客家社会共有的目标和生活价值观念。

3 基本原则因应环境的生态多样性变化

在与实际山体环境结合时,岩太古村落中的建筑考虑不同影响因素采用不同的转换而产生了现存的各种建筑实体。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岩太村建筑主要考虑了山地坡度、山地线形、山地水源方式、山地风水观以及山体地质运动的不同,形成不同的修正方式,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建筑形态。

3.1“山地坡度差异”产生的多种变化

由于岩太村为高山型聚落,每个建筑场地中的山体均有一定坡度,在具体营建过程中,客家村民根据场地中不同的坡度,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以表1中三种坡度下建设的不同建筑为例,总体形成两种倾向:山体坡度大的建筑合院方式较分散;坡度小一些的建筑方式更为紧凑。

永居楼属分散型合院营建的例子,此楼为五世祖孟武郎公长子石胜公在六世时所建,其后人丁兴旺,有外迁现象,但主体一直延续。在十九世时,楼内空间无法满足人口居住要求,楼内的住户便选择了原主楼部分南面坡度较陡的地块拓展永居楼。由于南面地块为两层台地,台地之间形成断崖,坡度28°(表1a)。兴建时便利用山势,将所要建设的房间分成两部份,分别建在不同高度的两段台地上。由于所处高度不同,主体部分与后建的部分无法连接,形成了随山势下降的三部分共同组成楼房的分散布局。主楼前方的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家畜间和储藏间,上层为居住用房,由于搭在下层上方,上层可以通过主楼前方的入户平台直接进入房间。断崖处利用建筑地基与房屋的固结,加固了山体。第二部分在下一级台地上,围绕原先形成的巷路而建。此处坡度仍较大,因此分两层,下层为牛房,因嵌入山体,入口开向另一层。上层为居住用房和小卖房,上层搭在下层上方,入口可经由原先形成的巷路进入。坡度稍缓一些的永兴楼,围合不再以分散的形式,而是各部分房屋连结在一起,但为了随山势跌落,建筑最后一个体量层数增加至比路面高,比后方山体低,形成以后方山体为背景,利用附属用房的地面层降低以解决主要高差的布局形态(表1b)。由于建筑随山势层层跌落,使得人们的居住空间可以充分享受到南向阳光并且有良好的通风。而坡度最缓的永瑞楼建筑布局紧凑,主要高差在楼房内部解决。建筑主体低于村内道路,入户庭院顺应高差,比主楼庭院低1.1m。入户庭院前方由家祠空间围合,家祠搭建在牛房等附属用房之上,巧妙地化解了高差问题(表1c)。牛房出入口独立,合理组织了流线,避免了人畜的混杂。从不同的坡度产生的不同建筑形态来看,客家村民可以依据不同山体坡度条件产生因势利导的不同建筑方式。

表1 坡度差异下的建筑营建对比表

表2 山地线形差异下的建筑营建对比表

3.2“山地线形不同”产生的多种变化

闽西客家的村落隐落在众山之中,山体形态各不相同,山地线形变化多端,在具体营建过程中,场地中的山体线形成了影响其合院理想模式的重要因素,而对于不同的线形,客家居民则以不同的空间顺应山体线形形成不同建筑形态为主。表2选取四种三体线形下的建筑布局方式进行对比说明。

仍以永居楼的拓展为例,基地南面地块为两层台地,拓展时建筑顺应等高线弧度和高差,以弧线形建设。由于所处高度不同,主体部分与后建的部分无法连接,形成了随山势下降的三部分共同组成楼房的分散布局(表2a)。在台地断崖处结合山体弧线,将建筑地基与山体结合,起到了加固山体和保护下一级台地建筑的作用。村内映华楼主体不变,加建的前院形成了顺应山体等高线及前方转折道路的不规则形态,形成入户空间。围墙与山体线形保持一致,并在前院宽敞处铺着草地,用于活动和闲暇休憩,狭窄处便作为晾晒空间(表2b)。岩太村永福楼为1968年时由村内村民集资集体合建的圆楼。此时村内可建设的用地不多,村民寻找能与圆楼线形相契合的山坳处修建土楼(表2c)。村内还有几处相似的例子,且在集体合建规模大时选择大的山坳处,小的圆楼选择较小山坳处建设。与岩太村中建筑顺应山体线形相似的塔下村朝峰楼,也出现与地形线形相契合的建筑手法。朝峰楼后半部分与两侧为直线排布房间,前半部分的围合由于需要顺应地形及前方水流曲线,将前方的围合做成弧线,与水流线形相融合,并形成了直角加弧线的内庭空间(表2d)。

3.3“山地水源方式不同”产生的多种变化

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山中必然有水,有水就易形成村落。岩太村中的山体也以山溪、井水、山泉等不同的水体形式影响着客家村民的合院形态(表3)。

岩太村永有楼受水塘下流的山溪水影响,建筑靠近一块天然淤积的水塘,水塘常年顺应集水线向地势低处趟水。村民顺应山溪走向修筑水渠,使入口与辅助用房的建设结合山溪走向,将辅助用房内退,形成入口不完全围合的布局。道路与水渠相接处采用加宽道路的做法顺应水流走向(表3a)。水源方式对永瑞楼与德兴楼的影响,是建筑营造时改造外环境单元的例子。永瑞楼侧方有一口水井(图3),井中水源清澈,据永瑞楼中居民介绍,这口水井水量常年稳定,水位较高,用于日常清洗和辅助用房用水十分方便。因此永瑞楼内居民围绕这口水井修建了辅助用房,并规划楼外雨水排水沟与井结合,生活排水与雨水排水一起随山地高差跌落进入前方田地,灌溉庄稼。穿插在附属用房与水井边上的菜地用水也取自井水,水源丰沛且方便省力(表3b)。另外,在德兴楼旁,有一口形态特别的井,据了解得知,这口井是山泉涌水汇集口。村民们发现岩太山体中经常有山泉涌水的现象,村民便通过山竹片,小水渠,水管等方式,将散步在周边的山泉涌水汇集起来,收集在这口井中。因此这口井常年有水并十分清澈。由于村民对这口井的使用方式很特别,形成了特定的筑井方式。村民将井修筑在路边的田里,田里的庄稼收割后需要清洗时,村民将山泉涌水汇入井的大口中,水满后溢入低处小口,庄稼便可以在小口中清洗,而不致污染整口井水。小口边修筑有坡度的水沟,并用大石块和卵石铺砌,在大石块上清洗的水流可以通过石缝下渗和水沟的坡度流回田中进行灌溉(表3c)。

表3 山地水源方式差异下的建筑营建对比表

3.4“山地风水观因素不同”产生的多种变化

在传统聚落中,风水观念对建筑的营造总是起到或隐或显的影响。不同的山地风水观念塑造了不同的建筑组织方式,这也使客家人群合院式基本模型产生了多种形态变异。表4中两种山地风水观产生了不同建筑形态。

表4 风水观差异下的建筑营建对比表

图3 永瑞楼环境图

岩太村永瑞楼建楼前请了地理先生前来探风水,地理先生称,因其楼内为上楼房永居楼后代子孙,建设的楼房主入口应由上楼房一侧进入,并且主入口大门应朝向村子乾向的锅子岽,这样子孙便能代代出状元。因此永瑞楼主入口处向内退3m,形成入口空间。大门微微斜向,并在门口立石狮一尊,遥望村子风水山峰锅子岽(表4b)。并在村中也有其他建筑效仿永瑞楼入口朝向锅子岽的做法。而松竹楼建设时,遵循的风水观念与永瑞楼不同。松竹楼现主入口方向朝向村口,由于村口遥望锅子岽,其间不能有建筑阻隔,因此形成了向下的视线通廊,在松竹楼入口的平台上视野极佳,将村口及山体低处的建筑尽收眼底。由于村口地势较低,修建大门时不可直接对向村口,松竹楼楼主便将大门斜向布置,并将入口平台随山体线形铺砌成半圆弧形状(表4a)。

3.5“山体地质运动”产生的多种变化

山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使山中村民不可避免地需以修正理想居所模型的各种方式来取得与山体和自然的共生共存。表5体现了不同地质灾害影响下两种不同的建筑营建方式。

表5 地质运动差异下的建筑营建对比表

岩太村顺庆楼所在的基地离山体较近,由于此处的山体土质较松,暴雨来时常常混杂山体的土石,将地基较松的一部分冲毁。原楼内的居民便将楼房进行改造,将靠近山体的部分一层修筑挡土墙,与后方山体相接,并将二层搭在一层护墙上,原一层的厨房空间便移到了二层(表5a)。环昌楼原是凿山而建,建筑与山体相邻。由于山中雨水多,山体吸水饱和,此处常受小洪灾,建筑因此并不牢固。在一年的洪水中,环昌楼建筑的一部分被山洪冲毁。楼内仅剩一些老人居住,便不再重修被冲毁的部分,而把建筑倒下的土形成的鼓包改造成了菜地,种植蔬菜和树木,对抵御山洪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表5b)。

5 结语

岩太古村落“建筑-山体”多样化共生景观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村落建筑营建时充分考虑山地自然环境,减少机械式的挖山开山,运用合理的建筑布局,不仅有利于居住者的居住,同时也起到了保护山地的作用。而客家人顺应山地的建筑改造,使得每个建筑都与周边地形发生有机联系,产生各自不同的形态和空间,并且在客家人群的共有的理想居住环境中得到统一而形成客家山地建筑特色,使得客家人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能创造拥有家园记忆的场所,并不断延续和发展。

[1]董睿.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D].山东: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2.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3]龙彬,姚强.传统民居与当代宅形的结合点探析[J].南方建筑,South Architecture,2011,(6):39.

[4]永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永定县志[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图片来源

图1谷歌地图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Mountain Environmental Changes on the Courtyard Form of Yantai hakka ancient village

LU YuanDU Wenchao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Zhangzhou 363105)

The Hakkas in the west of Fujian have a unique ideal model for the building of their residences during their migration.During the building in response to the mountain environment,the ideal model has produced spatial evolution at different latitudes.The paper has 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the ideal model where buildings are adapted to mountains,the exploration of causes behind the ideal model,the phenomenon of diversified landscape and the value of diversified symbiotic landscape,found after study that the ancient buildings in Yantai Village have produced different courtyard spatial evolutions after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mountain slopes,mountain lines,mountain water sources,mountain Feng Shui views,mountain geological movements and other factors,and discussed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the diversified symbiotic landscape of “building-mountain” produced after the evolution.

Hakkas;Mountain Environment;Building Construction;Courtyard;Adapt

卢媛(1988.04-),女,助教。

E-mail:m18159677226@163.com

2016-02-04

TU241.5

A

1004-6135(2016)05-0015-05

猜你喜欢

合院线形山体
短线法预制节段梁线形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浅谈地产行业的中式院落住宅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中式合院成本控制策略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传统民居中“合而不同”的两种构成形式
加成固化型烯丙基线形酚醛树脂研究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武汉市新洲区山体保护规划为例
Reclassification of Oligodon ningshaanensis Yuan, 1983 (Ophidia: colubridae) into a New Genus, Stichophanes gen. nov. with Description on Its Malacophagous Behavi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