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影响学生口语的因素探析
2016-09-27孙用常
孙用常
(铜仁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非英语专业大班教学影响学生口语的因素探析
孙用常
(铜仁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在英语大班课堂中,词汇积累、口语实践以及课堂口语活动等因素会阻碍学生的口语学习。词汇是首要的口语要素,口语实践可以促进学生语言内化;大班多样化教学应重视课堂口语交流。
英语口语;大班教学;影响
随着国家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长,许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也逐渐向应用型英语教学靠近。由于高校扩招,非英语专业的口语教学不可能像专业英语那样实行小班教学。因此,如何应对非英语专业大班教学环境下学生英语口语的培养与提高是我们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为此,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英语大班教学是否会影响大学生英语口语的提高?大班教学中,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口语?本研究基于大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展开问卷调查研究,探究非英语专业大班教学(以下简称大班教学)中影响学生英语口语的因素。
一、研究背景
(一)口语
Brown与Yule认为口语“不仅是为了交流以维护社会关系,还是为了交流传递信息”[1]。Bailey把口语解释为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所进行的口头与系统的话语。Bailey与Thornbury强调,为了生成完整的话语意思,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句子等是口语的必要元素[2-3]。但有时传达意思并不一定要系统的语言,如英语表达“I would like to eat chicken”时只需一个单词“chicken”即可表达意思,因此单词是口语必不可少的第一要素。[4]Luoma认为,口语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意义的互动过程,此过程涉及信息产出、接收与加工[4]。口语似乎就是人与人之间为了互动交流的口头话语,而并不一定就是系统的语言。
Bailey与Allwright强调互动交流与实践机会紧密相连[2,5]。口语能否进步与口语实践紧密相关。大部分学生意识不到“我想说什么”与“我能说什么”,或“我说什么”与“别人说什么”之间的差距,更多的口语实践可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的知识。
(二)大班教学及其优劣因素
有研究者认为大班没有固定的概念。Holliday把大班解释为超过50人的教学班级,因为他发现当班级人数超过50人时,课堂就有很明显的变化了[6]。而Hess却认为,超过30人的班级就已经是大班了,尤其是成人班级,因超过30人,学生在学语言的能力、技巧、态度及兴趣等方面就更多样化[7]。在语言教学中,班级人数越多,学生似乎就越复杂多样,尤其当学生人数超过50人的时候,不仅学生语言多样化,而且他们的学习技巧、态度尤其是兴趣也更加不同。本研究的班级都是50人以上,所以本文的“大班”可理解为超过50人的班级。
大班最主要的特点是人数过密。这也可能给语言教学带来不便,不利于教师课堂管理,或大部分学生可能保持沉默,等等,因为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顾及到每个学生。大班教室减弱了师生之间的密切关系。在人数众多且空间较大的教室里,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学生,这不仅拉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物理距离,还有可能拉开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当然,这并不代表大班就不利于语言教学,大班教学可以加强学习者的互动性,相比较小班而言,大班多层次的学习者可增加班级学习兴趣、学习活力及语言产出的可能性。学生人数多可增强相互间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有时可推动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不同的学生意味着不同的观点、背景知识、经历以及性格,而这些因素正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这些资源创造有趣、多样、有意义及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如果教师组织好课堂活动调动学生,那么不同个体间的吸引力会让大班教学形成一个丰富多彩而又充满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氛围。
二、研究设计与结果
(一)研究设计
为详细调查大班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本研究增加采访以收集更具体的微观信息。
本问卷调查对象为铜仁学院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都是大班教学且来自不同专业。研究者通过QQ随机发出60份问卷,收回52份。在问卷数据分析后,两名选择结果与问卷结果基本一致的学生(A、B)被选为采访对象。
问卷围绕9个因素展开:英语单词、语法、口语实践时间、口语活动类型、口语活动评价、学生人数、学生与教师间的物理距离、学生与教师间的心理距离以及学生的固定位置。数据采用SPSS分析。采访围绕4个典型因素展开:单词、口语实践时间、课堂口语活动形式以及大班学生人数,数据使用分类法进行内容分析。
(二)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82%的学生认为单词对其英语口语有影响,80.7%的人认为大班课堂口语实践的多少也对其英语口语有影响,73.1%的学生觉得大班课堂中的口语活动形式也影响其口语,还有48.1%的人认为大班学生人数对其口语有影响,见表1。
表1 典型因素的频率百分比
在采访中,问及学生有多少单词量,A:“高中好多单词都忘记了”;B:“不知道,总会在说英语时找不到单词表达。”这显示出单词量不够可能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
问及口语实践的多少,A:“我们主要在每次课前10-15分钟进行口语表演锻炼一下”;B:“基本是在口语课实践,但我们每三周才上一次口语课。”这表明,学生的口语练习主要在课堂进行,但课堂口语实践的时间不多。口语实践可能影响学生的口语积极性。
在问及活动形式时,A:“老师有时候会布置课后的口语任务,有时他给题目,有时我们自己选题目,我们课后以小组或个人准备,然后在下次课的开始十分钟,他让我们表演。”B:“在每次口语课上,老师会给我们15-20分钟,围绕一个话题准备一个口语对话或模仿等形式,然后让我们上讲台表演。”
两学生的回答表明,他们在课堂的口语活动实践似乎主要围绕表演的形式进行。问及学生是否喜欢这种口语活动形式,A:“还行吧,有时可以锻炼下自己的口语,但每次基本都是英语好的在表演,等他们表演完,一节课时间也差不多完了。”B:“不太喜欢,感觉很多时候大家是起哄叫别人去表演,有些人根本没准备,只是去完成任务说两句就下来了。还有,讲台上面在演,下面的人根本没几个在听。”
A、B学生的回答表明,教师布置的口语活动似乎只有小部分学生参与,且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并不高,这种表演形式的口语活动有可能阻碍学生参与口语活动的积极性。
问及大班学生人数对他们口语的影响时,A:“其实我觉得教室里面人多点还好一点,有问题可以问其它同学,像说英语,我不会说的还可以问他们。”B:“我挺喜欢大班的,因为我们专业的班级人太少了,没气氛。在大班英语课发言可以锻炼我的胆量,尤其是在众多人面前说英语的胆量。”
学生的回答表明,似乎并不讨厌大班教学,反而觉得大班有益于锻炼其口语及胆量。
三、讨论
以上调查只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为找出大班教学对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我们进一步地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单词量不足可能阻碍学生的口语热情与提高。口语的必要元素,如词汇、语法、句子等,尤其是词汇,它可帮助说话者表达基本的意思。本研究的非英语专业学生80%以上的人英语高考成绩在30-70分不等,他们的语言知识,尤其单词量是不足的,这难免会影响其口语表达。
关于口语实践的影响。实践机会多少可以决定口语的提高与否;没有实践,学生意识不到说与不说之间的差别。在教学实践中,课任教师每学期要完成至少5个单元教学任务,包括听说读写等,大部分时间要用来进行读写教学以应付期末考试,基本上没有时间来训练口语。学生的课堂口语实践机会是很少的,在本来就语言知识不足的情况下,又缺少口语实践,更别说课后的自主训练了。同时,口语的提高需要漫长的积累才见成效,短期的口语实践会让学生和老师误以为口语训练没有成效,进而忽略口语训练。反之,学生实践越少进步越小,越没有兴趣说英语。所以在大班课堂中,不足的口语实践会阻碍学生的口语热情与提高。
关于口语活动形式。口语即人与人之间为了相互交流而进行的有意义的互动。但在本研究中,学生说口语不是为了互动交流而是为了表演。学生大多时候是在表演准备好的内容,而不是用英语进行真正的互动交流。这就会使学生缺少与别人交流的欲望,阻碍学生的口语学习热情与提高。
关于大班人数的影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背景与性格,这些不同可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多样的个体可能促使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在大班课堂中,如果教学活动组织合适,多样的个体是可以促进口语教学的。
四、研究启示
针对词汇积累、口语实践不足与活动表演形式对学生口语的影响,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现有水平等学习因素,设计趣味性、互动性强并接近真实交际目的的口语活动。在口语交流中,为使别人听懂自己的英语,学生会尽力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意识到自己能说什么与想说什么、或自己说什么与别人说什么之间的差距。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口语实践,也可通过实践认识到自己口语的不足。教师可增加平时口语活动的成绩比例,以合理的评价机制充分激励学生的口语学习。
针对大班口语教学,教师可充分利用大班的优势,相信、鼓励学生,并为之做教学创新。教师的激发与鼓励是大班口语教学的关键。但是所有的口语活动必须经过教师精心的准备,且需要教师创造性地答疑解惑。对已习惯多年讲授方式为主的教师,他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所以教师是否愿意改变创新也是关键。
研究表明,在大班课堂中,不足的词汇积累与口语实践、口语表演形式会阻碍学生的口语热情与提高,大班多样化的学生可以促进学生的口语积极性。教师可充分利用大班教学的优势,从学生需求与现有水平出发,设置更多接近真实交流互动的口语活动,并辅以完整的评价机制,多激励学生融入英语大班教学,尤其是口语大班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相信并鼓励学生,使教学服务于学生而不是服务于考试。只有这样,英语大班教学才可能更有益于大学生英语口语提高,师生才可更多参与大班英语口语实践,进行更多的大班英语口语交流。
[1]Brown G,Yule G.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Englis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Bailey K M.Practical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Speaking[M].Beijing:Higher Education Press,2007.
[3]Thornbury S.How to teach speaking[M].Harlow,England:Longman,2005.
[4]Luoma S.Assessing speak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5]Allwright D,Bailey K M.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6]Holliday A.Large-and small-class cultures in Egyptian university classrooms:A cultural justification for curriculum change.Society and the language classroo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7]Hess N.Teaching large multilevel clas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责任编辑:明远)
An Exploration of Factors that Affect Non-English
Majors’Spoken English in Large English Class
SUN Yong-ch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ongren University,Tongren 55430,Guizhou,China)
This paper finds out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non-English students’spoken English in large English class,some factors,which are inadequate vocabulary,less oral English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could hinder students’enthusiasm and improvement in spoken English;Vocabulary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communication in certain situation,even without systematic sentence;more practice could be helpful for internalized language and use language;the diverse individuals in large class is not only a disadvantage,but it also an advantage to make students to communicate and be courageous.
spoken English;large class teaching;influence
H319.1
A
1007-5348(2016)07-0142-04
2016-05-08
孙用常(1981-),女,贵州思南人,铜仁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二语习得及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