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思培训课程教学反馈的样本研究

2016-09-27朱民杰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雅思培训英语

朱民杰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雅思培训课程教学反馈的样本研究

朱民杰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通过对在英国某大学攻读硕士专业留学生的访谈式调查,探析国内雅思培训课程的实效性,以及雅思听力、阅读、写作和口语各课程的反馈情况,认为该课程为留学准备有正面效果,同时也存在负面反馈的影响因素和课程培训局限。借鉴雅思培训优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变通发展战略,倡导分层教学,技能单列模式。

雅思;留学生;教学反馈;培训课程;样本研究

IELTS全称为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主办方为英国文化协会、澳大利亚教育国际开发署和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IELTS凭借其沟通为本的考试理念、广泛的国际认证、人性化的考试系统等特点而成为全球举足轻重的外语考试之一。据雅思官网,到2014年为止,全球范围内已有超过9 000所机构和学校,多国政府、企业及职业团体认可雅思作为英语交流能力的凭证。除英联邦国家外,超过3 000所美国院校,包括8所常青藤盟校及绝大多数顶尖院校将其作为入学资质的重要考据。雅思考生规模之大前所未有,考试热潮更是来势汹涌:2008年,超过120万场的考试在126个国家的500多个考场进行,即全球平均每30秒便举行一场雅思考试。2012年,全球考生突破200万,在13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考点。雅思是一个业界奇迹,其考试场次不断创下历史新高,考生人数连年实现增长,进一步奠定了其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高端英语语言考试的地位。雅思进入中国后,2001年只有57 000考生;2008年,在29个城市设立了31个考试中心,考生总数超过26万;2012年,中国成为全球考生来源第一大国;到了2014年,35个城市的考点达到53个,人数接近60万。

IELTS的成功及其全球影响力之巨大,得益于25年来的不断革新和升级,不仅确保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还激发出愈发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1]。IELTS体现了语言教学理论和语言测试发展的创新模式,它的题型设计基于学术语境下语言运用的分析,反映语言在真实世界中的运用,Clapham认为它是首类把交际活动融入测试的语言考试[2]。Ingram认为雅思如此吸引眼球有以下原因:(1)语言通行证;(2)全球首例真正具备国际基础的语言测试项目;(3)全球语言测试的独特创新(如口试中的访谈设计);(4)影响深远的反拨作用;(5)庞大考生数及其影响[3]。巨量的考生数能形成一种敦促雅思改进的合力,更多的监管和监督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激励与动力[3]。

中国是“烤鸭”(考雅思者的俗称)大国,许多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开设各种各样的雅思培训课程。然而,业界对这些课程的实效却探索甚少。那么它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了这些准留学生们即将到来的海外学习学术生活呢?学者赵永清认为短期的数据并不能全面反映情况,只有持续性的研究才能获得接近的真相[5]。笔者对雅思培训教学有效性这一课题进行了持续性、跟踪性的研究,并将“国内雅思培训的听读课程的研究结论”[4]反馈给受访者,在此基础上,就输出性技能(写说)的反馈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

一、研究问题与结果

本研究主要基于本论题开展:学习者是否发展并提高了对其将来在纯英语学习环境下的听、说、读、写能力?笔者设计的14个访谈问题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1)受试者基本信息和相关背景;(2)对雅思培训课程的看法;(3)培训结束后的感受。问题9到12是解决论题的关键,试图挖掘听、说、读、写培训课程中具体信息和经典案例。

本研究采用半结构化(semi-structured)访谈,因其更具灵活性和亲切感,故能提高受访者参与度和答题有效性。相比较,问卷所得到的数据虽然客观,但解释力弱。访谈采取开放式态度,尽可能全面地接收研究对象的背景和信息,而后逐渐收窄范围,突出重点,并围绕研究的重点问题询问和探求重要信息。定性研究能极大提高效率与信度,就访谈方式来说,它最大程度避免了答非所问的情况,在面谈的互动中掌握第一手信息,降低误差[6]。如果忽略面谈的数据采集方式,将有可能使收获的信息片面化,从而失去洞察力,最终丧失可靠性。

研究对象是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在英国Stirling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23位中国学生,他们都参加过国内的雅思培训课程。所有访谈都在2011年的5月至6月中旬之间完成,每个访谈耗时超过20分钟。访问过程轻松愉快,使用中英双语(笔者首先要求他们用英语回答,表达不清时可用母语补充)。笔录为本研究唯一的记录方法。调研者严肃对待道德和隐私问题,维护匿名制,受访者在研究中用受试号1、2、3等作为标记。图1是基于访谈所得的统计结果。

图1 留学生对雅思课程的态度

雅思听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雅思考试中听力部分的成绩,最理想的情况是该课程能有效提高留学生就读英联邦国家高校时的听力水平和技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英国的学术生活。理论上说,雅思的听力测试确实有一定的正反拨作用,然而,听力教学课堂的实际却不尽然。从图1可知,听力课程最不受欢迎。意见主要集中在“教师过多主导课堂”,“听录音为主,忽略交流和互动”。受访者还认为“专业术语”和“口语化表达”挑战理解力,而老师在课堂上的帮助却十分有限。课程可取之处在于练习中涉及的某些主题和话题与留学生活相关,这提升了他们对未来学习的适应力。听力部分强调理解与领悟,轻于对语言中语音等要素的追求和琢磨,它的交际感也为人们所喜爱。总结来说,虽然最终有过半的人数或肯定或勉强地表达了该课程的正面印象,但仍有39%的人提出了强烈异议,因此笔者认为对听力课程的总体评估还远不能归为满意。

雅思阅读部分主要源于国外较权威杂志、期刊、书籍和报纸等,其文章的词汇句法难度不言而喻,而相当的文化背景知识也举足轻重。再有就是,雅思阅读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篇幅的阅读量,因此这个部分一直让无数考生谈之色变。受访者提到阅读测试有挑战的原因包括不熟悉的词汇、文章的长难度、陌生的文化语境以及时间压力等。在此次调查中,有7人把它列为最难,另8人却认为这最容易入手,较易适应。受访1号和20号则自信地说,只要有足够的练习量,阅读部分可手到擒来。比较起来,很容易发现阅读课程的支持率比听力课程稍高,但两者同样被诟病的是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关于阅读能力对留学生学术生活的重要性无可替代,这点却是毫无异议,这种看法为学生提供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总体来说,课程似乎帮助有限,但更多人都承认他们发展和提高了在英国学术环境发挥作用的阅读能力。

听力和阅读属于接受性技能,是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是语言输出的基础,两者有很多共性,因此将听力和阅读技能结合起来研究已经成为二语研究的一种趋势[7],两者都注重理解和领悟,在训练方法上可以有很多相通之处。笔者认为在两者的教学目标中应该融入跨文化适应的训练,注重文化语境的熏陶,使其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培育心智的完整教育过程。Buell认为,阅读对学术环境下的二语学习者来说可能是最实际和最有效的技能,而留学生们也确实普遍认可阅读能力对学术生活的重要性[8]。在加强阅读和听力理解的问题上,除了继续强调略读和扫读的重要性以外,教师还应该就文本难度问题多注意学生的心理情感和思维定势因素。另外,词汇量的有效积累、阅读的方式和习惯等都值得进一步探索。

雅思培训中的良性应试技巧也值得重视和提倡,如有教师提出注意那些能预示着重要的信息甚至是答案“标志性”、“坐标性”的语言,因为通过培养和训练学习者捕抓关键词的能力来识别听力和阅读材料的进程和阶段,有效地提升了考生的主动意识。Hughes认为,教师应提醒学生去注意、识别和捕抓关键词,因为他们在接受性技能训练中非常重要,通常能预示出答案的出现方位和时间[9]。有数据显示,在时间非常紧迫的环境下,这种基于理据的推断能帮助他们提高半分的成绩。

二、说写课程的反馈与启示

(一)说写课程的反馈

图1中表示写作的柱状图所示,写作课程收获的是压倒性的好评。21位支持者中的18位强烈表示写作课让他们受益颇丰:语篇能力得到加强;复杂句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模版写作训练让人有备无患;典型句式的使用省时高效。再有,句段过渡的技巧和论点支撑能力强化也对学习者的海外学习,尤其是书面写作有很大帮助。仅有的两位反对者却认为,写作课耗费时间太多,过程重复,教学过于程式化,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雅思的写作包含两个任务:图表作文和议论文,其中后者权重较大。人们对两个任务的不同看法也很有意思。金融和管理专业的学生认为议论文的论证模式过于笼统,图表作文中所训练的分析和说明能力帮助更大;人力资源和教育专业的同学则不以为然,他们反倒觉得描述和分析表格的任务与他们专业的相关度不大,而概括、议论、总结等论述能力却意义非凡。受试7提出:为什么不实行分专业测试和教学?这就要追溯到雅思改革的老话题了:1995年后,IELTS已从“一种ESP类别的测试摇身一变,成了一种proficiency test”,因为“水平测试更能全面评估考生的综合水平”已被得到证实,而且“不同学科模块的设置并不能考察出所需人才能力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10]。显然,受试13对此有很清楚的认识,他回应道:雅思考试及其培训课程的目的并非为了建造留学这座大厦,而只是为其打下地基。总结来说,关于人们对写作课程的印象和态度,贴上“不错“的标签也并不为过。相比起来,口语课就颇具争议了。图1中表示口语的柱状图给我们展示的是泾渭分明的两种看法,持折中观点的只有一人,完全不同于前面对三种课程态度的情况。那是什么造成这样有趣的现象呢?

明确持正面观点的人(12人)认为课程给予了很多开口练习说英语的机会,话题相关性和实用性也很大,课堂小组练习也能充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辅助比较到位。受试10提到课程还帮助他克服了恐惧和怯场心理,使他勇于在公众面前说英语,这为他在留学期间经常要做的Presentation打好了基础。尽管很多人承认口语课着实帮助他们提升了一定的口语能力,但要适应国外语言环境仍有一定挑战。8人认为与英语母语人士自由交流观点有困难,但他们对国内雅思口语课却持有宽容的态度:口语课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备考),至于国外沟通和交流的问题在国内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下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

然而,口语课调查中的另一半人把它评为“没有帮助”,提及的主要是班级人数的问题。学生更支持小班教学,这样个体受到的关注和锻炼显然更多,而在大班(100人以上)里上课的学生抱怨没有足够机会讲英语。笔者就班级规模是否是影响人们对口语课态度的的问题作了进一步调查,发现其中的关系并不明显。结论和设想的不吻合激起笔者强烈的好奇心,经再三探求,发现对口语课看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口语水平(提供可以崇拜和模仿的对象);课堂的有益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注意力);更多的练习时间(足够的实战机会)和及时有效的反馈(用以改正和提高)。

让人诧异的是,当问到在英国学习一年后如何评价自己的口语能力时,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对进展感到非常失望。原因之一是因为雅思考完以后,压力俱减;之二是由于学校里相当数量中国人形成的朋友圈让人疏于英语的使用和交流。总之,就口语课的态度来说,受访者双方各执一词,远未达成共识。要形成较为信服的结论,还必须进行更为深入和广泛的调查。

(二)启示

黄源深认为英语写作有助于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是培养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任何一种语言掌握程度的最佳标准[11]。Green也指出,写作对于大学里的国际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因为任何较有深度的考核都离不开一定的写作基础,写作水平甚至可以决定留学生们的学术成败,无一受访者否认于此[6]。雅思写作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如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当然,英语写作更要注意西方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受试15告知笔者他们的写作老师每隔一天让他们练习写作文,并在未来两天内给予反馈。多数人也表示写作老师大都比较耐心地去修改他们的习作。“只有自己搜索枯肠,寻找恰当表达方法……经常写作的人……”,才会具有较强的语言吸收和运用能力,可见好的作文是写出来的[11]。对写作课程,大部分同学认为它提高了在学术环境下的书面语写作能力。

写作测试的意义实则是在一定语言水准的情况下淘出某种写作的标准范本。雅思的写作考试归根结底是一种写作考试,与大学里要求更严谨的学术论文相比确实有一定的局限。虽然多数人同意写作课确实有效地提高了分析和论述的学术能力,受试10还一针见血地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学术写作中的合法和恰当引用原则未能得到任何体现。曾几何时,雅思考试中的读写模块是被关联在一起的,而Wallace也曾一度主张这样做可以较好地维护一种积极的反拨作用,即学习写作中如何去合理引用的方法[12]。阅读和写作模块的关联应当受到鼓励和提倡,因为这在大学学习中普遍且重要,然而雅思写作考试的缔造者却似乎对此不以为然。或许在听取了这样的意见以后,可以再次考虑读写的关联问题,为考生提供一种契机去发展这种“对大学学习力非常重要的学术技能”[12]。

雅思的口语测试是基于一对一、面对面的访谈。可以说,口试的灵活性、真实性和交际性是雅思相对于其他考试最突出的特点,它是雅思在全球能迅速赢得英语测试欢迎度桂冠的一大功臣。口语课程吸引人的不仅仅是其独特的新式风格,它的交际氛围与师生互动更是使得学生为之热情高涨。如受试20回忆说,口语老师都善于建立轻松融洽的交流氛围,尤其是同学面对讲英语恐惧的时候,老师的支持和辅助更加明显和到位。这使很多同学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自我,敢于并勇于在公众面前越讲越好。Ingram说,在英语口语的练习中,就是应该培养学习者在交际场景中去采取主动[13]。同学们似乎很喜欢那些采用交际教学法的老师,因为他们更关心学生需求。受试14至今仍对当时口语老师介绍的一种练习方法印象深刻:录下自己的英语讲话,然后自查。

在此次调查中,受试22还提出了一个颇有建设性的观点,他质疑何必对各种技能课程严格划分来教授,毕竟四项技能的内在联系是那么的紧密,这种质疑之声实际上也出现在雅思20年前的一次变革中。雅思虽是一项综合水平考试,但它却是独立测试和评估每项不同技能的,Bell解释说如果一项测试保持着与另一个测试的关联,那就无法确保其效度了[10]。此外,由于雅思是一项高利害关系(high-stakes test)的国际性测试,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没有更明确的论断之前不宜轻举妄动。也许完美的考试模式不可能短期内被创造或实现,但课堂上的教学却是可以在聆听学生的心声后大有作为。

三、结论与建议

Wolcott以为,雅思是个让人倍感兴趣且意义深刻的话题[14],该研究从留学生对雅思培训课程的看法试窥其中奥秘。调查中的受访者来自国内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参加了不同培训机构提供的雅思培训课,这些条件和差异会对调查结果有不小的影响。纵观受访者对各课程的态度和看法,褒贬不一。争论把我们带回到论题,不禁再问:国内雅思培训课到底对留学生的海外学习有多大帮助?他们是否发展并提高了语言能力?回顾图1,或许现在我们能得到更全面的看法。

总体来说,受访者是基本认可国内雅思培训课程的效果的。多数人明确表示,培训课程对他们在英国学习和生活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提高了英语学术适应力以及获得了国外学习和生活的有益建议,但仍有人抱怨某些课程效率太低。研究进一步发现,对分技能课程的看法存在很大差异:接受型技能(听读)课程的正反馈远低于输出型(写说)技能课程。受访者都一致认为课程的可取之处在于,相对于其他考试,雅思备考提供很强的实用性和正能量:发展更全面的语言能力;提升文化理解力、海外交际和生活能力;课程导师的个人魅力让人心情放松和感受到学习乐趣。负面的声音也同时存在:课程的应试色彩太浓,而且课程缺乏交流和互动。除此以外,本次调研还得出了很多值得注意的发现:

第一,人们对英语的喜好和对总体课程的态度被证实不相关。例如,对英语有极大兴趣的受试6和18对课程却并无好感;而那些对英语不钟情的人如受试11、17和20却认为课程有很大的启发性。然而,更高的英语水平和积极的态度却被证实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们在雅思培训前后的表现,这些人不仅对取得高分的期望值更高,而且为赴海外学习和生活所作之准备也更为高效与到位。另外,Green认为可以让学生在开始正式的海外学术生活和专业学习之前先参加预科课程[16]。相较于雅思培训课程功能的局限性,预科课程能在语言上、日常生活中、社交性以及心理上提供更多有益的关联,尤其是相关学科的学术储备,使学生在国外高等教育中获得成功的几率增大。

第二,研究中发现,有人认为雅思考试及其培训改变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观念。受访者中大多数人在国内都有10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但应试教育体制下的英语学习体验却并不是愉快的。与应试教育带来的浮躁和功利性比起来,受试2和3在雅思的交际型学习模式中找到了语言文化学习和交流的乐趣。另外4人还明确提出课程如果能关注语言长期的潜移默化而非考前的临时突击,作用和意义都会大得多。这么说来,雅思考试有着促进人们反思和挖掘英语学习乐趣的潜力。

第三,教师的个性与性格或许对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相较课程而言,很多人表示对那些个性突出的老师印象更为深刻。笔者特意调查了那些对老师评价特别高的人(受试1、11、16、18、20、23),惊讶地发现他们参加的课程都是来自某私营培训学校(在全国有数百所分校,以其别具特色的教师和较高的考试通关率常年强势瓜分着国内语言培训的大片市场)。通过了解,受访者反馈该校很多教师不仅专业水平过硬,而且极富个性、人情味和幽默感,他们还善于鼓励和激励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问题。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教师的魅力可以多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参与课堂只是纯粹出于对教师本人的兴趣而非学习需求,学习效果真能保证吗?

虽然雅思课堂仍以考试为目标,但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理念值得高校教师思考和借鉴。笔者认为研究雅思考试及其教学,将有益于提升高校英语教学。

首先,人才的培养机制。雅思培训模式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人,即能出成果的特级老师。雅思培训学校对教师的业绩考核目标简单而明确,为确保学生考出好成绩,各机构设立的奖惩机制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效果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激励性。具有勤勉刻苦、锐意创新特质的教师在教学中千锤百炼,脱颖而出,最终成长为精于教学的授课型名师;而他们的教学方式和风格,经验水平和个人魅力的不断成熟也持续地为企业成功吸金。反观高校,根基仍在教学,大学教师也都普遍承担着教学任务,然而很多人却并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对于晋升相关度不大的教学上。事实上,比起教学而言,科研工作之于大学教师则更为繁琐和艰辛。在高校普遍推行量化科研评估模式的今天,在科研压力的重负下,做好教学确实是一个良心活。最理想情况是教师们把科研教研的最新研究成果注入到教学过程。然而想必参与其中的人都已认识到这更似是一个悖论,因为无论是做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既要专注教学,又要用量化的科研成绩来考核教师,如此不匹配的业绩考核机制让教师心安何处?教师的教学只有了明晰的奋斗目标,教学质量才能精益求精。

其次,变通发展战略,介入市场竞争,大浪淘沙。既然雅思、托福等社会性考试如此重要,高校可否考虑把其成绩并入学分体系?与此配合,高校可开设相关的培训班。高校完全有条件在现行火爆的培训市场中分一杯羹,尤其是上述的奖惩机制确保了教师积极性后,教学质量和效果确实可以有较高的期待。高校教育与培训业的一个差别在于前者学习周期更长以及带有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这些优势都是鲜明亮点。新一轮全国范围内的英语改革已表明,越来越多人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已不再是盲目推崇而转向理性选择。因此,高校可充分利用丰富的师资资源,开设各类能满足学生应试需求的选修课,实为可行。而且,高校直接参与培训市场竞争,其反馈也能直接刺激教学相长,还有可能为高校的管理者提供很多有益的市场信息和管理经验。

最后,就教学层面上说,雅思课堂的设计组织过程中确有可圈点之处。一般来说,雅思培训一般是听、说、读、写课程分开教学与训练,这种细化可以使得教师术有专攻,学生则训练集中,套路明确。再有,雅思培训通常是实行有针对性的分班教学,这样不同水平和层次的学生可以获得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指导与建议,如基础班、冲刺班、6分班、7分班等。因此,高校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借鉴这种技能单列、分层教学理念,不仅能体现教学中的专业性和人性化,还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配,提升教学效果。

[1]朱民杰.雅思考试的历史演变及其反拨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2013(5):197-200.

[2]Clapham C.The development of IELTS: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3]Ingram D E.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IELTS):Its Nature and Development[J/OL].1991.http://www.eric. ed.gov/ERICDocs/data/ericdocs2/content.

[4]朱民杰.基于留学生访谈的国内雅思听读课程反馈探析[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5(1):13-17.

[5]赵永清.近十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27-35.

[6]Green A.Washback to the learner:Learner and teacher perspectives on IELTS preparation course expectations and outcomes[J].Assessing Writing,2006(11):113-134.

[7]张晓东.短时记忆、工作记忆及词汇知识对二语接受性言语技能的影响[J].外语界,2014(5):38-47.

[8]Buell J G.TOEFL and IELTS as measures of academic reading ability:an exploratory study[J].Paper presented to the 2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f TESOL Vancouver,Canada,March 4,1992.

[9]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10]Bell J.Doing Your Research Project[M].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87:198.

[11]黄源深.好的作文是“写”出来的——英语教学谈之二[J].外语界2006(5):13-16.

[12]Wallace C.IELTS:global implications of curriculum and materials design[J].ELT Journal,1997(51):370-373.

[13]Ingram D E.The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IELTS):The Speaking Test[J].Working papers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Institute of Australia,1991(1):101-104.

[14]Wolcott H F.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M].London:SAGE,2001.

[15]Green A.EAP studyrecommendations and score gains on the IELTS Academic Writing test[J].Assessing Writing,2005(11):44-60.

(责任编辑:廖铭德)

A small Sample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Feedback of IELTS Training Course

ZHU Min-ji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Based on the interviews of some overseas students,this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people’s attitudes and thought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IELTS training courses in China.The study first observes and explores the feedback of IELTS listening,reading,writing and speaking courses,then points out the positive effects on students’preparation for overseas study,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limitations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the courses.Exploring further,the paper finds more valuable discoveries which can be beneficial to our university development:adjust to a teaching-friendly mode;embrace competitions from the free market;teach according to levels and skills.

IELTS;overseas students;Teaching feedback;training courses;sample reseach

H319.1

A

1007-5348(2016)05-0146-06

2016-05-08

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全球MOOCs趋势下应用型高校的混合学习模式探索——从基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入手”(2014GXJK132)

朱民杰(1983-),男,广东韶关人,韶关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雅思教学及培训。

猜你喜欢

雅思培训英语
Eco-Friendly pH Indicator Based on Natural Anthocyanins from Lycium ruthenicum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交际教学法在中外合作办学雅思阅读课中的应用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雅思6~9分成功策略
雅思6~9分成功策略(3)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