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分组教学法

2016-09-23杜猛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杜猛

摘 要: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体育教师应正视这一点,在教学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便是其中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旨在提升不同组别、层次之间学生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而如何更加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分组教学法也成为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分组教学法;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设置与安排的重要指向。为了能够在课堂中让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最佳的锻炼效果,掌握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许多教师都在想方设法设计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内容。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部分学生在课上表现很积极,部分学生则表现较为消极,这主要与他们个体身体素质以及接受能力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相同内容的体育课堂中,表现消极的学生身体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分组教学法是针对此现象所设置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目的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当的锻炼,以便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一、分组教学法的优势

1.分组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学习,掌握一定的基本运动知识与技能,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让其终身受益。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并针对每一组制订其要完成的体育运动强度与内容,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获得进一步提升。另外,分组教学法的实施,能够从另一侧面展现出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的理念,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适宜的体育学习内容,充分彰显学生的自主权利。在分组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探索和发现运动的规律,能更好地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度,这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2.有助于学生各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难点讲解之后,便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一些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会较快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目标;而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在完成教师预定目标时则表现较为吃力,甚至不能完成教学目标。长此以往,这些学生就无法很好地掌握动作技能,在从事一些体育活动过程中会出现障碍,个体学习兴趣降低,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用分组教学法,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定目标练习。当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当前目标时再提升难度,然后进行下一目标的练习,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让学生可以在体育锻炼当中找到自信。

3.有助于提升学生健康水平。通过分组练习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练习时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速度、耐力等素质,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改变,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价值,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分组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法的关键是分组,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依据教学实际。小组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在于提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效率。因此,分组要充分考虑教情,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分组,且小组的具体数量应当在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范围内,从而使分组教学法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完成教学任务。

2.充分考虑学情。不同学生体育学习基础与能力不同,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合理分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爱好等,按照学生的层次与类型进行合理搭配,确保各小组间的均衡性。这样才能促进各小组间学习的平衡性,促进全体学生体育素质的提升。

3.小组稳中有变。要使小组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优势,就需要体育教师采取灵活的分组策略,在保证小组相对稳定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变化。小组的相对稳定,有助于保持组员之间的默契;但是一成不变又往往使小组缺乏生气,学生交流的面相对较窄。因此,最佳的分组应该是在相对稳定中又灵活地进行变化。

4.分合有机组合。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法并不意味着排斥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法应该是基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进行分组。需要发挥班级整体学习优势的,就采用班级授课制;需要引入竞争的,就运用分组教学法。分合的依据是看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达到预期目标。

5.结合学情灵活分组。分组教学的实施要根据学情的实际情况,场地设施、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等要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出科学的方案。例如,在乒乓球专项班中可根据学生基础分为四个层次:(1)初始层次:指导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技术要领,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以及发现式、启发式教学模式等。(2)掌握层次:指导学习。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基本技术,主要采用目标教学法、程序式教学模式等。(3)提高层次:协同学习。充分开展师生和学生之间的多项交流,主要采用小群体及合作教学模式。(4)发挥层次:挑战学习。主要采用比赛、竞赛式等教学模式。

三、分组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1.风暴式。风暴式是指在小组学习中集中地围绕某一主题开展学习。这种应用方式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往往以项目的形式出现。教师将体育学习的任务融合在具体体育项目中,使小组成员围绕学习项目开展合作学习。这既有助于体现组员的个性学习,也有益于将零碎的学习思维进行整合,集中小组智慧,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情境式。情境式就是教师提供一定的体育学习情境,各小组根据学习情境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体育学习的目标,将学习任务渗透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情境,使学生根据情境与背景资料完成学习任务。情境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升判断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体育技能。

3.合作式。合作式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特长与基础,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提升体育素质。合作式学习的关键是根据组员的实际进行学习任务分工,既要考虑组员的学习兴趣,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基础、性格、特长等,充分发挥成员的优势,做到扬长避短,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

总之,高校公共体育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分组教学法,采取科学合理的应用方式,充分发挥小组教学法的优势,使之更好地促进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晨,张勇.分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J].泰山学院学报,2002,24(3).

[2]孙祖复.分组教学模式种种[J].全球教育展望,1992(1).

[3]郭瑞芳,张永江,顾渊彦.体育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4).

[4]张丹.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7).

[5]郑国光.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创新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0).

[6]秦胜,殷鸿豹.对农村中学生体育兴趣的调查与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1).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浅谈高校体育运动爆发力训练策略
高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与重构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