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法治化初探

2016-09-23王敏胡琼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法制化高校

王敏 胡琼

摘 要:推进辅导员工作法治化是进行依法治校极为重要的一环,对高校的法治化建设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本文阐述了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的现状和具体举措。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法制化

进行辅导员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可以提升辅导员的管理和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校园教书育人氛围。

一、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的现状

1.辅导员工作对象屡现涉法问题

高校学生近年来屡屡出现涉及法律的现象,大致有如下几方面。第一,部分大学生涉及故意伤害、抢劫、盗窃等各类违法行为。第二,高校学生往往会受到来自学校内外的各类违法行为的侵害,尤其是最近频繁出现的学生失联现象。第三,学校存在对学生权益的损害现象。首先是对受教育权的损害,例如对违纪学生给予过重的处分,对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其次是对隐私权的损害,随意公开学生的隐私信息以及不良行为的图片或影像。第四,由于社会日益复杂,使学生家庭内部出现大量的损害权益的事件,对学生思想有着较大的影响。

2.辅导员缺乏法律意识与常识

我国高校大部分辅导员都不是法律专业毕业的,高校也很少有在辅导员工作前对其进行法律知识培训的,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法律知识学习。因此,大部分辅导员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完全是凭借自身的经验实施对学生的管理,甚至有的辅导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

3.学生管理向法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我国重要的治国方针之一便是依法治国,而且我国也已经步入了法治化国家的时期。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时,要引领学生遵纪守法,促进我国法治化的不断发展。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直接的人员,是国家法律、政策和校规的实施者,对实现育人法治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对法律知识的运用,对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有直接影响。

二、推进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的具体举措

1.提高辅导员的法律意识

首先,辅导员应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辅导员要具有法律意识,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高校应定期开展与法律知识有关的培训或讲座,并规定辅导员参加的次数,同时对参加的人员进行考核。高校可适当给辅导员报销其购买法律书籍或报刊的费用,或激励辅导员到其他高校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其次,对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规范。辅导员对学生起着榜样的作用,所以高校要对辅导员的行为进行规范。此外,高校还要对辅导员工作中运用的相关法律或校规进行监督,促使辅导员依法依规地开展工作。

2.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让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有法可依

首先,健全辅导员师风师德制度。高校要制订出详细的辅导员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注重对教师道德、诚信、敬业等方面的教育,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规范辅导员工作。在制订高校的规章制度时,要对辅导员工作的内容、方式、职权以及要求进行合理的规范。再次,完善辅导员违纪行为的处罚办法。各高校应依据学校的现实状况及特点,并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出实施能力强、符合现实要求的辅导员违规处理办法,对辅导员出现违规或越权行为时进行相应的处分,这可以对辅导员起到震慑作用。

3.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创造管理的有法必依局面

首先,确保学生的参与。在进行有关奖助贷等评选时,要根据相关的规范开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其次,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目前,虽然大部分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学生对维权缺少认识,这就需要辅导员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从而做到不违法,也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再次,关心学生,维护其权利。关爱学生、维护其权利是辅导员工作法治化中重要的部分,辅导员应做好这一工作。

综上所述,辅导员是进行依法治校的主要实施人员,是将学校与学生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所以,在国家大力弘扬依法治国政策下,高校要注重提高辅导员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这对高校的管理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忠伟,孙晓光.依法治国的视域下辅导员工作法治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法制博览,2016,2(2):35-36.

[2]宋莹莹.依法治国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S3):9.

[3]章常云.民办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法治意识的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8(8):71-72.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法制化高校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讨
微信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论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制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