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6-09-23武玉萍皇菊莲陈晓嘉
武玉萍,皇菊莲,陈晓嘉
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及护理效果的影响
武玉萍,皇菊莲,陈晓嘉
[目的]探讨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3月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两组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高于对照组(73.21%),主要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护理;临床疗效;复发率;满意度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直肠、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脓血便,病程长,治疗费用高,并发症多,严重影响病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1]。到目前为止,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常规治疗和护理多从改善病人消化道症状入手,治疗效果差强人意[2]。中医护理主张对病人进行“病、证、体质” 三位一体辩证分析,依照个体化的原则辨证施护。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院脾胃病科收治的11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中男33例, 女23例;年龄26岁~73岁(50.47岁±6.32岁);病程46 d至6 年(3.16年±1.78年)。对照组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28岁~71岁(51.23岁±6.41岁);病程48d至6年(3.29年±1.65年)。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西医诊断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3]。中医诊断标准: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脓血便症状,经电子结肠镜检查予以确诊;中医证候诊断参照《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中关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标准[4]。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中医证候诊断标准;②年龄26岁~73岁;③告知病人研究事项,且所有病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其他类型的肠道感染、消化道肿瘤者;②不愿意参与者。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规范治疗疗程为20 d。两组护理干预时间为1个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治疗护理、病情观察、会阴及肛周皮肤护理等。观察组实施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
1.2.1.1不同分型辨证施护①湿热内蕴型:中药饭后温服,针刺合谷、天枢、上巨虚、曲池等穴止泻,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忌食油腻、辛辣;教会病人减少肠蠕动的腹部自我按摩方法,以脐周为中心,先顺时针按摩,再逆时针按摩,每次3 min~5 min,每天2次~4次[5]。②脾胃虚弱型:中药饭前空腹温服,针灸脾俞、章门、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以健脾止泻。采用健脾益气的黄芪、山药、大枣、苡仁等煮粥,避免腹部受凉,可用中药药熨、热熨腹部以通调脏腑,减轻腹痛、腹泻症状[6]。③脾肾阳虚型:针灸脾俞、天枢、关元、肾俞、足三里、命门等穴补肾健脾。多食山药补中益气,生姜、狗肉、羊肉汤温补肾阳。注意保暖,腹痛甚者用肉桂粉炒后热敷脐部。鼓励病人加强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④肝郁脾虚型:针刺中脘、期门、足三里、阳陵泉等穴疏肝和脾,多食金橘、陈皮等疏肝理气食物,避免肥厚、油腻食物热湿困脾。肝郁脾虚型病人常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应保持病室安静、加强情志护理,嘱病人心态平和。⑤阴血亏虚型:此型病人常有燥热感,应注意观察体温,出汗多时及时更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多食龟苓膏或党参汤滋阴补肾。⑥气滞血瘀型:针刺阳陵泉、足三里、期门、中脘、内关等穴泻热、行气、活血。多食用橙子、萝卜汤等理气消胀。避免精神紧张,调摄情志舒畅。
1.2.1.2不同体质辨证施护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9种体质类型的辨析标准[7],确立病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并实施饮食、药物护理。①平和质:注意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劳逸结合。②气虚质:药用黄芪、大枣补气健脾。可食用瘦肉、白扁豆、鹌鹑等补气的食品。③阳虚质:药用杜仲、肉桂补肾温阳。食用鸡肉、羊肉、韭菜、生姜、干姜、花椒等性质温热、具有补益肾阳、温暖脾胃作用的食品。④阴虚质:药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食用银耳、莲子、玉竹等滋阴类的食品。⑤痰湿质:药用茯苓、苡仁、白扁豆健脾利湿,化痰泻浊。食用木瓜、荸荠、紫菜、扁豆、红小豆、包菜、薏苡仁、鲫鱼、鲤鱼等化痰利湿食品。⑥湿热质:药用泽泻、藿香、茵陈除湿泻浊。食用马齿苋等,清热祛湿的食品。⑦气瘀血质:丹参、赤芍煲汤活血祛瘀。食用玫瑰花、桃仁、山楂等活血化瘀食品。⑧气郁质:服用逍遥丸疏肝解郁,应保持心情舒畅,常饮玫瑰茶。不宜多吃酸涩食品,如柚子、枇杷等及煎炸食品。⑨特禀质:服用玉屏风散益气养血、固表消风。
1.2.2观察指标
1.2.2.1证候积分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组织编写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分级量化表[8],所有症状分为无、轻、中、重4级,主症分别计0分、2分、4分、6 分, 次症分别计0分、1分、2分、3 分。
1.2.2.2临床症状及复发率观察两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所有病人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6个月,随访复发情况。
1.2.2.3满意度采用自拟“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满意度调查表”评估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包括健康教育、服务态度、用药护理、护理技能等10个方面,设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级。
1.2.2.4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9]拟定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大便常规镜检3 次正常,肠镜显示黏膜溃疡病灶瘢痕形成。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95%,大便常规镜检正常,肠镜复查病变黏膜恢复超过二级。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70%,大便常规镜检红细胞、白细胞<5个/HP,肠镜复查病变黏膜恢复超过一级。无效:症状、体征及内镜检查无改善甚至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两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比较
2.3两组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主要证候积分比较±s) 分
2.4两组满意度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脓血便症状[9]。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看当属中医学的“痢疾”“便血”“肠风”“泄泻”“肠癖”“滞下”等范畴。中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以脾肾阳虚为本,湿、寒、热、痰、瘀等邪为标,阳气不足、本虚标实致气机逆乱;浊瘀之邪导致脾胃肝肾阴阳失调,脾胃虚弱、肝脾不和、病位在大肠致湿热下注,治宜扶脾肾之阳,通下泄浊、行气、止痛[10]。
近年来,中医中药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受到医生和病人的认可。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在于确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中医诊断、证型及体质类型,从“病、证、体质”三位一体进行辨证施护[11]。通过辨病辨证将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分为湿热内蕴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等型,根据各病证特点进行相应的中药治疗、穴位针灸、饮食调理和物理保健,并加强情志护理,让病人保持气机通畅、心态平衡[12]。依据中医体质分类辨析标准,确立病人的中医体质类型。对平和质、气虚质等病人进行相应的中医饮食调理,达到阴阳平衡、脾胃肝肾功能恢复正常、湿热下注症状改善的目的。秦元梅等[13]指出,情志护理能调节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T淋巴细胞免疫。聂旺平等[14]依据辨证施护原则,配合饮食干预、情志护理、中药保留灌肠等中医干预措施缩短了病人止泻及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
从传统中医理论入手,将辨病、辨证和辨体质“三位一体”结合起来进行施护,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实施个性化、中医特色辨证护理的综合体现。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实施“病、证、体质”中医特色辨证护理,可充分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病证类型和体质类型,从治疗、调理、保健、预防等方面综合干预,能有效去除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改善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武青霞等[15]采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效率为9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4%。由于中药具有调理作用,中医治疗、护理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复发。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5.36%)低于对照组(17.86%),说明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能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提示辨证护理在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病人易于接受,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本研究涉及“病、证、体质”辨证施护,仅仅是一个雏形,如何将“病、证、体质”有效融合,真正形成个性化的中医护理特色,还需要不断探索。
[1]Hosseini SV,Jafari P,Taghavi SA,etal.Fecal calprotectin is an accurate tool and correlated to seo index in prediction of relapse in Irania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Iranian Red Crescent Medical Journal,2015,17(2):e22796.
[2]O’Connor M,Gaarenstroom J,Kemp K,etal.Working group guidelines on the nursing roles in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 and ulcerative colitis in Poland[J].J Crohns Colitis,2014,8(10):1300-1307.
[3]江学良,权启镇,王志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分型及疗效标准[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3):332-334.
[4]张萍.穴位按摩配合五音疗法对溃疡结肠炎抑郁病人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8A):2279-2781.
[5]韩现红,戴新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疾病相关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4):300-303.
[6]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2.
[7]李英,段培蓓,杨丽华.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症状评估类目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3):48-50.
[8]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43-161.
[9]Norton C,Dibley LB,Hart A,etal.Faecal incontinence intervention study(FINS):self-management booklet information with or without nurse support to improve continence in people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5,16:444.
[10]胡迎,刘文姣.中医护理干预溃疡性结肠炎3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8):125-126.
[11]李娟,冯桂芳,吴乐双,等.5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三位一体”中医特色辨证施护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354-1356.
[12]郝婧晓.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1例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坏疽性脓皮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z1):158.
[13]秦元梅,毛静,崔雷.情志护理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7):109-110.
[14]聂旺平,孙伟芳,刘素英,等.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14(12):168-170.
[15]武青霞,韩玲艳,耿玉芳,等.中医特色辨证施护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7C):2682-2683.
(本文编辑范秋霞)
Influence of dialect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disease,syndrome,constitution”on clinical symptoms and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u Yuping,Huang Julian,Chen Xiaojia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Shanxi 030024 China)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50313005-10。
武玉萍,副主任护师,本科,单位:030024,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皇菊莲、陈晓嘉单位:030024,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引用信息武玉萍,皇菊莲,陈晓嘉.基于“病、证、体质”辨证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临床症状及护理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9B):3289-3292.
R473.57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26.032
1009-6493(2016)09B-3289-04
2016-01-01;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