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镁与丹红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效果对比
2016-09-23张巍
张 巍
湖北监利县人民医神经内科 监利 433300
硫酸镁与丹红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效果对比
张巍
湖北监利县人民医神经内科监利433300
目的观察硫酸镁和丹红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angiospasm,CVS)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使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使用硫酸镁治疗。统计2组患者CVS、再出血发生率与病死率,随访6个月,全体患者均接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检测,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CVS与再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11.2±5.7)分与ADL评分(78.6±8.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7.4±5.2)分和(68.2±7.6)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与丹红注射液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再出血方面疗效相当,但硫酸镁在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生活能力良好恢复方面更具优势,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硫酸镁;丹红注射液;SAH;CVS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多由脑底部或脑表面病变血管破裂所致。其发病原因与脑出血基本一致,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持续性或进行性头痛、脑膜刺激征和意识障碍等,致残、致死率高。防治再出血、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是降低SAH致残致死风险的关键,对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基于此,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硫酸镁和丹红注射液防治ASH后CVS与再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收治的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脑池与蛛网膜下腔内呈高密度征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5~76岁,平均(56.4±4.6)岁;Hunt-Hess分级:Ⅱ级19例,Ⅲ级18例,Ⅳ级6例。观察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5~76岁,平均(57.4±4.6)岁;发Hunt-Hess分级:Ⅱ级21例,Ⅲ级17例,Ⅳ级5例。2组均排除格拉斯哥昏迷积分(GCS)<5分者,临床基线资料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一般处理与对症干预,要求患者静卧修养,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清除口腔、呼吸道异物,确保气道通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遵医嘱使用镇静、抗癫痫类药物。便秘者给予缓泻剂,颅内压升高者给予脱水剂,提示脑内有大量血肿者可通过手术清除血肿。以此为基础,观察组静滴25%硫酸镁15 mL+生理盐水500 mL,2次/d,2周后调整为1次/d,连续1周后停用。对照组静滴丹红注射液40 mL+5%葡萄糖溶液500 mL,1次/d,连续治疗21 d。
1.3观察指标治疗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大脑动脉(MCA)收缩缝流速(Vp),>120 cm/s判定为CVS。复查头颅CT、ASH后出血量较治疗前CT所示增多或ASH吸收后再度发现积血则判定为再出血。统计病死率,CVS与再出血发生率,观察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使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并使用ADL评分评估生活活动能力。NIHSS评分总分0~45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ADL评分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活动依赖程度越低。
1.4疗效评估标准治愈:头痛、意识障碍、CVS、脑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神经功能无明显障碍;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神经功能轻度障碍,生活轻度依赖;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神经功能中度障碍,日常生活需要一定帮助;无效:病情无好转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2组患者疗效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0%和90.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2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2组CVS与再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2例死亡患者均为CVS;对照组3例死亡患者中,2例为CVS,1例为再出血。
表2 2组患者CVS、再出血发生率与病死率比较 [n(%)]
2.32组6个月后NIHSS、ADL评分比较6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与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6个月后NIHSS、ADL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病因,其发生会严重损害患者神经功能,早期致残致死风险高。脑血管痉挛和再出血时期常见并发症,会对治疗效果和患者远期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临床研究发现,大部分SAH幸存者中,治疗后2周内再出血率为17%,再出血的发生会导致神经功能严重受损,约35%的患者会因SAH后再出血致死,17%的患者会因此致残[2]。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初步认为与血管壁炎性反应、内皮损伤、血管细胞增殖反应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防治CVS与再出血发生,是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疗效的关键,对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3]。
目前,丹红注射液在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已获得证实,崔建银等[4]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且治疗组脑动脉血流速度与收缩峰值均优于对照组。丹红注射液由丹参、红花等药材经提取按一定比例配置而成的中药制剂,其在活血化瘀、通脉舒络方面有显著优势,是临床治疗因淤血闭阻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能有效改善血管张力、增加脑血流量,预防、延缓血栓形成[5]。硫酸镁具有镇静、解痉挛与降低颅内压等功效,在松弛骨骼肌、改善神经功能方面有显著优势,临床用其治疗由心脑血管病引起的并发症可获得理想效果[6]。张树葆等[7]研究发现,硫酸镁联合联合尼莫地平在防治颅内动脉瘤性蛛SAH出血患者发生CVS可获得理想效果,且观察组患者6个月后GOSE、m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硫酸镁在保护神经功能方面有显著功效。
本研究2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较丹红注射液,硫酸镁在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良好恢复方法更具优势,与相关报道基本吻合[8]。
综上,硫酸镁与丹红注射液防治ASH后CVS、再出血疗效相当,硫酸镁更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尽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1]蒋苏莉,程谦涛,薛刘军,等.人血白蛋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CVS、脑梗死及其预后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6):442-444.
[2]陆新宇,李巧玉,陆培松,等.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1):68-70.
[3]吴静芳,马志强,丁翔,等.尼莫地平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VS的临床疗效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14(17):3 319-3 321.
[4]崔建银.丹红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症100例[J].河南中医,2014,34(12):2 342-2 343.
[5]高立生,刘宁宁,王青雷,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出血的原因与预防[J].河北医学,2013,19(4):549-550.
[6]廖建平.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CVS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8):62-63.
[7]张树葆,张克石,郭传军,等.硫酸镁联合尼莫地平防止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CVS的效果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77-80.
[8]李贵福,马朝晖,罗望池,等.中西医结合方案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迟发性CVS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10):1 345-1 349.
(收稿2015-09-12)
R743.35
B
1673-5110(2016)18-0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