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式教育”的意义

2016-09-22李鹏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9期
关键词:能学虎妈李鹏

文_李鹏

(李鹏:网络作家,201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X式教育”的意义

文_李鹏

(李鹏:网络作家,2013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现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近些年来,伴随着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层出不穷,“虎妈”“狼爸”式教育早就不绝于耳。对于何烈胜的“鹰式教育”,我有以下几点质疑:

一、“人”和“鹰”不同

所谓“鹰式教育”,就是当幼鹰长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幼鹰赶下山崖。当幼鹰开始往谷底坠下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同时也掌握了基本的本领——飞翔。

老虎、狼和老鹰们的教育方式永远都是出于一种本能,一种最好的本能,而我们将 “虎妈”“狼爸”“鹰爸”等等的称呼运用到教育方式上来,却给人一种狐假虎威的感觉。也许因为我长期生活中农村,见惯了各种哺乳动物的分娩过程,它们生孩子似乎从来都不需要人来接生,更别说去医院了,自己生下来之后就去舔孩子身上包围的那一层膜,等膜舔完了,孩子就直接可以站起来了,还会自己吃奶,也从来不需要什么催乳师。那么,对于“鹰式教育”,我们也需分清楚“人”和“鹰”的不同,尊重事物生长发育规律,不应该拿“人”的主观去比对“鹰”的本能。

二、教育动机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小学课程一年能学完,初中高中三四年能学完,13岁时就能上大学。”何烈胜说他的学堂在三五年后,会出现一大批少年大学生,还能上清华、北大,甚至是国外的大学。当记者提及中高考时,他说孩子依然会参加高考。

至此,我不禁产生了这样的一个疑问:我们家庭培养孩子、学校培养学生,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仅仅为的是将来考上一个好大学吗?若如此,那么其动机和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教育又有什么区别?何烈胜先生敢不敢保证孩子在大学毕业10年、20年后依然对社会有用呢?

何烈胜先生是企业家,他说要把他的孩子也培养成一个企业家,当有记者表示这会不会有点太早了呢,何先生很坚定。我感觉这怎么都像极了太多的中国式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式的心理,也多多少少能够感受到“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样的封建世袭制的影子,他们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却唯独不去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他们就是这样的典型的中国家长式作风——孩子,听我的,我不会害你。殊不知,不害并不代表就是爱,所谓的“鹰式教育”,其并未真正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也就自然不会超群式地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炒作嫌疑依旧很大

何烈胜的儿子多多有三项世界纪录:1、世界上年龄最小的参加国际帆船比赛选手。2、世界上年龄最小的自挣自筹基金创建者。3、世界上年龄最小的飞行员。恕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样的世界纪录的作用在哪里,对孩子来说又有什么意义?

尽管何烈胜先生多次强调,其本无意去把孩子那段视频发在网上,只是朋友强烈建议如此做给更多的家长以参考,自己纯属被迫无奈。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他火了,他的儿子多多也火了,他学堂的学生增多了,学费也高达1万。对此,我有所忧虑,即使“鹰式教育”真的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实现了,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鹰式教育”呢?他的学堂里的孩子的未来会好吗?

“鹰式教育”的炒作性是毋庸置疑的,至于效果,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说了这么多,对于“鹰式教育”,我们没必要过多去关注它,包括事,也包括人,它不是第一个挑战传统教育,也将不会是最后一个,说不定哪天又出来一个“X式教育”,到了那个时候,我想我们会淡定很多,只是换汤不换药罢了。当然,我们也要感谢“X式教育”们,它至少给我们一种警示——中国教育真的出问题了,并且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猜你喜欢

能学虎妈李鹏
虎妈
三斗虎妈
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你要当虎妈型父母还是“直升机”型父母
cute pandas
“童本”课堂:让儿童的自主学习真正发生
该不该用“云仓”?
不用当虎妈,也可以把三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一)——人人都能学的“视唱练耳”
“赌”还是不“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