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与思考——基于教育实习的叙事研究
2016-09-21诸芫泽任红艳
诸芫泽 任红艳
摘要:通过一名职前教师的教育实习经历,运用叙事研究,展现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指出课程安排、教学顺序与深广度、教学方式、作业布置、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教师的教育观念是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才能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课程改革;教育观念;教育实习;叙事研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8–0026–0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中课程改革已走过了十余年。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1]。那么,高中化学教学做得如何?目前高中化学教学的真实现状是什么样的?
虽然有些研究者已经关注到了高中化学的课程安排与管理、课堂教学、作业负担、学业评价等问题,但大多只关注其中某一个点,且研究方法集中于定量研究。本文将基于教育实习的角度,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对一名职前教师的实习故事进行叙事研究,揭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真实面貌。
2 研究方法的选择
定量研究一般使用问卷或量表收集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而质性研究通过观察、访谈等途径收集资料,讲究研究者即研究工具[2]。前者的特点是精确,但往往无法深入到事物内部;后者虽然没有精确的数据,但其特点是将事物生动地还原出来,这是那些冰冷的统计数据无法做到的。
本文选择质性研究方法中的叙事研究,力求将高中化学日常教学工作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以便进行剖析并探寻其中的原因。
3 研究对象的确定
本文选取实习生小Z同学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学习优异、勤学善思,他于2015年秋季学期被分配至南京市某名牌中学(简称“A校”,下同)高一年级化学组进行教育实习。A校是南京市民心目中最棒的中学,这里的教育是最一流的,教师和学生是最优秀的。一直以来,A校也被认为在素质教育方面做得非常好。假如在A校高中化学教学中都能发现某些与素质教育相悖的问题,其他学校就可想而知了。
4 研究过程
笔者调阅了小Z的实习日志,将其中反映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大致分为课程安排、教学顺序与深广度、教学方式、作业布置、评价方式等方面。对于每个方面,先摘录小Z实习日志中有代表性的片断,再对其加以分析。
4.1 课程安排
叙事1:
第一天进入A校,来到高一年级办公室,见到了我的师傅L老师。他向我介绍了这里的基本情况:A校高一年级共8个班,其中(1)班为理科实验班。高一化学组有三位老师,教龄均在十年以上。他本人除了担任三个班的化学教师以外,还兼任高一年级组长。另外两位老师,J老师教两个班,兼任1班班主任和高一化学备课组长;H老师教三个班,兼任5班班主任。学校使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上下学期分别完成“化学1”和“化学2”,每周三节课。学生升入高二时分文、理科班,文科班开设“化学与生活”,理科班开设“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随后,他把自己的课表给了我一份。
听了L老师的介绍,我不禁犯起了嘀咕:必修部分不是应该每个模块36学时吗?选修部分难道不实行“走班制”吗?这里真的是传说中的A校吗?
小Z发现了两个问题,它们都是在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比较典型的:一是课时超标,一些研究者经过调查认为,多数教师虽然了解课程标准关于课时的规定,但他们觉得教材内容太多,36课时非常紧张,无法深入讲解和练习,不足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所以多数学校课时超标,甚至个别学校每周安排4课时[3]。二是课程结构没有选择性,对此已有多项研究显示,中学大多实行强制选修,即要选修的课程已被统一安排好,学生学习的模块和顺序都是一样的,没有选择的权力。例如,绝大多数学校给文科生只开设“化学与生活”模块[4],却基本未向理科生开放[5]。
新课程指出,“要关注和尊重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适合于自己发展的化学课程”[6]。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关研究不约而同地将其归咎于高考(包括高考方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即作为“指挥棒”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安排。这一方面说明教师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课程标准和招生考试制度有必要做进一步优化;但另一方面反映了应试的功利心态在很多教育从业者的心中依然挥之不去,考试要考的就教,不考的就不教,例如理科生高考不考“化学与生活”模块,鲜有学校为他们开设此模块[7]。
4.2 教学顺序和深广度
叙事2:
叙事3:
国庆长假结束,高一化学也进入了第二章的教学。第一节第二课时讲的是分散系的分类和胶体。L老师完成本课时后,我以为下节课他会讲解习题或开始后面新课的教学。没想到,他居然讲起了三种分散系的稳定性,胶体的分类,胶体的渗析、电泳、聚沉以及布朗运动等等。花了整整一节课,讲的都是教材上根本没有的内容。虽然学生的整体水平比较高,但我还是感觉这样不太好吧。
超前和超标也是新课程必修部分实施中容易出现的典型问题。所谓超前,就是某个知识点原本可以在最适合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却被教师人为地提前了。所谓超标,就是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拔高,以至于知识的容量和对学生的要求超出了课程标准。例如常见离子的检验,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很明显,它最适合放在“离子反应”一节的最后,不仅可以体现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还能促进学生加深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再比如说,花整整一节课讲教材上根本没有的“超标”内容,怎能不占用宝贵的课时呢?因此,超标、超前、超量、“一竿子插到底”地进行教学,势必导致课时紧张[8]。
4.3 教学方式
叙事4:
进入A校实习将近一个半月了,高一年级三位化学老师的课我都听过。虽然老师们比较注重学科前沿,但他们平时的教学却大多以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为主。以L老师执教的“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为例。他首先讲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强调不能拆成离子形式的物质。然后,他演示了一个实验,也是我认为这节课唯一的亮点:将Ba(OH)2溶液、小灯泡、电池用导线串联,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后面半节课,完全是学生在做离子方程式书写的练习题。坐在教室后面听课,面对眼前沉闷的课堂,我时常感到担心,真的很害怕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会被逐渐消耗殆尽。
叙事5:
学校要求每名实习生都要上一节公开汇报课,我跟L老师经过沟通,决定把“氧化还原反应”作为课题。在讨论具体教学过程时,发生了如下对话:
我:L老师,我想在课上做一个演示实验,就是锌铜原电池,让学生感受一下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
L老师:做实验啊……实验的不确定性很大哦……
刚好路过的J老师:我不建议你做实验,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做实验太浪费时间。更何况,你能保证实验一定成功吗?
我:我就是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这还是我看到XX老师发表的一篇文章受到的启发。
J老师:那只是在文献里面!
L老师:XX老师的文章还是很有深度的。文献里面确实可以这么写,但实际上一般不这么做。
J老师:而且你现在是新教师,不要去搞创新。如果你能把知识点讲清楚,这本身不也是一种能力吗?
小Z这次实习经历非常宝贵,因为听的全是常态课,而非教学技能大赛等场合下的授课,这对全面、深入了解最真实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大有裨益。我们隐约可以看出,教师在实际的化学教学工作中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有些微妙。以L老师的这节课为例,演示实验本身其实很不错,若不是简单地作为对已有结论的验证,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认真分析思考,可能会有更大收获。或者还可以给学生提供Ba(OH)2溶液、稀盐酸、稀硫酸等试剂。他们会发现,Ba(OH)2溶液与稀盐酸虽然能反应,但是看不到明显现象。此时向他们提问:怎样才能“看见”这个反应的发生?学生会想到,要事先在Ba(OH)2溶液中滴加酚酞。接着追问:怎样证明Ba2+和Cl-是不参加反应的?就此引出离子检验的话题。这样既完成了知识的教学,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证据意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教师对这句话应该是非常熟悉和认同的。然而J老师的话却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一个现实: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因为它“浪费时间”,还不一定能“成功”。所谓“成功”,就是得到预期的现象。如果实验出现丝毫意外情况,就不是“成功”的,时间和精力就被“浪费”掉了。再加上应试观念作祟,以及纸笔测验对实验的考查存在弊端,虽然没有做实验,但成绩不一定会变差[9],于是一些教师选择了“讲实验”或播放实验视频。
殊不知,实验符合预期固然很好,但出现意外并不等于失败,它反而是考验教师教学机智和学生综合能力的绝佳机会。若教师没有回避或搪塞,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意外结果以及产生异常现象的原因,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加深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优良的智能、健康的心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方法等综合科学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10]。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为了化解认知冲突,学生的兴趣受到激发,知识储备被充分调动,亲自实践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思维,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这些应该是学校教育最需要赋予学生的,也应该是学生需要形成的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4.4 作业布置
叙事6:
A校高一化学组为学生统一订购了两本教辅材料(分别简称“教辅1”和“教辅2”,下同),当成平时的作业。作为实习生,我经常需要帮师傅改作业,所以我也每样准备了一本,仔细研究起来。我发现这两本教辅都存在三个问题:一些习题对学生的要求偏高;一些习题出现在了不恰当的位置;一些知识点的讲解超出了教材范围。而在这三个问题上,教辅2表现得尤为严重。
此外,老师有时还会印一些补充练习给学生做。我觉得孩子们的负担太重了!我自己在做这两本教辅的时候,偶尔都会因为题量太大而感到厌倦,更何况孩子们面对的远不止化学这一门学科。在我批改作业时,甚至已经发现有个别学生没有做,还有少数学生抄答案应付了事。
化学作业是帮助学生复习并练习应用所学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收集教学反馈信息,检查教学效果的最常用工具[11]。大概不会有人质疑化学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化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却存在三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一,不加筛选。有调查表明,教辅图书与学生的化学学习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化学学习的各个环节,学习各类化学知识,都有学生使用教辅图书[12]。统一订购教辅作为平时的同步作业,虽然省事、方便,但市场上的教辅材料问题较多[13],质量良莠不齐,甚至有些属于粗制滥造。这就需要教师做到精挑细选,保证每一道题目质量过关、适合自己学生,整份作业既能巩固所学内容,又不会加重负担。第二,缺乏层次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说法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落实到实际行动上却不尽人意——正如A校那样,一个班的学生做同样的作业。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无差异的作业设计,讲究“齐步走”、“一刀切”,导致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现象发生,极易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14]。第三,形式单调。已有研究显示,学生的化学作业基本上是书面形式,作业太难、太多、没有趣味性,不少学生被动应付甚至抄袭[15]。实际上,实验讨论、社会调查等形式的作业是学生喜欢、会主动完成的[16]。假如教师设计作业时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也许学生就不会把作业当成负担,反而会满怀热情地去完成。
4.5 评价方式
叙事7:
早就听说A校的校园氛围民主、包容,经常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原以为研究论文、调查报告、作品展示等类似的活动也会在这里开展得有声有色,然而现实却是只有作业、考试和分数。现在实习已经进入尾声,与学业评价有关的,除了平时那堆作业以外,就是一次月考和一次期中考试。而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参与月考阅卷时遇到的一件事:某道填空题的答案是“胶头滴管”,一名学生写“滴管”,被J老师判为错误。我问J老师是不是弄错了,要不要把分数加回去。J老师跟我说:不用,就要严格改。可是我明明记得“滴管”和“胶头滴管”应该都对啊!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单纯依靠纸笔测验考查教育的效果是片面的。这实际上过分强调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否定了其他同样为社会所需要的智能,使学生身上的许多重要潜能得不到确认和开发,造成他们当中相当数量的人虽然考试成绩优异,但在社会上却难以解决实际问题[17]。这就是所谓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新课程倡导实行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使用学习档案评价、活动表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正是为了“多一把尺子”。一方面可以避免用单一的评价标准衡量学生,防止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另一方面,旨在转变轻视学习过程、过于关注结果的观念和做法。
但从小Z反映的情况来看,评价方式恐怕不光是单一,更是僵化。翻开初中化学教材,里面写道“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滴管……”[18],说明J老师确实弄错了。“严格”并不是要求学生的回答与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它也应该建立在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即学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和角度无明显偏差、方法科学、表述规范,即便与标准答案不同,也要酌情给分。更何况这名学生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已。仅凭纸笔测验评价学生不可取,而通过纸笔测验向学生灌输教师手中的“标准答案”、禁锢他们的思维则更可怕。
5 结论与思考
本文通过记叙分析A校高一化学实习教师小Z的经历,揭示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真实一面。即便有着优质教育资源的名校,在课程安排、教学顺序与深广度、教学方式、作业布置、评价方式等方面也都存在着问题:随意增加课时,禁止学生选课;超前、超量地教学;课堂教学偏重讲授和练习,不重视化学实验的教育价值;作业布置不加筛选,缺乏层次性,形式单调;评价方式单一、僵化。
似乎不难看出,这些问题都指向同一个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虽然课程改革实施了那么多年,但应试教育、追求统一等思想仍然主导着教师的行为,“以学生为本”尚未落实到位。因为要应试,所以超前、超量地教学,于是不得不增加课时;因为离开实验学生的成绩也不会下滑,所以课堂教学偏重讲授,并企图通过习题训练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因为片面地追求统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所以统一安排选修课程,统一布置书面作业,统一使用纸笔测验评价学生。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经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反观高中化学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过分注重化学知识的学习,却忘了学生为什么要接受化学教育、学习化学知识。
从教育本质的角度看,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通过教育使具有天资的人,自己选择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把握安身立命之根”[19]。可见知识只是一种途径或载体,教育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培养学生的个性。严格地说,应试教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它不顾学生身心特点和未来发展,一味地通过讲授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并通过习题进行强化——与其称它为“教育”,不如说是“训练”或“灌输”。从知识教学的角度看,知识由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三个部分构成,符号表征的传递、逻辑形式的教学、知识意义的生成是知识教学价值的三个重要维度[20]。这与新课程“三维目标”是相契合的。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传授具体的学科知识,则无法充分实现知识的教育价值,教学只会停留在符号表征层面。由此导致的后果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不到切实提高,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教师的教育观念是造成高中化学教学出现种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只有让教师拥有与新课程匹配的教育观念,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学科知识的教学价值等基本问题,才能促进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素质教育的实施变得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应确立的几个基本观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7):7~10.
[2]陈向明.教师如何做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
[3]刘超.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课时设置与实施的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王磊.基础化学教育课程改革10年进展与反思(下)[J].化学教育,2010,(5):20~24.
[5]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1.
[7]何娇.陕西省高中化学选修课程设置与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8]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5.
[9]朱永侃.“弄巧成拙”的背后[J].化学教学,2007,(2):49~51.
[10]金福华.通过对意外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J].化学教学,1999,(6):24~26.
[11]王云生.重新审视化学作业的作用和功能[J].化学教学,2014,(7):10~13.
[12]尹朝莉,杜丞.高中生使用化学教辅图书现状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57~63.
[13]刘大同.关于化学同步类教辅编写开发误区的若干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5):70~74.
[14]郭浩芳.化学作业呼唤“量体裁衣”——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的问题与思考[J].化学教育,2011,32(12):28~30.
[15]郑挺谊,郑长龙.温州地区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学生作业负担情况调查分析[J].化学教育,2011,32(6):44~48.
[16]杭伟华.关于优化高中化学作业设计、布置与评价的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6):18~21.
[1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
[18]王晶,郑长龙.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0.
[19]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
[20]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