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
2016-09-21
书影
《东京物语》
导演:小津安二郎 / 日本 / 1953年上映
老伴两人打算去东京看望已经长大的儿女们,故事的开头即是收拾行李,两人的对话也极为平常。同是导演的吉田喜重年幼于小津30岁,曾在小津病床前,听他说了最后一句备受启发的话,“电影是剧情,不是事件”。小津的电影中,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场景:进门前脱鞋、跟家人打招呼、平常的对话。
如此家常,电影中却有许多情节极有韵味,比如:二儿子在战场上去世,二儿媳妇带着孩子改嫁,日子并不好过,见面时,老人并未仔细询问,但与这位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媳妇关系仍如亲人般。影片中,对二儿子死亡的不再提及,对死亡的漠视,正如小津在侵略中国的战场上所见到的那样,人如雪花一样飘落。
吉田喜重被认为是比小津更懂小津的人,“小津之所以一直用不容置疑的简明影像讲述故事,可能是为了不让观众对影像产生特定的联想,轻易读出影像背后的含义。我们观众的意识往往停留在影像的表面。就像照镜子时,我们只看到镜子的表面,难以深入影像的内部,而镜中及屏幕上的影像却似乎在回望着我们。”1963年,小津患癌症去世,而后,家庭类电影中无不有小津的手法再现。
《记我的母亲》
导演:原田真人 / 日本 / 2012年上映
这是一部关于失散和寻回的电影。在动乱或饥馑的年代,寄养是寻常的事。20世纪50年代末,父亲突然逝世后,已成为畅销作家的伊上洪作从老家接回年迈的母亲,伊上的三个女儿已经长大,面对记忆力逐渐衰退的母亲,对于寄养之事仍心有芥蒂。
仪式正是家庭主题电影惯常的入口。因为父亲的去世,一家人相聚。仪式也正是剧情发展的线索,因为父亲的去世,伊上要把年迈的母亲接回家中照顾,拼凑起模糊的、零碎的记忆,伊上对于母亲的埋怨消失了。从母亲的状态中,伊上突然感觉到死亡就如隔了一扇门,也觉察到自己对于女儿的强制。这部家庭剧对准了家庭关系,随着伊上与父母亲那一代、子女那一代关系的弥合,影片也画上句号。
吉田喜重剖析:“只有家庭的仪式才能超越家庭剧的两难境地(即家庭成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家里的一员,这才是一个家庭良好的状态),因为在仪式上,一家人才能按照家庭成员应有的状态行动、才能进行表演,这也是受到欢迎的。”这是小津安二郎的原创,正如小津的电影《秋刀鱼之味》、《晚春》、《秋日和》中所反复描写的结婚典礼。
《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
导演:山崎贵 / 日本 / 2005年上映
时代打在每个家庭中的烙印,有无法逃离的大事件,也有科技发展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改变,还有就是所住街巷里不曾改变的风景。1964年,战后的日本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东京奥运会召开在即,写儿童文学而不得志的作家茶川龙之介与铃木汽车修理店的邻里日常,也变得有意思起来。他们一起围坐着看彩色电视,关心小六的恋爱进展。电影中,无非是些生活上的琐碎之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夕阳似乎更少见了,人情也更趋于冷漠。
上个世纪,日本家庭主题电影的大量出现,有其时代背景,日本影评人吉田喜重认为,“在日本军国主义高涨的年代,要求电影要以家庭为主题。它要求人们将国家当作一个家庭,建立起家长制的等级制度,试图将国民纳入极权主义统治之下。”
电影中,剧情一直在转折,最终,茶川龙之介的儿子淳之介以写科幻小说谋生,并未在养父的逼迫下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快乐的大结局,人们继续忙于未来的生活。当然,这些对昭和年代的回望显然过于乐观,战争期间出生的那一代,在大人对于战争的评价模糊不清的价值观中长大,他们对于自我及关系的认识更为困难。
《文化与教育》
钱穆 著/ 九州出版社 / 2014年再版
本书主要讨论文化与教育两大问题:上卷二十篇主要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及东西文化比较、青年与人生观等内容;下卷二十二篇从教育制度与教师之道等方面加以论述。写作时间跨度大,读者借此可窥先生在不同时期中对文化与教育问题之看法。
《给孩子的古诗词》
叶嘉莹 选编 / 中信出版社 /2015年出版
叶嘉莹师承顾随,毕生活跃于中国古典诗词的讲坛上,晚年在张静的协助下编撰出此书。共177首诗和41首词,叶嘉莹自言,“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此书可作为孩子的诗词入门读物,用叶先生所倡导的吟诵方式,孩子最能体会其中的美感。
《论语·述而》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钱穆认为,“前三者之于游于艺,有轻重,无先后。教学者当先教艺,使其有真才实学。继而学仁,使其有美行。如果一开始就是提志道大题目,无所游泳,亦其病。”在孔子的时代,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开出的花,在六艺中,属于“书”的范畴。如今,要想了解这朵花,更要知其根。只识花之娇艳,不得其根,这也正是教育圈里抨击让幼儿学唐诗宋词的原因。
《中国乡贤》
袁灿星 著 / 新星出版社 / 2015年出版
杜君立荐语:《中国乡贤》所叙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草根和最乡土的一种文明力量。农耕社会安土重迁,讲究“惟桑与梓,必恭敬之”,精英的存在方式与现代社会有根本的不同。正是精英对乡土的支撑,中国社会才出现了普遍的文明和稳定。
“生于其乡,而众人共称其贤者,是为乡贤。”这种表率作用是儒家教化的典型形式,所谓“见贤思齐”。中国传统社会以礼代刑,以教化取代法治,乡贤的存在,这实际上展示了中国传统的自治精神,而自治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重新发掘乡贤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精神。
《素质教育突围》
汤勇 著 /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1年出版
这本书是汤勇在阆中践行素质教育的经验分享,一幅用平实语言勾勒的乡村教育图景。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阆中教育发生突变,其中不乏一些有力道的举措,比如在4年间补充乡村教师1500人,解决大班额问题,改善教师宿舍条件等。著者在分享自己的素质教育理念之余,以数据和实践的案例支撑,剖析阆中教育从一人一校的局部变化到全市素质教育风景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