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实证检验

2016-09-21刘继森林培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产性复杂度进口

刘继森 林培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广州 510420; 2. 经济贸易学院, 广州 510006)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实证检验

刘继森1林培斌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 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 广州510420; 2. 经济贸易学院, 广州510006)

基于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时间序列数据,将服务进口细分为生产性服务贸易与非生产性服务贸易,进一步将生产性服务贸易细分为传统型、信息技术型、金融型、其他四类,分别考察了它们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从质的角度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服务贸易进口中只有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传统型、信息技术型、金融服务型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有积极作用,其他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并不明显。在质的角度,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是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驱动力。

服务贸易; 生产性服务; 制造业; 技术复杂度

一、引 言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2014年中国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全球排名第五和第二,但在额度上与美国相比相距甚远。从全球来看,在服务贸易中,生产性服务贸易已占据主体地位,尤其在美日英德等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贸易强有力地支撑着其制造业以及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服务贸易进口中,生产性服务进口虽然占据一定的比例,但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2001至2013年,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年均增长率为19.1%,增速持续平稳。其中2013年进口额为2010.6亿美元,是2001年的7倍,占服务贸易进口的60%,但在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较低。此外,若具体至细分行业,其发展存在较大差异。传统型服务,如运输服务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中2013年在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占47%,是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咨询服务和计算机、信息服务、金融业等)的4倍有余,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和广告、宣传的贸易进口比重依然比较低,服务贸易的结构失衡问题较严重。除此之外,生产性服务进口在中国GDP中占比一直很小,2001年占比仅为1.9%,2013年为2.2%,期间的最大值也只是2.84%(2007年),绝对规模过少,对GDP贡献有限,急需进一步改善。为改变现状,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把“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确定为中国外贸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提出要加快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重点领域。2013至2015年,中国蝉联制造业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一。但是,国内外环境的深刻改变弱化了长期以来所依赖的人口、土地、政策等红利所带来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又面临着持续低迷的外部需求、日益恶化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逐渐增大的外部竞争压力等,中国制造业发展急需转型升级,而加速提升制造业效率水平,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故此,如何提升制造业效率同样是现在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上述的两个问题无独有偶,增加生产性服务进口可以调节进口贸易结构不平衡,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又是联系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结合点。因此能否通过改变服务贸易进口现状,加大具有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的投入,发挥其内部化和外部化作用,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具有关键意义。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Grossman和Helpman(1991:1-191)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国际贸易、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进口贸易能够引进技术含量较高的中间产品,从而产生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此后,学者们通过实证研究支撑该观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Coe和Helpman(1995)提出的CH模型,Lichtenberg和Potterie(1996)提出的LP模型。

一般情况下,进口贸易分为商品进口和服务进口。与商品进口相比较,服务进口具有“软件”特性,上述模型并没有对该特性展开研究。Madsen(2007)的研究表明,在1870至2004年,知识进口促发技术溢出是16个OECD国家过去135年TFP增长的关键因素(93%)。与Madsen(2007)不同,戴翔(2014)从服务进口“质”的角度分析,采用Haussmann(2007)提出的测度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方法,通过实证表明: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愈高,愈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效率;在对服务贸易分部门上,相对传统领域,新兴领域进口对中国制造业效率水平的影响更大;在对制造业分部门上,相对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效率的提升效应更明显。

服务进口可以进一步划分出生产性服务进口,其既具有服务贸易的优势,又具有中间品的优点,是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间投入,是基于高技术的创新源。因此,生产性服务进口是一种较其他贸易品进口更为直接有效的技术溢出渠道,进而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再者,品种增长模型(Rivera、Romer,1990)表明,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种类增加会促进企业生产效率。这是因为,最终生产部门可以从更多可得的中间品中选择出更适合其要求的产品(李有,2006),即作为中间投入的进口产品,其种类增加会显著提高中国制造业生产率(钱学锋,2011)。深化专业化分工、降低要素成本也是生产性服务的一大重要作用。早期,迈克尔·波特证实,在制造业企业的各个价值链环节中,生产性服务业都参与其中,是各类资本进入生产过程的“桥梁”。另一方面,Melitz和Ottaviano(2008)指出,贸易自由化会导致产品间竞争加剧、产品种类增多及同质产品价格下降,这实际上有助于制造业获得更优越的生产性服务。目前,国际服务业产值占GDP 的比例均值已超过60%,发达国家已超过70%,而中国服务业占GDP 的比例仍徘徊在40%,呈现出与经济发展的“背离现象”,并带来了制造业的成本病(谭洪波,2012),因此生产性服务进口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

运用上述生产性服务的传导机制,陈启斐(2014)构建多边模型显示,当母国制造业生产率到达一定的阈值之后,生产性服务业进口能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随后,作者又利用动态面板GMM 模型实证发现,在细分行业上,金融服务进口贸易、研发服务进口贸易和商业服务进口贸易都可以促进制造业的生产率的提升。由于数据的可得性,与戴翔(2014)的研究相比较,该学者并没有从“质”角度进一步深化研究。

可见,由于对生产性服务业在实际分类、量化的标准不一,使得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的研究较少,从“质”的角度来分析就更加少。基于此,本文不仅从“量”的角度,也从“质”的角度扩展已有的研究:第一,探讨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第二,将服务进口分为生产性服务进口与非生产性服务进口,分别对比讨论它们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第三,进一步把生产性服务贸易细分为传统型、信息技术型、金融服务型、其他,探讨它们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差异性。第四,从技术复杂度的维度分析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意义。

三、计量模型、度量指标及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及模型设定

1.被解释变量

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制造业效率的问题时,通常采用的指标有: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由日本学者Hitomi(1996:1-560)提出的三个指标——产出率指数、效率指数、劳动生产力指数之一;Balassa(1965)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等。不同指标的选取与研究者所关注的侧重点及其需要有关。在后文的模型建立中,借鉴戴翔(2014)的实证模型,本文被解释变量采用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作为制造业生产效率的代理变量。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生产性服务进口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标准和分类模式目前仍没有一致规范。意大利学者Momigliano(1982)运用投入产出表的各项分类数据,将生产服务业定义为服务业中用于制造业中间投入的部分,这种定义标准合理,简明扼要地道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但该方法需要细致有效的数据。由于WIO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出版,使Momigliano的分类方法在使用上成为了可能,且鉴于上述的优点,本文使用Momigliano的分类方法。生产性服务业具体可以划分为13个行业,本文将它们划分为4类,即传统服务型、信息技术型、金融服务型、其他型。具体分类明细如表1所示。

3.控制变量

表1 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分类

除了生产性服务进口外,本文借鉴现有学者对制造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选取人力资本存量、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固定资产净值作为控制变量。

人力资本存量反应的是劳动者素质水平和技能状况,一般而言,劳动者素质水平及技能越高,对生产效率的提升越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是国际间产生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会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本文使用当年行业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来分析其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的作用。

固定资产净值代表的是资本的构成,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固定资产投入密不可分,但是在工业化的中期、中后期阶段,固定资产投入的继续扩大,究竟是对制造业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又或者是没作用,则取决于制造业的其他投入要素与其配比是否超过适当阀值。

4.模型

结合样本数据特点和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本文使用如下计量方程:

LnPt=α0+α1LnPSt+α2LnKt+α3FDIt+α4HUt

其中LnPt是制造业在第t年生产效率的自然对数;LnPSt代表第t年生产性服务进口的自然对数;LnKt代表第t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的自然对数;LnFDIt表示第t年中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额的自然对数;LnHUt表示第t年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自然对数。

5.数据来源及说明

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连续性,本文将样本区间设定在1995年至2011年。数据主要选取自: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水平、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人力资本存量数据来自焦斌龙(2010)的估算;进口贸易数据来源于WTO数据库、UNCTAD-STATISTICS;生产性服务进口以及其分类项数据来源于WIOD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二)实证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对非平稳变量间进行回归分析,首先应该考虑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所有数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选择AIC)。经单位根检验被解释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服从一阶单整,解释变量在5%的显著水平分别服从二阶单整。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单位根检验

注:*表示变量差分后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ADF平稳性检验。其中C,T,K分别表示单位根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和滞后阶数,0是指不包括C和T,加入滞后项是为了使残差项为白噪声;CI为服务进口,PS为生产性服务进口,NPS为非生产性服务进口。

2.协整检验

协整是研究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有力工具。单位根检验为协整检验奠定了基础,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协整检验结果

3.总体层面的回归结果

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我们从整体样本层面考察它们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OLS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服务贸易分类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参数估计在1%、5%和10%水平下显著,参数估计下方括号内的数值为t统计量

对表4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服务贸易进口总额每提高1%,可以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0.461%;非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效果并不显著;生产性服务进口每增加1%,生产效率提升0.16%。这说明,通过进口服务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在这一点上,本文与高敬峰(2013)、于燕(2014)等学者的研究观点一致,他们认为通过进口服务贸易,可以深化中国制造业专业化分工,并且国外R&D资本通过服务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生产效率。但是当我们把服务进口分成非生产性服务进口和生产性服务进口两类时,我们发现非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不显著,相反,只有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呈现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了我们上文的逻辑判断:生产性服务进口是与制造业直接配套的具有知识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特点的服务,它能够促进生产专业化,深化专业化分工,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技术溢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制造业生产效率。本文结论与上述陈启斐(2014)的结论不谋而合。与此相比较,非生产性服务进口中涵盖的类别较多,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主要用于消费,没有直接参与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其从消费到参与到制造业价值链需要经历漫长与复杂的过程,因此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弱于生产性服务进口。

第二,人力资本是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推动力量。实证结果显示,当人力资本每提高1%,对生产效率的提升超过1%,为1.44%,富有弹性。人力资本与专业化人才以及创新联系紧密,能够大幅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技术,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

第三,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也是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但相对于人力资本投入与生产性服务进口投入,其效果较小。在现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引入了先进技术和资深管理经验。

第四,固定资产净值余额并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中国制造业曾一度依赖于成本竞争优势和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来促进生产,成为世界第一的制造大国。但是在边际效用的作用下,原有的依靠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弊端日益显现。在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投入比例降低的情况下,制造业开工率不足,紧随着固定资产的常规折旧、加速折旧、更新换代、管理成本的上升,其会抑制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

4.细分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扩展研究

上述研究反映了,服务贸易进口之所以会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是由于生产性服务进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还无法反映不同特性的生产性服务进口所产生的可能的异质性影响。就传统生产性服务、新型生产性服务而言,其所含的知识、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并不相同。因此本文根据其要素密集度特征将生产性服务进口划分为传统服务型、信息技术型、金融服务型、其他型四类。生产性服务进口分类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生产性服务进口分类回归结果

注:***、**、*分别表示参数估计在1%、5%和10%水平下显著,参数估计下方括号内的数值为t统计量

从表5的回归结果来看,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传统服务型、信息技术型、金融服务型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信息技术型、金融服务型的影响较传统服务型大,其他型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并不显著。从制造业的价值链来看,前三类生产性服务进口与价值链的构成活动联系紧密,相比较,其他型与价值链的联系并不密切。

第二,信息技术型(回归系数为0.26)的促进作用大于金融服务型,金融服务型(回归系数为0.23)的促进作用大于传统服务型。信息技术型和金融服务型作为新型生产性服务进口,其具有的知识技术资本较传统型高级。周振华(2003)提出了产业融合的概念,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大范围应用使服务业和制造业交织在一起,并结合迈克尔.L.德图佐斯(2002:1-244)的观点,即信息工作已经变成了一种日常事务,信息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已然成为经济系统的核心内容,经济主要从信息资源中获取价值。陈启斐(2004)提出金融服务进口可以缓解中国制造业中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在这一点上,它与外商直接投资缓解中国制造业部门资金短缺有着相同的作用。

5.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

上文中的实证分析主要从生产性服务进口的“量”的角度展开,这一节将从“质”的角度,即从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技术复杂度指数分析

(1)本节的核心解释变量是: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技术复杂度

Keller(2009)认为,国际R&D资本溢出是研究者使用较多的方法,经验分析中表现为将产品出口国的R&D支出与产品进口国的TFP相关联。但高敬峰(2013)指出R&D支出等指标只记录了部分的技术创新活动,而且一些国家没有R&D支出等活动的长期记录,再加上对R&D支出统计定义和口径的差异,限制了研究者的研究范围和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出口收入指数方法可以用于测算出口品或进口品所包含的技术含量,避免了R&D等指标只包含部分技术创新活动的缺点,因此本文使用Haussmann(2007)提出的出口收入指数方法来测度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技术复杂度。

出口收入指数方法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需要计算服务贸易出口分项中某一服务商品出口的技术复杂度指数(technological level index,TLI),公式为

(1)

其中TLIk称为服务贸易出口分项k的技术复杂度指数,ejk是国家j的分项的服务贸易分项k的出口额,Ej是国家j服务贸易出口总额,Yj为该国人均GDP。本文在计算TLIk时,所选取的样本国家共有17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巴西、西班牙、瑞典、新加坡),这17个国家服务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出口贸易总额在1995年至2011年间平均达到63%,2011年占比为58%,最高达到68%;R&D支出总额占OECD数据库公布的41个国家的R&D支出总额在1995年至2011年间平均达到83%,2011年占比为73%,最高达到90%,本文在选取这17个国家作为样本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代表性。

第二,通过以下公式计算一国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技术复杂度指数:

(2)

其中IS成为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指数,mk为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分项k的进口贸易额,M为生产性服务进口总额。结合公式(1)和(2)可以计算出中国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指数。

(2)单位根检验

表6 单位根检验

注:*表示变量差分后在5%的显著水平上通过ADF平稳性检验。

(3)协整检验

表7 协整检验

(4)回归结果

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加入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指数和控制变量对制造业生产效率进行OLS回归,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3)

其中:F统计量=474.98;调整后的R2=0.9937;DW值=1.77;怀特检验为同方差。

注:***、**、*分别表示参数估计在1%、5%和10%水平下显著,变量下方括号内的数值为t统计量

从第(3)式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每提高1%,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1.31%。该结论一方面验证了进口复杂度高的生产性服务贸易产品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效果显著。戴翔(2014)指出,技术含量水平低的进口品被模仿的空间极其有限,产生的技术溢出较小,相反,技术复杂度高的服务进口品被模仿的空间大,有利于生产者复制学习,带来较大的技术溢出,带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自发达国家或高R&D资本国家进口生产性服务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有着促进作用。Coe等(1997)曾利用1971年至1990年77个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分析证实,如果一国的贸易伙伴国主要是高R&D存量的国家,那么该国从进口贸易中获得的技术溢出效应就越大。南北贸易模型也同样指出发展中国家自发达国家进口,可以获得更大的技术溢出效应。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围绕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基于总体层面的基准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在研究的全样本期内,服务贸易进口、生产性服务进口与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且都通过显著性检验;非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产生正效应,但是不显著。因此,在服务贸易进口中,增加对生产性服务进口对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意义比增加对非生产性服务进口的大。

第二,基于对生产性服务进口进行分类的扩展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传统服务型、信息技术型、金融服务型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有积极意义,且全部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他服务进口对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产生正效应,但是并不显著。因此,在生产性服务进口中,加大信息技术型和金融服务型的进口比加大传统服务型、其他型更有积极作用。

第三,基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的扩展模型,实证表明:生产性服务进口技术复杂度是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强大驱动力,且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有必要在注重“量”的同时提升对“质”的要求,从而强化生产性服务进口的推动作用。

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结果,本文给出适当的政策建议: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放松对生产性服务进口限制,鼓励中国制造业部门有战略性地引进国外生产性服务品。目前中国传统型生产服务进口比重比较大,技术复杂度较高的信息技术型和金融服务型进口比重仍旧偏低,未来需要提高对这两类的进口比重。再者,企业应合理使用境外金融、融资租赁服务,充分利用境外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开拓国际市场。

陈启斐,刘志彪.2014.生产性服务进口对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25-39.

楚明钦.2013.中间品、资本品进口的研发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4):60-65.

戴翔.2014.服务进口复杂度与中国制造业效率提升[J].科研管理(6):108-114.

高敬峰.2013.进口贸易提高了中国制造行业出口技术含量吗?[J].世界经济研究(3):29-34.

焦斌龙.2010.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估算:1978—2007 [J].经济学家(9):27-33.

李有.2006.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与证据[D].杭州:浙江大学.

迈克尔·L·德图佐斯.2002.未完成的革命:以人为本的计算机时代[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迈克尔·波特.2002.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钱学锋.2011.进口种类和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J].世界经济(5):3-25.

谭洪波,郑江淮.2012.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滞后并存之谜[J].中国工业经济(9):5-17.

于燕.2014.行业R&D强度视角下中国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研究(4):44-50.

周振华.2003.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4):46-52.

BALASSA B.1965.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J].Manchester School(2):9-123.

COC D, HELPMAN E.1995.International R&D Spillorer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9):859-887.

GROSSMAN G M,HELPMAN E.1991.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M].California: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USSMANN R,HWANG J,RODRIK D.2007.What You Export Matters[J].Cepr Discussion Papers(1):1-25.

HITOMI K. 1996. Manufacturing Systems Engineering, A Unified Approach to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conomics[M].London: Taylor & Francis Group.

KELLER W.2009.International Trad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pillovers[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5):793-829.

LICHTENBERG F R,POTTERIE B.1996.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A Re-Examination[J].Analytical Chemistry(2):245-246.

MADSEN J B.2007.Technology Spillover through Trade and TFP Convergence:135 Years of Evidence for the OECD Countr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72):464-480.

MELITZ M,OTTAVIANO G P.2008.Market Size,Trade,and Productivity[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75):295-316.

MOMIGLIANO F,SINISCALCO D.1982.The Growth of Service Employment: A Reappraisal[J].BNL Quarterly Review(142):269-306.

RIVERA B,ROMER P M.1990.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J].Nber Working Papers(106):531-555.

[责任编辑:萧怡钦]

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Impact of Imports Producer Services 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LIU JisenLIN Peibin

(1.GuangdongInstituteofInternationalStrategy,Guangzhou510420; 2.SchoolofEconomic&Trade,GuangdongUniversityofForeignStudies,Guangzhou510006,China)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data on WIOD from 1995 to 2011, this paper divides imports of commercial services into producer services and non-producer services before further dividing producer services into traditional type, IT, finance-based type and others, with the aim to examine their effect on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 production efficiency can simply be advanced significantly by producer import services. Traditional type, IT, and finance-based typ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drivers of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yet other services import is inconspicuous to such promotion. Furthe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LI of the producer services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drivers of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manufacturing sectors.

commercial services; producer service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cal level index

2016-03-27

刘继森(1965-),男,湖北潜江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林培斌(1991-),男,广东揭阳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世界经济。

F752.68

A

1672-0962(2016)04-0030-09

猜你喜欢

生产性复杂度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一种低复杂度的惯性/GNSS矢量深组合方法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求图上广探树的时间复杂度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某雷达导51 头中心控制软件圈复杂度分析与改进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回顾与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