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的词汇化
2016-09-21陈佳佳
陈佳佳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西安 710100)
“可不”的词汇化
陈佳佳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西安710100)
副词“可不”的词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至六朝,“可+不”常以线性序列共现在反问句、感叹句中;唐五代,“可不”处于词汇化过渡阶段;两宋时期,“可不”词汇化完成,作副词用;明清,“可不”词汇化发展成熟,用例较多,用法带有较强口语色彩。现代汉语里,副词“可不”的“岂不、难道不”义仅在少数方言中留存,通常单用,用于表附和、赞同对方的话,相当于“可不是”。
可不; 词汇化; 反诘语气; 历时考察
一、引 言
“可不”作为一个副词,其词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汉语大词典》对其解释:(1)岂不、难道不。如元杂剧《伍员吹箫》:“报与王员知道,可不好也!”(2)如“可不是”,为答人之语,表示附和、赞同。如《盐湖之夜》:“可不!盐水把我的腿都咬成一道道口子。”“可不”的第一种用法用于反诘语气,表示强调或肯定,在现代汉语里,只留存在少数方言中。第二种用法,主要用于对话,具有典型的话语标记性,表达对前面话语命题的肯定性断言,这种用法一直延续至现在。
目前学界关于“可不”的研究成果所见不多。冯春田(2002)在《〈醒世姻缘传〉与现代山东方言“可不”句式研究》一文中从句式角度,结合山东方言,探讨了“可不”句式的类型、意义及其历史来源。于宝娟(2009)的《论话语标记语“这不”、“可不”》从修辞学角度讨论了“可不”的话语标记属性。值得一提的是朴珍玉(2014)的《再论话语衔接语“可不(是)”的形成与功能》,该文区分了“可不”和“可不是”,并论述了“可不”的词汇化历程和机制,这与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一致。然而,对“可不”词汇化相关问题的看法,本文认为朴文中的某些观点存在偏差,在下文的讨论中将具体阐述。笔者希望通过对相关语料作封闭式的分析、统计,进一步理清“可不”词汇化历程,深入阐释“可不”词汇化机制。
从词汇化角度来讲,“可不”词汇化具有非典型性特征。汉语双音节词演变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从短语变来,这是双音节词最主要的来源;二是从句法结构而来;三是由本不在同一句法层次上而只是线性序列上相邻接的成分变来(董秀芳,2011:23)。从认知角度出发,论元结构的赋值与视解是词汇化的基本模式。论元结构是人脑认知模型向语言形式投射的中介。它是一个以谓词为中心的语义结构,包括一个谓词和其他受其支配的名词性成分(周启强,2009)。将论元结构比照在词汇化过程中,无论是短语、句法结构或跨层结构词汇化,一般而言,通常具有一个谓词中心。在“可不”词汇化中,却缺失了谓词这一核心角色,这使得“可不”词汇化具有非典型性,其词汇化更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副词“可不”的词汇化历程。
二、“可不”词汇化历程
(一)先秦至六朝的线性序列“可+不”
这一阶段“可”和“不”常常以一个线性序列“可+不”形式共现在反问句和感叹句中,我们以CCL语料库所收文献为基准,对该时段语料进行了穷尽式搜索,共发现223例。①
1.“可+不”形式共现在反问句中
(1)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左传·襄公五年》)
(2)优施曰:“其母为夫人,其子为君,可不谓苑乎?其母既死,其子又有谤,可不谓枯乎?枯且有伤。”(《国语·晋语二》)
(3)所学皆恶,可不慎乎?(战国楚竹书)
(4)以复之,可不慎乎?古君子所复之不多,所求之不远,窃反诸己而可以。(郭店楚简)
(5)婢通言:“阿母所生,遗授配君, 可不敬从?”(《搜神记》卷1)
2.“可+不”形式共现在感叹句中
(6)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周易·系辞上》)
(7)取恶,不惮死进,可不谓忠乎!(《国语·晋语六》)
(8)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
(9)美成在久,恶成不及改,可不慎与!(《庄子·人世间》)
(10)马极则变态生,而倾偾惟忧矣;民困则多离叛,其祸必振矣。可不战战以待旦乎!可不栗栗而虑危乎!(《抱朴子·君道》)
先秦至六朝,“可+不”形式共现在反问句中共出现135次,如例(1)至例(5);“可+不”形式共现在感叹句中共出现88次,如例(6)至例(10)。关于这两类句型,朴珍玉(2014)谈到,“在反问句语境与感叹句语境的自由选择是‘可不’进一步语法化的一座桥梁,是其过渡语境”。也就是说,“可+不”形式共现的感叹句是“可+不”形式共现的反问句进一步词汇化发展的表现。她将“可+不”形式的反问句和感叹句人为地划分出先后顺序,并将其看作推动副词“可不”词汇化历程的重要一环。事实上,通过对实际语料的穷尽式搜索,我们认为朴文的说法失之偏颇。从绝对值来看,含“可+不”式的反问句出现的次数多于感叹句,但两者时代分布均匀,并无先后之序,对副词“可不”词汇化历程的影响更无从谈起。“可+不”共现的反问句和感叹句,两者形式不同,但实质相同:“可”为反诘副词,表岂、难道,“不”为否定副词;以反诘形式表达说话人一种肯定、确认的态度。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其本身有内在合理性。石毓智(2006)说,疑问和感叹之间存在内在的认知关系,疑问标记常常具有感叹的用法。具体到“可+不”所共现感叹句中,疑问标记是反诘式“可+不”,理解为“难道不……?”
词汇化前,“可+不”形式所共现的反问句或感叹句句末基本都带有“乎”、“哉”、“邪”、“与”等语气词。“语气词的功能可以根据说话人的交际目的进行区分,它表达的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态度。”(金智妍,2011:23)语气词可从功能和意志两方面分析。“可+不”式反问句和感叹句句末语气词,功能上看,是一种表达反诘语气或感叹语气的句式区别性标记;意志上看,表达说话人主观上的强调、肯定。后面我们将看到,词汇化后的“可不”所出现的句子句末语气词消失,则是因为它不再需要功能性的句式区别标记。
副词“可不”词汇化前后接成分为动词或动词短语,通常位于句首或小分句开头,且其后接动词多数为心理活动的动词,如上例中的“慎”、“哀”、“悲”、“栗”等。其后接心理动词132次,比重达60.54%。心理动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它的使用,使得语句不再局限于客观真值义的表达,还延伸出了主观强调义。如例(8),说话人不仅客观上表达了应该要“哀”这种心理化情绪,主观上还将自我放置于该心理情绪之中,进行自我确认、强调。在反问问和感叹句的基础上,“可+不”式句主观上的强调肯定色彩进一步增强,这间接促进了副词“可不”的词汇化。
先秦至六朝时期,“可”、“不”以线性序列连用,但两者没有在一个句法层次上,其句法组合关系为:(小分句,+)[可]+[不+V(P)]+语气词?/!
“可”还能作为构词语素、“不”作为否定副词以“可+不”形式共现在疑问句或感叹句中表反诘,如:
(11)以若书之说观之,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墨子·明鬼》)
(12)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淮南子·人间训》)
(13)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当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世说新语·德行》)
例中的“岂可”、“宁可”均为副词,表反诘,相当于怎么可以;“不”为否定副词,对后面动词短语进行否定。
另外,“可”还能作为动词表“可以、能够”或“应该、应当”、“不”作为否定副词以“可+不”形式共现在陈述句中,如“牛迟则子匀,足蹑则苗茂。足迹相接者,亦可不烦挞也。”(《齐民要术·种谷》)
以上两类用法对副词“可不”的词汇化无直接推动作用,这里仅列出说明。
(二)唐五代时期的“可不”处于词汇化过渡阶段
从唐五代开始,“可+不”式句开始出现词汇化迹象,“可不”处于词汇化过渡阶段。文献用例主要出现在《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共搜得4例。
(14)与子娶妇,自纳为妃,共子争妻,可不惭于天地!(《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15)应是楚将闻者,可不肝肠寸断,若为陈说?(《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
(16)只如他是观音圣人,岂无智办?可不解说法摩?(《祖堂集》卷7)
(17)遂礼谢起,峰云:“更问我一传,可不好?”(《祖堂集》卷10)
该时期“可+不”式句子出现了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句末语气词的消失。前面已经提到,语气词的消失意味着在功能上,“可+不”式语句失去了反问句或感叹句的形式标记;二是后接成分更加自由,既可接形容词,还可接具有一定长度的句子。在这里,“可+不”式句的结构可以有两种理解,[可]+[不VP(A)]或[可不]+[VP(A)],而后一种结构分析更合理。因为,当“可+不”式语句失去反问句或感叹句的形式标记时,语句的“肯定”义在层级上更进一步,否定副词“不”的否定义受到冲击,使它与后接成分发生分离,附着于反诘副词“可”之后。同时,由于其后接成分在长度上的增加,根据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否定副词“不”亦倾向于向“可”靠拢。客观上,“可+不”式语句的命题内容仍然是以反诘表肯定,实际上,在说话人的头脑中,“可+不”已经概念化和一体化,这是副词“可不”词汇化最初的过渡状态。
《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是唐五代时期时代性、口语性较强的典型语料。这说明副词“可不”的词汇化从一开始就带有很强的口语性。或许在唐五代时期,人们的日常口语中,“可不”已经成词。
(三)宋元时期,副词“可不”词汇化成功
通过对CCL语料库所收两宋文献的搜索,我们发现,该时期“可不”仍大量以“可+不”形式共现在反问句和感叹句中。如:
(18)与司户善,谓曰:“公兄为相甚善,然不出三年,当身戮家破,宗族皆诛,可不惧乎!”(《太平广记·道术三》)
(19)人虽不殊迷悟辽远,大众,可不惊怖者哉?(《古尊宿语录》卷28)
两宋期间,“可+不”式反问句和感叹句继续频繁出现,表现出较强生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可不”的词汇化进展。然而,如前面提到的,“可不”词汇化的土壤是口语。历史文献大多数为书面语言,不能完整地反映语言实际面貌,不能因此武断地认为“可不”的词汇化在此期间停滞或发展缓慢。事实上,在口语较强的文献中,副词“可不”已经成词。
(20)只这里才操纵少缓,其终便有此祸,可不栗栗危惧!(《朱子语录》卷111)
(21)莫若袭轻裘,驰骏马,游朝市,可不快平生志,宁能与麋鹿为伍乎?(《太平广记·幻术二》)
(22)若是鬼,可不枉害了他性命!”夜里翻来复去,想一会,疑一会,转睡不着。(宋话本小说《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后收录至《醒世恒言》)
“可不”成词,是“可”与“不”在线性次序上紧密相连,而被聚合为一个组块加以感知的结果。两者原有分界被取消,在结构上被重新分析,使得原本不在一个句法层次上的“可”和“不”实现跨层结构的词汇化,形成新的副词“可不”。宋代,“可不”后接修饰限定成分主要为动词短语,表达对后面动词短语的肯定。其句法组合关系为:小分句,+[可不]+[V(P)]!/?
成词后的“可不”用法一方面延续了唐五代以来其词汇化特征,即句末无语气词且后接成分更加自由,另一方面还发展了自身新特点:后接动词短语通常带有助词“了”。“了”是汉语中常见的助词,表示动作或变化完成。这可以看作“可不”成词的显著性区别特征,“可不”只能看作一个词,无法将其拆分。事物有有界和无界之分。无界事物内部是同质的,有界事物内部是异质的(沈佳煊,1995)。“动词+了”有一个内在自然终止点,因而表示有界动作。石毓智谈到,汉语里“没”和“不”最基本的分工是“没”专门否定“离散性”(即有界性)成分,“不”专门否定“连续性”(即无界性)成分(石毓智,1992:49)。因此“不”不具备对表完结的动作进行否定的语法意义。如例(22),“枉害了他性命”是一个带助词“了”的完结式动词短语,表时间上的已然,否定副词“不”无法对其进行否定,“不”与“可”聚合成词。
在元代语料中暂未搜到副词“可不”的用例,但自宋代开始,副词“可不”成词,明清时代“可不”大量使用,加之元代话本、杂剧的发展,口语活跃,说明副词“可不”在元代并未出现断层,可能只是受文献内容所限,偶然导致副词“可不”无用例。
(四)明清时代,副词“可不”发展成熟,用例较多
明清是“可不”成词后发展的成熟阶段,文献用例较多。本文选取了明清时代代表文献《喻世明言》、《封神演义》、《醒世姻缘传》、《儒林外传》、《红楼梦》、《儿女英雄传》6部,对副词“可不”进行了穷尽式搜索,总计出现87次,以下为部分例句:
(23)贾石道:“不妨事,等阁下还朝,小人回来,可不稳便。”(《喻世明言·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24)我也还信不及,叫我留心看他,那十个指头,可不都是活泛泛的黑!(《醒世姻缘传·周相公劝人为善 贾素姐嘉怡乞怜》)
(25)与元始曰:“他教下就有这些门人!据我看来,总是不分品类,一概滥收,那论根器深浅,岂是了道成仙之辈。此一回玉石自分,浅深互见。遭劫者,可不枉用了工夫,可胜叹息!”(《封神演义·三教大会万仙阵》)
(26)邹吉甫道:“二位少老爷说这笑话,可不把我羞死了!乡下物件带来与老爷赏人。”(《儒林外史》第11回)
(27)舅太太道:“可不真话!姑太太只想,你我这个样儿的骨肉至亲,谁没用着谁的地方儿。”(《儿女英雄传》第40回)
(28)他头场好端端诗文都录了正,补了草了,忽然自己在卷面上画了颗人头,那人头的笔画一层层直透过卷背去,可不大奇!(《儿女英雄传》第35回)
(29)宝玉笑道:“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红楼梦》第62回)
成词后的副词“可不”,其后接成分主要有四种:一是后接动词、动词短语,多数动词带助词“了”,如(25);二是后接形容词,如(23)(28);三是后接名词,通常用于对话中,如(27);四是后接完整的句子,如(26)(29)。
副词“可不”的“岂不、难道不”义项在实际语言中自身反诘语义呈淡化趋势,更多地表现为“肯定、确认”义。这是由于听者对说者的编码进行解码时受到语言主观性的影响。“主观性”是指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沈佳煊,2001)。在副词“可不”的使用中,说话人企图通过它对其后所接内容进行肯定和强调,听话人对此进行语言接收时,大脑认知中“肯定、确实”义大于反诘义。副词“可不”在语体风格上口语色彩浓厚。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可”、“不”两者在线性序列上的排列,即使“可不”已经成词,仍存在多种理解,这时需要用语境判别。如例(24),若排除语境因素,有两种理解:一是 [可]+[不都是活泛泛的黑],表示否定;二是[可不]+[都是活泛泛的黑],表示肯定。但根据实际语境,第二种理解才能讲通。“可不”是一个反诘副词,用于动词短语前,对“活泛泛的黑”进行强调和肯定。
副词“可不”另一种用法-答人之语,表附和、赞同,在该时期未搜到相关用例,表明该用法暂未产生。
(五)现代汉语里作为副词的“可不”表示附和、赞同对方的话,相当于“可不是”
(30)A:他们为什么老是这样嘀嘀咕咕的,真是奇怪极了。
B:可不,好像不嘀咕就难受得要命。(《阳光灿烂的日子》)
(31)徐太太照例帮腔:“可不,我们家老爷子是棋迷,车马炮一上手,连吃饭都忘了……”(北大CCL语料库)
(32)起初并没留意,前几年到农村一看,可不,什么是自留地,什么是公家地,一望而知,不禁想起亚当·斯密来,心里好笑。(北大CCL语料库)
(33)蒋方良急切奔到窗前,可不,庇尔可轿车驶来了!(北大CCL语料库)
在明清时代,“可不”+VP的用法到现代汉语里仅留存在少数方言中,如山东、山西方言。副词“可不”语义进一步虚化,在语音上的体现是“不”的语音轻读。“可不”通常在对话里单用,或后接判断动词“是”,表示对对方的附和、赞同。该类用法的“可不”,还是一种话语标记,在语篇的修辞结构形成过程中有着枢纽作用,于宝娟在《论话语标记语“这不”、“可不”》一文中对此有详细论述,这里暂不讨论。
三、“可不”词汇化的机制
(一)构式语法化的推动
认知语言学认为,构式是句法成分框架式的体现,它长期存储于我们记忆之中,影响我们对某种经验进行编码。构式本身表达某种概念内容,它自身有意义,并与相应的概念框架相联系。“可不”词汇化前,其所共现的构式为:(小分句,+)[可]+[不+V(P)]+语气词?(!)该构式的概念意义是反诘。吕叔湘(1983:290)认为:“反诘实在是一种否定形式,反诘问里没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否定;反诘问里有否定词,这句话的用意就在肯定。”“可+不”共现的构式属于有否定词的反诘,即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换句话说,句子的表层结构是否定,深层结构是肯定。
词汇化,一般指的是短语、句法结构、跨层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词汇化往往伴随着语法化,并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完成词汇化。王灿龙曾在文章中谈到,词汇化是句法单位演变为词的过程,而具体到词汇化内部,词汇化过程的发生与完成与语法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王灿龙,2005)。“可不”的词汇化是其所在构式的语法化引起的。
对于汉语中,非结构性序列演变为双音节虚词的词汇化现象,彭睿曾做过有意义的探讨。他提出了三个主要概念:源构素,构成非结构的两个成员(语素或词);源构式,源构素所共处的语法构式;目标构式,源构式经语法化产生的新构式。他认为非结构虚词是在新构式的句法压力下产生的,是构式语法化的附带现象。而构式的语法化则是以源构式成分的融合、合并、虚词化和丢失为标志(彭睿,2007)。“可不”的词汇化,正体现了非结构性排列演变为双音节词的语言现象。在其词汇化中,源构式是“(小分句,+)[可]+[不+V(P)](语气词)”,源构素是“可”和“不”,目标构式是“(小分句,+)[可不]+[v(p)]”。②源构式的核心内容是以反诘形式肯定“v(p)”部分的内容。在该构式意义的驱动下,促使源构式中表否定的句法结构[不+VP]发生语法化:由否定转向肯定,构式成分[不]和[vp]发生二元对立。因此,作为否定副词的“不”在源构式中失去了相应的语法功能。为了维系合法的组合关系,保证构式“肯定”意义的稳定,[不]作为构式成分无法在构式中获取独立的地位,而被迫转变为一个词内成分与其邻近的[可]融合成一个新的双音节词,导致结构上的重新分析,形成了新的目标构式“(小分句,+)[可不]+[v(p)]”。在新的目标构式中,成功词汇化的“可不”承担着新的语法功能,即作为副词,表示“岂不、难道不”。单用、表答人之语的“可不”由表“岂不、难道不”义发展而来,可以看作是一种后续发展,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岂不、难道不”义的形成机制。另外,在“可不”词汇化中,源构式与目标构式在意义上具有一致性,均为“以反诘形式表示肯定”。
为使“可不”词汇化中构式语法历程更清晰,作图1如下。
图1“可不”词汇化的构式语法化图示
(二)概念整合的结果
语言现象的产生和演变是人类对世界主客观认知的结果。美国认知语言学家 Gille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在研究在线语言处理的心理空间时,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据该理论,两个词压缩为一个新词的词汇化结果表明,它们都经历了从输入空间到整合空间的概念投射和材料组合过程。输入空间又称心理空间,是自我构建的一种认知模型,植根于人类长期的记忆储存中。整合空间,则是多个输入空间被“整合”或“融合”的认知运作结果(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等,2009:296-298)。它是一个持续进行、甚至开放式的概念化过程,这一点在“可不”的词汇化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在“可不”词汇化过程中,存在两个输入空间。第一个输入空间“可”,第二个输入空间“不”。两个输入空间的跨空间投射是肯定与否定的对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可”、“不”常常共现在反问句和反诘式感叹句中,使它们带有反诘语气的概念化特征。从表面上看,由于两者不在一个句法层次上,单纯性的物理组合是无法成立的,“可”、“不”无法聚合成一个词。
然而,整合空间的新生结构是开放的,它是在受概念化推动压缩后形成的。促使“可不”词汇化的压缩维度是反诘语气。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新形成的概念结构,即新词“可不”,具有典型的在线认知处理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当我们将其放置于句子的线性序列中,它可以有多种理解。一是“可”作为动词表“可以、能够”,“不”作为否定副词,表否定;二是“可”作为反诘副词,“不”作为否定副词,表反诘;三是“可不”作为副词表确认、肯定。为了确保新生概念的完型性,即“可不”作为一个词的整体性,还存在一个压缩维度-语境。说话人想要表达对某个概念内容的肯定和强调,具体到“可不”词汇化过程中,是对“可不”后面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或小句的强调和肯定。
为使“可不”词汇化中概念整合历程更清晰,作图2如下。
(三)自然音步规律的作用
冯胜利(1998)曾指出,自然音步是指不受句法、语义影响和限制的纯韵律的“音步”。它反映的是纯韵律结构的本体特征,音步的原始属性,它是人们说话时自然遵守的韵律规则。同时,他还指出,在汉语里两个音节组成一个独立音步,单音节不足以构成独立的音步,汉语音步的实现的方向是从左到右,即“右向音步”。在词汇化领域,董秀芳运用自然音步的研究成果,对一些词汇化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她认为,自然音步的组合规则促进了句首跨层成分的粘合。
图2“可不”词汇化的概念整合图示
在“可不”词汇化前,“可”与“不”以线性序列排列在句首。在汉语音步一般规律作用下,两者常常以一个双音节的音步单位而作为一个整体,这客观上促进了“可不”词汇化的进程。
(34)大害之根,而危亡之路也,可不慎哉?(《太平经》卷54)
例(34)的音步可以有两种划分法,一是“2+2,1+2+3,1+1+1+1?”;二是“2+2,1+2+3,2+1+1?”。虽然“可不”未成词,从句法语义来看,第一种音步划分更合理。然而,在纯韵律的作用下,第二种音步划分更显稳固、和谐,更易为人接受。这种语音形式上的结合,推动了“可不”的进一步词汇化。
四、结 语
综上所述,“可不”的词汇化呈曲线发展的态势。先秦至六朝,是“可不”词汇化的储备阶段,“可+不”常以线性序列共现在反问句、感叹句中;唐五代,为过渡阶段;宋元时期,词汇化成功;明清时代,其词汇化发展成熟,在文献中出现较多用例;到现代汉语中,成词后的“可不”在语言中的发展呈削弱态势,通常单用,作答人之语,表“附和、赞同”,口语性强。
注释:
①本文数据以CCL语料库为基准,经语料搜索、数量统计得来,其余数据例同。
②后接成分还有形容词、名词、小分句,为了说明方便,仅列动词或动词短语。
董秀芳.2011.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
冯春田.2002.《醒世姻缘传》与现代山东方言“可不”句式研究[J].古汉语研究(2):34-37.
冯胜利.1998.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中国语文(1):40-47.
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2009.认知语言学导论[M].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金智妍.2011.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意义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吕叔湘.1983.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彭睿.2007.构式语法化的机制和后果——以“从而”、“以及”和“极其”的演变为例 [J].汉语学报(3):31-45.
朴珍玉.2014.再论话语衔接语“可不(是)”的形成与功能[J].语言研究集刊(1):167-178.
沈家煊.1995.有界与无界[J].中国语文(5):367-380.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7):268-276.
石毓智.2006.现代汉语疑问标记的感叹用法[J].汉语学报(4):14-27.
石毓智.1992.肯定和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王灿龙.2005.词汇化二例—兼谈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J].当代语言学(3):225-237.
于宝娟.2009.论话语标记语“这不”、“可不”[J].修辞学习(4):17-24.
周启强.2009.词汇化模式的认知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63-66.
[责任编辑:许莲华]
On the Lexicalization of “kebu”
CHEN Jiajia
(School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00,China)
From pre-Qin period to the Six Dynasties, “Ke+Bu” was used as a linear sequence form in rhetorical question sentence and exclamatory sentence; its lexicalization was in transition during the Tang and Wu Dynasty. The lexicalization completed during Nan and Bei Song dynasties. The lexicalization developed and matured with a lot use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t was always used in spoken Chinese. In modern Chinese, kebu is used as an adverb and certain answer, the same with Kebushi; the other meaning counterquestion is just retained in some dialects.
kebu; lexicalization; counterquestion; diachronic study
2016-02-1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秦汉简帛词汇系统的多视角研究”(13XYY015)。
陈佳佳(1991-),女,汉族,四川渠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训诂学。
H14
A
1672-0962(2016)04-0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