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见习学生对临床岗位胜任力的认知及培养现状调查*

2016-09-21付卫华欧阳琳黄赤兵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泌尿外科重庆40007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重庆4007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教务处重庆40008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教务科重庆40007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7期
关键词:第三军医大学胜任人文

付卫华,赵 磊,欧阳琳,肖 亚,黄赤兵,张 椿(.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泌尿外科,重庆40007;.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重庆4007;.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教务处,重庆40008;4.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教务科,重庆40007)

本科见习学生对临床岗位胜任力的认知及培养现状调查*

付卫华1,赵磊2,欧阳琳3,肖亚1,黄赤兵1,张椿4△(1.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泌尿外科,重庆400037;2.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重庆400712;3.第三军医大学训练部教务处,重庆400038;4.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教务科,重庆400037)

目的了解五年制临床见习学生对临床岗位胜任能力要素的认知情况及培养现状,为完善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第三军医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见习学生113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思想上重知识与技能,轻职业精神与素质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见习教学中医学人文相关教育与训练不足。结论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以期提高见习教学质量。

临床工作能力;教育,医学,本科;人文科学/教育;临床实习;教学方法;问卷调查

在医学教育领域,以学生胜任未来临床岗位工作必备的各种能力为出发点,决定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及评估方式,指导教育活动开展的预期结果的教育理念盛行于欧美各大医学名校[1]。21世纪全球医学卫生教育专家委员会发表的《新世纪医学卫生人才培养报告》认为: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是继“以科学为基础的医学课程设置”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之后的第三波全球医学教育改革主流思路[2]。2008年我国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明确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学生考核体系涵盖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的评价[3]。《标准》与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内涵相契合。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泌尿外科承担了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见习阶段的教学任务。在持续教学改革过程中以《标准》为杠杆,并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及模式,不断细化及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形成相对成熟的以胜任力为导向临床教学模式。教学改革虽初见成效,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未来医生岗位能力要素的认识模糊,加之尚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理念及模式,影响了见习教学质量。本研究以第三军医大学临床五年制本科见习学生为调查对象,借鉴《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调查问卷》编制设计调查问卷,以考察见习阶段学生对临床岗位胜任能力要素的认知情况及培养现状,为进一步深化见习教学改革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5年12月对第三军医大学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见习学生113名进行问卷调查,113名学生均于2014年9月开始进入见习阶段学习,基本完成3学期的见习任务。

1.2方法采用自制《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认知情况与培训现状调查问卷》进行集中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前用2个课时由3名调查员对学生进行集体问卷讲解及答疑。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1)要求学生对掌握与应用医学知识、临床基本能力、职业精神与素质、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6大能力要素重要性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2)将上述6大能力要素细化为47项二级条目,要求学生对每一个条目进行重要程度及培养现状的评价。重要程度判定标准分为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重要和非常重要,分别对应1~5分(排除无法回答者);通过见习学习,学生对各条目培养现状的判定标准分为极少部分达到、少部分达到、部分达到、大部分达到和完全达到,分别对应1~5分(排除无法回答者)。问卷调查结果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录入,以避免数据采集错误。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SP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一般情况发放问卷113份,剔除错填、漏填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107份,有效回收率为94.7%。调查表信度检测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1,说明调查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

2.2见习学生对临床岗位6大能力要素重要性评分比较见习学生对团队合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职业精神与素质3项能力要素重要性评分明显低于掌握与应用医学知识、临床基本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3项能力要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见习学生对临床岗位6大能力要素重要程度与培养现状评分比较掌握与应用医学知识、临床基本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4项要素重要程度与培养现状基本达到学生主观需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沟通能力、职业精神与素质2项要素重要程度与培养现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见习学生对临床岗位6大能力要素重要性评分比较(n=107)

表2 见习学生对临床岗位6大能力要素重要程度与培养现状评分比较(±s,分,n=107)

表2 见习学生对临床岗位6大能力要素重要程度与培养现状评分比较(±s,分,n=107)

要素掌握与应用医学知识临床基本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职业精神与素质重要程度 培养现状 P 4.41±0.61 4.29±0.73 3.81±0.62 4.03±0.53 4.01±0.66 3.71±0.51 4.08±0.51 3.81±0.67 3.93±0.59 3.75±0.55 3.53±0.47 3.11±0.43 0.207 0.091 0.733 0.141 0.027 0.033

3 讨 论

在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临床见习教学是链接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构建成为合格临床医生能力体系的初启阶段。见习教学目标不仅限于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握掌,还应兼并职业人文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胜任将来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4]。第三军医大学不断摸索推行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模式,而本次调查结果暴露出若干尚有待于改进的问题。

由表1可见,见习学生对掌握与应用医学知识及临床基本能力极为重视,分别占总分的1/4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团队合作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职业精神与素质,此3项能力要素均只占总权重的10.0%左右。由表2可见,学生在见习阶段对掌握与应用医学知识、临床基本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与管理能力均获得了较好的学习与培养,而对职业精神与素质与医患沟通能力的训练现状与学生期望值存在明显差异。暴露出见习学生在思想上及具体教学过程中均存在重知识技能、轻医学人文教育的问题。

医学人文教育是旨在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品性的教育,强调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态度、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良好的交流技巧和沟通能力的培养[5]。然而医学人文教育相对薄弱仍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崔群颖等[6]研究显示,仅18.7%医学生知晓《医师宣言》及其内容。李雯等[7]对700名在校医学生的医学职业精神认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患者利益放在首位原则的知晓率仅为48.5%,选择“医学职业精神”作为医生最应该具备的素质者仅占13.2%。彭丽等[8]调查显示,国内仅有40.0%医学院校开设了人际沟通类课程,且课程设置、授课形式等仍处于探索阶段。李贞玉等[9]对924名在校医学生关于目前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8.4%学生认为医学人文课程所占比例过低,75.0%学生认为医学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脱节是目前医学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2013年一项针对国内5所医学院校1 836名在职医生关于医学人文认知情况调查结果相似[10]。

分析目前面临的医学生人文教育重视不足原因,作者认为:(1)现行考评体系重视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考核,而对医学人文相关能力考评缺失或所占比重不足,造成学生主观意识上对其不重视。(2)课程开设种类及时机不合理。人文教学课程主要集中在基础课程阶段,与临床实践脱节;而《医患沟通学》、《医师职业导论》等重要医学人文教学课程尚未开设[9]。(3)缺乏兼备临床工作经历与医学人文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文课程师资力量,造成人文授课以理论讲授为主,不能很好地与临床案例相结合[11]。(4)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对医学人文教育重视不足,因此,将有限的课时主要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11]。

综上所述,在推行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医学人文教育落后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严重制约了对医学生的职业精神与素质的养成,以及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未来期望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评体系等方面着手,教学管理层、师资队伍及学生三方面共同努力,以推动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培养出适合当代、适应未来医疗岗位要求的优秀医学毕业生。

[1]Frank JR,Snell LS,Cate OT,et al.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theory to practice[J].Med Teach,2010,32(8):638-645.

[2]Ten Cate O,Billett S.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origins,perspectives and potentialities[J].Med Educ,2014,48(3):325-332.

[3]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S].2008-09-16.

[4]李丽银,陈晓爱,熊国盛.临床见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0):103-104.

[5]时统君.医学人文教育功能简论[J].医学与哲学,2014,35(11A):71-73.

[6] 崔群颖,刘芳.对医学生职业精神认知状况及培养途径的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0-812.

[7]李雯,胡睿,刘兆玺,等.医学生思想道德现状与医学职业精神培养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45-446.

[8]彭丽,冉素娟.医学生医患沟通课程教学设计现状与反思[J].重庆医学,2011,40(25):2594-2595.

[9]李贞玉,刘文超,孔祥金.医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认知的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4,35(7A):72-75.

[10]邹明明,李枞,刘利丹,等.临床医师医学人文认知情况的问卷分析——大连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联合调查之一[J].医学与哲学,2013,34(8A):12-17.

[11]于晨,李红.医学职业精神教育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28(2):240-24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7.055

C

1009-5519(2016)17-2752-02

第三军医大学教育改革研究课题面上项目(2014B13)。△

,E-mail:ashman83@163.com。

2016-04-22)

猜你喜欢

第三军医大学胜任人文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红十字 从这里起飞 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运动会剪影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人文绍兴
光明所系 幸福相托
——走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眼科专科医院
人文社科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