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2016-09-21汪水香邱建胜

现代实用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芬酯比洛阿片类

汪水香,邱建胜

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汪水香,邱建胜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联合舒芬太尼在全髋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54例,年龄63~80岁,ASAI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27例。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采用150mg氟比洛芬酯+150 g舒芬太尼+10mg阿扎司琼+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1.5mg/ml氟比洛芬酯+1.5g/ml舒芬太尼);B组:采用150 mg氟比洛芬酯+100g舒芬太尼+10 mg阿扎司琼+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l1.5 mg/ml氟比洛芬酯+1.0 g/ml舒芬太尼)。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h内自控静脉镇痛(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及术后6、12、24及48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6、12及24 h 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术后24 h内患者PCIA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氟比洛芬酯静脉镇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患者耐受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镇痛剂,阿片类;氟比洛芬酯;全髋置换术;静脉自控镇痛

氟比洛芬酯是利用纳米靶向技术,一种新型的脂微球包裹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发挥镇痛作用。氟比洛芬酯1992年在日本上市,2004年由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在国内上市,靶向技术使氟比洛芬酯聚集在手术切口和炎性部位,且无成瘾性[1]。氟比洛芬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使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显著减少,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舒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阿片类受体激动剂,广泛用于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但具有嗜睡、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2]。本研究主要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髋置换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可行性,并找出最佳用药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浙江省遂昌县中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择期行全髋置换术患者54例,男30例,女24例;年龄63~80岁,平均(69.2±3.8)岁;ASA I或Ⅱ级,体质量55~66 kg。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每组27例。排除标准[3]:术前24 h使用NSAIDs或麻醉性镇痛药,异常出血史及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异常,心肺疾病,溃疡病史。A组男15例,女12例;年龄63~79岁,平均(69.5±2.7)岁;体质量55~69 kg。B组男14例,女13例;年龄64 ~78岁,平均(69.0±3.1)岁;体质量57 ~67 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0.05)。

1.2方法所有患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TIVA),入室前30 min,肌内注射0.5 mg盐酸戊乙奎醚。全麻诱导:静脉注射0.05 mg/kg咪达唑仑,1~2 mg/kg丙泊酚,0.1 mg/kg维库溴铵,2~4g/kg芬太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呼吸机。麻醉维持异丙酚,0.05瑞芬太尼,适当追加l~2 mg的维库溴安。完成手术前30 min静脉注射0.05 mg芬太尼,患者意识清醒以后脱离呼吸机,拔去气管导管,之后给患者注射阿扎司琼10mg,接PCIA泵。PCIA泵镇痛液配方:手术结束后A组采用150 mg氟比洛芬酯(商品名:凯纷,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508)+ 150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171)+10 mg阿扎司琼(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13055)+0.9%氯化钠溶液(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4067)稀释至100ml(1.5 g/ml舒芬太尼+1.5mg/ml氟比洛芬酯);B组采用150 mg氟比洛芬酯+100 g舒芬太尼+10mg阿扎司琼+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mg(1 g/ml舒芬太尼+1.5 mg/ml氟比洛芬酯)。PCIA使用剂量为0.5mg/次,背景药物剂量2 ml/h,锁定时间为15 min。

1.3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术后 24 h内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以及术后6、12、24及48h 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Ramsay评分:0分无镇静,患者觉醒;>4分为镇静过度。VAS评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一般情况比较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患者均无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等不良反应。A组术后发生恶心6例,呕吐1例,头晕1例,嗜睡1例;B组术后仅发生1例呕吐及1例头晕。两组术后不良发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VAS评分、镇静评分、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结果两组术后12、24及48 h 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92、3.47、3.97,均<0.05);两组术后6、12、24 h 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36、6.00、5.26,均<0.05);两组术后24h内PCIA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38,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

3 讨论

全髋置换术主要用于老年患者,患者多因术后疼痛剧烈而不愿接受物理治疗,因此有效、合理的术后镇痛是必须的[4]。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 受体激动剂,其镇痛效应是芬太尼的5~10倍,且作用时间长,是常用的术后镇痛药物[5],但对呼吸和循环有抑制作用,尤其用于静脉镇痛时,由于长时间使用药物,出现心血管、胃肠道反应及嗜睡等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6]。由于老年人多合并各种脏器功能减退,体内药物消除缓慢,半衰期变长,体内易蓄积药物,且老年人对阿片类药物敏感性增加,在PCIA给负荷剂量的起始阶段最为常见,随年龄变大过度镇静、呼吸抑制等风险亦随之增大[7]。所以用于老年人全髋置换术后PCIA给药,既要满足镇痛强度大的要求,又要尽量避免抑制患者呼吸和循环系统,减少手术后不良反应。

治疗术后疼痛的发展趋势是多模式均衡镇痛[8],不同药物配伍使用发挥协同或相加作用,使镇痛充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为了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将阿片类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9]。PCIA是常用的术后镇痛方法,本研究在将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于全髋置换术后采用 PCIA。氟比洛芬酯为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10-11],其主要成分是氟比洛芬酯。能够在手术切口和炎性部位大量聚集,使人体局部、脊髓和中枢对PG及疼痛介质的敏感性降低,从而降低减轻手术创伤引起的组织水肿及炎症反应,能有效的减少痛觉冲动,增强镇痛作用[12],但是其镇痛作用有“封顶效应”,单独使用不能充分缓解手术疼痛[13]。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的不同时间的VAS疼痛评分、Ramsay评分有显著差异;与B组比较,A组术后6、12及24 h Ramsay镇静评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B组术后12、24及48 h VAS评分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术后24h内PCIA泵的有效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说明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舒芬太尼;且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说明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使用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更符合临床需要。

综上所述,在老年全髋置换术后PCIA镇痛采用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较单独使用舒芬太尼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能提供良好的镇痛作用,该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有效的选择。

[1]庞波,张慧伟.多模式镇痛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4:167-169.

[2]王晓山,刘沛,王东信,等.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镇痛对骨科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2: 152-154.

[3]张益国,姜蕴晖,魏海滨,等.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145-146.

[4]Yunli Y,Huming W,Chenghua Z,et al.Effect of lornoxicam on efficacy of PCSA withsufentanilinelderlypatientsaftertotal hip replacement[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4, 19(2):190-195.

[5]杨朝晖,熊剑.骨科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治疗的进展[J].广东医学,2013,2:323-325.

[6] 陆晓刚,李忠全,瞿登红.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效果的对比研究 [J].临床军医杂志,2014,2:209-211.

[7]Pandazi A,Kanellopoulos I,Kalimeris K, et al.Periarticular infiltrationforpainrelief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a comparison withepiduralandPCAanalgesia.[J].Archives of Orthopaedic&Trauma Surgery,2013, 133(11):1607-1612.

[8]Nishio S,Fukunishi S,Juichi M,et al.Comparisonofcontinuous femoral nerveblock,cau dalepiduralblock,andintravenous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inpaincontrolaftertotalhiparthroplasty:aProspectiverandomizedstudy.[J].OrthopedicReviews,2014,6(1):5138.

[9] 冯江学,杨渊,陈海涛,等.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23例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12,9: 1224-1225.

[10]欧英余,刘英海,张薏.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9,10:1546-1548.

[11]Simanski CJP, Althaus A, Neugebauer EAM. Schmerztherapeutische M glichkeiten in der Unfallchirurgie [J]. Der Unfallchirurg, 2013, 116(10):931-949.

[12]Divella M, Cecconi M, Fasano N,et al. Painrelief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 oral CR oxycodone plus IV paracetamol versus epidural levobupivacaine and sufentanil. a randomi zed controlled trial[J]. Minerva Anestesiologica, 2012, 78(5):534-541.

[13]Kampe S, Randebrock G, Kiencke P, et al. Comparison of 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 of ropivacaine and sufentanil with in travenous 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after total hip replacement[J]. Anaesthesia, 2001, 56(12):1181-1201.

10.3969/j.issn.1671-0800.2015.02.011

R614

A

1671-0800(2015)02-0164-02

2015-05-10

(本文编辑:吴迪汉)

332300浙江省遂昌,遂昌县中医院

汪水香,Email:scwang shui4@163.com

猜你喜欢

芬酯比洛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应用
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预防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观察
氟比洛芬酯在乳腺癌术后镇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