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患儿家长对抗生素应用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2016-09-20陈文娟

甘肃医药 2016年3期
关键词:总成绩正确率抗生素

陈文娟

·调查报告·

小儿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及患儿家长对抗生素应用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

陈文娟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儿家长对正确应用抗生素的认知程度,讨论小儿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工作现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接待的150例患儿及其家长编为对照组,并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接待的150例患儿及其家长编为观察组,对两组患儿家长进行抗生素应用常识的问卷调查,记录两组问卷总成绩及低分项,对数据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观察组问卷调查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正确率最低的题目均为“购买抗生素是否需要医生处方”。结论:尽管近年来小儿家长对抗生素应用原则的认识有一定的进步,健康宣教工作仍需加强。

小儿;家长;抗生素;认知程度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问题愈加严峻,出现多种多重耐药细菌,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儿童是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人群,且家长自行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较为常见,进一步加重了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观察和比较了我市近3年来小儿家长对抗生素应用原则的认识情况,旨在为今后的医院健康宣教工作及抗生素应用指导提供实证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50例患儿及其家长,编为对照组,以及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50例患儿及其家长,编为观察组。入选标准:①家长为患儿父亲或母亲;②同意参加问卷调查;③患儿接受抗生素治疗;排除标准:①患儿或家长不是本市居民;②患儿家长无读写能力;③转院病例。观察组家长男性43例,女性107例,年龄21~39岁,患儿年龄2~13岁;对照组家长男性43例,女性107例,年龄21~39岁,患儿年龄2~13岁,两组患一般资料经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

1.2方法

1.2.1问卷内容。问卷设计的原则为:①语言简洁;②尽量避免专业术语的使用;③题目互相独立。问卷包括10道题目,分别为:①发热是否一定要使用抗生素;②抗生素是否用量越高越好;③购买抗生素是否需要医生处方;④细菌是否会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⑤是否无论存在感染,服用抗生素均不会有不良影响;⑥是否可单纯根据症状判断使用何种抗生素;⑦用于成人的抗生素是否一定可用于儿童;⑧是否可自行对儿童使用抗生素;⑨输液及注射给药是否一定优于口服给药;⑩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是否主要依靠医院管理。

作者单位:741000甘肃 天水,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家长及患儿资料对比表

1.2.2得分判断。问卷中每道题目计10分,至少答对5道题(即总分50分或以上)方可达到合格,计算两组问卷合格率,同时对低正确率题目进行总结分析。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问卷总成绩本次研究中,观察组79例问卷总成绩达到50分或以上成绩合格,对照组112例问卷总成绩达到50分或以上成绩合格,两组问卷总成绩合格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如下表。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抗生素应用问卷调查总成绩对比表(例)

2.2低分项分析两次问卷调查中,两组患者正确率最低的三道题目均为“购买抗生素是否需要医生处方”、“细菌是否会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以及“是否无论存在感染,服用抗生素均不会有不良影响”,且正确率最低的题目均为“购买抗生素是否需要医生处方”,观察组正确率为11.3%(17/150),对照组正确率仅为8.7%(13/150);此外,三道题目在两组的正确率均低于20.0%。

3 讨论

近年来,许多报道显示,儿童常见病原菌的细菌耐药性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包括革兰氏阳性菌、支原体等[1,2]。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小儿院内感染的风险也逐渐升高,加重了医护人员的负担,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给患儿及家长带来巨大痛苦[3,4]。此外,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也会造成许多不良反应,如抗生素相关腹泻等[5]。

本次调查显示,尽管近年来小儿家长对抗生素应用原则的认识有所进步,多数家长对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的原则仍认识不足,这就给抗生素的过量使用、错误使用及非必要使用提供了条件。部分家长在家中备有多种抗生素,在小儿发生咳嗽、发热等症状时,家长常常根据经验给药,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及细菌学检测结果作为参考,家长无法根据病原菌种类和患儿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并制定相应用药方案,剂量、频率、途径和疗程较为混乱和不合理,许多患儿未能得到改善而不得不入院治疗,进一步增加了抗生素的用量,造成了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对于无细菌感染的患儿,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收到良好的疗效,甚至可能引起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如部分家长甚至将应用于成人的抗生素减量后用于小儿),加重原有病情。此外,许多家长缺乏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主体意识,认为这一工作主要是医疗机构的责任。

总之,尽管近年来小儿家长对抗生素应用原则的认识有一定的进步,健康宣教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除应倡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外,还需要大力宣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从而减少不合理的抗生素应用。

[1]肖曙芳,吴茜,李斌,等.儿童脓毒血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十年变迁[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7):629-632.

[2]辛德莉,史大伟.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治疗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22):1695-1697.

[3]杨静,华子瑜.NICU医院感染及其防治[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9): 808-811.

[4]傅静芬,顾军养.综合护理干预降低儿科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8):694-696.

[5]鲍连生,张振,张多,等.重症细菌性肺炎患儿继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62-563.

A

1004-2725(2016)03-0230-02

作者:陈文娟,E-mail:chengwenjuants@163.com

猜你喜欢

总成绩正确率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抗生素的故事
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举重锦标赛顺利举行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
飞镖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