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2016-09-20徐萍

甘肃医药 2016年2期
关键词:阳明经耳穴痤疮

徐萍

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徐萍

目的:观察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结果: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总有效率达93.3%,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总有效率达8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纯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痤疮。

耳穴;阳明经;针刺;痤疮

痤疮即俗称的青春痘,粉刺,在我国古代经典医籍中多有记载,常称之为“面疱”“酒刺”“肺风粉刺”等。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饮食习惯的改变等,青春期痤疮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严重者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外表美观,甚至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因此寻求一种简易效优的方法有着很好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的方法治疗青春期痤疮6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山丹县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青春期痤疮患者,筛选符合条件的60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3.42±3.37)岁;平均病程(2.35±1.64)年,其中病情分级I级11例、Ⅱ级19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22.96±3.13)岁;平均病程(2.15±1.83)年,其中病情分级I级12例、Ⅱ级18例。对两组痤疮患者进行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级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疾病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有关痤疮的诊断标准: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颜面、上胸及背部等皮脂分泌较多处,呈对称分布。皮疹为多种损害,有黑、白头粉刺、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或脓肿,可形成瘢痕,呈慢性经过。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痤疮按严重程度分为4级。①I级:以粉刺为主,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②Ⅱ级: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灶数数在31~50个之间。③Ⅲ级:有大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51~100个之间,结节少于30个。④Ⅳ级: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伴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多于100个,结节、囊肿多于30个。

1.3治疗方法①治疗组:采用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耳穴取面颊区、内分泌、肺、胃、大肠、肾上腺、皮质下七处穴位。耳穴常规消毒,取0.35mm×13mm的毫针针刺,每次留针30min;阳明经穴位取合谷、手三里、足三里、丰隆、曲池五处穴位。阳明经穴常规消毒,取0.35mm×60mm的针灸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10天为一个疗程。②对照组:单纯采用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取穴及具体操作同治疗组。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疗效判定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所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的判定。①痊愈:皮疹消退90%以上,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②显效:皮疹消退60%~89%,症状明显减轻;③有效:皮损消退30%~59%,症状改善;④无效:皮疹消退不足30%,或临床症状加重。

2.2治疗结果经过6~12个疗程的治疗,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而治疗组的有效率高达9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见表1。

组别n 显效 有效 无效痊愈 总有效率(%)对照组治疗组30 30 12 18 7 6 5 4 6 2 80 93.3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易发生于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现代医学认为,痤疮多与内分泌紊乱,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和毛囊内微生物作用等有关;此外,与缺锌、胃肠功能紊乱、便秘等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2]。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多因饮食偏嗜,过食肥甘辛辣,导致脾胃湿热,蕴久成毒,溢于肌表所致,或由于肺胃郁热,上蒸颜面而发病。早在《灵枢》中就载有:“耳为宗脉之会”。而现代医学研究也发现,采用面颊区、内分泌、肺、胃、大肠、肾上腺、皮质下等耳部穴位,可调节下丘脑-垂体系统,抑制皮脂腺分泌功能,调节内分泌紊乱[3]。此外,在祖国医学的《证治准绳·杂病》一书中也早有“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类也”的论述。《灵枢·经脉》也载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还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大肠手阳明之脉……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的论述。面部为手足阳明经气血分布的区域,故取阳明经穴位合谷、曲池、手三里、足三里、丰隆穴以疏通气血,清泄湿热。通过本研究的临床观察表明,采用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痤疮,疗效更好。患者痤疮色素沉淀恢复的更快,更多的患者皮肤油腻感消失,较对照组更光滑,细腻,且更有弹性,说明耳穴联合阳明经穴位针刺治疗痤疮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且无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2]武春华.体针加刺络拔罐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面部痤疮50例[J].中外医疗,2012,31(1):104.

[3]张铁楠.耳穴针刺结合背腧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2):133.

A

1004-2725(2016)02-0137-03

734100甘肃 张掖,山丹县人民医院美容科

作者:徐萍,E-mail:448488330@qq.com

猜你喜欢

阳明经耳穴痤疮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从阳明经论治黄褐斑浅析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针刺联合拔罐治疗痤疮50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