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疗效观察

2016-09-20陈彩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湛江524023

北方药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口病丙泊酚动力学

陈彩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湛江 524023)

丙泊酚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疗效观察

陈彩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湛江524023)

目的:分析丙泊酚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重症HFMD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予单双号标记,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每组60例。结果:A组0.5h、4h、16h以及48h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显著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丙泊酚治疗重症HFMD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变化小。

丙泊酚 重症HFMD患者 血流动力学

近年来研究资料结果显示HFMD疾病有增多、加重趋势,重症HFMD患者病情进展极快,短期内死亡,故重症HFMD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1]。笔者将根据工作经验,综合分析丙泊酚治疗重症HFMD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入组的患者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12)的诊断标准,排除自动出院者、对丙泊酚过敏者。A组中有40例男性、20例女性,平均年龄(4.23±1.25)岁;B组中有42例男性、18例女性,平均年龄(4.15±1.2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B组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饮水,注意隔离。心电监护监测呼吸、心率、血糖、血压。药物治疗:以抗病毒、甲基泼尼松龙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及降颅压等对症治疗,外周循环障碍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病情恶化或出现肺水肿,予联合机械通气治疗。

A组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丙泊酚3~5mg/kg/h持续微泵注入维持,如出现呼吸抑制或不规则较前明显,或出现肺水肿,即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注射后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待体温正常、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后停药。

1.3观察指标:分析两组治疗0.5h、4h、16h以及48h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总有效率。

1.4疗效指标评价标准: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无恢复期症状,HFMD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减少≥90%;显效:症状及体征消失,留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期症状,如吞咽功能障碍、双目内斜视、肢体瘫痪等,HFMD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减少70%~89%;无效:治疗后病情恶化,出现重度脑干脑炎、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HFMD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减少<30%。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比较:A组0.5h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分别为(125.32±15.25)次/min、(124.91± 4.87)mmhg、(80.32±4.15)mmhg,4h后分别为(123.55±14.11)次/ min、(123.51±4.59)mmhg、(69.22±4.00)mmhg,16h后分别为(122.22±16.36) 次/min、(122.26±4.85)mmhg、(76.66±4.12)mmhg,48h后分别为(120.88±15.11)次/min、(124.66±4.86)mmhg、(80.01±4.23)mmhg,B组0.5h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分别为(125.99±16.17)次/min、(125.02±5.00)mmhg、(81.11± 4.06)mmhg,4h后分别为(126.28±18.87)次/min、(130.22±4.62)mmhg、(77.81±3.68)mmhg,16h后分别为(130.11±19.99)次/min、(127.36±5.02)mmhg、(87.11±4.75)mmhg,48h后分别为(136.55± 20.02)次/min、(128.92±5.69)mmhg、(88.33±5.11)mmhg,A组0.5h、4h、16h以及48h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显著优于B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参数比较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3/ 6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33%(11/60),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2.3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B组为81.67%(49/60),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

3 讨论

丙泊酚是短效强效的镇静催眠剂,通过调节神经活性和血管阻力,可对缺血器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对颅内压影响是减少脑血流量,降低脑代谢率,降低脑需氧量,从而使颅内压显著降低,对心血管有抑制作用,抑制心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每搏量减少,静脉注射后常会引起心率和平均动脉压轻微下降,血压下降。同时丙泊酚在内毒素损伤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中具有显著的保护效应。应用丙泊酚时从低浓度、低速度开始,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根据呼吸、血压、心率、心律及血氧饱和度调整注射速度,可确保药物应用安全、有效[3]。如出现呼吸抑制,立即可予机械通气治疗。

[1]李德全.丙泊酚快诱导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气管插管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5):681-683.

[2]高芳,刘蕾.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J].山东医药,2016,56(3):66-67.

[3]佟华丽,简道林,邹学军,等.依托咪酯与丙泊酚联合诱导对全身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27):2864-2866.

R512.5

B

1672-8351(2016)09-0058-02

猜你喜欢

口病丙泊酚动力学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空气动力学学报》征稿简则
小天体环的轨道动力学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具有Markov切换的非线性随机SIQ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手足口病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