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小说二题(二)

2016-09-19赵淑萍

小说林 2016年5期
关键词:桃叶王献之薛涛

桃叶歌

我是桃叶,南朝时秦淮河边一位卖扇兼卖砚的女子。我家的这方砚,叫“桃花砚”。这香艳的秦淮河边,常有公子王孙过往。他们一看到我,就眼睛发直,说我长得跟桃花一样好看。有些为了显示他们的风雅,还要帮我画扇或者在我的扇上题诗呢。

这些浊物,我又怎么会把他们放在眼里?我心里有一个人。他是谁?王献之!他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字子敬。小时候,我练字,父亲就给我讲王献之临池十八缸的故事。

我爱极了王献之的书法,娴熟,润秀,如丹穴中凤凰飞舞,如清泉中蛟龙飞跃。字如其人,他本人也英俊潇洒,风流蕴藉。而且,他是一个多么专情的男人。他和表姐郗道茂情深意笃。用他自己的话说:“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那是几年如一日的恩爱啊。可是,新安公主(司马道福)爱慕他,她的丈夫恒济篡权事败,她就与恒济离婚,硬缠着要改嫁给王献之。她的弟弟孝武帝同意了,谢安等大臣也在旁操纵。王献之心意坚定,甚至烧伤了自己的双腿,以跛足为由拒婚,可这也无济于事。于是,他无奈地娶了公主。为了家族利益,他被迫休了郗道茂。这事成了他一生的心结。

相思渺渺,王献之郁郁寡欢,四十三岁就离开了人世。离世前几年饱受足疾之苦,临终前,他说此生唯一的憾事就是跟表姐郗道茂离婚。

这样才貌双全又重情的男子,哪个女子不动心呢?

我是一个卖扇女,家境贫寒,却从小喜欢文墨,心比天高。我一遍遍临摹王献之的字,不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一个已经作古的人。我想,如果我和他同个朝代出生,我心甘情愿做她的小妾。哪怕,他最钟爱的是他的表姐。哪怕,家中还有一个霸道的新安公主。我只要他的一点点柔情。曾经,他住在乌衣巷,在河的那一边。一个又一个春天,桃花盛开的时候,我想象着,我渡河去与他相见。他白衣飘逸,深情款款地在渡口迎接我。他充满爱怜地对我说:“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我呢,一定送上一方“桃花砚”,为他红袖添香。如果夏日到了,我会送上一把团扇,上面题着我作的《团扇歌》:“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耽暑,相忆莫相忘。”

我就这样想象着我和他的爱情,在一把又一把扇子上,题上《桃叶歌》,落款为“王子敬”。

不知为什么,《桃叶歌》竟然传唱开了。人们疑惑,难道王献之有个叫桃叶的爱妾?可是,王献之的年表里没有桃叶,正史也不见记载呀。多年以后,这桩风流韵事铁板钉钉,那个渡口,叫作“桃叶渡”。 人们甚至想象出桃叶有个妹妹叫桃根,也做了王献之的妾。特别是宋朝开始,文人们心仪的就是这个桃叶渡。秦淮河乃六朝金粉所凝的旖旎之地,才子佳人在此依依惜别、殷殷相迎甚是相宜。那个写《儒林外史》的吴敬梓,故居与渡口相邻,他当然也没放过这个吟诵风雅的机会。“花霏白板桥,昔人送归妾。水照倾城面,柳舒含笑靥。邀笛久沉埋,麾扇空浩劫。世间重美人,古渡存桃叶。”当然,这时我亦是一个古人。

我以这种方式,将自己“嫁”给了王献之,在他的铁画银钩中,渲染出一朵桃花。年复一年,青丝成灰,我仍孑然一身。有一次,一种预感,使我毅然渡河。恍惚间,我发现那个白衣飘逸、英俊潇洒的王子敬正朝我微笑,然后,又飘然而去。“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风映何限,感郎独采我。”我就要去追他,向他诉说……

冥冥中,我听到岸上有人传唱:“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薛涛笺

她隐居在浣花溪边,用“玉女津”(井名)的水,制作出一种桃红色的小笺。小笺纤巧别致,适合写旖旎的情书和清新小诗。

那笺,就叫“薛涛笺”,那井,后来叫作“薛涛井”。年复一年,锦城的木芙蓉花开得灿如人面。“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一个又一个春天,她在相思中寂寞地老去。

夜阑人静,斜月西坠,身着道袍的她,在想些什么?如果一直感叹佳期渺渺,她期待的又是谁?

记忆中,是一张又一张男人的脸,一首又一首云霞般瑰丽的诗歌。

白居易、刘禹锡、武元衡、李德裕、牛僧孺、令狐楚、张籍……跟她交往的名士,可开出一份长长的单子。男诗人们写出了诗,第一个想给皇帝看,第二个就想给她看。她美貌绝伦,才华盖世,有林下之风,胸襟气度不让须眉。

一生阅人无数,但最后,烙印最深的还是两个男人。

韦皋,一个恩威并济,一手捧红了她又严惩她的男人。她在一首诗中,说自己是萤火虫,怎能跟明月争辉。那个她比喻为明月的人,确实是一代名臣。他被称为诸葛再世,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当年,因为父亲亡故,她,一位官宦人家的小姐,沦入乐籍,在宴席上伺酒做诗。是川主韦皋,看到了一颗风尘中光彩熠熠的明珠。他让她进入他的幕府,处理公文,甚至还想上书奏封她为校书,由于门客反对,最后作罢。可是,“校书”之名不胫而走。多少名士争相一睹芳容。一些趋炎附势的小人更是希望接近她了解韦皋大人的喜好。彼时涉世未深,难免恃宠而骄,居然收纳贿金。终于,韦皋愤怒了。韦皋的愤怒在于这只美丽的孔雀居然如此不爱惜自己的毛羽,当然,另一面,是因为她的招摇,在男人们的宠爱中她飘飘欲坠。他把她派往偏远的松州。路途迢迢,寒风刺骨,烽火连天,她一个弱女子怎么能经受住边地的风霜。她两次献诗,最终以哀婉动人的《十离诗》打动了韦皋,被召回。

这次赴边,成了她一生的转折点。她看清了自己的地位,想明白了今后的道路。她在诗中说:“但得放儿归舍去,山水屏风永不看。”果然,回来后,她就脱离了乐籍,隐居在万里桥边。从此,她内敛,沉静,与名流酬答不卑不亢,诗歌也越来越大气。可是,她和韦皋,有了一道深深的鸿沟。尽管,韦皋调任前,与她兄妹相称。尽管,他离开蜀地,还到处传播她的才名。可是,情感上他们无法对等。而在听到他暴病而亡的消息时,她是如此痛楚。后来,刘辟充任西川节度使,起兵谋反,还想通过她来笼络人心。她坚持气节,不肯同流合污。第二次,她又被发配到边地。但是,这次赴边,彻底地洗刷了当年的耻辱。后高崇文平叛,她被迎回。

元和四年的春天,她遇到了元稹。元稹小她十岁,年轻英俊,仕途得意,他不仅诗歌写得卓尔不群,而且是颗多情种子。他们一见如故,风流才子连赞美之词都与众不同。“锦江滑腻峨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他舌灿莲花,令她心花怒放。她也回应:“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月下咏花怜暗澹,雨朝题柳为欹垂。长教碧玉藏深处,总向红笺写自随。老大不能收拾得,与君开似好男儿。”是的,那片细腻风光,深深地迷住了她。后来,元稹丧妻贬官,她寄诗,其中“闺阁不知戎马事,月高还上望夫楼”,俨然把自己当做了元稹的妻子。可是,元稹本就是个轻薄的人。他能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来怀念亡妻,他也能一边寄诗给她,一边又爱上年轻貌美的刘采春,后又纳妾安仙嫔,续娶裴淑。“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年复一年,她叹息着,相思和春天一起老去。

暮年时,她得到年轻诗人杜牧的仰慕。“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在杜牧心中,身披道衣、手执拂尘的她,仍然如此娇美。而她,此时已身心俱疲,回赠他“唱到白苹洲畔曲,芙蓉空老蜀江花”。意思是自己已是明日黄花,空辜负了风流诗人的眷顾之心。

桃红色的“薛涛笺”,适合写旖旎情书。锦书难托,她还是不断地制作。“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她默默地祈愿。于是,“薛涛笺”流入民间,盛极一时。

作者简介:赵淑萍,浙江省作协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作协评论创委会副主任,海曙区文学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文艺报》《中国校园文学》《小说界》《小说月刊》《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二十多种报刊杂志。有作品入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中外经典微型小说大系》《中国儿童文学分级读本》《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多种选本、选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桃叶王献之薛涛
王献之依缸习字
初寻雪上飞
转亲
王献之卒年
王献之练字
桃叶渡
金峡桃叶橙品比试验研究
桃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王献之的文艺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