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牌栏目与学术平台的互动
——对《重庆师范大学学报》“抗战文史”栏目建设的回顾、分析与展望

2016-09-18

关键词:文史师范大学发文

左 福 生

(重庆师范大学 编辑出版中心,重庆 401331)



品牌栏目与学术平台的互动
——对《重庆师范大学学报》“抗战文史”栏目建设的回顾、分析与展望

左福生

(重庆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中心,重庆401331)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抗战文史”栏目依托重庆师范大学抗战文史研究学术平台而成立,二者的良性互动促进了相关学术的传播与发展。栏目设置十年来已推出近百篇系列研究成果,从历年发文数量、作者职称结构、课题成果占比、核心作者构成等各项数据显示出栏目的品牌效应。其不足之处在于栏目的连续性不够稳定,整体策划水平不高。通过抗战文史研究学术平台的调整、学术队伍的壮大及研究的深入,结合期刊资助政策的有益推动,进一步加强二者的互动与协调,栏目的品牌效应将取得实质性提升。

品牌栏目;抗战文史研究;学术平台;互动

学术期刊的栏目设置与发展离不开所依托的学术机构或组织,高校学术期刊的品牌栏目建设应以主办高校为学术后盾。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抗战文史”栏目从创栏到发展为品牌栏目正是紧密依托本校积淀已久的学术实力,尤其是借助重庆师范大学抗战文史研究学术平台而推进。“抗战文史”栏目自2006年6月(第三期)创设以来已走过十年,该栏与本校的学术平台有何渊源和互动?栏目在学术传播交流中取得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不足?进一步的发展策略和前景如何?这些是本文着力探讨和解决的主要议题。

一、“抗战文史”栏目与抗战文史研究平台

7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那场关系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给中华民族留下深痛的记忆,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不屈外辱、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对这段历史和文化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文社科研究界关注的重点。重庆师范大学在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上十分重视对地域文化的发掘与研究,抗战文史研究是其区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方面。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它曾“担负起领导中国抗战的历史重任,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中心。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陪都重庆又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政治舞台。更为重要的是,在八年的抗战建国之中,陪都重庆已经成长为战时中国的文化中心,在集中体现了中国战时文化发展的同时,更是成为中国战时文化以及大后方文化的现代发展标志。”[1]不可否认,重庆抗战文史研究,是中华民族抗战文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很高的学术价值。

重庆师范大学的抗战文史研究传统由来己久,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有一批学者在此领地上耕耘。1981年第2期的《重庆师院学报》上就发表过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国统区抗战文艺研究室编著的《抗战时期国统区文艺运动大事记》,此举在国内的抗战学研究方面是走在前列的。

鉴于这一学术传统和资源,重庆师范学院于1984年成立抗战文学研究室,抗战文学研究的学术平台初步形成,并于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先后成立了重庆师范学院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在学术平台日益受到学界的瞩目、研究条件逐步改善的历程中,其研究成果也取得相应突破,相关论著如《陪都文化论》(郝明工著,1995年)、《重庆抗战文学论稿》(靳明全主编,2003年)、《重庆抗战文学理论》(靳明全、宋嘉扬主编,2005年)、《重庆抗战文学与外国文化))(靳明全主编,2006年)等都是伴随着平台的建设而陆续产生,抗战文史研究显示出鲜明的重庆地域特征。

2006年12月,“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正式命名为“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所属研究机构包括:重庆抗战文学研究所、中共南方局与红岩精神研究所、重庆抗战文献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突出以下三个方面:重庆抗战文学研究、中共南方局及红岩精神研究、重庆抗战文献研究。

在升级学术平台的过程中,随着研究队伍的壮大及研究方向的具体化、多元化,在传播和展示学术成果方面也亟待形成相应的渠道与窗口。《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和抗战文史研究基地的相关人士及时达成共识,构思在学报的哲学社会科学版开设“抗战文史”栏目。2006年6月即该刊的年度第三期首次以“抗战文史”栏目推出两篇论文,结束了此前该刊发表相关成果的分散状态,如2005年第4期发表的4篇抗战文化研究成果是安排在“现当代文学”栏目下;同年第5期刊出的两篇成果却又分别被置于“政治学”和“学术通讯”栏目内;同年第6期的3篇成果又安排在“现当代文学”栏下。“抗战文史”栏目的设立为此后的相关成果开辟了对应明确的展示平台。

栏目成立后,学报和基地之间的互动有了明显体现:一是人员之间的彼此融合,如栏目责任人既承担组稿和编辑业务,又参与抗战文史研究基地的相关工作,另有两名编辑也被吸纳为基地的研究成员;二是学术活动和资源的相互支撑和共享,栏目积极参与抗战文史研究国际会议的协办,及时刊发研究动态和成果,而基地则利用自身的学术平台和影响力吸引国内外学者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来,为栏目争取到独特、高质的稿件,为栏目的品牌打造提供了稿源和推力。如栏目分别于2006年第6期、2008年第4期和2009年第1期发表了三位日本学者的抗战研究成果,他们分别是:日本熊本学园大学国际文化研究科教授岩佐昌暲的《记抗战时期的旧体诗杂志<民族诗坛>》;日本大东文化大学国际关系学部教授内田知行(兼重庆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客座研究员)的《重庆国民政府与日本人士的反战运动》;日本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杉本达夫的《关于抗战时期在大后方的作家生活保障运动》。这在该报的办刊史上是稀见的,“抗战文史”栏目也因此而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这不能不归因于学报栏目与学术平台间长期、良性的互动。

二、“抗战文史”栏目取得的成果

栏目的发展状态和品质如何,其历年的发文情况是最有说服力的凭据。本文以该栏创立的2006年为起始延续考察至2015年的第6期,时间上共计十年,刊期共58期(2006年第3期开始设栏)。首先,栏目在十年中的持续性、发文量等基本情况可通过下表体现。

表1 2006年-2015年“抗战文史”栏目设置情况及各期发文量统计(单位:篇)

续表

刊期年度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第五期第六期201142无2无1201223221无201323无2222014无无11无无2015无32无1无

表1数据显示:学报在十年中共有35期开设了“抗战文史”栏目,平均年设栏数为3.5期,占年期数比为58%,占总期数比为60%。栏目的持续性各年差异明显,有一定的波动性,2006年第3期创栏开始,连续4期设栏,稳定性最强;2012年1-5期连续设栏,2013年只第3期无栏,两年稳定性较好。但2010年2-5期均未设栏,持续性波动最大;全年中四期未设栏的分别为2008年、2010年和2014年;全年有三期未设栏的为2015年;全年有两期不设栏的为2007年、2009年、2011年。

从发文量来看,十年中该栏共推出论文77篇,平均年发文量7.7篇,在设栏的35期中,栏目平均发文量2.2篇。

从上表还可看出每期发文量居前三的分别是2008年第4期、2009年第1期和2011年第1期,分别为4篇、5篇和4篇;年度栏目发文量最多的是2009年,全年栏目发文量为13篇;年度栏目发文量最少的是2014年,仅有2篇。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提及的发文量最多的三期,其原因与抗战文史研究基地举办的学术活动有密切联系。2008年6月21日,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在重庆师范大学成功举办了“重庆抗战文化”研讨会,该年第4期“抗战文史”栏目的4篇论文与此活动有关;2008年12月举办了“2008年重庆‘抗战文学与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第1期“抗战文史”栏目刊出的5篇论文即是会议成果;2010年12月“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中国抗战文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为2011年第1期“抗战文史”栏目提供了4篇论文。可见,学术平台对期刊栏目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对栏目的发文量形成直接作用。

从发文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的职称和学历是决定研究成果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一般来说,能否吸引高职称作者投稿是衡量期刊品质高下的要素,下表对该栏历年作者的职称、学历情况进行了统计。

表2 “抗战文史”栏目作者职称、学历结构与年发文量统计表

说明:表中博士含取得中级职称的博士(不与中级职称者重复计算)和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只包括在读硕士研究生。

表2显示,正高级职称作者的论文共达43篇,副高级职称作者的论文17篇,二者构成发文的主体,共计60篇,高级职称作者的发文量占总发文篇数的77.9%。由此可见,“抗战文史”栏目作者的整体层次偏高,其成果有较好的质量保障。

高校学术期刊依托学校的学术资源而发展,并形成各自特色。高校的学术团队是其期刊稿源的主要提供者,品牌栏目的建设与成长离不开本校学术队伍的忠实奉献。“抗战文史”栏目能持久发展与重庆师范大学抗战文史研究人员的长期耕耘是直接相关的,尤其是核心作者的长期信任与支持是栏目发展的动力之源。下表对该栏的核心作者做相关信息的统计。

表3 核心作者发文量及其来源

笔者以发文数达3篇及以上者视为栏目的核心作者,从表中作者来源显示,在8位核心作者中有7人是本校科研人员,而且他们还是抗战文史研究基地的成员,显示其团队力量的作用,构成栏目相对稳定的作者群,体现栏目依托对象发挥的强大支撑效应。

从栏目成果是否得到基金项目支持的角度考察,也可得出栏目品质的相关信息,其数据如下表。

表4 “抗战文史”栏目十年发文所属基金项目数量统计(单位:个)

表4数据显示,本栏目共有30篇论文属于基金项目成果,占栏目总发文数的40%,而其中国家级、教育部课题成果占比突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栏目文章的学术水平。

以上各个方面体现的数据和情况足以说明,“抗战文史”栏目是《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一个品牌栏目。

三、“抗战文史”栏目存在的不足及成因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以抗战文史研究作为栏目建设的突破口,并在十年中推出系列研究论文,有效地传播了学术成果,创造出应有的学术价值,对全国乃至世界的反法西斯学术研究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其成就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栏目建设中也显露出相应的弱点和不足,首要的问题就是栏目的持续性不够稳定,上文表1数据对此有具体反映,尤其是2008年、2010年和2014年三年的栏目发展相对低迷,每年只有两期开设栏目,对栏目的持续性造成不好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栏目的品牌效应。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第3期不设“抗战文史”栏目,但在本期的“中国历史”栏目中却发表了熊斌和但唐军的《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外交协会述略》一文,从题目上看,此文归属“抗战文史”范畴是毫无疑义的,如果栏目责任者做适当筹划和争取,那么本期的“抗战文史”栏目是完全可以持续发展的;2014年第1期也存在此情况,如本期“区域文化与文学”栏目中发表了郝明工的《简论区域文学的代表性—以陪都重庆戏剧运动为证》,这也属于“抗战文史”方向的内容。从以上两例稿件的处理方式见出:栏目责任者的主观性因素对栏目的稳定性形成一定影响,栏目设置有随机性之缺失。

栏目能依托抗战文史研究基地这一学术平台是其有利的方面,但如果过于依赖学术平台则会受到一定的束缚。学术期刊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和运行发展的规则,作为期刊核心内容的栏目不是学术平台的被动追随者,而应该成为学术传播的引领者和探寻者。“抗战文史”栏目在这方面有其薄弱之处,多数情况下它仅以传播既有学术成果为足,而很少采取主动出击和自我规划的策略。这一点从各期刊发的论文便可看出,即在同一栏目下把凡是和抗战有关的文章兼容并存,而不是围绕某一主题进行选稿发文,更少见到对某一问题而产生的学术交流与争鸣,论文之间缺少内在的关联和互动,使栏目缺乏名栏所应有的学术交流氛围。各期刊出的文章数量也起伏不定,缺少整体规划,给人一种有稿则发、多稿多发的印象,栏目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即源于此。

此外,“抗战文史”栏目在争取优质稿源上还做得不够充分。据抗战文史研究基地的资料显示,仅2007年,“发表‘基地’署名文章69篇,其中核心19篇;承担了3个国家级、3个省部级、7个市级、1个校级,总计14个项目的研究。”[1]其成果可谓是相当丰硕。然反观2007年“抗战文史”栏目的发文情况就多少显得充裕不足,全年总发文量仅7篇,且第2、5期竟缺栏无文,这是很鲜明的反差。有成果如此丰硕的依托平台,却使栏目闹了稿荒,这是深为值得反思的。

当然,栏目的起伏和波动有其特定的客观因素。从近年来的学术环境,尤其是高校科研评价及职称评聘体制来看,其对学术期刊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各种期刊评价体系如“核心”“学科级”“cssci来源”等对科研工作者的发文起到了明显的导向性作用。为自己的成果上档次获高积分,或为了评职称,作者纷纷把目光投向那些被各种机制所认定的期刊。《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缺少以上“光环”,自然难遇厚爱,作者不主动、不积极给栏目投稿便是一种客观现实,这为栏目组稿带来相应的不便,要争取到优质稿源则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学报和基地的人事变动也对栏目的发展产生潜在影响。随着栏目组稿者离开学报及新老编辑的更替,栏目原有的运行模式也在松动和调整,栏目缺少主研抗战文史的专家来承担组、编稿件的工作,在开拓稿源的主动性上显得有些被动。再者,随着抗战文史研究基地学术队伍的调整变动,老一辈的学者退休后逐渐淡出科研,从事抗战文史研究的梯队衔接相对滞后,对研究成果的数量形成明显冲击,投稿呈现缩减之势,致使栏目形成一定起伏。此外,基地独立编辑出版的连续性学术集刊《抗战文史研究》于2009年10月创办,每年一刊的出版发行,吸收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使得学报栏目空间受到严峻挤压,2014年只有一期见栏的状况与此有一定关系。

四、“抗战文史”栏目建设的对策与前景

虽然“抗战文史”栏目在建设中遇到一些不利因素,在刊行中尚存某些欠成熟的做法,但《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对栏目的发展始终持积极态度,把它作为该报的一个品牌栏目建设的宗旨没有松动。栏目的资源和后劲还有很大的开掘空间,可通过形成相应的配套机制来促进栏目的持续发展,具体策略和前景如下。

从办刊的角度来说,为把“抗战文史”栏目办成一个特色鲜明、质量上乘、持续稳定的栏目,主编应指派得力的人手来担当好栏目编辑的角色,如果学报缺乏这样的人选可以采取特聘或外聘的方式来解决。栏目编辑应全心投入地做好组稿、策划的任务,在组稿上不仅要进一步加强与基地的合作,还要拓宽视野,利用栏目已经形成的影响力,加强与过去投稿的校外作者联系,并充分把握好学校主办的“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等学术研讨会契机,向名家、专家约稿,并邀请编辑界专家给予业务指导。在稿酬上可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对优秀成果给予高稿酬回报;另可借鉴其他期刊的有益做法,如采取栏目年度论文评奖办法,每年评出几篇优秀论文进行奖励,以此提升学界对栏目的关注度,调动作者的投稿积极性。在栏目策划上,应尽量改变过去看米下锅的做法,对稿件进行精心组织和安排,每期的发文量应尽量规范和稳定;通过研究对象、论文主题来统领栏目,把相关问题的论文相对集中刊出;栏目编辑还要积极为栏目营造学术争鸣的气氛,适时抓住抗战研究中的学术热点,引导作者发文讨论和交流,形成争鸣效应。

通过有利的期刊管理政策来建设品牌栏目。《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已被重庆市社科联列为首批“重庆市社科规划资助期刊”之一(资助期刊共10个),每年可观的资助经费为期刊繁荣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在这一机制作用下,学报优先把“抗战文史”栏目纳入资助项目之中。但如何资助,资助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关键,利用好这一有利因素,形成对栏目组、编、审稿等环节的促进和改善,对作者特别是优质成果的创造者可给予实质性的激励。学报应积极主动地将这一机遇转化为创新动力,把资助经费最有效地使用到有益于品牌栏目打造的过程中。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多变,日本的军国主义阴魂未消,维护战后的和平秩序、吸取二战的历史教训依然是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普遍共识,开展抗战文史研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和发展中日和平友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重庆师范大学利用天然的区域优势和充分的抗战文献开展相关研究,既符合本校学科发展和学术规划的既定方向,也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辟领地,贡献成果。正如有学者总结的那样:“重庆师范大学长期以来的抗战文学研究成果和研究氛围,更是引领了全国抗战文学研究的前沿。”[2]

2015年6月27日~28日,在重庆师范大学召开的“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印证了这一结论。这次会议是抗战文史研究的又一个转捩点,学者们对抗日战争与文学文化研究有了更深入的开辟和展望,如史料发掘与佚作、被淹没作家的发现,抗战时期的戏剧、电影及抗战题材的影视剧研究等是本次研讨会的热点,研究视角的转换必将对该领域研究拓开广阔的空间。重庆师范大学进行中的“两江学者”重点项目“抗战时期国统区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可视为是此趋势下的奠基工程,将为抗战文史研究的深入奠定坚实基础,也预示着新一轮的学术后劲正在蓄势。据此来说,“抗战文史”栏目的依托没有削弱而是在加强和推进,只有抗战文史研究的学术做强做大,栏目的繁荣局面才有根本性保障。

[1] 熊飞宇.抗战文史研究的重镇—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简介[J]. 抗战文化研究(第三辑),2009.

[2] 熊飞宇.抗战文化与文学研究的总结与开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6,(1).

[责任编辑:陈忻]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rand Columns and Academic Platform-Reviewing,Analyzing and Prospecting on the Column’s Construction of War History in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Zuo Fusheng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7, China)

The column of war history in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which wa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academic research platform. The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conducive to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The column has been set for ten years ,in this period nearly a hundred series of research results has been launched, the column’s brand effect can be shown from the for rowing such as the number of documents, the author’s title structure, the results of the task and the core author of the data indicators. But the column’s shortage is obvious: its stability is not enough; the overall planning level is low. By strengthe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war history academic platform, academic team depth adjustment, combined with the beneficial promotion of the periodical subsidy policy. Further strengthen the interac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e brand effect of the column will obtain substantial improvement.

brand column; study on the war history; academic platform; interaction.

2016-05-13

左福生(1971-),男,福建武夷山人,重庆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中心编辑。

G23

A

1673—0429(2016)04—0107—06

猜你喜欢

文史师范大学发文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文史春秋》征订启事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