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现状分析

2016-09-18张玉祥刘珊珊

图书馆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知识库检索中医药

张玉祥,刘珊珊

(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355)

中医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现状分析

张玉祥,刘珊珊

(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山东济南250355)

开放存取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开放存取期刊和开放存取知识库两种。从这两个角度出发,采用调查统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医药信息资源的开放存取现状,认为中医药学科的开放存取期刊处于发展缓慢但趋于稳定增长的状态;国内中医药学科知识库的建设处于理论研究阶段,中医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处于初始阶段,亟须得到相关领域的重视。

中医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调查研究

开放存取(Open Access,简称OA)是国际科技界、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网络自由传播而发起的运动,它是不同于传统学术传播的一种全新机制,其核心特征是在尊重作者权益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为用户免费提供学术信息和研究成果的全文服务。开放存取自出现以来,在国际学术界取得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开放存取期刊目录)收录的OA期刊已达10 624种[1],在Open DOAR(The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开放存取知识库目录)注册的知识库数量已经超过2 600个[2],其中医药卫生及生命科学学科在开放存取运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国际著名的OA出版商BioMed Central和PLoS均专门出版生物医学类OA期刊。2014年12月,PLoS Medicine编辑部主任弗吉尼亚·巴伯(Virginia Barbou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OA现在还没有得到普及,大约占出版文献的20%左右,而这个占比还不是完全的免费开放,但在未来医学文献的OA一定会越来越多。”

国内,2004年中国科学院签署了《柏林宣言》,以推动中国科研走向开放存取,在这10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数量不少的OA期刊和OA知识库,但中国的OA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稍显薄弱,而OA知识库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中国科学院(包括各级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少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针对医学的学科知识库尚未出现。2007年,科技部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OA运动的兴起给中医药学科从学术信息层面和世界医学接轨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大量的中医古籍文献,形成了极其丰富的中医文献信息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将其转化为对人民有利的直接效益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中医中的针灸技术越来越引起国际医学界的极大兴趣,针灸已成为中医药被世界接受的突破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实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作为中医药信息资源的主要产生地,中医药信息资源在数字化发展中尚处于初步阶段,李湘君认为:中医药信息资源建设远远落后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借鉴现代信息技术将中医药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提高中医信息的传播利用是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关键之一[3]。

1 中医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实现形式

1.1中医药信息资源概念的界定

从时代上讲,中医药信息资源主要可以分为古代中医药信息资源和现代中医药信息资源。古代中医药信息资源主要是指现存的中医古籍文献,主要以纸质文献为载体,大部分为一次文献,少量的为目录型二次文献;现代中医药信息资源是指1911年以后记录和传播中医药知识的一切载体,包括各类纸质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以及多媒体资源等,形式上多种多样,内容上有对中医古籍的演绎应用,也有采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中医药应用产生的各类信息资源。

1.2实现形式

遵循国际开放存取发展的原则,OA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开放存取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和开放存取知识库(Open Access Repository)两种,前者被称为OA的金色之路(Gold),后者被称为OA的绿色之路(Green),Gold是完全开放,而Green是部分开放或延迟开放。

开放存取期刊遵循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可以从创刊起就采用OA出版模式,也可以由传统学术期刊转变而来。知识库可以分为基于机构的知识库和基于学科的知识库两种。对于中医药学科来说,由中医药院校或者中医药科研院所构建的知识库可以被视为中医药类OA资源,以中医、中药、针灸为主要信息来源而开发的知识库,可以视为中医药类OA资源。

2 中医药类开放存取期刊的现状

本文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4]中的“中国医药”类期刊(146种)为统计来源期刊,兼顾截至2015年新增的网络出版的中医药类学术期刊和部分英文出版的中医药类学术期刊,然后逐项进行手工检索并统计,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医药类OA期刊统计

通过表1可以看到:(1)从数量上来看,实行开放存取的中医药期刊并不多,所占比例还不足被统计期刊的1/10,远远低于国际接近20%的比例;(2)从出版形式和出版语言来看,大部分期刊没有实现网络优先出版,而是网络和纸质同时,或者网络出版有短暂时间的延迟,出版的语言以中文为主;(3)从回溯建库方面来看,只要实行了开放存取出版的期刊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回溯建库,并提供全文的在线阅读和免费下载。

通过访问这些开放存取期刊的网站,可以进一步发现:这些实现开放存取的期刊主要是由传统期刊转变而来,只有《Worl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种从开始创办就遵循开放存取原则;从信息组织方面看,各个开放存取期刊均可以实现浏览、检索、高级检索、下载等功能,个别期刊平台还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功能,这些增强用户使用感的功能对学术信息的利用和传播无疑具有良好的辅助效用。

被数据库收入情况也是体现学术期刊传播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主要的开放存取期刊数据库来揭示其收录的中医药类开放存取期刊的情况。检索策略为:检索关键词选取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传统中国医学)、Chinese Medicine(中医,中药)、Integrative Medicine(结合医学)、Acupuncture(针灸)、Moxibustion(艾灸,灸术)、Orthopedics(骨伤)等进行组合检索,检索的目标数据库有DOAJ、OpenJ-Gate[5]、BioMed Central[6]、PubMed Central[7]、COAJ[8]和Socolar[9],检索的结果见表2。

表2 OAJ数据库中收录中医药类OA期刊统计表

由表2可以看到:(1)被国际著名的开放存取期刊数据库平台收录的中医药类期刊数量比较少,都是采用英文出版发行的,采用中文出版的还没有被收录;(2)国内已经开始出现专门针对中文OA期刊的整合,由中科院牵头开发的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OAJ)已经比较完善,国内绝大部分的中医药类OA期刊都被收入其中;(3)从出版地区上看,除了少量中国出版的英文期刊外,还有一些国外出版的关于中医药的期刊,尤其是涉及中医领域里的针灸、骨伤和中西医结合领域,这说明中医和西医越来越显现融合的趋势,中医的一些理念和方法已经渐渐被西医接受和认可。

在中医药领域里实行OA出版的期刊数量较少,部分过刊实现了OA存储,但是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存取。此外,有些期刊开始倾向实现OA,有些还摇摆不定,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和《中医临床研究》。充分利用网络学术传播的优势,实现OA的一些期刊对他们在医学界的学术影响有显著的提高,这是已经实现OA出版的所有学术期刊的共识,正如荆志伟等指出的一样:OA出版将成为中医药科技期刊提高质量、扩大影响、走向世界的契机[10]。最后,数据库平台少,收录中医类OA期刊的数据库都将其归属在医药卫生门类下,并没有单独的将中医药和其他医药期刊分离出来,很多情况是中医类的OA期刊零散的分布于各种类目下。

3 中医药知识库的现状

开放存取的另一种实现形式就是开放存取仓储,又称为知识库,包括基于学科的存储和基于机构的存储。知识库是属于开放存取运动的绿色之路,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半公开的,知识库中存储的有些是公开发表过的学术论文,有些还处于原始的资料状态,最常见的自行存档方式是预印本的形式。基于学科的仓储最早出现在物理、计算机、天文等自然科学领域,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发展,根据OPEN DOAR的最新统计,健康和医学领域的知识库数量已经超过总数的10%,这说明医学学科在开放存取运动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医学开放存取的发展,在中医领域里,有学者开始关注本学科知识库的构建,张恒娟和邱亚娜提出了基于开源软件DSpace来构建知识库[11],来建梅提出了基于本体技术的中医骨伤科的知识库建设[12],谷建军和柳长华讨论了基于叙词表的中医古籍组织方法[13],夏书剑等从技术层面分析了开放存取资源的知识元数据提取与存储技术[14],侯艳提出了中医药大学应该构建自己的知识库,并提出通过联盟的形式,构建中医院校联合机构知识库,整合中医药特色资源和研究内容,促进资源的保存和利用[15]。这些研究对中医药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而且随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势必会带来实践方面的行动。

根据中国China IR[16]检索,目前并没有出现专门的中医学科知识库,中医药科研机构和中医药院校都没有独立的构建自己的IR,本文检索国内主要的OA IR平台有China IR、中国科技论文在线[17]、预印本服务系统NSTL[18]、OALib[19]和首席医学网[20]等,表3统计了这些知识库中中医药资源的简单情况。

表3 OA知识库中中医药类资源的情况统计表

通过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收录资源类型上还是数量上都比较薄弱,开放存取的中医药信息资源零散的分布于各个开放的知识库平台之中,只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单独将中医药类作为一个独立的类目。虽然开放存取运动蓬勃发展,但是在中医药领域里可以说是波澜不惊,尤其是缺少中医药高等学校和研究所的支持,这说明中医院校的一些珍贵信息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这和杨曼调查相一致,她还认为中医药院校应该对网络中的开放资源进行组织,在校内则是建立机构知识库进行统一管理[21]。

4 总结和思考

通过以上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关于中医药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理论研究,虽然不能和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深度相比较,但已经有中医药的学者开始认识到开放存取的好处,进行了一些有指导意义的研究工作;在实践方面,中医药开放存取期刊发展趋于稳定,但是被数据库收录的少,出版语言以英文为主,涉及的领域主要是针灸和中西医结合方面,传统中医药的领域的期刊在国际医学界还没有得到充分认可;中医药知识库的建设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在实践上处于原始状态。

(2)中医药类OA期刊的发展趋于稳定状态。在中国内地,中医药类OA期刊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新增加的OA期刊绝大部分是由传统期刊转换而来,OA期刊认识到对其发展的积极影响,借鉴这种出版方式,可以实现现代中医药信息的数字化,与国际学术网络接轨,提高学术影响,同时也有部分期刊实行延迟开放存取,个别期刊对开放存取出版模式信心不足。美国、新加坡、澳门等地出版的中医药类OA期刊,因为实行开放存取,在国际医学界的影响力逐年增强,比如《美洲中医杂志》是SCI收录期刊,2014年影响因子已经达到2.755,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内地中医药OA期刊学习借鉴的地方。

(3)中医药学科知识库和机构知识库建设处于原始阶段。通过调查统计,大部分中医药OA资源都零散的分布于各个数据库中,部分中文的IR平台已经将中国医药和其他医药区别开来,但整体上还是欠缺有效组织。原始的中医药OA资源各自开发,整合层次低,在建设中元数据标准也不尽然相同,这造成彼此之间的元数据不可以复制,兼容性差。机构知识库开始得到重视,鉴于自身力量的薄弱,多数学者提倡走联合发展道路,国内CALIS联合机构知识库和台湾机构知识库联盟是他们学习的方向。

(4)在传统中医的古籍文献方面,涉及古籍的梳理、校对和版权等诸多方面,有些机构收藏的中医药类孤本善本很难被利用。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对中医古籍实行数字化处理,既方便长久保存也有益于传播利用,但对于古籍的整理仍然处于数字化阶段,距离开放存取尚有距离。

目前,中医药信息资源在开放存取领域发展十分有限,我们应该利用这一良好的契机,这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医信息学的发展无疑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在认识上,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工作人员,信息技术相对缺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开放存取的意义,实行切实可行的开放存取策略;政策上需要有关部门的支持,尤其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中医药高等院校,他们有传统的优势,掌握着丰富的中医信息资源,为了避免重复购置,应该走合作发展的路线,不管是纵向合作还是横向合作,必须打破原有的布局,以建立联盟的形式走共建共赢道路;技术上使用统一的标准,依托一定的平台,共同开发,要将分散的OA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OA资源整合到一个知识库中,进行集成化检索,并将其与本馆的数字资源进行整合,为将来的知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从人员上要着重培养一批信息素养高、技术能力强的专业人员,尤其是机构知识库建设过程中,这些专业人员对信息收集、资源有效组织、后期知识服务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DOAJ[EB/OL].[2015-10-24].http://doaj.org/.

[2]Open DOAR[EB/OL].[2015-10-24].http://www.opendoar.org/.

[3]李湘君.中医药信息资源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2007(3):227-228.

[4]朱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82-685.

[5]OpenJ-Gate[EB/OL].[2015-10-24].http://openj-gate.org/.

[6]BioMed Central[EB/OL].[2015-10-24].http://www.biomedcentral.com/.

[7]PubMed Central[EB/OL].[2015-10-24].http://www.ncbi.nlm.nih.gov/pmc/.

[8]中国科技期刊开放获取平台COAJ[EB/OL].[2015-10-24].http://www.oaj.cas.cn/.

[9]Socolar[EB/OL].[2015-10-24].http://www.socolar.com/.

[10]荆志伟,李春梅,姜秀新,等.我国中医药期刊开放存取(OA)出版模式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10-12.

[11]张恒娟,邱亚娜.基于Dspace的中医药机构知识库构建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19-21.

[12]来建梅.基于领域本体的中医骨伤知识库的研究与构建[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

[13]谷建军.基于叙词表的中医古籍文献领域本体建模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

[14]夏书剑,秦延斌.以中医药本体知识库为基础的开放存取资源的知识元数据提取与存储技术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2(3):14-18.

[15]侯艳.中医院校机构知识库构建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C].全国中医药图书信息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中医药院校图书馆馆长会议论文集,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71-73.

[16]中文开放知识库集成服务系统[EB/OL].[2015-10-24].http://www.cspace.org.cn/.

[17]中国科技论文在线[EB/OL].[2015-10-24].http://www.paper.edu.cn/.

[18]预印本服务系统NSTL[EB/OL].[2015-10-24].http://www.nstl.gov.cn/.

[19]OA图书馆[EB/OL].[2015-10-24].http://www.oalib.com/.

[20]首席医学网[EB/OL].[2015-10-24].http://www.9med.net/.

[21]杨曼.我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分析及改进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编发:王域铖)

The States of Open-Access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CM

ZHANG Yu-xiang,LIU Shan-shan
(Library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There are two ways to achieve Open Access,which are Open Access Journals and Open Access Repository. From these two angle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Open Access by the method of survey statistics.This paper argues that,the development of OAJ in TCM field is slowly but steady growth;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Repository of TCM resources is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stage,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Repository in Chinese University of TCM is in the initial stage,which needs to get the urgent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areas.

information resources of TCM;Open Access;investigation

G250.73;R2

G250.73;R2

A

2095-5197(2016)01-0033-05

张玉祥(1984-),男,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组织、开放存取;刘珊珊(1984-),女,馆员,硕士,研究方向:中医文献开发与利用。

2015-11-12

猜你喜欢

知识库检索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瑞典专利数据库的检索技巧
一种基于Python的音乐检索方法的研究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专利检索中“语义”的表现
位置与方向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