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羊肉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6-09-15丁存振肖海峰
丁存振,肖海峰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我国羊肉供需现状及趋势分析*
丁存振,肖海峰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我国是羊肉消费和生产大国,羊肉供求状况变化关乎羊肉生产者和消费者切身利益,对羊产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我国羊肉供给、需求和供需平衡状况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羊肉供需因素,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我国羊肉供需趋势。结果表明,我国羊出栏总量稳定增长,区域化生产优势突出;羊肉产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逐渐放缓;羊肉贸易以进口为主,净进口数量不断上涨;羊肉需求总量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羊肉供需缺口不断扩大;未来我国羊肉消费增速将继续提高、羊肉需求总量将不断增加,而羊肉国内生产受众多因素影响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羊肉的国内供给愈发趋紧,我国羊肉市场供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展羊肉生产,促进市场平衡,保障居民消费需求。
羊肉;供需平衡;影响因素;趋势
一、引 言
羊肉不仅是部分民族地区居民的重要肉类食品,其在改善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人身体素质、优化生活品质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丁丽娜,2014)。羊肉供求状况变化关系羊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对羊产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关于羊肉供需的研究,如在羊肉消费方面,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城乡居民羊肉消费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吴秋野等,2013;张海峰等,2014),基于中国羊肉消费者的特征和需求视角,分析中国消费者对羊肉的消费倾向(樊宏霞等,2012);在肉羊生产方面,我国肉羊养殖主要是农户小规模散养(饲养规模在100只以下)为主(陈晓勇,2013;张莉,2014),肉羊饲养的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广大农区,养殖小区大批出现(刘芳,2006),肉羊规模化程度的提高是推动肉羊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蒋博轩,2013)。在供需现状及预测方面,从居民羊肉购买量、在外饮食羊肉消费量等方面分析中国羊肉的供给和需求现状,认为国内羊肉需求将稳步增加,羊肉生产有较好前景(王贝贝等,2012;王雪娇,2015),通过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并预测我国羊肉市场供求现状,指出现阶段主要问题是发展肉羊生产,促进羊肉市场供求平衡(丁丽娜等,2014)。基于以往研究成果,本文在了解我国羊肉供给和需求状况基础上,分析羊肉供需平衡状况、影响因素及供需趋势。
二、羊肉供给状况
(一)山羊和绵羊存栏量交替变化,羊出栏总量基本呈稳定增长
我国是羊肉生产大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羊存栏量从1990年的21 002.1万只上升至1995年的27 658.6万只,1996年突然降至23 728.3万只,1996~2004年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存栏量达到历史最大值30 426.0万只,之后两年开始下降,2006年下降至28 369.8万只,2007年以来羊存栏量波动起伏,呈现出“下降—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2014年缓慢上升至30 314.9万只(见图1)。具体分品种来看,山羊和绵羊存栏量交替变化,1990~2014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1990~1993年、2004~2006年和2012~2014年三个阶段绵羊存栏量高于山羊存栏量;1994~2003年和2007~2011年两个阶段绵羊存栏量低于山羊存栏量。在羊出栏总量方面,除个别年份有较大波动外,基本呈现稳定增长。1990~2004年羊出栏总量不断增加,由8 931.4万只上升至28 343.0万只,15年间增长了2.2倍。到2005年羊出栏总量骤减至24 092.0万只,2006~2014年羊出栏总量又开始缓慢上升,基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14年羊出栏总量达到28 741.6万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图1 1990~2014年我国羊存栏量和出栏量
(二)羊肉生产总量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我国羊肉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9年的251.27万吨上升至2014年的428.20万吨,年均增长3.62%。但从羊肉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上看,除个别年份(2008年和2011年为负增长)波动较大外,羊肉产量年均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1999年的7.16%下降至2013的1.78%,2014年由于小反刍兽疫影响导致活羊集中出栏较多,从长期看不具有持续性(见表1)。分阶段看国内羊肉产量平均增长率,羊肉产量平均增长率呈不断下降趋势,1994~1999年平均增长率为9.32%,到1999~2004年平均增长率降至5.79%,下降较明显,2004~2009年进一步降低至3.18%,2009~2014年平均增长率相比上一阶段下降更快,仅为1.92%,与1993~1998年相比羊肉产量平均增长率下降79.4%。可见,我国羊肉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羊肉产量平均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尤其近年来(除个别年份外,如2014)增长速度下降更快。
表1 1999~2014年我国羊肉产量及增长率
(三)羊肉贸易以进口为主,净进口数量不断上涨
我国是世界肉羊生产大国,但不是羊肉贸易大国,羊肉生产以满足国内生产为主,羊肉进出口数量相对较小且以羊肉进口为主。在羊肉进口方面,我国羊肉进口数量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其变化趋势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1995~2010年缓慢上升阶段和2011~2014年快速上升阶段(见图2)。羊肉进口数量由1995年的0.16万吨上升至2010年的5.7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5.02%,而2011~2014年羊肉进口量快速上涨至28.29万吨,年均增长率达49.26%。与羊肉进口数量相比,羊肉出口数量较少,从羊肉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看,1995~2014年我国羊肉出口数量呈先升后降趋势,1995~2006年羊肉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出口数量由0.14万吨上升至2006年的3.36万吨;2007~2013年羊肉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出口数量由2007年的2.21万吨下降至2014年的0.44万吨。从羊肉净进口数量上看,变化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5~2002年逐步上升阶段,羊肉净进口数量由0.01万吨上升至2.99万吨;2003~2006年波动下降阶段,羊肉净进口数量由2.15万吨下降至0.34万吨;2007~2014年波动上升阶段,羊肉净进口数量由2007年的2.44万吨上升至2009年的5.69万吨,2010年下降至4.35万吨,随后四年羊肉净进口数量快速上升至2014年的27.85万吨,四年间羊肉净进口数量年均增长率达59.07%。
图2 1995~2014年我国羊肉进出口数量
(四)供给总量不断增加
我国羊肉供给总量为羊肉国内生产量和净进口数量之和,相加得出我国近年来羊肉供给总量的变化状况(见表2)。可见,除个别年份外我国羊肉供给总量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羊肉供给总量由2005年的351.2万吨上升至2014年的456.1万吨,年均增长率2.95%,由于羊肉净进口数量快速上涨,2011~2014年供给总量年均增长率达到4.42%。
表2 2005~2014年羊肉供给状况 (万吨)
三、羊肉需求状况
(一)居民实际羊肉消费量(净肉)
国内羊肉需求总量是城乡居民户内消费、户外消费、加工和损耗等的总和。为测算国内羊肉需求总量首先应测算居民实际羊肉消费量(户内消费和户外消费之和)。现阶段统计年鉴不能反映居民实际羊肉消费量,一方面由于统计年鉴只统计居民户内羊肉消费量,未统计居民户外羊肉消费量。另一方面,如用表观消费量表示居民实际消费量,则两者统计口径不一致(羊肉产量统计已出栏并已屠宰的羊胴体产量;羊肉消费量统计的是城乡住户购买的分割肉产品及加工制品)。本文结合前人调研数据与相关报告研究数据,测算居民实际羊肉消费量(若无特殊说明均为羊肉净肉消费量)。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户外消费成为居民羊肉消费的重要方式。据“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研究”课题组(1998)调查,城镇居民户外牛羊肉消费比例为37.5%,农村居民户外牛羊肉消费比例为16.7%,全国人均户外牛羊肉消费比例为28.4%。李志强等(1998)通过对1998年全国六省大中城市关于居民在外畜产品消费调查研究表明,城镇在外消费牛羊肉比例高达65%,农村居民在外消费牛羊肉比例为16.7%。陈琼(2008)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研全国105户城乡居民2008年第二季度户内外肉类消费,结果表明,全国居民人均户外羊肉消费比例为57%,人均户内羊肉消费0.22公斤,人均户外羊肉消费0.27公斤。丁丽娜(2013)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16个省份城乡居民羊肉消费的实地调研分析我国居民羊肉消费情况,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户外羊肉消费比例为39.87%,农村居民户外羊肉消费比例为25.98%。程广燕等(2015)采用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家庭消费调查数据(户内消费量),肉类及分品种在外消费比重统一按在外消费支出占食品支出的比重计,计算得出肉类及分品种的家内外消费总量,结果表明2012年城镇居民在外消费牛羊肉的比例为22%,农村居民人均在外消费牛羊肉的比例为15%。根据上述研究数据以及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居民实际羊肉消费量(见表3)。
表3 不同资料来源对我国居民羊肉消费量的估算
关于人均户外羊肉消费比例,如仅根据在外消费支出与食品支出的比重计算,与其他调研数据相比明显较小(如程广燕数据)。即使同样根据调研数据测算羊肉的户外消费比例,由于调查年份、样本选择不同等原因,测算结果也不同。因无系统的统计数据,无法准确确定户外羊肉消费比例,故对羊肉户外消费比例加以估算。通过与其他作者的调研数据比较,本文选取丁丽娜(2014)调研数据为依据①假定近几年居民户外消费羊肉比例不变,以35%的户外羊肉消费比例测算2009~2013年居民实际羊肉消费总量。测算2009~2014年近五年来居民实际羊肉消费量(见表4)。通过计算,2009~2014年人均实际羊肉消费量波动起伏,由2009年的1.63公斤下降至2010年的1.57公斤,2010~2012年又上升至1.65公斤,而2013年仅为1.38公斤。从居民羊肉消费总量看,2009~2014年居民实际羊肉消费总量同样波动起伏,由2009年的217.63万吨下降至2010年的210.42万吨,2010~2012年又上升至222.90万吨,2013年下降为188.41万吨,2014年消费总量上升为218.85万吨。
表4 2009~2014年居民实际羊肉消费量
(二)国内羊肉需求总量(胴体重)
当前,肉类生产与消费数据差距不利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入,增加了国家对肉类产业规划的难度和风险(司智陟,2012)。产消量数据间不一致的原因复杂,包括统计口径差异、外贸净出口、生产用量、外出就餐、流通损耗、实物消费、抽样误差、上报数据失真等(卢锋,1998)。为分析当前羊肉供求状况,首先应在分析羊肉需求现状基础上,转换羊肉生产和消费数据,使其口径一致。根据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CCAP)1998年的调查,羊胴体重到消费间的转换系数为0.95(批发零售期间的去皮、出骨、市场销售过程中的损失及肥肉脂肪转为动物油等)。蒋乃华等(2002)认为畜产品消费量与产量换算系数定为0.9。卢峰(1998)认为猪肉除去骨头、皮、膘,重量为原来的80%,牛羊肉为70%~75%。司智陟(2012)通过对我国屠宰率和出肉率的计算,认为羊肉的净肉重量为胴体重的70%~90%。程广燕等(2015)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推算中国肉类不可使用部分的比重为29.2%,即肉类可食用部分占胴体重量的比例为70.8%。可见,羊肉胴体重到可消费的净肉间的转换系数在0.7~0.95。
根据羊屠宰率公式及净肉率公式的计算方法得出羊净肉与胴体重比例②屠宰率=新鲜胴体重/宰前活重×100%;净肉率=净肉重/宰前活重×100%;胴体净肉占胴体重的比例=净肉率/屠宰率×100%。。我国山羊屠宰率一般为45%~55%,绵羊屠宰率一般为45%~58%,根据我国近年来山羊和绵羊出栏数量及出栏平均体重,经测算活羊平均屠宰率约为52%③鉴于篇幅限制,具体测算过程不再详述。。据统计,我国羊肉出肉率(净肉率)为34%(司智陟,2012),由此可推算出我国羊肉净肉重量占胴体重量的比例为65.4%,即胴体不可使用部分占胴体重的34.6%,该系数与前人测算系数较吻合。此外,在加工、销售和运输过程中还发生一些损耗,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14年研究结果,中国肉类从生产到消费的中间环节(肉类在流通、加工、零售等环节还要发生各种损耗)中损耗率为14.5%(程广燕等,2015)。由此可推算,羊肉从生产到消费要扣除49.1%(不可使用部分比例加上损耗率),即羊肉消费量(净肉)占羊肉产量(胴体重)的比例约为50.8%。结合上文居民实际羊肉消费量(净肉)得出2010~2014年我国羊肉需求总量(胴体重),2010年国内羊肉需求总量(胴体重)为404.65万吨,2011年为418.56万吨,2012年逐渐上升至428.65万吨,2013年下降至377.88万吨,2014年为430.91万吨④由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统计的2013年我国居民人均户内羊肉消费量为0.9千克,与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15.89%,导致本文测算的2013年羊肉需求总量较小。。
四、羊肉供需平衡状况
(一)根据统计数据测算的羊肉供需平衡状况
我国羊肉国内产量虽不断增加,由2005年的350.1万吨上升至2014年的428.2万吨,但需求总量上升速度高于国内产量上升速度,导致国内自给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羊肉供需处于趋紧状态。具体来看,羊肉需求总量由2005年的351.2万吨上升至2014年的456.1万吨,年均增长率2.95%,高于国内产量2.26%年均增长率。羊肉自给率由2005年的99.7%下降至2014年的93.9%,2014年羊肉供需缺口达6.1%(见表5)。
表5 我国羊肉供需状况
(二)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测算的羊肉供需平衡状况
通过本文2010~2014年我国羊肉需求总量(胴体重)与国内羊肉产量的对比可看出,除2013年外其他年份我国羊肉均供不应求(见表6),2010年供需缺口与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测算结果相差微小,而2011年和2012年供需缺口大于上文统计数据测算的羊肉供需状况,2014年供需缺口小于上文统计数据测算结果,但从整体上看,羊肉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除以上几年外,本文测算的2013年数据与统计数据测算数据相差较大,测算的羊肉需求状况仅为377.68万吨,而《中国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我国羊肉国内产量为428.2万吨,供给远大于需求,根据上文对我国羊肉进出口状况的分析可见,我国羊肉净进口数量不断增加,这种状况与本文测算的状况差距较大。
通过分析,是由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2013年我国居民人均户内羊肉消费量为0.9公斤,与2012年人均1.07公斤羊肉消费量相比下降15.89%(见表4),与羊肉供给总量不断增长及羊肉净进口数量不断上涨趋势不相符,导致本文测算的2013年羊肉需求总量小于国内产量,测算数据供大于求。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15》,2014年与2013年相比人均羊肉消费量有所上升,但仍小于2009~2012年人均羊肉消费量(见表4),因此2014年供需缺口小于根据统计年鉴测算数据。根据2009~2012年测算数据可见,我国羊肉供需自给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已下降为93.55%,结合上文统计年鉴测算数据(2010~2014年自给率不断下降),可推断2013和2014年羊肉缺口均大于6.45%。
表6 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测算的羊肉供需平衡状况
五、未来趋势分析
(一)影响供求趋势的因素分析
羊肉需求总量等于人均羊肉需求量与总人口的乘积。根据消费需求理论,理性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选择最大效用的消费组合,因此对商品的需求应考虑收入、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刘锐等,2014)。首先,收入水平是影响羊肉消费的最主要因素,羊肉具有正向收入弹性。作为发展中国家,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王祖力等,2011),导致居民人均羊肉消费数量增加。其次,羊肉价格经历长期的上涨期后,2014年2月份(67.43元/公斤)以来不断下滑,2015年6月份羊肉价格下降为60.54元/公斤,与2014年2月份相比下降10.22%,势必刺激居民的羊肉消费。我国城乡居民羊肉消费存在一定差距,考虑到城镇居民肉类消费对农村居民的“示范效应”,可判断未来农村居民羊肉消费增速将继续提高(程广燕,2015)。我国居民羊肉人均羊肉需求量仍有较大潜力,尤其是农村居民未来消费有成倍的增长潜力(陈琼等,2013)。除人均羊肉需求量外,人口数量、结构及城镇化率也影响羊肉需求总量。未来我国人口总量将进一步增加,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据推测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8%,人口将达到14.09亿(程广燕,2015),这些因素均会导致羊肉需求总量增长。综上分析,我国羊肉需求总量将不断增加。
与日益增加的羊肉需求量相比,我国羊肉产量近年来虽呈增加态势,但生产却凸显传统和落后,产业发展较缓慢,日益受到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丁丽娜等,2014)。尤其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进入新阶段,农田、草原、劳动力等资源成本不断上涨,制约羊产业发展的因素进一步增多(王莉等,2013)。通过分析,我国羊肉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呈不断下降趋势,羊肉产量年均增长率从1994~1999年的年平均9.32%下降为2009~2014年的年平均1.92%(见表1),可见羊肉增产乏力。在羊出栏量方面,羊的出栏量主要受农村劳动力状况、饲养成本收益、饲养方式等因素影响。首先,由于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加速转型,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人口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户兼业化趋势明显,一些农牧户放弃了养殖,导致羊出栏量下降。其次,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及劳动力等成本费用增加,导致散养肉羊单只养殖成本从2004年243.5元上涨至2014年的1 084.81元,十年间上涨3.5倍;成本大幅度上涨伴随活羊净利润波动起伏,如2005~2007年50公斤活羊净利润由53.5元上涨至183.9元,而2007~2009年下降至133.11元,2009~2012年又上涨至225.00元,2014年又下降至38.91元,与2012年相比下降幅度高达82.71%⑤数据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03—2015)》。,这将直接影响羊养殖户养殖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羊出栏量。最后,我国羊养殖规模化程度虽不断提升,但养殖规模总体上较小,2014年出栏量在100只以上养殖场(户)出栏量占出栏总量的比例仅为34.3%⑥根据《中国畜牧业年鉴(2015)》(中国畜牧业年鉴编辑部,中国农业出版社)数据整理。。此外,由于2014年以来活羊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45公斤绵羊活羊价格由2014年1月的1 164.42元下降至2015年6月的810.36元,下降幅度高达30.40%,相比之下,山羊活羊价格下降幅度较小,30公斤山羊活羊价格由2014年1月的961.32元下降至2015年6月的841.43元,下降幅度为12.47%,活羊价格下降会影响农牧户肉羊养殖积极性,对肉羊出栏量造成一定影响。在羊胴体重量方面,受肉羊品种资源、投入要素状况、养殖技术等因素影响,短时间内不会有大幅上涨。羊肉产量将难以保持以往增长速度,若要达到2020年518万吨的目标产量(《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2015~2020年的年均增长率要保持3.22%;即使是保持2014年羊肉供需状况的市场缺口(6.1%)也需2.41%的发展速度,高于当前1.9%的平均增长速度。
通过以上分析,我国羊肉消费增速继续提高、羊肉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羊肉国内生产受众多因素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生产目标及保持当前国内市场供需状况。考虑国际羊肉市场及中澳自贸区建立等外部因素影响⑦澳大利亚作为世界羊肉出口大国,也是我国羊肉进口的主要来源地,2015年6月17日中国和澳大利亚正式签署中澳自贸区协定,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羊肉将会进一步增加。,我国羊肉供给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市场缺口进一步扩大。
(二)以往文献关于羊肉供求的预测分析
不同学者预测我国羊肉供需状况见表7。司智陟(2012)通过对羊肉消费量的预测,认为2020年我国羊肉需求量为571.6万吨。丁丽娜(2014)通过构建我国羊肉市场局部均衡模型预测未来我国羊肉市场供求,结果表明2020年我国羊肉需求量为533.4万吨,羊肉产量为495.9万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2014)在假设前提下,通过建立农业发展长期预测模型,用相关统计数据和资料预测我国农产品供求,结果表明,到2023年我国牛羊肉需求量将达到1 574万吨,羊肉产量为485万吨。程广燕等(2015)依据2000~2012年城乡居民肉类消费情况⑧程广燕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的羊肉需求量预测数据根据各自牛羊肉预期总量以现阶段人均牛羊肉消费比例估算。,结合对人均收入、人口总量和城镇化率的预测分析,预测2020年肉类需求量,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牛羊肉需求总量为1 620万吨。根据《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到2020年全国羊肉产量发展目标是518万吨。通过上文国内羊肉产量增长率计算,2009~2014年平均增长率为1.92%(见表1),按此平均增长率计算,到2020年国内羊肉产量仅为466.7万吨,该产量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预测产量相近。通过相关资料梳理可见,研究结果虽不同,但差距并不大,2020年羊肉产量预期在461~518万吨,羊肉需求量预期在533.4~607.5万吨。
据丁丽娜(2014)测算结果,2020年我国羊肉自给率为93%,羊肉缺口7.0%(见表7);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2014)的测算结果,2020年我国羊肉自给率仅为78.1%,缺口高达21.9%。如按近年羊肉产量发展速度(以1.9%的平均发展速度计算,到2020年羊肉产量466.7万吨)计算,羊肉需求量按照533.4万吨(丁丽娜预测)计算,我国羊肉缺口将达12.5%,羊肉自给率为87.5%,与2014年相比将下降6.6个百分点。不同研究方法有不同测算结果,但羊肉缺口测算结果均大于当前6.9%的缺口,所以我国羊肉供给趋紧状态会持续且进一步加剧。
表7 不同资料来源对我国羊肉供需平衡状况的测算结果
六、政策建议
羊肉供给总量虽不断增长,但国内市场羊肉市场供不应求,羊肉的国内供给趋紧,市场缺口将不断扩大。据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肉羊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能繁母羊、种公羊补贴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扩大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补贴范围,因地制宜制定不同产区的建设标准和模式,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和低息免息贷款等金融优惠政策,示范带动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王莉等,2013)。
二是鼓励家庭牧场、养殖大户、肉羊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通过财政补贴、金融信贷支持等方式扶持鼓励家庭牧场、肉羊专业合作社等适合农村发展和生产方式变化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从而推动肉羊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是改进饲养管理方式,提高肉羊生产水平。在牧区,应积极推广“半放牧、半舍饲”饲养方式,夏秋季节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冬春季节圈养舍饲。生产上可合理安排产羔季节,利用夏季牧草丰盛的特点,开展季节性肉羊生产。在农区,立足粗饲料充足多样,精饲料丰富的自然优势,推行“舍饲、半舍饲”的养殖方式,大力发展肉羊产业。
四是科学利用国外资源保障居民羊肉需求。在国内羊肉供给乏力的情况下,要积极开拓国际羊肉市场,加强羊肉贸易协作,平衡羊肉供给,保障居民消费需求。
[1]丁丽娜.中国羊肉市场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2]吴秋野,肖海峰.中国城乡居民羊肉消费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展望,2013(8):71-75.
[3]张海峰,孙世民,王仁强.城乡居民羊肉相对消费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695位消费者的调查问卷[J].中国畜牧杂志,2014(18):54-59.
[4]樊宏霞.内蒙古肉羊产业竞争力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
[5]陈晓勇,敦伟涛,孙洪新,等.我国肉羊产业化模式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18):17-19.
[6]张莉,杜立新,李捷.我国肉羊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草食家畜,2014(3):1-6.
[7]刘芳,张存根.中国肉羊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农业,2005(8):22-25.
[8]蒋博轩,李军,李秉龙.中国肉羊产业的纵向一体化模式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1):68-71.
[9]王贝贝,肖海峰.中国羊肉供需状况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2(10):19-22.
[10]王雪娇,肖海峰.牛羊肉价格上涨对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3):40-45.
[11]王祖力,王济民.我国畜产品消费变动特征与未来需求预测[J].农业展望,2011(8):55-59.
[12]李志强,王济民.我国畜产品消费及消费市场前景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0(7):46-51.
[13]陈琼.城乡居民肉类消费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14]程广燕,刘珊珊,杨祯妮,等.中国肉类消费特征及2020年预测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5(2):76-82.
[15]司智陟.基于营养目标的我国肉类供需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16]卢锋.我国若干农产品产消量数据不一致及产量统计失真问题[J].中国农村经济,1998(10):48-54.
[17]蒋乃华.全国及分省肉类产品统计数据调整的理论和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2(6):12-20.
[18]司智陟.我国牛肉消费现状与预测[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9):54-57.
[19]丁丽娜,肖海峰.我国羊肉供求的影响因素及未来趋势——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与预测[J].农业技术经济,2014(9):22-31.
[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刘世锦,刘培林,等.到2023年中国农业增长趋势预测[J].发展研究,2014(7):4-9.
[21]王舒婷,陈铁飞,钟真.我国畜产品供需状况与产业发展预测[J].重庆社会科学,2012(4):93-99.
[22]韩俊,秦中春.我国农产品供求形势与政策取向[J].发展研究,2008(7):16-21.
[23]袁学国,王济民,韩青.中国畜产品生产统计数据被高估了吗?——来自中国六省的畜产品消费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48-54.
[24]刘锐,王莉.中国牛羊肉消费情况及展望[J].农业展望,2014(10):73-79.
[25]陈琼,王济民.我国肉类消费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3(6):43-47.
[26]王莉,沈贵银,李冉,等.牛羊肉供需形势研判及政策建议[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3(46):16-23.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Trend of Mutton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
DING Cunzhen,XIAO Hai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China)
China was the biggest mutton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country of the world.Changes in supply and demand of mutton were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producers and consumers,but also meaningful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heep industry,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the protection of national food safety.This paper analyzed factors which affected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mutton in China.Then,the supply and demand trend of mutton in China wa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a's total slaughter sheep grew steadily.Advantage of regional production was prominent. Mutton production continued to increase,but the growth rate gradually slowed down.The quantity of mutton imports was greater than the amount of export,and the number of net imports was rising.The overall trend of the total demand for mutton was rising.Mutton supply and demand gap continued to expand.In the future,the growth rate of mutton consumption continued to increase,the total amount of mutton demand would continue to increase,while domestic production would be difficult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production target due to the influences of various factors.The domestic supply of mutton was increasingly tight,and gaps in the market would continue to expand.So the main problem of mutton market was how to develop mutton production and promote the market balance.
mutton;supply and demand balance;influencing factor;trend
F326.3
A
1674-9189(2016)03-0086-11
*项目来源:农业部和财政部项目(CARS-40-20)。
丁存振(1988-),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肖海峰(196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产品市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