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穿插微课 提高教学效益
2016-09-15浙江温岭市城北小学317519陈存云
浙江温岭市城北小学(317519) 陈存云
适时穿插微课提高教学效益
浙江温岭市城北小学(317519) 陈存云
微课能使学科知识的重、难点变得直观形象、简单易懂,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教辅功能。同时,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等特点,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受学生的喜爱。在不同时段适时插入微课,能起到课前高效导航预学、课中提升教学效益、课后延展有限课堂的作用,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增强学生的学力,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微课深度学习教学效益思维难点数学经验实践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这里凸显了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同时,由美国首创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幕课”也开始风靡我们的学习生活,随后为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微课也应运而生。
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等)而设计5~8分钟的讲授或演示的教学视频,是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创建了“一对一”教辅的“磁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是一种辅助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微课,不仅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而且可以反复使用。在教学实践中,微课不仅仅在课前预学阶段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课中和课后同样能够发挥不同的效用,助力学生的自主学习。
一、课前使用微课,高效导航预学
在课前预学阶段运用微课,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初步的感知。利用微课的视频,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环环紧扣的问题和在视听冲击与讲练结合中,兴趣盎然地快乐学习。
1.课前微课导引,促进深度学习
通过课前微课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提前掌握教学的重、难点,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提供了时空。另外,有些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无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有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将探究活动走过场,而使用微课则可利用课前的自由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探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同时,也只有经历充分的体验和批判性的思考,所学的知识才能形成长时记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烙饼问题”时,让学生课前利用微课进行如下的自学探究。
(1)情景引入,收集信息。
(2)1~2张饼怎么烙?双数张饼可以怎么烙?
(3)3张饼怎么烙?(出示操作要求,如下图,学生独自操作探究)
(4)课件演示3种不同的操作方式。
(5)归类优化:采用轮换法(转化思想)最省时。
(6)如要烙4张饼、5张饼、6张饼……10张饼,甚至烙更多的饼呢?请同学把表格完成,并思考烙饼的至少总时间与张数有什么关系。
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而微课就拥有这样的优势,可运用Camtasia Studio8.0录屏软件,将PPT编辑进去,同时配上字幕和教师讲课的声音,并将教师的头像设计在画中,使学生体验到“一对一”辅导的亲近感。此时,学生受干扰最少,注意力也最集中,学习效率自然就高。微课不仅让学生通过自学视频获取知识,而且在充分探究、内化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可依据学力自主把握学习时间、学习进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目的。
2.依托反馈资源,引领高效课堂
学生带着学习的成果和自学中的疑惑进入课堂,教师依据学习单反馈调整教学,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的学习疑惑,这样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知识的拓展和深化上,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思维能力也得到不断的提高。例如,在学生自学“烙饼问题”的微课后,课堂上先让学生反馈学习成果和自学中的困惑,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讨论:(1)知道烙2张饼的时间,还需研究烙双数张饼的时间吗?集体评议反馈学习单中烙2、4、6……张饼时间的正确性。(2)探究烙3张饼的时间,烙单数张饼的时间还要研究下去吗?通过问题,使学生明白5=3+2、7=3+2+ 2、9=3+2+2+2……据此思维方法检验学生反馈单中烙奇数张饼的时间,此时引导学生得出除烙1张饼外的至少总时间的数量关系就不难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显性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隐性的思维能力,体会、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科学的探究方法。”所以,我们的教学不能满足于让学生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还要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得到提升。学生已建立求每锅最多烙2张饼时至少需要多少时间的数学模型,但是学生往往以为每锅最多烙其他张饼数时也是这个数量关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拓展学习,让学生探索每锅最多烙3张饼时是否也有这样的数量关系:“当一口锅最多能放a张饼时,只有比锅中能放的a张还多几张时,可以采用转换法(即转化思想)而使时间不浪费呢?”这样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还可以引领学生运用每锅最多烙2张饼的探究方法,正迁移到探究最多烙3张饼的数学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探究方法,掌握最多不超过锅中多少张饼时都可用轮换法的规律。同时,这样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渗透数学思想。
二、课中使用微课,提升教学效益
1.突破思维难点
微课的时间虽然只有5~10分钟,但对于只有40分钟的课堂来说是多么珍贵。当上到后半节课时,学生处于身心疲劳状态,因为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活泼好动,且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思维和感性思维具有比较强的特点,所以加入直观的微课视频后,可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大脑处于亢奋状态时,他的思维特别敏捷,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会有极佳的表现。所以,在课中使用微课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优化——田忌赛马”时,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教师可按照教材提供的两张表格,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探寻出优化策略,这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但对书本练习的最后一题——“两人轮流报数”游戏,如果不加引导地让学生漫无边际的玩报数游戏,学生是很难发现优胜策略的,而用微课就能在剩余的教学时间内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轮流报数——优化策略”微课如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刚才同学们跟老师比赛,为什么都是老师赢?你们想知道赢的策略吗?
(2)要想抢到和是10、7、4的数,在上一次对方报数前,自己又该抢到和是几的数?
(3)遵循什么游戏规则就能获胜?为什么想报10,要留出3?怎么找到每轮两人报数的和?(和=可报最大数+ 1)首先报的数“1”能否用计算直接求得?(10÷3=3……1)
(4)策略小结:先抢报余数,之后每轮紧抓对方的报数与自己报数的“和=可报最大数+1”,就能获胜。
(5)拓展练习:甲乙两人可报1、2和3,谁最后轮报到和是20的为胜方,甲想赢该怎样做?
2.节约教学时间
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提前自学,已经掌握了部分知识,这样课中使用微课就可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缩短教学课时。结合课前和课后使用微课视频,就可对整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重组,节省教学时间。如教学“优胜策略——田忌赛马”的内容,利用微课就可将两课时的内容整合为一节课。按往常的经验,此课还需要上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予以拓展,而利用微课既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又能使学生在浓郁的兴趣中有效地掌握轮流报数的优胜策略。
三、课后使用微课,延展有限课堂
在课后将易错题、拓展题、综合实践题制成微课,能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向深处漫延,使所学的知识用“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同时,微课可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如对于课堂上还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回家后继续观看,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暂停、快进、倒退等功能,不理解时还可再看一遍,甚至第三遍,从而走出班级授课中笔记来不及记或没有理解时被“绑架”往下学的困境。另外,教师还可以调取以前学的微课,对学生遗忘的内容进行重温,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1.链接易错题,积累数学经验
我们都知道,易错的题目是学习的好素材,通过对易错题的辨析,可提升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一课时、一章节教学后,对平常学生的易错题加以整理并制成微课视频,供学生课后学习。学生在辨析过程中,运用先前的知识储备和思想方法,同样可让知识的习得与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辨析中“邂逅”,这符合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使所学的知识在同化和顺应中达到再平衡。例如,微课“半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易错题。如下:
2.链接“你知道吗”,拓展知识面
课本中的“你知道吗”大多以文字描述,枯燥的文字描述难以激起学生阅读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制作成直观、简单易懂的视频,这样学生就有兴趣看视听结合的微课,在内需和情感的驱使下,学习的效率就高了。而且,在微课中增加一些知识,还可指引学生到哪去找拓展延伸的内容,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脚手架”,使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得到拓展。例如,三年级下册第88页“年月日”中的“你知道吗”的微课。如下:
(1)情景引入:两地的时间怎么不同时呢?
(2)太阳光照到是白天,背面照不到是黑夜,人们将太阳出来定为早晨,正午为12点。
(3)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东边的时间也比西边早,东边时刻与西边时刻的时值相差不仅是以时记,而且要以分或秒来计算,这给人们带来不便。(微课视频如下)
(4)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上,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规定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零时区,其中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因此,出国旅行的人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手表,才能和当地时间相一致。如凡向西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慢1小时;凡向东走,每过一个时区,就要把表拨快1小时。
(5)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伦敦和北京不是同时进入元旦零时了吧?若还有兴趣了解时区知识,请去百度搜索“时区”了解这些内容。
3.链接实践操作,突破时空限制
例如,教学“平移和旋转”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动手制作竹蜻蜓,先让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制作竹蜻蜓,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还充分发挥学生生性好动和感性思维强的特性,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这样充分的体验中,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概念,对所学的知识形成长时记忆。微课如下:
(1)激发兴趣,介绍材料与工具:木头一块(长约15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0.5厘米)、圆柱状小筷子一根、小刀、铅笔、尺子、锉刀。
(2)用尺子测量出中心点,钻洞要控制直径。
(3)离洞口0.5厘米处削薄一侧,另一侧暂时保持原样,削时小心使用刀具。
(4)背面也如此加工,将木头块削成一个倾斜面,另一端从另一侧削成倾斜面,像飞机的螺旋桨。
(5)组装试飞后,提问:什么在平移,什么在旋转?
综上所述,微课既能使学科知识的重、难点变得直观形象、简单易懂,又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实现“一对一”的教辅功能。同时,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等特点,符合视觉驻留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深受学生的喜爱。课堂教学中,在不同时段适时插入微课,能起到课前高效导航预学、课中提升教学效益、课后延展有限课堂的作用,从而打造高效课堂,增强学生的学力,有利于学生的深度学习。
(责编蓝天)
G623.5
A
1007-9068(2016)2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