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手之前先动脑
——“摆的研究”教学例谈

2016-09-12邹席

湖南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摆锤单摆动脑

邹席

动手之前先动脑
——“摆的研究”教学例谈

邹席

其实,科学课不光要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知道科学结论是怎么样的,更要让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即要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建立假说,设计方案,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开始。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做进一步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巧妙地设计实验前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准备的摆进行分组实验,并汇报每10秒钟单摆摆动的次数,再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学生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摆,实验结果自然各不相同。实验后,他们提出了各种问题。

生1:不同的单摆,速度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生2:是什么决定了单摆的速度?是摆锤的质量,摆绳的长度还是摆幅的大小?

……

这种通过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紧紧吸引到课堂中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展开学习,效果自然不错。

2016年许昌市主城区绿地建设状况: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1227公顷,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6.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2.68%,呈现出“城区绿岛、城郊林带、城外林网”的城市森林景观,形成了200多公里的城市生态防护林体系。2017年许昌市主城区绿地建设状况: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6.46%,绿化覆盖率40.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34平方米,公园数量逐年增加。

二、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建立假说的能力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地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学生提出了各自的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所探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寻求可能解释的过程方法。在学生提出猜测(假设)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追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猜想的理由,让他们的思维向更深的层次发展。

例如,“摆的研究”一课,学生提出了各种猜想,教师进行了追问。

师:那你们能说说假设的原因吗?

生1:如果摆绳的长度越短,摆的路线也越短,用的时间也越短,来回摆的时间就少一些。所以我认为摆绳的长度越短,摆动的速度就越快。

生2:摆锤的质量重,我们推动摆锤时用的力就大,摆的速度就快;摆锤的质量轻,我们推动摆锤用的力就轻,摆的速度就慢。

生3:我们骑自行车时,从坡陡的地方比坡缓的地方骑下来要快,是因为坡陡的地方角度小。所以单摆摆动的角度越小,摆动的速度也就越快。

……

前面是假设,后面是学生自认为合理的解释。虽然这些假设需要通过事实、实验、逻辑推理来进行证实或证伪,但是孩子们在论述自己的假设理由的过程中,拓展了思维的广度,从而培养了建立假说的能力。

三、设计方案,培养学生实验论证的能力

学生用实验方法开展科学探究,最关键的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但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设计好方案,然后学生动手。实验所需的器材是教师给学生们预备好的,一件不多,一件不少。在实验操作中也一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由教师在实验前作好了指导,学生也就是按教师的要求一步步将实验进行到底。这样的探究活动看上去进行得有条不紊,效率高,实质上仅是一个体力活,或者是一个体验性的活动,其中的思维含量很低。这样的科学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实验室研究是没有人能为孩子们准备一切的。因此,在科学课堂上,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多给学生一些经历自主选择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完成探究,学会随机应变。

如教学“摆的研究”,我在上课之前,就让学生按照课本要求准备实验器材,并按照实验要求自己制作一个摆,根据课本上讲的方法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摆。课前检查发现,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的完成情况很好,每个人都制作了一个摆,摆锤各式各样,有的用小铁球,有的用塑料球,有的用橡皮泥。

在对比实验中,变量的控制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最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怎样引导学生设计完善的实验方案呢?我又做了如下尝试:

师:在探究“摆的快慢可能与摆锤的质量有关”的实验时,我们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那么实验方案中,不改变的条件和要改变的条件怎么确定呢?

生1:要用同样长短的摆绳,这样才能不改变摆绳的长度。

生2:不能改变摆幅的大小,每次都用手丈量一下,控制在相同的5度角。

生3:用力要匀速,每次用力要一样,不要猛然用力。

师:怎样改变摆锤质量呢?

生4:第一次在绳子末端挂一个小球,第二次在下面加一个小球。

师:(实物展示挂好)仔细看看,如果在一个小球下接着挂一个小球,会不会改变摆长呢?

生5:这样加挂不行,会改变摆绳的长度,因为真正的摆长不是绳子的长度,而是从支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

虽然在实验的设计中,学生遇到了很多问题,甚至有的问题很难解决。但在这样的自主设计中,学生的思维被点燃了,伸出每一个触角积极思考。经过这样的思考,他们不仅深刻明白了研究中的为什么,还提升了科学实验能力。

学生动手实验前的这几个环节中,虽然讨论、交流的时间比较长,但这样的探究活动才能让学生深入、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完善地设计实验方案,保证后续实验活动的有效开展。动手之前先动脑,能够有效地把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出来,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桃江县教研室)

猜你喜欢

摆锤单摆动脑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实验创新
影响摆摆动快慢的 因素实验创新
躲避大摆锤
单摆周期问题的归纳与深化
发挥等效法在单摆运动周期问题中的大作用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塑料冲击试验机摆锤形状对空气阻力的影响
肯动脑就会成功
动手动脑多快乐
对无固定悬挂点单摆周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