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将军故里的教育“名片”
——会同县大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纪实

2016-09-12何宗焕通讯员梁小刚

湖南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会同名片全县

本刊记者 何宗焕 通讯员 梁小刚

■卷首语

打造将军故里的教育“名片”
——会同县大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纪实

本刊记者何宗焕通讯员梁小刚

会同,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过去,将军是会同令人羡慕的一张“名片”;如今,会同以大手笔、大投入发展教育,全力推进教育强县,教育成为将军故里又一张耀眼的“名片”。

正是橙黄橘绿时节,记者走进会同,秋实满园的会同教育让人目不暇接。多年来,会同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小财政”办出了“大教育”,在教育强县的征途中迈出了一串串坚实的足印。

大手笔推进布局调整

善弈者先谋局。会同县把稳步推进教育布局调整作为建设教育强县的重头文章。

2015年3月1日,会同县城郊,会同县一中新校区一片喜庆、热闹景象,会同县一中3000余名师生喜迁新校。焕然一新的校园,满溢着家长的热望,交集着莘莘学子的惊叹和欣喜。历经三年艰苦卓绝的建设,在35万会同人民的热切期盼中,崭新的会同县一中拔地而起。

会同县一中整体搬迁新建,是会同县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强县建设的重大举措。

这是一项举全县之力的兴教工程。新一中投资超过2.5亿元,占地面积162亩,按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寄宿制学校标准建设,可容纳4000名学生就读。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让会同县一中跻身高标准、现代化的一流高中学校行列。省、市各级领导和周边县(市、区)同仁到该校视察或交流经验时,无不竖起大拇指,赞叹会同县委县政府“为政一任,兴教一方”的魄力和胆识。

会同县一中是会同教育的“火车头”,几年前,“火车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仅占地50多亩的校园,容纳了近4000名师生,校园狭窄,教育教学场地严重不足,大班额泛滥。

一中怎么发展?会同县委县政府把一中放在会同教育全局,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思考。县委书记杨陵俐说:“重视教育,发展教育,首先要科学谋划教育,要让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一中是全县教育的枢纽,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从全局着眼,必须有长远眼光。”

如果说一中的整体搬迁考验的是县委县政府的决心和意志,那么,如何选址?建多大规模?按怎样的标准建设?资金如何筹措?用多长时间建成?则进一步考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能力和工作水平。

从2011年到2015年,在新一中立项、规划、建设的4年时间里,县委书记杨陵俐、县长周立志多次组织调研论证,多次召开座谈会、听证会,听取各界人士意见,研究新一中建设规划方案,多次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征地、拆迁、建设、资金等棘手的难题,多次去施工现场,了解、督查工程进度。县领导周汝谦、兰利华一次次亲临工地,查看工程进展和建设质量。常务副县长舒远满曾在新校区工地连续蹲点一个多月,现场办公,现场指导,逐一排查和解决建校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一着激活全盘。县一中整体搬迁后,会同教育的布局面目一新。2015年9月,会同县三中迁入原一中办学,林城中学迁入原三中办学,城区学校高、初中大班额得到有效化解。而随着林城镇一完小、二完小扩建工程和城北小学新建工程的启动,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有望在两年内彻底化解。在城区调整的同时,农村学校一路跟进,库区朗江、漠滨中小学搬迁新建,黄茅中小学合并。其他学校布局调整也在有序展开,2013年完成了县特教学校搬迁新建。2015年6月,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划拨30亩土地用于县职中改扩建。这是一幅全新的、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会同学校布局版图,其排兵布阵、行棋着子,处处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策略和用意。

在会同基础教育版图中,还有一个重要“山头”让县领导牵挂于心——幼儿教育。会同的幼教资源一直很紧张,公办幼儿园满足不了群众需求,一位难求。幼儿教育如何发展?幼儿园如何布局?如果让政府来托底买单,巨大的投资从哪里来?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寻找新的路径。2014年,县政府作出决策——招商引资。民办公助的育龙幼儿园就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中应运而生。育龙幼儿园由裕龙公司投资3000万元,按照省级示范园标准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977平方米,可容纳16个班700余名幼儿,2015年秋季正式开园。育龙幼儿园的建成不仅极大缓解了城区幼儿入园难,还开启了会同幼儿园办园新模式。为了促成这个项目,县长周立志穿针引线,协调磋商,事必躬亲,既要给投资人以适当的优惠政策,又要保护幼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县长坚持育龙办园前期必须有10名优秀公办幼师参与教学和管理,以保证办园质量。为了保障公派幼师的权益,县里还专门出台了《育龙幼儿园公派教师管理办法》。当所有细节都很完美了,周立志代表县政府在合作办园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加速度建设合格学校

金子岩侗族苗族乡小学是会同县最偏远的一所乡镇中心完小,受自然条件限制,校园逼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2014年,县里作出择址搬迁新建金子岩小学的决定。仅仅一年多时间,投资1800万元的新学校顺利竣工,2015年12月通过市级评估验收——全县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最难的一块“硬骨头”被“啃”了下来。至此,会同县完成43所乡镇中心完小以上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

会同县是湖南中西部落后山区县,全县40余所中小学大多数是农村薄弱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简陋落后,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全县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一道“高坎”。

“以合格学校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薄弱学校改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在全面调研、认真分析了全县教育发展现状以后,会同县委县政府郑重决策,把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作为教育强县的又一重点工程来抓。

合格学校建设,牵涉面广,项目多,标准高,要求严,投入大。对年财政收入只有4亿元的贫困县来说,建设资金成为一大难题。钱从何来?县里的做法是,多部门支持,多渠道筹措,千方百计确保资金到位。2014年是合格学校建设爬坡过坳的关键时期。那一年,全县从城市教育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市维护费等渠道共安排合格学校建设经费800多万元;还是那一年,全县下拨贫困寄宿生生活费140多万元,按县领导的说法,合格学校建设不能只是一栋栋漂亮的房子,必须保证所有学生的入学和就读,尤其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失学——县里把这一工作作为落实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内容。

在建设合格学校的同时,会同县委县政府没有忘记教师们的“福利”。就在2015年,县里再次出台重磅政策,一是注入教师奖励基金500万元,用于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解决教师的特殊困难;二是继续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特别为新一中追加了100套教师周转房。会同县政府的财力并不雄厚,但他们投入教育出手大方,毫不吝啬。为了化解学校安全方面的风险,县里决定由县财政统一为在校学生投保“校方责任险”。县里的重教措施带着温度,带着感情,县领导如此温馨、温暖的教育情怀,怎能不让老百姓为之动容。

为了确保合格学校建设的质量,县领导要求相关单位和各项目负责人,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全力保障,把每一所学校、每一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放心工程”“示范工程”。

合格学校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力量,最好地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长远发展的方针。县里制定了《会同县教育强县建设规划》,明确要求“立足长远、先易后难、逐年推进、确保质量,建设一所合格一所”,按照这个思路和目标,全县统筹安排各类资金,到2015年底,全县合格学校建设先后投入超过1.2亿元,其中县本级投入近4000万元,全县新建校舍60073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205402平方米,扩展校园面积31136平方米,改扩建田径场25个,配备多媒体教室33间,添置各类教学仪器设备2000余万元。图书馆、阅览室建起来了,电脑、网络进了教室,功能室、实验室、仪器室等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全县中小学校容校貌彻底改观,面目一新,漂亮、整洁、颇具现代化色彩的乡村学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2013年4月,怀化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现场会在会同召开,在会同县宝田苗族侗族自治乡,与会代表看到乡里红墙灰瓦、窗明几净的新学校,不禁感慨连连:“想不到这么偏远的地方有如此漂亮的学校,设施齐,设备好,跟城里学校也没什么差别。会同搞合格学校建设来真的,动硬的,下了大气力,做了大实事,成绩很大,成效明显,让我们钦佩。”

殷殷重教情。县委书记杨陵俐(中)在学校考察调研

高标准打造师资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教育强县建设过程中,会同县致力于打造一支敬业奉献、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年龄老化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老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会同采取了加大教师招聘和培养力度的做法。2009年至2015年,全县共招录特岗教师227人,委培师范生149人,近5年公开招考和引进教师88人,平均每年补充教师80人以上,绝大多数充实到了农村中小学,全县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县委书记杨陵俐多次说:“师资短缺,说明我们过去欠了不少账。教育优先发展,教师队伍是保证,编制再紧,不能紧教师编制,对教师编制的管理,要开绿灯。”言出必行,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杨陵俐宣布,作为为教育办实事的举措之一,从2016年起,在“特岗”“委培”计划不变的前提下,每年再公开招聘60名教师。这可不是简单的口头承诺,要知道,每增加一个教师编制,财政至少要增加2万元经费。如今,哪个地方不是把编制卡得紧紧的,就因为财政的口子不好开啊。杨陵俐这么说,是把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了——教育,在会同,在县委县政府眼中,有更高的地位。

会同县教育局不仅深刻领会了县委县政府的意图,还创造性地执行了县里的教育决策。教育局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作为强教工程来抓,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强劲活力。第一个抓手是抓校长队伍建设。教育局局长侯邦明说:“抓校长就是抓一把手,一所好学校没有一个好校长不行。我们建立了择优上岗、能上能下的中小学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公开选拔、竞聘上岗制度,切实把爱教育、懂业务、具有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年轻一代推上校长岗位;我们还建立完善了校长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淘汰制和轮岗交流制,让每一个校长有权有责,有压力有目标。”局里特别重视校长的业务培训,每年都会组织一批校长到上海、北京考察学习,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侯邦明说,校长必须有高远的胸襟、广阔的眼界和视野,校长不能被琐碎事务束缚,要走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这是一个优秀校长必须具备的素质。

县长周立志(前排右一)说,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

第二个抓手是抓教师全员培训,这是会同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这几年,教育局通过“国培”“省培”以及县本级培训,每年完成校长、班主任、教师学历提升、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改革等各类培训2000人次以上,培训人数占在岗教师的70%以上,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县教师进修学校利用暑期对教育管理干部和学科教师进行集中、分批培训,聘请外地专家和30名本土“客座教师”为培训对象上课,实现了县本级培训规模和培训效果的重大突破,成为教师培训的一大亮点。城乡教师交流和支教是会同的另一种“特色培训”。每年都有一批城区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农村学校学情不同、教情不同,对城区教师来说,这是对自身教学能力、素质、策略的一大考验,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和培训。从农村学校回来的支教教师说:“在边远山区数星星、看月亮,条件固然艰苦,但看到农村孩子淳朴、热情的笑脸,看到他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我的心里会有一种极大的震撼,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我觉得,支教也是一种培训,相比于其他业务培训,这种培训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第三个抓手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县里建立完善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广泛开展“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专项教育活动,全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行业正气,培养团队精神,大力倡导爱岗敬业、奉献有为,引导教师在岗位上练兵,在岗位上出彩,争当优师、名师,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涌现出了以罗长海、李海云、谭喜凤、罗兴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省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和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全县中小学十分注重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孩子们在听老师讲粟裕大将的故事

全方位提升教育质量

“教育的问题都好解决。”这是周立志考察教育时说过的一句响亮的话语。在会同,教育事业优先规划,教育资金优先安排,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议教。如何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也摆上了县长的案头。会同是个财政小县、穷县,办教育也许一时出不了效益,但这是为会同的长远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为未来的竞争打下智力基础。办教育不能只看投入、看建设,还要看内涵、看质量。周立志县长说,质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没有好的教学质量老百姓是不会满意的。

质量如何抓?且看会同教育局的做法。

还是从侯邦明局长说起吧。侯邦明有一个习惯,每次到学校检查工作,只要有时间,一定要“推门”听一堂课,到教师办公室查查备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这位从会同县一中校长职位上上来的教育局长,对抓教育教学质量常规不仅内行,而且一丝不苟。侯邦明这个“习惯”可以说是会同抓实教育教学质量的最好诠释。

会同人抓教学质量有章有法,有板有眼,他们从不讳言分数,从不讳言考试。“既讲素质教育,也要升学成绩”;“素质教育不是不要分数,不讲分数的素质教育是伪素质教育”。这是会同人鲜明的质量观,他们敢于在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上“亮剑”。

抓实教育管理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从管理入手,会同教育局一是抓常规。质量从过程中来,会同教育局建立完善了教育教学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反思、课后辅导、考试评价等每一个环节实行全程监控,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二是抓视导。教学视导活动实现了全覆盖,教研室、基教站等部门针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学视导活动。2015年,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全年听课达712节,评课237次,召开学科座谈会83次、视导反馈会21次。教研员沉到了学校,沉到了课堂,他们对教学的指导也就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三是抓课改。在会同,课改不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积极、理性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课改指导和交流探讨,构建“一校一品”高效课堂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林城镇一完小的“五学四研一升”教学模式,连山小学的“幸福校园”,成为引领会同新课改的标兵。以“教学活动月”为平台,组织开展课改演示、课改开发、课改比武等活动,大力加强校本教研和课例研究,促进教研成果转化。目前,全县中小学课改面达到80%以上。四是抓考试。抓实高考、学考备考、教学,教研、基教部门强化对毕业年级的复习备考指导,学校教科室、年级组、教研组有针对性地制定复习备考方案。特别强调抓考纪考风,确保考试成绩的真实性,以考纪考风促良好教风学风。五是抓评价。坚持科学的质量导向,从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入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分层分类对全县学校进行质量评价,创造公平且动态的质量竞争和提升环境,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先、校长任免和教师评优晋级、进城调动的重要依据,形成了全面、全员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合力。六是抓衔接。注重各阶段教学质量齐抓共促,夯实小学、初中阶段质量基础,拉长质量链条,做强高中阶段教育,带动义务教育,形成良性循环。抓衔接是会同的特色。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育教学似乎出现了脱节现象,小学没有养成好习惯,初中没有打牢好基础,到了高中还不会学习,于是,高中怪初中,初中怨小学。会同人敏锐地看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有意识地让初中教师进小学课堂看看,让高中教师去初中课堂瞧瞧,彼此沟通,互相了解,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效衔接。

一组组数据见证了会同教育的累累硕果:2009年、2010年,高考质量综合评估列怀化市第一;2011年、2012年,高考质量综合评估列怀化市第二;2013年至2015年,高考质量综合评估列怀化市第一。2014年,初中学考综合评估排名怀化市第一;2015年初中学考各科合格率、优秀率列怀化市第一。高中学考连续多年排名全市前列。素质教育各项竞赛活动全面开花,近三年,仅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就有8人次获省级一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会同这个只有35万人口的山区小县,在2014年和2015年怀化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当仁不让地夺取了团体第二的优异成绩。

近三年,会同教育先后荣获“全国主题教育先进单位”“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县”“湖南省优秀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等十余个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春雨润沃土,硕果满枝头。展望未来,会同教育站在新的起点上,必将以其强大的创新力、探索力、实践力,获得更大的突破和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会同名片全县
包包,也可以是你的名片
我家的环保名片
艺术节播下的种子正发芽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不会丢的创意名片
历史之外遇见会同
寄情山水 超然物外
还原儿时的味道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会展名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