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2016-09-12张衍敬江西奉新第二中医院骨伤科奉新330700
张衍敬(江西奉新第二中医院骨伤科,奉新 330700)
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张衍敬
(江西奉新第二中医院骨伤科,奉新330700)
目的 探究在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1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分别进行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和单纯西药方式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8.9%,P<0.05。结论 在下肢骨科的手术患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科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促进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应用。
骨科;深静脉血栓;中西医结合疗法;视觉模拟评分;脉痹
下肢深静脉血栓(简称DVT)又被称之为血栓性深静脉炎,指的是血液非正常的凝结在深静脉内,进而导致的下肢静脉回流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威胁,是下肢手术中十分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期间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肢肿胀性疼痛和浅静脉扩张,急性期容易同时合并肺塞,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临床中积极治疗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颇具临床价值。近年来,本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取得明显效果,现将针对180例患者进行的临床研究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2年4月—2015 年10月,纳入对象180例,均为该期间入住本院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所有病人均经过严格的临床检查、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并确诊为深静脉血栓的存在。对18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患者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7.32±12.43)岁;病程最长13天,最短1天,平均病程(7.09±4.21)天。对照组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患者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5.10±10.09)岁;病程最长11天,最短2天,平均病程(6.56±3.98)天。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信息作初步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其进行比较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临床中给予单一西医治疗。500 ml低右旋糖酐+30~60 U尿激酶进行患肢静脉滴注每分钟30滴,并行0.4 ml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每次12小时,治疗7~14天[1]。停药前2天起口服华法林,初始用药剂量为1~3天,每天3~4 mg,3天后按照凝血酶原活性和凝血酶原时间确定维持量,每天2~3 mg,7天1疗程[2]。观察组患者临床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同时依据中医证型予以中药治疗,血瘀湿热型患者加用通络活血方和三妙散治疗,血瘀气虚型患者加用补阳还五汤和通络活血方治疗[3]。另外,对于中药的主要用药来说,主要有:熟地黄、山药、川牛膝、杜仲以及川断进行补益肝肾的作用,其中桃仁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威灵仙、地龙的作用则是进行通经活络,鸡血藤的作用则是能够起到舒筋通络以及补血活血的作用,利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以此来有效的对患者实现标本兼职的效果,提升治疗的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临床期间的体温、面色、肤色等变化,加强监测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应用视觉模拟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同时进行语言评价量表(VDS)评估。比较两组患的治疗效果。1.4评价标准 VAS评分:共10分。无痛记为0分;轻度疼痛记为1~3分;疼痛影响患者休息,记为4~6分;疼痛难忍记为7~10分[3]。
VDS评分:评分标准为0~10分[4]。
疗效评价:应用《中医病症诊疗标准》[5]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经治疗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体征消失,血管超声检查下发现深静脉基本通畅,为治愈;经治疗患者的疾病症状和各项体征消失,血管超声下可见深静脉畅通性欠缺,存在轻回流障碍,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体征好转,血管超声下可见多处深静脉不畅通,存在中度回流障碍,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体征未见改善,血管超声检查下可见静脉阻塞,为无效。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AS、VDS评分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VDS评分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VDS评分 (±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VDS评分 (±s)
VAS治疗前 治疗后VDS治疗前 治疗后组别对照组 7.09±2.41 5.51±3.03* 6.31±3.10观察组 7.19±1.19 3.30±2.08*# 6.40±2.09 5.47±2.20*4.30±1.93*#
注:*表示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例(%)]
3 讨论
下肢骨科手术的病人治疗期间肢体长时间处在仰卧体位的制动状态,静脉血的回流速度下降,很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一旦形成深静脉血栓将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引起其他组织栓塞,导致死亡。也有部分患者在慢性血栓的影响下长期遭受疾病的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在手术进程中经常会为保证手术视野的开阔性而挤压手术部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静脉回流。另外,麻醉时麻醉部位四周的静脉会发生扩张,从而引发静脉回流受限或阻塞。麻醉处理和手术部位的改变也会引起静脉扩张,改变静脉形状。在骨科手术治疗,距离大腿较近的止血带和关节部位弯曲会造成静脉挤压,可能会引发静脉内膜损伤,导致凝血。
深静脉血栓问题已经收到手术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骨科围术期的宣教中,患者均会受到关于清淡饮食、禁烟、肌肉收缩锻炼等指导,进而减少血管壁细胞受损的可能性。此外,一旦患者围术期发生深静脉血栓,应进行积极的治疗,以祛除血栓,改善静脉血流。目前临床中,华法林、低分子肝素钙、尿激酶是常用的抗凝药物,溶栓效果较好。中医认为深静脉血栓是因久卧制动、手术创伤等引起的气滞血瘀耗气血导致的,应进行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的治疗。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取得明显效果,证实该种治疗方案的价值。导致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机制主要就是在创伤后,血液中的血小板的含量逐渐增加,并且血液的流速会逐渐的减慢,这样将会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并且由于手术后患者制动,导致自身下肢肌肉收缩力,从而来导致了下肢静脉回流不畅,血液速度流动缓慢,呈高凝状态,以及下肢制动是引发骨科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对其的治疗中采用低分子肝素钙主要是其具有较强的抗凝血因子的功能,能够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以及发展。同时对于中药用药来说,主要是采用四物汤,其中有熟地黄、山药、川牛膝、杜仲以及川断进行补益肝肾的作用,其中桃仁能够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威灵仙、地龙的作用则是进行通经活络,鸡血藤的作用则是能够起到舒筋通络以及补血活血的作用,将这些药物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此来充分实现标本兼治,从而来有效促进气血的运行通畅,滋补患者的四肢,从而来消除各项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患者也要定期进行锻炼,以此来有效的加快静脉血流回流速度,避免出现血栓脱落的状况。
对于骨科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具有较高的了解,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1]李菊仙,高伟仙,沈霞勤,等.超前镇痛结合康复护理对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评估[J].护理与康复,2015,14(10):948-950.
[2]孟小敏,王德付.足底静脉泵预防骨科下肢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85-86.
[3]回卫.中西医结合防治下肢骨科术后深静脉血栓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3):362-363.
[4]刘娟.间歇充气压力泵与TED压力袜联合应用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有效性[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9):30-33.
[5]沈掩瑜.SCD压力抗栓泵在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4,34(3):177-178.
Clinical Analysis on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after Orthopedic Operation
ZHANG Yanj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Fengxin Second Hospital,Jiangxi Province,Fengxin 3307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after orthopedic operation.Methods Selecting patients with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after orthopedic operation(n=180)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9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97.8%and 88.9%,respectively(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limbs after orthopedic opera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ymptoms,and promote treatment.It is safe and reliable,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value and application.
orthopedics;deep vein thrombosis;therapy of integrated medicine;visual analogue scale;vessel bi-disease
10.3969/j.issn.1672-2779.2016.15.043
1672-2779(2016)-15-0098-02
(本文编辑:李海燕 本文校对:李海燕2016-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