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落实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
2016-09-10杨洁
杨洁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把践行群众路线提到新的历史高度,并且空前重视,专题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就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一系列理论阐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要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应该把握的方向。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路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常态的形势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走群众路线要坚信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写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众所周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因此,走群众路线必须坚信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党的事业和工作将困难重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篇”开门见山地指出:“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有的党员却还没有认识到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的重大意义,有的认为群众知识窄、层次低、行为粗,根本谈不上力量不力量;有的认为党员经常在群众中间,抬头不见低头见,融于群众根本已经不是问题,早已没有那些讲究等等。殊不知,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所有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的过程,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即使再有能力的领导者,也很难把工作做好,甚至于犯错误,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做成功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民群众。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求,选人用人必须选好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人,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必须走好群众路线。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寸步难行。目前,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定相信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党治国理政的前提和保证。
二、走群众路线党员要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
习近平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这应该视为新的党中央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为群众着想,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
可惜的是,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其实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他们缺乏为群众办事的热情,把群众来办事当成有求于自己。三天可以办妥的事情,非让人家等上十天半个月。尤其是反映在部分干部身上,上级强调一下,下面“热乎一阵”的现象常见,严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质量。再比如,到一个村,帮助修一条路,就觉得“大功告成”,有恩于老百姓了。到一个基层单位,仅仅只是和那里的头头脑脑接触一下,听一听汇报,马上就草草收兵,打道回府,完全没有安排接触群众的时间。这些现象,都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如何克服这些现象?党员干部怎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切实将群众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呢?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要求:“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更要注重狠抓落实,必须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对拿准的事要谋划好,做到位,使工作干一件、成一项,使工作完成一件,见效一片,真正做到对人民群众负责。只要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真走、会走、走好,不做等闲之辈、无用之人,落实好群众路线的各项实践,在其位,干其事,谋其政,就会使工作干出成绩,就会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并得到他们真心的拥护。只要我们能做到干群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好。
三、走群众路线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告诫全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先进政党。这就要求党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有: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社会保险问题等等。对民生中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都非常重视,他要求全党必须努力解决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要抓紧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正如他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下工厂、跑农村、去社区,深入基层、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习近平多次外出调研,与干部群众座谈,共商发展大计。如,他在兰州调研时,深入菜场,边走边看,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听得仔细、问得详细,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许;他在北京市调研时,深入胡同,察看危房、嘘寒问暖。他在河北调研时,调查贫困村、走访贫困户,与农民亲切交谈,切实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的带头作用,为全党作出了榜样。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自古以来就知道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就生动的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说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多么重要。因此,走群众路线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总之,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同时,只有切实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注的问题,才能使群众心悦诚服,才能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战胜各种挑战,巩固好党的执政地位。
总之,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常态的形势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对贯彻群众路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广大党员应当进一步从实际出发,提升贯彻群众路线的水平和力度。
参考文献: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特约责编:房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