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教研组
2016-09-10彭敦运
彭敦运
本文的标题,早已不再时髦,但本文的观点,却依然清新。这不是煽情,确实如此。
如今,依据“现代教育督导”的原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需要自评(校内评价)的。通过统计、分析长期的自评结果及一定数量的他评结果,我们可以生成意想不到的第二代数据。这样的统计、开发及随后的深度挖掘,不仅为教师发现并矫正自己教学技能的不足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也为设计并创新教学方法找到了智库。
教师是教研组的细胞,教研组是学校的细胞。
如果放大教师层面的这种统计与分析,将教研组模拟成一位“教师”,那么教研组的业务管理也就得到了整合,找到了整体性考量的切入口,获得了自我发展的最具权威的话语权。假设这种做法再进一步扩大,将学校当作一位“教师”来处理,那么学校的质量会不会也得到更大的、整体性的提升?
案例
为了研究高效课堂对教研组管理的影响,我们在一所高中的物理教研组连续看课近三周,取得了数据,并整理了课堂效率评估中各目标(教师发展部分)不同教师得分率统计表(如下表)。
根据上表的内容,综合分析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就能够将教研组转变成一位“教师”,并对其进行教学诊断。这样不仅能发现教研组的强项、找出综合教学素质中的“短板”,而且能够发现并开发其长处,形成教研组乃至学校教研文化的特色,进而快速地提高学科教学的整体质量。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很难评估不同学科的教学总效率,但是利用构建高效课堂的机会,借助信息技术,这种“困难”就被秒杀了。学校只要通过比较不同教研组的教学总效率,就能够清楚地看到学校的教学现状,治理跛腿学科,找到教学改革的切入口。
思维延伸
依据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是保证有效教研的关键,然而保证教研的针对性一直都是教研组长很难化解的难题。因为,教研组长对各位教师的教学素质也只有大概的了解,并没有准确、及时的量化结论,在模糊的环境里很难找到指向清晰的教研命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案例中学生发展中“过程与方法”获得的数据,并借助信息技术绘制曲线图(如下页图1),图中曲线显示,学生在“过程与方法”上的发展水平普遍不高,那么原因是什么?是否与教师的对应能力相关?
带着这种疑问,我们仔细查看了教师的对应能力曲线(系列3),发现曲线在教师3的区域里走势是上行的,可为什么学生的发展水平也不高?这会不会是班上的纪律不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干扰?为了验证这个判断,我们走访了这位教师。该教师说,学校在扫描看课过程中,其负责的班级有几个留守学生遇到了心理障碍,对集体氛围有影响,所以有了这样的数据。这就说明整合性评价表能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接下来我们将全组所有教师的课堂评估分数进行了平均,如图2所示。
首先,柱状图显示教研组的整体素质的短板依然在“微课题研究”第10项和“融合性引导”第13项。面对这种现象,教研组长说:教研组平时的确比较注重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对教研与新知识的引入关注不多。同时,她承认这种评价整合形成的结论是准确的,今后将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教研重点,构建教研新常态的突破口。
其次,该教研组年轻教师较多,喜欢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在柱状图里也有反映,图2中的第14项的“柱子”几乎能与第一根媲美。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物理教研组探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而且能够以此引领全校,并带动其他教研组展开信息化教研及教学。
结语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的探究,虽然仍处在实验期,但是这种定量化研究的成果,已经呈现出独有的精彩。尽管我们还没有搜集到全校各个教研组的教学数据,也没能实现全校大整合,但是通过对物理组的整合探究,已经看到了数字教研组的魅力。
我们猜想,如果有全校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连续数据并深度分析,就一定能够形成相对科学的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的校本教研,从而通过专题工作坊来弥补教学短板,发挥优势,创设个性张扬的教研文化;如果能够有效地将各种考试或检测的成绩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整合,并对应分析,就一定会得出教师在某一阶段教学的综合业绩。学校以此为依据进行考评,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质量的管理,而且能够引导教师向常态化教学发力;如果学校具有所有教师的教学性参数,那么生成一所数字化学校就不再是幻想。这不仅能够指导每位教师的发展,还能为学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提供支持。
高效课堂的研究,必将催生高效教研,也必定引出高效管理。一个新理念、一种新技术在一个新模式里相遇的时候,碰撞出的新火花,一定有着无比亮丽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