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我见
2016-09-10焦建利
焦建利
2016年,有关慕课教学法的研究将开始逐步得到人们真正的重视。学分认证将在真正学分制推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数字徽章有望开始成为热门词汇,慕课在线教育机构和企业将开始分化,竞争开始加剧。
岁末年初,新旧更替。这个时候,也总是人们进行回顾与展望的绝佳时机。这似乎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它也是极为困难的。在此,我仅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些拙见。如若不准,当属正常;如若言中,应是巧合,当不得真的!当不得真的!
微课
2015年,微课风头依然不减。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参赛、获奖和评职称为唯一目的的微课设计和开发变得越来越少了。关于微课,随着探索、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的认识也逐渐理性起来。
这一年,大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微课制作上,具体而言就是放在拍摄和录屏软件的使用上了。而事实上,好的微课绝对出自优秀教师之手,所以我们不应当夸大包括微课在内的技术、工具、资源、模式的意义和价值。
2016年,微课的竞赛会逐步减弱,区域性的、系统的、有组织的微课设计和开发将会得到加强,特别是基于微课的混合学习实践将得到进一步快速发展。
翻转课堂
2015年,不同程度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学校数量在逐渐增加,但从系统的角度开展探索的学校还较少。在一线教师的探索中,翻转课堂的模式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不断地出现不同形式的基于微课的混合学习模式。然而,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好的平台和软件尚不多见。绝大多数相关软件企业的问题就在于不真正懂得教学实务,而比这个问题更大的问题则是,企业并不认为自己不懂得教学实务。
2016年,翻转课堂发展的两大突破点应当是学校层面的系统变革以及一批较好适应教学需求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更多的学校将会以不同形式介入到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之中。
慕课
2015年,慕课的探索在国内依旧是稳步增加,热度不减。但是,国内的慕课实践也出现了不同的发展态势:一是国内越来越多的慕课背离了慕课的初衷,开始变得不“开放”了。商业模式中比较多的是探索所谓的“学分认证”,也就是让慕课这种非正式学习踏进大学校园,杀进正式学习之中。二是平台之间的竞争开始加剧,不同平台之间无论是在课程数量、受欢迎程度方面,还是在规模、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差距都逐渐增大。三是在过去一年里,发表和出版了一大批有关慕课的论文和学术著作。
2016年,有关慕课教学法的研究将开始逐步得到人们真正的重视。学分认证将在真正学分制推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数字徽章有望开始成为热门词汇,慕课在线教育机构和企业将开始分化,竞争开始加剧。
教育APP和移动学习
2015年,电子书包的探索似乎有所放缓,各地更多地使用了“智慧教室”或“智慧课堂”之类的概念,相关的实践探索和研究进展速度趋缓。毕竟,将无线网络和移动终端引入课堂,面对的是对传统学校教育业务流程的重构和再创造,它是系统变革,不是局部调整,更不是将平板电脑引进教室就万事大吉了。
澳大利亚Allan Carrington教授应邀来华讲学,对将教育APP应用于课堂教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2016年,这方面的实践脚步不会减慢,但是发展速度恐怕也难以大幅度提升。
STEAM学习与创客教育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各地创客实践如火如荼、风起云涌。创客教育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过去关注可视化编程、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及信息技术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开明校长的支持下大胆探索创客教育。北京的吴俊杰,温州的谢作如,深圳的吴向东,广州的曾祥潘、龙丽嫦等一线教师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展望未来,STEAM教育和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课程和类似校本课程如何结合都是值得期待的,但我想,将STEAM和创客教育以及真实情境中的学习紧密结合,恐怕是2016年需要着力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