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灵光乍现的触动

2016-09-10田春利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教师咨询师研修

田春利

〔关键词〕心理教师;咨询师;研修

2014和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组织了两次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高级研修班。

厦大七日,听课、交流、行走。我们一群人读一本书,每个人都读到了自己想读、能读的部分,然后离开。某个时候你是否忽然会问:那里的风还那样吹吗,汽笛还那样长鸣吗,南普陀的钟声还那样响起吗?

一、敞开

钱兰英老师讲到了意愿,来访者的意愿。只有有意愿的时候,人才能“敞开”,而“敞开”才能让咨询和沟通变得有效。“敞开”源自钱老师的一个比喻:要让光进来,必须把窗子和门敞开;如果门窗关闭,或者被其他东西挡住,再强的光有什么用呢?咨询师的影响力再大,也无法进入一个关闭的心灵。咨询师首先要做的是评估来访者是否有意愿。如果有,就要帮助来访者进一步“敞开”。

钱兰英老师展现了咨询师的敞开。钱老师气定神闲,语速慢而有力,体态与神态自然而舒展。只有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够这样“敞开”。一个“敞开”的咨询师,因其真实而更有力量。

教師也是如此。一个向学生们“敞开”自己的教师,才能展现更大的影响力;教师的“敞开”能够让学生们“敞开”,而只有面对一群“敞开”的心灵,教育才有意义。

“敞开”需要等待,需要契机。作为教师,如何给孩子们创造更多各自“敞开”、互相接纳的契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关系中的边界

无论是咨访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还是朋友关系,边界的设置非常重要。边界清晰的咨访关系,对来访者(对咨询师也是)是成长的力量;而不清晰的咨访关系,就可能变成伤害的力量。

在亲子关系中更是如此。许多父母缺乏边界意识,以爱的名义过度侵占了孩子的空间,让爱成为了伤害的力量。钱兰英老师提到一个个案:一个相亲100多次的博士,其背后是一个完全侵占他空间的妈妈,这个孩子无论是读书、工作、恋爱,母亲都会以病态的方式试图将孩子拉回、控制。我想到自己的一个个案,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多次辞职,窝在家里看玄幻小说,拒绝与家人尤其是爸爸交流。爸爸认定他是“网络成瘾”。当我与这个家庭接触,问这个孩子,你想过自己的未来吗?他说,我不用想,我从小到大的一切,爸爸都替我想好了。我意识到,这个孩子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父亲对自己空间的完全占领。

在师生关系里,“母亲般的师爱”值得警惕。有许多非正常的家庭,如夫妻长期矛盾激化、离异、代养、私生子等,来自这种家庭的孩子缺乏足够的父母之爱。教师是否可以替代父母给孩子“父母般的师爱”呢?否。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帮助这样的孩子去修复他家庭里的爱的关系,而不要以自己的爱去恶化他原来的亲子关系。

三、身体是一条康庄大道

这是赖丹凤老师的一句话。无论在咨询中还是教育中,我们用惯了语言的通道,但却忽略了身体这个通道,而人的身体是最敏感的。所以赖丹凤老师的《团体辅导与素质拓展》使用的就是身体这个通道,最佳方法就是游戏。

呼吸。钱兰英老师在讲到情绪的处理时,强调对呼吸的观察。她说,不同的情绪藏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当我们觉察情绪的时候,把呼吸带到那些感到不舒服的部位,这就是对自己身体的觉察。对无法深吸气的人,钱老师建议,把所有的气吐出,吐到不能再吐为止,甚至用手把自己的腹部按下去,当你全部吐空了的时候,气自然就会被深深地吸进去。这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我的喊山就是这样的练习。为什么是呼吸?我曾经对此有过思考:人的生命体征有很多,但只有呼吸是我们只要注意就可以观察,并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控制的生命体征。观察呼吸,其实是在体验和确认生命的存在;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呼吸进度,又让我们感受到对生命本身的掌控感。这种对自我生命的确认和掌控,有着神奇的力量。

关照舞蹈(黑暗舞者)。在处理不良情绪的时候,钱老师和赖老师都提到了舞蹈,这是一种配乐的自由舞蹈,效果最好的是带眼罩的黑暗舞蹈。当人安全、放松、自由地活动自己身体的时候,大部分情绪会得到缓解。其中,处理恐惧时的“抖动”也可以算作关照舞蹈的一种。现场的体验告诉我,关照舞蹈不但可以处理不良的情绪,当我们情绪良好的时候,舞蹈能让我们的情绪更好。

拥抱。当我们的心灵打开,当我们需要表达强力的支持或当我们特别需要支持时,拥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它所传递的那种力量与温暖,其他方式无法替代。但是文化的因素使得我们对此非常谨慎,甚至亲子之间的拥抱也是那么少。于是从小学高年级到进入真正恋爱期的几乎所有人,都在经历一个漫长的拥抱缺乏期、皮肤饥饿期。于是我们频频看到许多小学、中学的墙上“禁止追逐打闹”的警示语,可是有谁知道,“追逐打闹”正是孩子们身体里发出来的“皮肤饥饿”信号?如果知道这一点,就算不能给孩子们足够的拥抱,但绝对可以给孩子们创造更多身体接触的游戏。

臣服鞠躬。钱老师提到咨询师臣服的鞠躬,可以把所有该还给来访者的东西还出去,让自己所有的情绪顺着自己的四肢、头部、头发完全地流淌出来。我忽然记起,在自己的人生中另一次完全臣服的经历:那是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清明,我从深圳赶回老家,在暮色中,我跪伏在父亲的坟前,忘记一切地放声痛哭,对父亲的愧疚与怀念,一切的感情,就在这忘记一切的完全臣服里获得了释放。

四、来访者成为我的咨询师

钱兰英老师提到自己的一个经历。在做一个个案的时候,来访者问我:钱老师,您的眉头为什么紧锁着?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咨询和思考时是这个样子。他不说,我就不知道。此时,来访者是我的咨询师。钱老师总结道:我在传递,但我不知道。

“来访者成为我的咨询师”“学生成为我的老师”这样的信念,对于一个咨询师或教师来说,应该是贯彻终生的,只要我们永远保持谦逊、保持单纯、保持纯粹。

五、“我这个人就是工具”

钱老师讲到催眠大师埃里克森一个故事。一个来访者在别的咨询师那里治疗未果,来见埃里克森。埃里克森坐在轮椅上准备接待他,当来访者看见埃里克森之后,就转身离开了。后来来访者解释说,看见他,我的问题就解决了。“咨询师本身就是一个工具。”

从厦门回来,我处理了一个因情感纠葛而想跳楼的危机事件。这个女孩在6楼的窗上已经坐着并嚎啕大哭了4个小时,消防、医院、派出所、应急办、家属等,一直在劝说和准备施救。我惶恐地到达现场,路上我想到了如何共情,想到了讲什么故事,总而言之我想到了我的语言的力量。最终我发现语言其实只是一小部分。我用专业的力量掌控现场,我有专业团队的精神支持和技术支持,最终获得成功。我想说的是,我和我所拥有的一切资源都是工具,而语言只是工具的一小部分。

六、人只听到他想听的,只看到他想看的

“你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听到了什么。”这是钱老师反复强调的观点。欧文·亚隆的《日益亲近》里,咨询师与来访者对同一咨询的记录与感受完全不同。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哪些语言和做法起了作用,我们想传递的可能对方并不接收,而我们没想传递的,却被接收而起作用了。

某位老师曾提到一个个案,来访者说:老师,你的一句话对我产生了重要作用: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而那位老师说,我自己都忘记了说过这句话。

我在继续教育的课堂上,遇到某学校H老师。她告诉我,当年我在他们学校做初三中考辅导,作为班主任她和学生坐在一起,其间我问学生的一句话让她泪流满面。那句话就是“十年后你还会记得班主任的名字吗?”我坦承这句话是现场灵机一动讲出来的,如果她不提醒,我都不记得了。我不知道这一句看似随意的话竞能有这样的力量。

人只听到他想听的,只看到他想看的。洞悉这一点,让我们对自己的努力保持谨慎的自信,对工作的结果坦然接纳。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石岩公学,深圳,518108)

编辑/曹朦升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心理教师咨询师研修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浅谈心理咨询中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看见,就是力量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团队建设
且行且思考
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赛归来
心理求助指南你了解多少?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