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弹琵琶:“玻璃房”也可风景独好

2016-09-10王德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6年18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班级管理

王德明

〔关键词〕班级管理;玻璃房;师生交流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班级管理者也需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了解自己,也要懂得学生。教师为了了解学生采取的措施很多,让学生防不胜防。有的热衷于通过谈心“引蛇出洞”,有的擅长教室外蹲坑“守株待兔”,还有的专长于在学生内部安插线人“挑拨离间”,等等。在传统班级管理的模式中,班主任们为了获得学生们真实情况的第一手材料,采取的具体“计策”也数不胜数。如某些班主任热衷于“诱敌深入”——当班主任从窗边“飘然而过”时,对已有违纪动机的学生不是采取预警措施,而是以静制动,等待时机,往往通过欲擒故纵的方式达到“人赃俱获”的效果,并美其名曰“一石二鸟”之计,既可以让违纪学生产生刻骨铭心的记忆,也可“杀鸡儆猴”。还有教师善于使用“反间计”,常常在学生中间安插自己的亲信,通过“奸细”刺探“军情”来获得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其结果不仅会导致全班同学人人自危,也破坏了同学间团结友爱和师生间和谐的良好关系。有些班主任甚至善施“瞒天过海”的计策,宣布严格纪律以后便按兵不动,许久便不再关注学生,在学生放松警惕、“聚精会神”违纪时,班主任突然“从天而降”,让学生在心惊胆战中被抓个现行,心理创伤可想而知。

显然,教师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这些不当行为往往会让学生想起来就不寒而栗,在心里留下阴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这个老师很阴险,这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距离感和恐惧感。

曾几何时,《教室后面有座“玻璃房”》一经网上传播发酵,引起轩然大波,在市井百姓的议论纷纷之中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深刻思考。目前虽然尘埃落定,但在网上百度搜索中发现对此班级管理模式的评价,基本上还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甚至满满的尽是鞑伐之声。

实际上与班主任鬼鬼祟祟不体面的“偷窥”“钓鱼”等模式相比,玻璃房内师生之间光明正大地坦诚相待的优势就十分明显,因为玻璃房如果利用得好完全就可以成为师生相互理解沟通的绿色通道。我们必须让“玻璃房”成为师生坦诚相待、互联互通的双向信息通道,而不是异化为监视的专用区域。这样,玻璃房内外就会出现不一样的景象。

一、“玻璃房”可以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

玻璃房隔壁的办公室里除了班主任之外,可能还有其他任课教师甚至学校领导,在这么多“观众”的关注之下,可能极大地激发出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们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其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有人认为,学生在教室里上课,教室里有一名教师,而透明窗户外还有数名教师站着往教室里监视,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会导致学生非常不快。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大小考试无数,几乎每次考试过程中都有两个以上的监考教师“侵犯”其隐私权,室内监考教师和室外的流动监考教师,甚至还有巡视的考点主任都会无一例外地“冒犯”他们的尊严,但这给他们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了吗?事实上,学生们对这些监考已经习以为常了,并没有感受到非常不适。相反,如果撤掉监考,用监控设备取代监考,反而会让学生心里不自在。

更何况教室也是公共场合,哪来那么多的隐私存在于公共场合呢?现实是观众越多,表演者情绪越激动,就能够激发表演者发挥出最高的水平。同样,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中参与的人越多,参与的教师越多,就越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和积极性的提高。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参与的教师越多,越能够创造出舞台情境,在广大“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学生们就会产生出“人来疯”效应,这种教学情境就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就越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大礼堂里上展示课,面对数倍于学生的听课教师和专家学者,学生产生的往往不是压抑,而可能是被激发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热情,将大礼堂当做自己表演的大舞台,将听课教师当做自己的观众,甚至当做自己的啦啦队,往往会出现出乎意料的精彩瞬间。在某些学校课务开放日,前来听课的有专家学者、教师教研团队、人大政协委员、家长、公众等,这种架势也没有让学生崩溃,反而激发出来非同一般的热情,让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是让师长们惊叹不已。可见,玻璃房教室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我们在何种动机下使用,关键在于给学生营造了何种氛围。

二、“玻璃房”可以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玻璃房教室作为开放的窗口,其透视功能是双向的,师生可以在相互对视中进行情感互动,日久生情,情景交融。透过玻璃房教室,班主任可以零距离关爱每位学生,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服务,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这就会产生出不一样的教育效果。这样玻璃房教室就会在师生心目中淡化其监视功能,更能成为师生平等交流、和平共处的平台。

透过玻璃窗,班主任可能会发现有的同学在课堂上打盹,做白日梦,说悄悄话;也可能在课间会追逐打闹、肆无忌惮地大笑,但这些都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不需要批判惩罚,我们只需要积极引导。如对于打瞌睡的同学,我们可以通知家长,让他们关注学生的作息习惯和睡眠质量;对于课堂上交头接耳的学生,我们可以在课间谈心时及时暗示,必要时可以调开座位。正如歌中唱到的我们不妨允许青春张扬的孩子们“有一些任性她还有一些嚣张”,“有一些叛逆她还有一些疯狂”,这样玻璃房就不再成为学生心理阴影的根源,而是给予学生温暖、温馨的热源。

玻璃房人为地拉近班主任办公室与教室的距离,使班主任可以全面了解每名学生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只有充分利用办公室与教室紧邻的空间优势,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中,通过平等沟通、交流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见,玻璃房教室充分利用办公室与教室紧邻的空间地带,打造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平等沟通、交流消除学生们对班主任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从而建立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让“玻璃房”成为师生对视的看台

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行,言传还需要身教。玻璃房教室不仅仅具备班主任“侦查”教室内学生突发状况的功能,同时也具备学生们对班主任办公室的“反侦查”功能。

教师通过对教室生态观察的情况制订班级管理计划、班会课的教案以及预设个别学生谈话方案。在“教师全程随班办公”管理模式中,学生也因此获得了了解教师们工作状况的看台,也使教师们的一举一动暴露在学生的视线之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自律。在学生众目睽睽之下,教师不可能坦然自若地在办公期间从事与教学工作不相干的活动,如在电脑上看电影、玩手机、淘宝、理财等。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教化不仅体现在语言上,还在行动上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教师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首先要早进办公室;教师要求学生不要玩物丧志,自己就不能在手机上看电影、玩游戏;教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讲话,自己就不能在工作期间闲聊。这样教师的语言才有说服力。教师需要通过向学生们展现出良好的形象感染和打动学生,学生才会因教师的敬业和辛苦而感动,他们对班主任的敬爱之情才会油然而生,才能促进师生关系不断地走向和谐亲密。这样,在师生对视之中教学相长才能真正地成为现实。

显然,玻璃房教室本身并没有对错,关键在于使用玻璃房教室的人赋予玻璃房教室怎样的功能。如果我们建立玻璃房教室的目的纯粹是用于监视,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能够在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里,以关爱学生和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将对学生的监管转化为关爱,那么玻璃房教室里发生的一切将不再是伤害,而是可供师生共同欣赏的美丽风景。距离固然能够产生美,但玻璃房教室将师生的距离缩短到可视的范围之内,可以拉近师生的精神距离,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师生之间通过灵魂的碰撞,沟通于无形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收获了良好的品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三中学,苏州,215001)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班级管理
体校语文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试论职高英语教学中对多元化评价的运用
如何促进生生有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