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

2016-09-10袁艳敏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16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

袁艳敏

目前,社会对学生接触媒介尤其是新兴媒介如手机、电脑等,往往诟病较多。然而,媒介对中学生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的。如在高中信息课堂上,教师讲到“存储容量”这一内容时,学生能够很轻松地说出存储容量之间1024倍的关系。原来,他们是从手机流量上获知的。这一知识背景比起任何讲解都更能让他们识记和理解。鉴于其重要性,笔者所在团队从高中信息科技课人手,把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科课程中,使之符合三维目标的常态要求。

一、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媒介指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者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狭义的定义则是指媒体信息生产者向受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手机等。至于媒介素养的概念,可参考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的界定:人们在面对媒体信息时必须具备一系列能力,其中包括对信息的选择理解能力,对信息的质疑能力及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思辨和反应能力。这个定义全面地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时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素养,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其所涉及的领域大致包括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不同领域对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相同。在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媒介和数字时代的教育”国际会议上,专家们把媒介素养教育概括为以下内容:认识、理解媒介,分析、批判媒介,辨别媒介文本背后的政治、社会、商业、文化影响,制作媒介文本表达自己并影响预期的受众。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自己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与理陛思考;有效地使用媒介,利用媒介服务自我、完善自我。

二、媒介素养教育设计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1.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隋分析以及教材特点和学生特征之间联系的分析。

如教学地图版高中信息科技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具有真伪性的特征,为本课的情景设置奠定了基础。本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四种编码的不同作用及其唯一性。因此,教师尝试通过进制转换“加密”汉字,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在任务情境中完成任务,同时意识到网络信息的真伪性,作为信息接收者应不信谣、不传谣;作为信息发布者应不制造谣言、不利用网络危害他人和社会等。

高一学生正处于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他们喜欢利用各种媒介获取信息,但缺乏对信息的分析与质疑能力;他们渴望独立,渴望以己之力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课通过角色扮演,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学会对网络和社会中繁杂的信息作出鉴别和评价。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要明确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如上面提到的课例,其教学重点是:学生应意识到信息时代,网络在通信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及网络的两面陛,能够做到自觉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教学难点则是汉字字形码的点阵表示。

3.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课前任务的布置

教学方法包括启发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

课前任务包括自学教材,预习四种汉字编码的作用与特点等。

4.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参见图1。

情景1:通过观看视频,导人新课。此环节以时事导人本课,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一方面引出本节课话题。

活动1:网络截获信息解码。教师提供由情报人员截获的信息,面对缺失的关键信息(使用二进制代码表示),学生一定想—探究竟。此环节一方面学习课程知识“机内码”,另一方面利用已学知识“解密”,为接下来的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2:加密汉字解码。教师提供汉字加密方法,由学生再次破译。当学生成功破译信息后,不仅激发了其成就感,还能够体会到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利与弊。

讨论:一是日常生活中网络信息的真伪;二是自身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责任。此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案例自然地引发学生思考,作为网络使用者,学生有直观体验与感悟,更让他们思考原因与策略,体现了媒介素养与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

三、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学科课程的反思

作为媒介素养融合课,具有跟基础性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方法,同时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在信息科技课程内容中寻找合适的媒介素养教育融人点。本节课中,为了渗透媒介素养教育,课外知识拓展较多,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较少。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教学进度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因此,对适合媒介素养嵌入课堂的课程内容,教师应该加以精心筛选。

二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媒介素养。本节课的情景设置选择的是“昆明事件后,警方获取了一条分裂势力布置该事件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扮演破译人员“破案”。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主体角色的设定激发了他们的责任心与荣誉感。在小组合作中,学生迅速有效地完成任务,其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分析,认识到媒介已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的极为重要的方式,理解到媒介是如何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影响的,理解了其传递的信息是“媒介现实”而非“客观现实”。

三是任课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媒介素养。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不能光靠说教,而需要通过良好的教学设计,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以学习平台,组织、引导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因此,任课教师在日常生活与教学实践中,要自觉加深对不同媒介特点的认识,逐步培养批判性地接受媒介信息和利用媒介资源表达与塑造自我的能力。

因此,作为学科教师应该不断关注媒介素养与学科内容相融合的“点”,探索多样化的方法,促进学生媒介素养与学科能力的双提高。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信息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