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合作办学路径初探
2016-09-10郑兵
郑兵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教育领域开放的合作办学,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办学模式。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逸都国际学校是北京市润丰学校的分校,属于合作办学性质的学校。为了让润丰学校的优质教育品牌落地、生根,获得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逸都国际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一、政府大力支持,总校先进办学理念引领,“三点切入”力挺分校发展
政府对合作办学给予政策、人力、财力上的支持。政府通过引进教育资源,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指导发展规划的编制,为合作办学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供了保障。
一是理念的引领与渗透。润丰总校对学校全体教师和社区内百姓进行了教育理念的宣讲和培训,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入耳人心。
二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与策划。在听取了学校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方案后,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润丰总校对校文化厅的建设、校园内外景观的打造等工作都一一进行指导。
三是培养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润丰总校委派得力干部常驻学校,帮助开展教育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润丰总校和学校把互派管理干部和一线教师跟岗学习、交流作为常态。特别是一线教育教学人员的学习交流活动,开阔了学校教师的眼界,直接推动了学校的全方位建设。
二、“五大抓手”形成合力,“合作之花”光芒初放
在政府政策、财力的支持和润丰总校“和谐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以文化、管理、课程、课堂、德育为抓手,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文化铸“魂”构和谐
文化是第一个抓手,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一是完成文化理念的构建。将润丰总校的“和谐教育”理念与学校的“和合”教育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从校徽、校花、办学宗旨、办学思想等十三个方面对学校进行文化理念的构建。
二是分期实施物化呈现。物化呈现有两大原则:集装饰、教育、学习于一体,特别强调互动学习功能;突出主环境,关注小细节。为此,学校逐步利用校园文化环境,依托主题展厅、户外学习开放空间以及体质健康墙等德育文化元素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体系,逐步塑造具有浓厚特色的和谐育人文化。
2.管理提“效”促和谐
管理是第二个抓手,良好的管理可以快速提升学校的发展水平。
一是建章立制。在润丰总校的指导下,学校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用人本观念、创新观念和效益观念,初步拟定了《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和《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方案》等,建立分工明确、互相监督、运行有序的管理运行机制。
二是提高执行力。学校管理关键看执行。学校制订了各职能部门的管理制度,使各部门负责人明确自己的职责,理解和谐教育理念的精神内涵,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履职履责,有能力管理并带领教师完成本部门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同时,根据学校的运行需要,建立由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和由家长、学生组成的反馈团队,确保学校工作扎实运行。
三是营造管理文化。学校核心精神和核心动力的形成,在于管理文化的建设。学校将润丰总校的成熟管理方法引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提升干部管理水平,通过“四个风范”的养成,努力营造出和谐健康的管理文化:领导风范,即站得高、容得下、行得正、用得准;管理层风范,即能执行、善用人、乐分享、巧配合;教师风范,即循大道、重修养、会生活、乐育人;学生风范,即身心和、品德醇、学业精。
3.课程提“品”促和谐
课程是第三个抓手,学校努力构建多元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方面,要抓好国家课程校本化三大引擎。
一是领导引领。学校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行政督导机制”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每周五全体行政班子成员共同听一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方法的使用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评课。行政督导机制一方面促进全体行政成员提升评课能力,把大家的精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改革上,另一方面能够第一时间把握某一学科、某一年级的业务水平、教学现状。
二是名师引领。依托“三名工作室”(即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工作室、班主任成长工作室)的建设,组建学校的专家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实施教师“五个一工程”。即上一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好课,积极参加市区优质课比赛;读一本促进专业发展的好书。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好书,摘抄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并撰写读书体会;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写一篇有教育智慧的教育论文;每个教师能作一次有一定水平的主题发言或校本培训。
另一方面,校本课程要特色化。
一是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读本》,结合拟建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博物馆,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工艺、乐器、歌舞、节庆等方面,让学生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种类、特点、亮点及传承有所了解。帮助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增强他们的价值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制度认同。
二是学校开发了《篮球特色课程》。启动完成了“贵州省篮球项目基地校”建立工作,建立了校级篮球队,大力开展校本篮球操活动,篮球特色课程全覆盖进课堂,普及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三是德育活动品牌化。学校定期开展“七彩阳光”德育主题活动,长期积累,提升内涵,促进质量,服务学生,力争形成校园活动品牌。
4.课堂提“质”融和谐
课堂是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是第四抓手。
学校立足新课标,强调“螺旋式上升”理念,注重“和谐课堂”的动态构建。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润丰总校提出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形象到具体、由特殊到一般”的“五由”导向,使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从不和谐到和谐,形成真正的和谐课堂。和谐课堂的构建,主要有三项举措。
一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课堂和谐。和谐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学管理部门具有高度的责任心,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日复一日地艰辛耕耘,需要学校集中大家智慧,从各个方向,给课堂教学把脉提质。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走向“人际关系的和谐(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和谐)、人与教材的和谐(包括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的和谐)、人与教学设备的和谐、教法与学法的和谐以及教学资源与心理年龄特征的和谐”。
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课改,以“小组合作学习和分层教学”彰显和谐课堂。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男女比例协调,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形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小组。同时,加强小组文化建设,实行小组管理微格化和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变革,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中快乐学习,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真正实现了减负提质。
三是站在信息化教学的制高点构建现代品位的和谐课堂。“Pad课堂”是大数据时代的现代化课堂的教学手段,也就是将集投影机、电子白板和普通电视的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触摸电视、Pad配置到各个教室。目前,学校已在每个教室安装了“班班通”和“Hi-teach软件”,教师的业务素质已有较大提升,为将来全面推进“Pad互动课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德育提“神”呈和谐
德育是第五个抓手,学校努力践行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合润丰总校的“七彩阳光”德育体系,学校对学生提出了“讲文明、爱学习、勤锻炼、善文艺、会劳动、懂科学、乐助人”七个方面的具体要求,并通过一系列德育活动,使学生快乐、阳光地成长。
一是构建“七彩阳光”德育模式。结合润丰总校的德育特色,学校初步探索出了以“自主管理-自主活动-自律行为-自强精神”为基本内涵的“七彩阳光”德育模式。
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目标,学校努力在个人、集体中树立榜样,每周评选“荣誉之星”班集体,每半学期评选“七星少年”,每学期评选“七彩阳光”班集体及“阳光班主任”,并在固定的宣传栏中展出。
三是开展主题特色活动,增加德育营养。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加德育营养,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四是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打造学校特色体育工作。
五是家校互动,让家长多参与学校的活动,增进对学生的了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展望未来
在润丰总校的引领下,学校发展迅速,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情况,以后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和谐教育”的先行者。学校的全体教师对“和谐教育理念”要从服从上升到认同,最终升华成自己的教育信仰,作为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同时,学校在各项工作中要以“和谐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实施“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知识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有效途径,力争成为贵阳市践行‘‘和谐教育”的先行者。
二是做现代教育技术的领跑者。学校要特别重视现代信息技术软、硬件的配置,重视Pad智慧课堂的推进,重视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并服务于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三是做新型校园文化的创意者。学校将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和谐的、七彩阳光般的、全面发展的”新型校园文化。这种“和谐教育理念”下的新型校园文化将更加注重艺术性、综合性、知识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导行性,可以更好地顺应学生的天性,引导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是做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学校将始终坚持“综合发展、全面育人”的理念。注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国际化人才,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五是做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化的探索者。在总校的带领下,学校不断加强自身的建设,力争成为一所面向社会开放的优质教育资源校。
六是做基础教育的领军者。学校将凭借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教育的创新模式,将义务教育时期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进行融会贯通,让学生享受阳光教育下贯通培养的快乐。
总之,在润丰总校的带领下,逸都国际学校力争发展为一所优质教育资源学校,逐步将优质办学资源向社区开放、向同行开放,并服务于社区、服务于区域教育,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下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尽一份应尽的责任。
(责任编辑 杨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