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6-09-10张建锋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16期
关键词:学科信息信息技术

张建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五章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高中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学科不是高考学科,但是其教育价值,尤其是对学生自主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不可小觑。信息技术课程涉及信息的汲取和选择,学生借助计算机、互联网,接触到更为宽广的信息海洋,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能力。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

信息课程的技术思想和内在价值,决定了其特定的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兀.个特征。

一是基础性。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甚至在全部教育活动中都处于基础地位,在学生未来工作、生活的问题隋境中也起着基础性作用,在学生未来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自我发展、持续发展中更具有基础性意义。

二是综合陛。主要体现为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综合性。在内容方面,不仅有关于信息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有信息技术实践操作等技能性的要求;在方法上,学生除了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还需要懂得信息技术过程、结果评价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上,信息技术不仅适用于学习,还适用于生活。

三是人文性。其课程在设置的过程中,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兼顾教育的工具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恰当、充实的技术内涵基础上,充分展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内涵

将自主学习能力概念置于信息技术学科中,其内涵便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特性影响着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多样性。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习者也是一样。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学习背景,这就决定了不同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的层次具有多样性。

二是以应用作为检验能力高低的标准。自主学习能力也要在学习应用中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也会继续发展。所以,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才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最好办法。

三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更应重视拓宽信息渠道。在研究如何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时,要更加重视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这是在信息时代最基本的要求。

教师不但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时间、空间、信息和指导,而且需要协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目标与教育总体目标间的关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逐渐提高,对自我的认识会加深,进而在面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探索。

三、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管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接受操作实践,还是改良后的教师点拨,学生实践操作后再点评,其核心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所以,教师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激发学习兴趣,唤醒自主意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来自兴趣,而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有效办法保持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这门“好玩”的课程。

一是激发兴趣。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首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例如,“信息及其特征”这一章节是纯理论知识,为了让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举实例、搞活动”的形式,表现出信息载体的依附性与传递性。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就会对这门课程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了。

二是培养兴趣。教师一定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讲解,循序渐进地引导,就像教孩子学走路一样,首先是大人牵着孩子走,然后是扶着孩子走,最后才是让其“勇往直前”地走;同样道理,信息技术课程也需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学生的向导,而学生在尝到甜头后,慢慢就学会了自主学习。

三是巩固兴趣。学生产生兴趣后,其学习的动力会猛增,而教师则要将其兴趣巩固和持续下去。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奖励机制贯彻到底,不论是言语的鼓舞,还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奖励,都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点。

2.培养自主精神,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的身心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对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其重要性超越了知识本身。

一是“有计划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本学期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学生则根据信息技术课程,计划出本学期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根据自身能力进行拓展与知识迁移。

二是“敢于主动参与”的习惯。教师要将学生放到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帮助他们消除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多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强调自主合作探究,人人合作、组组竞争,使信息技术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三是“勇于实践”的习惯。学习信息技术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素养必须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才能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培养勇于实践的好习惯,通过科学的网络信息来帮助学生排除自主学习的障碍,通过学生自己具体操作来巩固已学知识,通过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来提高其鉴别能力。

四是“善于反思”的习惯。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存在的缺陷,及时了解自己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达到自主、自省、自悟的目的。

3.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的改进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无论是在操作技能还是在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教师都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引导学生学会对同一问题用不同方法来解决;此外,教师还要尊重学生对各种学习方法的选择,以及对网络信息中各种学习资源的选择。

就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来看,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力,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既注重自主学习能力量的积累,更关注自主学习能力质的飞跃。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学科信息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订阅信息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