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
2016-09-10徐健顺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2期
徐健顺
中华雅文化,有儒释道,国学以儒学为主体。我们学习国学,是因大道而学之,不是因为血统而学习的。国学教育不仅仅是对国学知识的传承,还包括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其目标是文化精神的传承。因此,国学教育重在品性培养。
我认为,国学教育的内容应以德、体、艺、用、小、蒙、男、女诸类为主。
第一类,德,就是品德教育。德育是童蒙教育的主体,童蒙教育是以礼教和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
第二类,体,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主要包括:经、史、子、文。经,就是儒经,主要是十三经。史,主要是25史。子,诸子百家。这里包括荀、墨、老、庄这些先秦诸子,也包括道教和佛教的基本经典。文,包括古文、辞赋和诗歌。
第三类,艺。艺是用来熏陶性情、培养品格的。艺的主要门类有琴棋书画、花酒香茶、词曲歌说等。
第四类,用,就是经世致用的学问。政治、经济、法律、农业、水利、天文、历法、数学、医学、武术、军事等,都是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如同今天大学的专业一样。
第五类,小学,就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学问。包括: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工具书等,现在还要加上吟诵。
第六类,蒙学。蒙学分为生活教育、礼教、经史子文、声韵、诗歌、识字正音、写字、乐教、数学等门类。蒙学教材和蒙学教育在形式和方法上都要从幼儿的特点出发。
第七类,男、女学。男、女学生除了相通的学习内容,比如识字、读经、做诗、学艺等,还应该有针对男、女学生特性的品性修养、知识技能,包括德、言、容、工等部分。这些教育都是从幼学到成年逐步展开的。
因此,中国的国学教育应该是蒙学为基础,德、体、艺、用四项为主体,男、女学针对性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