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引领 文化立校

2016-09-10张凤华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北京市教委示范校内涵

张凤华

编者按:按照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顶层设计,坚持行政主导、学校主体、专业机构支撑,形成工作合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到2015年,历时3年分三批完成了全市500所文化示范校的创建目标。从今年第2期开始,本刊联合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和北京教育学院科研处,共同推出“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专栏,就中小学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着力点和在三批文化建设过程中区域和学校的探索实践,交流观点、分享经验。

北京市教委引领北京市中小学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历时3年,实现了创建500所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的目标,初步形成了政策引导、价值引领、标准规范、机制保障的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和创建模式,有效促进了北京市中小学的内涵发展和品质提升。

政策引导, 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始终把握正确的方向,密切结合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行政主导、学校主体、专业机构支撑,形成了工作合力,实现了互促共赢。

1.明确政策导向

学校文化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切要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2014年9月,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强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功能。学校文化建设是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评选500所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这一目标要求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坚持行政主导

北京市教委在推进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中,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性和指导性文件,在创建过程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指导各区做好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市教委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层指导、有效实施和激励评价,有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作有条不紊、深入扎实开展。

北京市教委全面广泛发动中小学参与创建活动,组织召开工作动员部署会、专题培训会、展示交流会,引导中小学干部教师正确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意义,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评估指标,积极主动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在北京市教委的引导和推动下,各区教委认真贯彻落实工作要求,结合区域实际,组织开展学习培训、交流展示、专家进校、现场答辩、评估推荐等多种形式,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丰富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创新了活动载体,形成了上下联动、合力建设、协同创新、共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3.加强专业指导

加强专业指导、引入专家资源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索和重要经验。北京市教委通过项目方式,建立专家资源库,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进行思想引领和方法指导,坚持需求导向、实践导向,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培训,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开展沉浸式、研讨式评建,切实提升了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水平和成效。

价值引领,激发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活力

学校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确立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寻求学校的生命基因和文化根脉,聚焦育人目标,推动文化立校,实现以文化人,以核心价值观凝练学校精神,践履教育使命,焕发学校自主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1.聚焦“育人目标”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育人为本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在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中,我们始终坚持文化育人导向,聚焦育人目标开展文化建设,引导学校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进一步明确和具化学校育人目标,凝练学校核心价值观,规划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路径,构建学校办学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育人质量提升。

2.推动“文化立校”

“学校是文化教育机构,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场所”“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凝聚了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共同的愿景、共同的努力方向”。因此,文化是学校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动力之源,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本质要求。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中小学校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师生发展,构建育人体系,彰显办学特色,力求创建实效,涌现出许多优秀典型和鲜活案例,使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真正成为学校增强文化自觉、凝聚发展共识、树立学校品牌的过程,成为学校提高吸引力、增强软实力、扩大影响力的过程。

3.实现“以文化人”

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在于以文化人,实现文化涵养人、影响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功能。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的创建,最直接有效地提升了校长的文化领导力,促使校长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系统思考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工作的行之有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学校文化建设改变着校长的思维方式,促其由感性向理性、由管理向领导、由因循向变革、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学校教师的行为方式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学生观、质量观进一步转变,教学更加民主、开放、包容。学校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的建构为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创造了支持条件。学校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标准规范,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在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中,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研制了《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力求体现着眼发展、突出内涵、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

1.着眼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着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建设指标注重发展性,关注并积极回应学校发展的内在需要;注重系统性,着力于办学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建构,文化建设更加系统、更加规范;注重协同性,统筹资源、协调各方,引导多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

2.突出内涵

学校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加大了内涵性指标的权重,突出理念、思想体系建设。指标体系中对学校硬件条件没有硬性的规定,只是强调了育人的环境要求,强调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指标体系注重对学校内涵的挖掘,引导学校注重理念和实践体系建设、课程和课堂文化建设以及教师和学生文化建设等内涵建设,关注育人质量和教育品质提升。

3.重在建设

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重在建设:一是重视思想建设,市教委注重引领学校明确文化建设对于学校内涵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增强文化育人、文化立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重视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建设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制度文化;三是重视能力建设,通过学校文化建设提高校长的文化领导力和教师的育人能力;四是重视环境建设,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特色和办学品质的育人环境。同时,注重建设过程与积极投入,注重学校的变化与改进。

机制保障,构建学校文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为持续深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北京市教委建立健全管理、激励、宣传和保障等机制,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取得实效。

1.管理机制

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下发工作文件,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管理与指导;明确市区教委和中小学校的主责部门,制定工作方案,落实管理责任;发挥专业机构的资源优势,聘请专家进行全程跟进式的培训、指导与评估;同时,注意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组织外出学习与考察,开阔视野,加强交流,促进工作。

2.激励机制

按照“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依据评估指标,市教委于2013—2015年组织开展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与评选工作,分三批评选认定500所市级示范校,并给予表彰;搭建展示交流平台,通过走进各区和学校现场观摩研讨、组织申报学校申述答辩、专家点评推介等多种方式展示交流,推广先进经验。

3.宣传机制

通过典型引路,发挥先进学校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多种形式宣传创建成果;通过新闻媒介传播先进理念和鲜活经验,扩大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在《中小学管理》《北京教育》和《现代教育报》等教育专业媒体上深度、系列报道学校文化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推介出一大批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共同编辑出版学校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成果集粹。

4.保障机制

北京市教委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校文化建设,通过项目委托的方式,引入高校和专业机构的专家资源,引领、指导、评介创建工作;健全运行保障制度,确保创建工作健康、持续、规范、有效开展。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成为促进学校特色建设、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有力抓手,得到各区和学校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猜你喜欢

北京市教委示范校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茚旺高中“五措并举” 建成省级党建示范校
从美育视角谈城宫计划舞蹈教育
2019年首都体育学院推广普及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情况总结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白云区老年大学获“省级老年大学示范校”荣誉称号
从“特色示范校”看音乐中职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示范校建设只是做给别人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