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云智慧图书馆创新之路

2016-09-10刘红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RFID技术智慧图书馆云计算

刘红

【摘 要】中小学图书馆存在馆员少、学生借还流量大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影响中小学图书馆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基于“云计算”和RFID技术的图书馆智能管理云平台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矛盾,并带来中小学图书馆未来在服务模式和内容的重大变革。

【关键词】云计算;RFID技术;智慧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2-0073-03

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历史悠久,历任校领导非常重视图书馆工作。吴蓉瑾校长主张充分利用创新技术打造新型图书馆借阅模式,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育、为教学、为学生服务的功能。2014年,卢湾一中心小学与学生家长志愿者借助学校“云计算”资源一起研发了适用于学校图书馆的RFID智能化管理系统,在上海市中小学里是第一所。

根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笔者作为学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亲历了智能系统由初期到不断完善、继续探索的整个过程。

创新之路之“启程”

近年来,学校在吴蓉瑾校长的带领下,教育信息化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云课桌、VAVA实验室、云厨房、彩云墙等充满人性化的信息化设计应用方面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并使得“云”已成为学校标志性符号。作为学校的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学校也希望将图书馆“云”化,注入新的技术和服务理念,并成为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特色之一。

从2010年开始,学校图书馆每年借阅量达到20000册以上,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每天超过300册图书的外借、归还、上架、理架、查找,再加上采编和日常管理工作,还有承担的教学任务,让图书馆3名工作人员每天异常忙碌,人力不足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同时,越来越多的孩子及家长也开始关心阅读,他们在了解孩子阅读习惯和获取图书馆馆藏资源信息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希望提供一个家、校、生之间信息沟通及获取的平台。这些情况和需求变化使得校领导要开始重新审视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考虑是否可以基于“云计算”和RFID技术来改变现状:一方面利用新的技术降低馆员工作量,提高效率和扩大服务范围,给读者提供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读者类型和兴趣不同,提供按需配置的服务内容及形式,同时又尽量不过多占用图书馆现有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创新之路之“设计”

明确思路后,从2013年开始,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牵头、图书馆及电脑网络部配合的彩云图书馆云平台项目小组。项目小组早期本着学习的态度走访了解在图书馆应用技术上比较先进的公共图书馆,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上海图书馆及极少数区图书馆开始逐渐使用图书馆RFID智能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读者自助借还、图书防盗监测、图书盘点等应用,着重解决图书的流通效率及管理问题。公共图书馆的走访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信心,确定走这条路是可行的,但是到后期真正开始进行方案设计和项目申报的时候,很多实际的问题开始产生了,而且影响很大。问题一,学校现有的用于中小学的图书管理系统不支持RFID技术应用,需要更换,若改用目前公共馆或高校馆的图书管理系统平台,太过昂贵(费用一般在十几万元以上),需要重新开发;问题二,公共图书馆的RFID系统在很多方面不太适合中小学使用,比如占地多、操作流程复杂等,需要根据我们自身的需求重新设计;问题三,在建立家长、学生及图书馆之间互动平台方面仍无可借鉴的经验,需要从零开始。

这些问题没有难倒彩云图书馆云平台项目小组,我们一次次开会、交流、讨论,经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云平台项目系统终于在2014年4月正式上线了。

创新之路之“落地”

刚开始使用智能软件,只有简单的借还,并且是按键式自助操作,一位读者完成一次借还,最快也要半分钟。太慢了!因为学校图书馆有别于公共图书馆,学生下课、中午时段的瞬间流量大,往往是10分钟要接待一个班级、半小时要接待一个年级的借还,还是来不及。经过几次调整,现在实现无键式操作,每位读者只需把书、证往借阅台上一放,2秒完成借阅手续。

彩云图书馆云平台系统一经使用便获得所有师生的一致好评,“我们学校图书馆好先进!”“借书机好厉害,好快!”“书一放上就显示书名,真方便!”使用者的称赞声和好奇感不绝于耳。客观地说,彩云图书馆云平台系统正式使用一年多来确实在很多地方帮助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层次。

实施彩云图书馆云平台系统后,师生借还图书完全自助完成,只需在自助借阅台扫描借阅证和图书,可以全自动瞬间读取大量标签的信息,数秒内便可完成多册图书的借还,最多达10本书,而且还有为低年级特设的语音提示。RFID技术大大减少了流通工作量,提高了借还书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学生借还书排队等候时间。

彩云图书馆云平台系统中采用RFID识别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图书进行定位、盘点。例如,之前读者系统里能够查到图书,但是实际上却找不到,现在,老师和学生可以在检索平台查询图书,通过3D导航图定位书架号,同时图书馆管理员也可以携带手持读码器随时捕捉书上的智能标签的信息,快速搜索图书,在书架上快速查找某一本图书。此外,RFID技术还能将书架上放乱的书管理归类。

彩云图书馆云平台系统中提供了独特的移动端“微信”查询功能,可以实现家长、学生、老师随时随地随身地在线查询图书,包括:关键字查询、借阅情况查询、扫码ISBN查询等。微信功能不仅丰富了图书检索的手段,也大大提高了读者查询的方便性。

彩云图书馆云平台系统还提供了智能采编(自动获取图书书目信息)及个性化自定义统计功能,个人借阅数据全部自动储存统计,每周、每月借还数据以柱状图清晰呈现,每班的借阅总册数、生均借阅册数以表格形式自动生成。减少了图书管理员人工统计的工作量,也避免了错误率,并提供了大数据分析。

同时,新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从原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数据迁移没有数据丢失和错误,而且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很少出现无法使用或不稳定的情况,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师生也没有感觉明显的不适应,总体来说都比较顺利,很受欢迎。

创新之路之“展望”

彩云图书馆云平台系统应用启用一年多以来,大大方便了读者,解放了流通馆员,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读书活动或从事其他高级咨询工作,举办讲座、培训等。

现在,项目组的创新脚步仍在继续,彩云图书馆云平台项目更多的功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发。我们做了新的设想,例如,如果能在各楼层设置图书自助借还设备,学生可以不受一周一次借阅的限制,随需借还图书,同学中喜欢的图书可以自助转借,更方便地阅读到喜欢的图书,使无人图书馆成为可能,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关门的图书馆。另一方面,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将云课堂语文学科的海量阅读与图书馆经典云导读结合,将学生作品展示交流作为未来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之一,并通过微信来建立这种互动平台……希望不久,我们可以研发新的功能,把新的惊喜带给读者。

参考文献

田雪芹.云计算环境下图书馆变革的进展与趋势[J].中国教育网络,2010(11).

汤肖锋,何文昌.RFID在世界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C].2008射频识别促进全球物流供应链透明化论坛技术文集,2008,32-35.

(作者单位: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RFID技术智慧图书馆云计算
浅谈在电力企业计量资产管理中RFID技术的应用
RFID技术在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实验云: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助推器
云计算中的存储虚拟化技术应用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