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OD:学校教育系统变革的第一入口
2016-09-10花洁
花洁
互联网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这一物理属性,在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智能属性的共同作用之下,教育行业已经逐步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态圈——互联网+教育生态圈。这一生态圈的实现将使学校的组织形态、教师素养、课程建设、课堂文化、教学流程、学习方式、评价策略与大数据分析反馈等进行联合,推动教育系统变革。
教育系统变革的三个层面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还更多地停留在硬件以及软件系统的建设上,为教师提供信息化教学、办公的手段。互联网+教育相比教育信息化而言,更注重的是数据与智能;更多的是基于互联网开放、互动、共享、有效特性的学校教育的系统变革。笔者认为,变革分为如下三个层面。
变革一:常态化学习而非常态化教学
近年来,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采用BYOD,即学生自带设备上学。作为校长,我的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布置、检查,转变为更多的是引导、数据解读、评估,以及持续改进。以创造课程(简称“创课”)与课程点击量的数据为例,教师和学生共有创课2324节,每日平均增加448个,其中教师创造课程与学生创造课程的比例为1:27,也就是说教师创造1个,学生创造27个。这里还不包括学生的自由创作。数据是从2015年6月24日到11月17日,其中不含暑假,包含其他节假日。这个期间课程累计被点击15.1万次,根据布置创课行为的数据分析,我们就得出教师互相协作,利用系统资源开放性的学习能力还需要加强。数据反映,我们4个年级的常态化学习的应用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一年级,二年级,四年级和三年级。其中,一年级和四年级的教师平均制作创课数量最多;一年级利用练习和工具的程度最高;一、二年级的师生交互最活跃;二年级的学生制作创课数量最多;三年级的学生是挑战级的数量比较多。
学生自发创课约占35%,还有65%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创课,学生创课累计被点击317558次。我们有79%的学生能够使用针对知识点的动态训练,来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累计训练143298次,学生累计发送评论数58432次。
在这样的常态化学习下,每位教师和每位学生的个人空间是不一样的。例如,王珈琦同学把每日的作业储存在她的空间里。她的作业包括阅读作业、英语作业、数学作业等。她有自己专属的阅读方式,并和别人做阅读分享。赵子尧的个人空间就是以内容主题来归类的,其中有一个标签是作业管理。我们每天可以用作业通软件来管理自己的作业,发布给老师。老师可以看到一个班级所有的孩子平均完成作业的时间以及他们完成作业的专注度。
每一个创课都可以加入语音,也可以加入文本,还可以插入网页。另外,还有学生自己动手做的关于数学知识“单位”的演示。BYOD,让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空间。
打开教师的空间,每位教师也都是不同的。例如,语文老师许燕,她的空间有作业管理、阅读专辑、佳文共赏、我快乐我分享等13个专辑。另外一位语文老师张琛晖,有古诗诵读、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学生活动、健康生活、网络资源等13个专辑。因为有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每个孩子、教师都可以做到个人的空间是由自己专属的学习方式来决定的。学生的数据和师生的空间到底能够给我们的评价带来什么启示呢?我们可以评价学生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主要是由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和学习深度来综合评价的——提示我们补短,补什么短;可以评价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兴趣倾向——提示我们扬什么长,怎么样扬长;可以评价这个孩子的未来能力,六大核心技能是从2012年OECD发布的21世纪十大核心能力精简而来的。每一种能力的评价都是源于他日常的过程性的适时采集的数据而进行的综合评价。
互联网+教育时代,我们要走出“单一从教的角度出发,一味强调常态化教学”的瓶颈,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常态化学习。我们要重新定义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我们的孩子从有限的教学时段走向无边界的知识结构。
变革二: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教学转型
我们以数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为例,来看一位学生的学习流程。教师在课前设计制作微课,学生课前看微课,尝试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最后通过练习来判断自己目标的达成度。第二个流程是产生数据,一类是班级群体的数据,一类是个体的数据。学生在课前看完微课以后,教师可以查看全班的数据,第一题正确率93%,第二题正确率86%,每一题用时多少的具体情况也可以看到;还可以看到正确的有哪些同学,错误的选项是什么。如果题目的正确率相对比较低,用时比较长,就可以作为第二天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教师也可以查看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和班级的平均情况做对比,也就是说学生做完练习以后,就知道自己每一题的用时、正确率和全班平均用时、正确率是怎样的关系。通过这样的一组数据解读,教师在课堂内就方便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在实践中感受到物体的面积,同时通过第一次的达标测试来检测学生的达标情况。测试的数据即时呈现,精准有效。同时,数据也能够让学生学会自我认知、自我调试,以及自我发展。绝大部分的学生达标以后,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几何画板软件,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更体现思维的深度。最后是学习评价。在学习中,学生需要学会自我评价。以“面积”这个知识点为例,对面积的含义、数方格、平方厘米的概念等知识和能力,各自设计出具体的评价标准,然后让学生自我评价。
下面是一张反映教与学的流程再造的图。
有的数据产生于校外,有的数据产生于校内。很显然,教师的教已经不局限于课堂,不局限于学校,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发生于非正式学习的时段。所谓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数字化学习,需要课前、课中、课后都用设备吗?我认为不是。课前、课中、课后是一种贯通,媒介就是数据和师生的互动。因此课内大可不必纠结于常态化的教学一定要用设备,教师可以在课内充分地面对面讲授,或交流,或讨论。基于学生学习的数据会引导教师做教学流程的变革。在学习这样的场景中,我们的学生就成为了风景,教师成为了场景。
我们如何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促进教师教学的转变?例如,数学学科,基于关系的课堂,重在识别不一样的学生,他的学习角色,他的学习优势,以及他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些需要教师从数据出发,用不同的途径和方法,给予每一位学生最适切的学习的支持,让学习得以真正的发生。语文学科,就是要更加关注每位学生是如何来建构知识的,他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教师最终是要帮助学生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变革三:BYOD,第一入口
我们了解学生,重新定义学习;了解教师,重新定义课堂以后,我们学校和学校的领导者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我们学校比较成功地抓住了一点——BYOD作为第一入口。这是从管理者、教师的角度分别看数字化学习的,管理者和教师看到的是数字化的校园,学生看到的永远是他手里的终端,所以第一入口就是BYOD。三年来,BYOD贯通了课堂内外,贯通的不仅是时空,不仅是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形成了开放、互动、共享、有效的大课堂观。我们对每一位数字化学习的学生和非数字化学习的学生进行了三个领域、九个维度的评估,一些数据可以看出,数字化学习的学生有三个领域都发展得非常好,其中认知、语言领域的发展相比非数字化学习的学生有显著的差异。
BYOD是教育系统变革的第一入口
从区域或个体学校层面来看,BYOD是当前推动区域或个体学校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关键。
首先,BYOD符合现代以及未来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顺应了移动学习的全球发展趋势,改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使教学和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发生。通过BYOD,真正打通了学校和家庭,贯穿了课内和课外,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更容易采集到真实的教与学数据,从而把学校的注意力从关注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展示,转变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风格,关注学习是如何发生的;把学校的领导力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上好一堂现场展示课,转变到如何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技艺、交互方式、学习评价进行系统变革,转变到如何让学习更有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等。
其次,对学校而言,BYOD不仅仅指设备,而且是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使用自带设备进入互联网+教育时代的个性化学习。BYOD使学生和教师能更高效地使用工具和各类教育类移动应用程序,每位学习者都可以创造自己的个性化空间。
社会与家长担心BYOD会出现视力减退、电子游戏过度、自控力不强、户外活动减少、书写能力退化、学习负担增加、家庭经济加重、教育质量受影响等问题,同时也给学校管理、信息技术安全、社会责任等等带来了挑战。但是我校的管理和工作实践证明,BYOD为我们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开辟出了一条可行而实用的道路。《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 2015 地平线报告》中提出,BYOD会在一年内成为国际教育界主流,学校网络联合会(CoSN)的调查表明,81%的学校已经形成BYOD的政策或正在制定中。
实现互联网+教育生态圈,要广泛、深入地加强校企合作
要想实现互联网+教育生态圈建设,必须寻求拥有丰富互联网技术经验的企业。因此,应当广泛、深入地加强校企合作。
我校几年前就已经走上了“校企合作”之路。在2012 年初,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利用我的手机或iPad下载软件,有时候一晚上下载三四十个。我把每个软件都玩一遍,觉得可以与教学结合的,就推荐给老师。我选择软件的标准也很简单,第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在方式方法上适合学科教学。一段时间使用、积累和沉淀后,我和我的教师团队积累了很多想法。为了践行教育系统变革,我校数学组的老师们决定做数字化系统变革的先行者,完成第一件事——构建小学数学学科的知识图谱,将知识体系构建起来。这时,需要有一个支持数字化移动教学的平台来支撑起我们的体系。我们开始寻觅合作伙伴,一家初创期的教育互联网公司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教师和企业十几次头脑风暴后,教育和互联网领域专家的碰撞擦出了火花,我们逐渐形成了默契。3个月后,翼学院平台应运而生,“翼学院”是一款集知识网络、测试评估和课程资源的在线学习平台。“创课”是翼学院资源的主要呈现形式,这是一种基于主题图片加声音、视频、图文等互动标记的内容形式。教师与学生可通过“创课”进行交流、互动,同时,平台采集各种过程性的教与学数据,供教师使用。学校和翼学院团队共同建立了嘉定实小数字化学习实验的微信群,教师们在群里可以和企业直接对话,对平台的完善提出修改意见。同时,企业的技术专家也频繁地深入课堂,观察课堂教学的形态,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不断完善更新平台。
1. 形成研修共同体
“基于研修共同体的工作坊”是我校广泛应用的一种联合研修模式。围绕某一问题,学科专家、高等院校教授、企业、社会机构组成研修共同体,在经验的互动和实践的体验中,形成共识,从感性的操作中获得理性认识的提升。当然,根据研修主题和目标的不同,研修共同体的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的,可以是教师与学科专家联合,可以是校际联动,也可以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基于研修共同体的工作坊”直接聚焦于完善教学行为的变革项目,引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兴趣,激发变革的动机;通过让教师实践新想法、切磋新做法,进一步理解完成变革与自身发展的逻辑关系,并建立变革各要素间、各成员间的关联;此外,通过共同研修形成的策略,使教师自觉并自信有能力完成变革,并体验到完成变革后的满足感。
2. 追求大而全不如聚焦小而精
教育不同于其他行业。医疗行业每一个流程都有专业人士,医师、护师、药剂师,每个岗位、每个环节的信息化的运作依赖于看病的大流程,环环相扣,行业的标准化程度高。教育则不然,教师不同于企业,从了解学生备课到组织资源上课到完成检测个别辅导,整个大流程都是一个人完成的(教师间的协作大都是以教研为主),而且学校的特色发展以及学习对象的不同,使得学校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因此,企业要协助学校找准可复制的基本流程,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帮助学校打通流程。
3. 寻找具有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的企业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解构、重构教育,互联网企业的教育产品要遵循快速迭代的特点,提升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的能力和快速响应服务的能力,学校将会越来越用专业的眼光辨识并拒绝那些单纯以卖产品盈利为目的而没有教育情怀和理想的企业。
对基础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期望
技术的发展一直在持续,我们需要永远保持虚心,保持学习的状态。这是一个不断“形成”的转变,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用积极的心态进行渐进性的改变,这样才会更加自然、健康地发展。
从区域层面来讲,可以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制定相对应的区域标准,对校长、教师、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进行评定认证,并结合信息化项目达成情况对学校做出信息化发展的综合评价。通过规范的数字素养认证体系,使等级认证与年度信息化项目申报相统一,避免项目申报的盲目性,建设数字素养校园,营造数字化育人环境,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从学校层面来讲,要把发展适应性专长作为教师发展的新目标。在教师职业发展道路上,尽量减少对教师的常规知识和技能的重复培训,要在有意义的、挑战性的、创新性的问题解决中,不断提升教师应对新环境、新问题的心态、知识和能力。学校要不断提升教师基于设备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基于标准的流程再造能力,提升教师基于认知风格的个性化培养能力。时代在变化,信息化让我们更多地关注每一个个体发展的可能,希望互联网+教育能真正地促进人的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