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随手拍”缘何成功
2016-09-10马晓东
马晓东
指尖上的问政绿色通道、全国优秀政务公众账号、稳居腾讯全国问政式微社区热度排名第一,忻州“随手拍”自诞生起便不缺乏荣誉。2015年12月12日,在第八届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交流对话会上,“忻州随手拍”社会治理网络平台从21个入围项目中脱颖而出,再获国字号荣誉,被授予“2015年度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荣誉称号。
“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不是新生事物。通过网站开通政民互动接受咨询、受理举报是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吸纳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常用方法。但因存在“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问题,被诟病者居多。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中,16000多个“僵尸网站”被关停上移。如此背景下,忻州却凭借“随手拍”获得国字号创新实践,其新在哪?背后的推动力又是什么?
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希望能够利用智能手机随时发现身边的美、监督不文明行为并反映一些民生诉求”,这是一贾姓市民2014年初给忻州市长郑连生发来的短信。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收到这位市民的短信后,忻州市领导安排市委宣传部负责办理。但毕竟是不曾涉及的领域,对于怎么将民众的需求实实在在落实下去,大家都没有具体思路,相关负责人坦言。
为了将这件事办好,忻州市委宣传部召集本地媒体负责人,群策群力。研讨会期间,用微信平台来做这件事的提议,得到广泛认可。确实,在“无人不微信”的社交环境下,选用微信而非微博、论坛等其他媒体平台,“忻州随手拍”在谋划时便为其成功奠定了群众基础。
“开通个人微信号,让老百姓把想要向领导反映的事情发到这个微信上,再进行互动,2014年5月11日,以‘爱家园’为主题、‘发现美’、‘曝光不文明’为方向的‘忻州随手拍’工作正式启动。”一位负责人介绍说。
但对于微信能不能把工作做好、能做到什么程度,工作人员并没底。直到平台上线后,市民们极高的参与热情才使他们吃下“定心丸”。
在正式运营后不久,因个人微信号的功能有限,为满足更多市民了解、参与需求,“忻州随手拍”开通微信公众号从“爱家园、发现美、曝光不文明”,到关注民生社会生活、问政忻州公共事务,“随手拍”功能日趋多样化。
现如今,“忻州随手拍”是忻州及周边地区知名的政民互动平台。截至2015年12月,累计发回帖84.5万个,注册会员22.3万人,微信公众号粉丝26.29万人,访问量2037万人次。
“今天你拍了没有?”这句话已经成了拍友们互相问候的常用语。星星之火,终于在忻州形成政民良性互动的燎原之势。
政、社、人良性互动
一位拍友发现,在忻州市慕山路上一个指示路牌的英文标识与汉字不符。他刚将图片通过随手拍平台发布出来,就被相关部门关注到。立知立行,很快改正后的路牌就被换上了。
高效率、能管事是随手拍在忻州迅速“走红”的根本。而这背后的推动力是政府、社会、群众三者良性互动。
从政府层面看,70余个市直部门、窗口单位和14个县(市、区)的政府办公室等全部入驻;各部门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涉及本部门本单位的问政工作负总责;随手拍平台实行市、县各级政府部门一体化在线问政;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问政座谈会,对问政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务实改进本单位本部门的工作。
《忻州随手拍问政考核办法》的颁布,也使得随手拍运作有了完善的制度保障,形成体系化的闭环管理。在考核办法中,问政机制占10%、解决问题占60%、政务公开占30%。可见,对于部门而言,只要心无旁骛地回复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便捷地提供便民服务,在考评中得高分并非难事。在此基础上,市政府办公厅负责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通报结果将纳入全市政风行风评议和市县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畴。
从社会层面看,网络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忻州随手拍”这一平台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为人们参与网络问政提供了便利,只需动动“指尖”便可参与其中。
从群众层面看,具有共治精神、公民意识的忻州市民是发轫、撬动与推进“忻州随手拍”的根本动力。这种参与也经历了聚少成多的过程。
“最初,在随手拍上发贴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第一次我发帖反映古钟公园围栏存在个别焊接点生锈断裂情况,没过多久,我再去古钟公园,不仅断裂的围栏不见了,而且栏杆被漆得焕然一新。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发的随手拍起作用了,反正我是信了。”一位拍友如是说。
孤掌难鸣,“忻州随手拍”良好发展态势来自政府、社会和公民三者的良性互动。任何一方缺位,都不可能实现成功。三者相互影响,共同形成推动“忻州随手拍”从起步到壮大的合力。
就如一台戏,搭好了台子,有了一流设备,有了喜闻乐见的演员和剧目,有了周到热情的后台服务,还要有源源不断、为数众多的戏迷,这台戏才能成功。
共赢方能致远
“创意来自群众,服务赢得群众,评议交给群众。随手拍真正做到了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对于忻州随手拍,一位社会治理专家这样评价。
对于政府,随手拍是吸纳民情民意的好途径,是精准性把握群众诉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而通过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及时回应,能够锻造和砺练政府工作人员快速提供公共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使得政府能够实质性地解决问题。
正如郑连生所言,“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是‘小媒体’”。
随手拍使具有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的人民群众成为监督政府的一双双“眼睛”,如同无数全天候、无死角的“摄像头”盯着公职人员的一言一行及其提供的公共产品的质量,让公职人员不能懈怠、不敢懈怠,使形式主义无生存土壤,使“懒政”、“不作为”难以藏身。最终,加快政府向服务型、廉洁型和节约型转变,促进政府自我加压、自我革新,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对于公民,“随手拍”是锻炼其公共精神、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的舞台。快节奏、高流动性的社会生活遏制了部分人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通过“随手拍”这样的平台,参与公共事务不再受制于时空的束缚。
对于社会,“随手拍”与之相互影响,共同进步。社会的物质技术发展和政治文化进步为“随手拍”提供了合适的外界环境,而政民借助于该平台的良性互动,可以不断净化社会,使自然环境更加亮丽、政治生态更加清明、人文环境更加温馨、社会环境更加和谐。
共赢方能致远。一端连着百姓,一端连着政府部门,“忻州随手拍”在“人民问政”与“政府施政”之间搭起了崭新桥梁。
当然,“忻州随手拍”仍有需要完善之处,比如对于民众政务参与的激励、线上线下的互动、进一步挖掘平台背后的大数据价值、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融合等。
2015年8月,郑连生调研“忻州随手拍”,鼓励工作人员再接再厉的同时,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解决问题,引导群众掌握、利用好这个平台;深度挖掘所传输图文背后的问题,真正研究探索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制度上、机制上、规律上解决问题;寻找时机与市纪委等监督平台联网,真正使‘忻州随手拍’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铁路总公司铁道党校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