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的谋与动
2016-09-10付倩倩郭敏
付倩倩 郭敏
43分钟是如今从省城合肥到铜陵北站的时间距离,这得益于2015年6月28日合福高铁的提前通车,铜陵也由此迈入高铁时代。从铜陵北站下车后,健谈的出租车司机向师傅向我们介绍起铜陵今年修整的几条道路,对于每天在路上奔波的他们而言,过去的一年里最直观的感受或许就是更多的断头路被打通,更多的颠簸路段变得宽阔平坦,更多的道旁树让人满目葱茏。
其实,这些都可以视作铜陵市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的时间表中一笔笔精彩的记录。如果将2015年铜陵市的重大项目谋划建设汇聚成一本书,那么封面就是城乡形象的变化、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封底则是内通外达的交通枢纽地位的构建和加速形成,而一大批转型升级、动力转换的产业项目绘就蓝图、落地生根则填充和丰富了这本城市之书的内容。
对于像向师傅一样的普通市民来说,看得见的是城市形象的直观改变,而隐身其后的则是铜陵市谋划建设项目的决心与魄力,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一系列工作机制的完善、工作作风的转变。
谋篇布局
在2015年初召开的铜陵市投资暨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上,市委书记宋国权就掷地有声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抓项目、扩投资是稳定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升级的需要,是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的需要,是保障社会事业、改善民计民生的需要,也是提升干部能力、锤炼干部作风的需要。”
实际上,近年来铜陵市一直高度重视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先后在2012年开展“项目推进月”、2013年开展“项目推进年”、2014年开展“项目提质提效年”活动,取得了一系列成效。那么,这一次有何不同?
“我们注重项目的建设,更注重项目的谋划。”铜陵市发改委副主任何成龙在说到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的关键点时强调。
一方面,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应对下行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谋划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扩大有效投入,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回归到铜陵自身而言,作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城市,项目与发展休戚相关。而随着近年来有色“双闪”、铜化集团“大合成氨”、海螺1.2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竣工,工业项目无论是个数还是年度计划投资比重均有所下降,加大重大产业项目的谋划迫在眉睫。就时间节点来说,站在“十二五”收官和“十三五”开局的路口,铜陵也需要一批重大项目作为支撑,以增强发展后劲。
如何谋划重大项目?铜陵市市长倪玉平提出:“要突出拓展空间谋项目,突出彰显优势谋项目,突出促进加速转型谋项目,突出跟进宏观政策谋项目。持续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好项目。”
因而,自身优势和政策方向可以看作铜陵重大项目谋划的关键词。
国家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无疑为铜陵谋划项目提供了巨大的空间。铜陵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广卫告诉《决策》:“结合长江经济带,我们重点谋划了一系列项目,随着‘十二五’期间交通十大重点工程都已圆满完成,下一步铜陵市将推动‘一桥两环三通道’的建设。”所谓“一桥”指的是G3高速铜陵长江替代桥梁;“两环”则是考虑到跨江发展的需要,包括外环的高速公路和内部的国省干线公路环线;“三通道”亦是从沿江和跨江交通体系构建的角度着眼,分别打通东西方向跨江大通道,东部城区南北大通道和江北区域南北大通道。实际上,伴随着京福高铁和宁安高铁在铜陵的相继通车,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高铁线在此串连。而铜南宣高速完工后拉近了铜陵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加上对港口提档升级,力争打造长江中下游水域转港的重要节点,铜陵已经全面通入全国干线交通网,形成公路、铁路、水路港口齐全的综合立体大交通格局,成为皖江城市带重要的交通枢纽。
此外,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市、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双示范市”、国家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市,结合安徽省政府出台的调转促行动计划,铜陵的产业层次升级和动力转换方向渐明。立足于铜陵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构建基础资源型产业群、精深延伸产业群和新兴型产业群“一核三圈”的产业生态,铜陵启动“1+4”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发展以铜基新材料产业为核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子信息材料产业、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集群,提出建设“千百十亿”工程,谋划了一批工业项目。
除了谋深,谋细和谋实也是铜陵市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中着重强调之处。采访中,铜陵市住建委纪检组长刘正国表示:“铜陵作为一个传统的工矿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城市的文化品位也有待提高。”于是,补欠账、强功能、惠民生、严管理、重特色就成为城建项目谋划的立足点。与此同时,在前期工作上下大力气,花苦功夫也是这一年项目谋划中的突出亮点。铜陵市住建委城建科负责人告诉《决策》:“以前存在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够完善,导致项目开工延迟的现象,有的时候项目谋划不够细致,预算不准,造成项目难以实施。我们在编制2015年城建计划时,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前期工作的通知,只有前期工作做深做细才能列入计划,否则不予考虑。”
谋定而动
谋定而动,重大项目需要谋划,也需要落地生根。何成龙表示:“这一年我们的工作机制是最健全的。”
如果要总结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的首要经验,那么高位引领可以说是为重大项目注入了强劲动力。2015年年初,铜陵市编制了《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保障机制。为充分发挥市级领导靠前指挥的引领作用,铜陵市将30个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分到16位市领导的头上,由他们领衔联系和推进,在一线协调解决问题。与此类似,各县(园)区的重大项目也采取主要领导领衔的方式。
此外,分解目标,明晰责任也是重大项目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的要求,铜陵市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和重点工程建设、重大项目谋划和转化、招商项目和引进资金等目标任务,按月分解下达到各县(园)区和行业主管部门,实行“三个明确二个确保”,即明确牵头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和形象进度,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
一种更形象的工作机制为重大项目的落实和推进提供了方法,那就是“本卡图”联动机制。所谓“本”就是建立项目管理“户口本”,每个项目各建一本台账,详细记录项目基本情况、前期工作进展、施工进度、存在问题及协调事项落实情况,做到项目进展心中有数、协调推进有的放矢;“卡”则是建立项目协调“联系卡”,对市领导联系的重大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明确一个责任单位、一名责任人全程联络服务;“图”是建立项目推进“路线图”,制定项目分县(园)区分布图,倒排特别重大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节点表,实行挂图作战。
当然重大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难免遇到问题和障碍,如何解决?强化调度,协调解决是一大抓手。作为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的牵头单位,2015年发改委召开了26次调度会。何成龙介绍说:“我们的调度会工作做得非常细致,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比较精准。”他举例表示,调度会前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需走访存在问题的企业收集信息,然后到企业所在地的主管部门再次了解情况。之后再根据企业提出的具体问题邀请相关的行业部门与企业和主管部门一起到发改委开会,大家畅所欲言,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问题的症结梳理清晰,这样做出的调度方案往往切中要害,精准有效。
实际上,加强项目调度,协调解决问题也是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取得实效的关键。2015年,铜陵市开展项目巡查活动16次,召开各类市级调度会21次。县(园)区、行业部门主要领导亲力亲为抓协调,全年共召开各类重点工程调度会60余次,调度重点项目400多个,协调事项近千件,帮助项目单位解决了一批问题。
除了推进机制,严格的督查机制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倒逼力,从而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工作的执行力。由铜陵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组成的联合督查组,定期开展督查活动,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随机抽查与重点挂号督查相结合”等方式,深入项目现场查项目开竣工等情况。发改委实行稽查督办“三联单”,开展每月工作“回头看”。第一单“告知单”指出问题,第二单“督查单”督办落实,第三单“报告单”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工作执行不力等情况。
此外,每个季度在《铜陵日报》头版通报的重大项目进展状况,也让项目建设工作晒在阳光下,哪个县(园)区开工数最多?谁家的项目进展最慢?往往一目了然。压力转化为动力,形成争先进位比着干的赶超氛围,成效也颇为显著,全年共有全威铜资源配置中心、精迅电磁线等16个项目实现提前开工。
这种工作压力层层传达,很多创新性的考核办法也应运而生。铜陵市建投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和明介绍说:“我们采取了以制度促进项目建设,建立了一日一调度、一周一考核、一月一通报等制度,并按照考核结果,将施工单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挂不同颜色的旗子。”对于考核结果为优秀的施工单位发红旗,而考核结果中等的发黄旗,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施工单位则发放黑旗。正是这些制度的规范约束,让铜陵市建投公司负责的项目推进顺利,以铜陵市老火车站前的北京路下穿工程为例,其实现了比合同工期提前120天完工。
相关数据显示,这一年铜陵的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年铜陵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6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超额完成2015年初既定的目标任务,对全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形成有力支撑。2015年前三季度,铜陵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7%,比安徽省高出4.3个百分点。重点工程开工率、竣工率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效能新风
直观的数据和具体的项目为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做了一组详实的注脚。除此之外,在一整套健全的工作机制鞭策下,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正如袁和明所说:“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也锤炼了一支能力出色的队伍。”
铜陵市发改委基础产业科、固定资产投资科等科室的6位科长们在2015年12月17日经历了紧张的“反转”,平日里的服务对象近200人以投票的形式参加了“满意科长群众评”的现场测评活动。测评结果让科长们颇感欣喜,满意率达到了100%。何成龙表示:“以前的测评结果中往往有好有差,这一次全优的结果实际上也是对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里发改委工作人员的最大认可。”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之前基层工作人员存在一种被戏称为“三不清”的现象,即描述项目状况说不清,调度会上问题讲不清,汇报材料也写不清。如今,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极大改观。通过重大项目的谋划建设,干部队伍实现了从上到下的锻炼,大家的责任心更重了,执行力也更强了。
以重大项目谋划建设中的资金难题为例,相关政府部门甘做“桥梁”和“红娘”,开展各类暖企活动。铜陵市发改委与金融办通过调研,梳理了一批缺乏建设资金的重大项目,积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联系,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促成市建设银行、徽商银行、农商行、邮储银行与21家企业达成14亿元的贷款协议并成功签约。
此外,积极借力政策机遇,帮助企业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也是铜陵市相关政府部门主动作为的一抹缩影。铜陵市经信委工业投资科科长李德芳介绍了总投资14亿元的铜化聚苯硫醚系列产品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对于铜陵市化工产业的转型意义重大,可以带动一系列产业链。经信委的工作人员为这个项目多次进京赴省,最终争取到1.4亿元的国家专项基金。实际上,紧扣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进技术改造投资高速增长,带动全市工业投资快速发展一直是铜陵市经信委的工作重点。2015年,铜陵市经信委的工作人员主动出击、抢抓机遇,争取到第三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91亿元、安徽省企业发展技改专项资金555万元。在技术改造项目数和资金量的申报与争取上,铜陵市都位居安徽省前列。
在政策窗口面前,眼疾手快就可能先人一步,效能提升往往在重大项目谋划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铜陵市建投公司投资融资部部长杜燕至今说起那笔11.9亿元的专项债申报过程仍然掩饰不住激动的心情。2015年4月9日,部门的工作人员偶然在网站上看到消息,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城市停车场建设4个专项债券发行指引,旨在促进债券融资支持重点投资和消费需求。杜燕和同事们敏锐地捕捉到机遇,他们迅速向上级汇报,获得支持后就马不停蹄地找到相关咨询部门编制可行性报告,并请证券公司帮助开展专项债的申报工作。11月,这笔专项债顺利花落铜陵,成为安徽省第一单,全国第三单。
某种意义上说,铜陵的重大项目谋划建设年只是起点,远非终点。这一年中谋划和推进的众多重大项目将为这座城市的“十三五”时代奠基加力;而这一年中积累的健全的工作机制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也将继续为铜陵的跨江发展、转型升级增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