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及其启示

2016-09-10王鹂

党史文苑 2016年10期
关键词:马克思民族精神

王鹂

[摘 要]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内涵丰富,具有继承性、开放性、时代性和创造性等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对于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对于科学认识精神生产独特的社会价值,对于中国特色社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字] 精神生产 特征 意义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社会全面生产理论的四大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马克思精神生产思想相关文本的分析,尝试论证精神生产的继承性、开放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对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精神生产概念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使用“精神生产”这一术语是在1844年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中,在阐述劳动时间是衡量劳动产品价值大小这一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直接的物质生产领域中,某物品是否应当生产的问题即物品的价值问题的解决,本质上取决于生产该物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因为社会是否有时间来实现真正人类的发展,就是以这种时间的多寡为转移的”。又说:“甚至精神生产的领域也是如此。如果想合理地行动,难道在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就不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吗?”[1]p62在这里,马克思已经把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到的“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2]p35中的这种“特殊的”生产,直接地规定为精神生产。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已基本摆脱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并远远地超越了费尔巴哈。他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看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开始从生产劳动出发去解释历史的发展,不再将物质生产看做是历史发展的被动因素。但由于他在思想方式和分析方法上还带有明显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的痕迹,所以他对于精神生产主体、精神生产活动的认识和理解还是不成熟的。他把作为精神生产主体的人的本质理解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类本质”,把精神生产活动看做是“类活动”。

(二)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

在1845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批判,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完整地表述了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3]p29从这段话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马克思那里,精神生产与上层建筑的生产存在着差异。思维和精神的生产,它以物质生产为基础,但又相对独立。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归结起来,要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精神生产理论的科学内涵,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重关系:第一,精神生产和意识生产的关系;第二,精神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关系;第三,精神生产和“思想关系”生产的关系;第四,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关系。限于篇幅,这里不赘述这些范畴之间的关系。

二、马克思精神生产的特征

马克思创立了精神生产理论,还阐述了精神生产的基本特征。他以多维视野揭示了精神生产的继承性、开放性、时代性以及创造性等特征。

(一)精神生产具有继承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4]p88。历史发展的这种传承性,源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因为按照马克思的分析,人类一天也不能停止生产,一天也不能停止消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这种客观性和传承性,就决定了每一代人都要在继承前代创造出来的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以及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发展基础上继续前行,这是既定的新一代的生活条件,“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5]p477,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每一代人都要在前人创造的既定的生产力基础上进行社会新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尽管在精神生产理论形成的早期,马克思,恩格斯尚未明确提出精神生产力这一概念,但是从他们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将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看做“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6]p121的论述中可以推断出,既然精神生产属于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的制约,自然也受到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明确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象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4]p604。这进一步表明了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今天的社会现实是昨天的社会现实的延续,既是物质生产状况的延续,也是精神生产状况的延续。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们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只能在自己所遇到的既定的历史前提下进行新的生产和创造活动,前代人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将制约和影响后代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所以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7]p304。

精神生产的这一特征体现出精神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精神生产的每一新质要素的生成,都是在对前人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的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生长结果。精神生产的继承性特征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以往的历史文化传统,反对历史文化虚无主义。

(二)精神生产具有开放性

在《共产党宣言》中,对于未来精神生产的发展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社会物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扩大,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将扩展为世界历史性的活动,到那时,“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4]p89,“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文学”[4]p255。大工业的飞速发展,将打开世界各个民族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交往的窗口,各民族将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博采众家之长,补己之短,这将为各个民族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注入新的血液和新的发展动力,进而促进各个民族精神生产的大发展和共同繁荣,最终实现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从而推动全球精神生产的高速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拒绝精神生产的变革,否认精神生产的开放性,必然导致精神生产的落后。精神生产的开放性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要从过去所执着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判断中摆脱出来,去适应一个与此相反的命题:“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此外,精神交往的扩大也有益于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精神生产的成果,因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4]p107,“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4]p108。精神生产开放性的特征,要求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都要注重交往,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

(三)精神生产具有时代性

在1846年致安年柯夫的信中,马克思指出:“适应自己的物质生产水平而生产出社会关系的人,也生产出各种观念、范畴,即这些社会关系的抽象的、观念的表现。所以,范畴也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永恒的。这是历史的和暂时的产物”[9]p327。从上面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确定精神生产具有时代性这一特征,精神生产的内容反映的是包括生产力和交往形式在内的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由于“生产力的增长、社会关系的破坏、观念的形成都是不断运动的”[4]p142,所以精神生产的内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无论精神生产的内容如何变动,它反映的都是时代的发展现状。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这难道需要经过深思才能了解吗”[4]p291。“当古代世界走向灭亡的时候,古代的各种宗教就被基督教战胜了。当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的时候,封建社会正在同当时革命的资产阶级进行殊死的斗争。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的思想,不过表明自由竞争在信仰的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罢了”[4]p292。精神生产时代性特征说明,精神生产都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没有超越时代的精神生产。

(四)精神生产具有创造性

精神生产是一种创造性劳动。精神生产这一特有的特征,是由于精神生产作为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果,本身是人类精神劳动的特有产物。尽管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产物,但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交流的需要,语言开始产生,而当劳动和语言结合在一起时,就成了促进人类大脑发育的两个主要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脑就逐渐地过渡到人脑”[9]p377,“随着脑的进一步的发育,同脑最密切的工具,即感觉器官,也同步发育起来。正如语言的逐渐发展必然伴随有听觉器官的相应的完善化一样,脑的发育也总是伴随有所有感觉器官的完善化。……脑和为它服务的感官、越来越清楚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进能力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劳动和语言,为这二者的进一步发育不断提供新的推动力”[9]p378。

正是劳动、语言和意识的相互作用,使人距离狭隘的动物越来越远,开始有意识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正如马克思曾谈到的,虽然“蜘蛛的活动和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是,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10]p202,“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6]p96。也就是说,动物的生产和建造是一种本能的活动,而人的生产却是超越和高于本能的实践理性的创造。它的前提是“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而懂得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就是要正确认识各种自然事物及其与人的社会生活的价值关系。“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6]p96,并且“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就是人在正确认识不同自然事物尺度即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所建构的实践理性的实践观念。

概括起来,精神生产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客观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不断拓宽和加深对事物的本质、发展规律的反映和再认识;二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三是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继承人类以往积累的精神生产的成果,创造出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工艺等。精神生产的创造性的特征印证了人的创新性本质,体现出历史发展就是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合力作用下发展的规律。

三、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我国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精神生产的传承性和时代性,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以往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曾经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人类历史发展至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和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价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入发掘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以使其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的辉煌。

众所周知,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无法想象的,一种没有传统延续的文化形态也是无法生存与发展的。同样,一个没有传统文化浸润的民族也犹如漂泊的浮萍、无根的兰花,很难获得长久的延续和发展。每一种民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都是对自身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吸收、改造的基础上实现的。贺麟先生在《文化与人生》中就曾指出:“任何一个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完全没有关系,便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绝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11]p4

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含着优秀的思想与民族精神,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拼搏、奋斗和兼收并蓄、宽厚仁爱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忧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对人的思想道德的关注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等等。这些优秀的思想和民族精神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要继承和弘扬的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容。

诚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亦存在许多糟粕。既要坚决反对全面否定的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面肯定的文化保守主义错误。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和谐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2]p35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开发各类中文数据库和建设中文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传媒技术,建设中华文化的网络传播体系,使国际互联网成为传播中国先进文化和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二)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精神生产开放性的特征,要求各国各民族的文化都要注重交往,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各民族文化只有以开放的姿态借鉴和吸收彼此间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保持其活力,保持其先进性。

在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时,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文化共生发展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张岱年先生在《试论中国文化的新统》中就曾指出:“每一个民族每一时代的文化,既须确立一个主导思想,又须容许不同流派的存在,才能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13]p451

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12]p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这是我们文化的根。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泱泱大国,中华文化丰富多彩;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更是千差万别,色彩纷呈。当今时代,不仅经济全球化,而且文化也愈来愈全球化。我们要尊重差异。要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形态;要让各种文化都有发展空间,不能搞清一色;要在“和谐理念”指导下求得不同文化形态共生共存、共同发展;要在比较中求发展,竞争中求创新,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竞争中求创新,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1]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3]张岱年全集(第6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冷 波

猜你喜欢

马克思民族精神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拿出精神
多元民族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